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

大宋的隊伍向北推進的這一二百里,這片區域的地形地貌,北遼要比大宋更熟悉。

雖然幾十萬大軍北上,仍然做不到無縫銜接的推進,說是處處空檔也不爲過。這就是現實。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遼化整爲零的派遣精銳騎兵潛行到大宋前線的後方,並非難事······大宋就在等着。

隊伍推進,北遼避開鋒芒,步步退讓。要說北遼現在根本無法與大宋抗衡,就是在自信的臣工將領,也不會有這樣的認知。

一個傳承百多年,還一直是這片土地上的最強者,即便是衰弱,也不至於不敢與大宋交手。

雖然耶律乙辛叛亂,對北遼確實造成了相當的影響,可北遼朝廷的大軍,挾平叛大勝之勢,更不可能不敢應戰。

步步退讓,自然就有另外的目的。

而大宋,兩次試探性作戰,均無功而返,很自然的執行了穩步推進的戰術。

從某種程度上看,雙方都很正常······事實上,就是各有計較。

最終,北遼還是沒忍住,或者說這本來就是北遼既定的方略。

北遼行動了······

自從朝廷收到北遼準備出兵的情報,勤政殿又開始值夜了。而趙曦,直接搬進了勤政殿。

首戰的意義和影響力,只要是統領過隊伍的都清楚,這一次纔是大宋和北遼真正意義上的首戰!

“五萬騎!清一色的皮室軍,用二十天功夫潛入大軍身後,看來北遼對這一次戰鬥很有信心呀······”

易州、新城、固安、武清,這是前線四路大軍打下的城池,現在都在穩固城防,清理城池周邊······大宋人對於城池的偏好是根深蒂固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造成了身後大片的空檔,就是四路大軍的銜接都做不到無縫及時。

“北遼會怎樣打?”

“破壞糧道,圍點打援。騎兵的優勢會發揮的淋漓盡致。”

百多裡的路程,對於北遼的精銳騎兵,一人三騎的配置,隨時都可以回撤回到北遼大軍的防線內。

據情報顯示,宋國推進的隊伍,還是以戰車兵爲主。原本宋國那五萬多的番騎,這時候多數已經抽調至河東道,以及西北。

看來,大遼在河東道和西北的疑兵起作用了。

縱觀宋國這些年的戰例,都是確保穩贏的,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五萬精騎,分四路,襲擾戰,圍點打援,在這並不大的區域內,完全可以做到相互照應的。所以,這一次,北遼也認爲是穩贏的戰局,最起碼也可以在戰事不順時,全身而退,撤回防線以內。

事實上呢?

“着令前線,將輔助番騎全數放出,連接四路大軍的防線,儘可能的做到無縫銜接。着令傷病營的番騎,隨時準備出擊。朕只有一個要求,必須將這五萬精騎,全數留下!”

兵力部署是層層推進的。

戰車兵的推進,在偵知北遼退讓後,戰車便捨棄了部分裝備,而是將輔助番騎借用戰車運送,直接跟隨戰車兵向北推進。此爲瞞天過海。

而番騎隊,除調集一半支援河東道以外,剩餘的番騎,在戰車兵北上離開營帳後,晝伏夜行,直接進駐原本的營帳。

原本的營帳與最前線,相距也就百里的路程,這對於大宋的番騎隊,幾乎就是完全連接的。因爲,大宋的番騎,現在也是一人三騎的配置······

由於大宋北上推進,北遼忙乎着叛亂,對於大宋的情報收集和傳送,被大宋一年多穩固的防線攔截了,對於大宋這近半年的動向,北遼並不知情,不知道大宋現在的騎兵隊,已經不是當初試探性作戰的基數了。

河東道和西北的大宋騎兵,根本就不是大宋騎兵的總數······

“二十多輛馬車,全部是四匹馬牽拉的大車,幾乎與宋國的戰車大小類同······”

“全體準備,要以最快的速度襲擊運糧隊,完成後立刻撤離現場,在南十里的餘家坳集合,等待宋國援兵······”

斥候的奏報,讓北遼的將領踏實了。二十餘輛的運輸量,這正是宋國五萬將士一兩日的用度······

這樣的情形,大宋的四路大軍都出現了。北遼的騎兵興奮,大宋的番騎隊也興奮,都以爲這是上峰預料到的。

於是,大戰開始了······

“全殲!全殲五萬騎呀!”

汴梁宮城的勤政殿裡,已經近七十歲的王安石,喊叫的聲音完全不像個古稀老人。

這是宋遼第一次成規模、成建制直接的對面大戰。戰後的第四日,戰報在第一時間就急遞到了汴梁。

面對北遼,即便是當初的河東之戰,也沒有這樣輝煌的大勝,還是騎兵對騎兵的對攻,這樣的勝利對於大宋而言,絕對是前所未有的大勝。

戰事是這樣的:在北遼騎兵衝鋒抵達運輸軍備的馬車十里時,所有看似運送軍備的馬車,瞬間全部打開,車廂成坡道鋪開,馬車裡全部是整裝待發的騎兵。

就在這時,就在糧道的南邊,北邊,同時出現了萬馬奔騰的景象,戰馬揚起的灰塵,昭示着,南北兩邊的騎兵,都不少於萬騎······

戰鬥不僅僅依靠武力,戰士的精氣神更是勝負的關鍵。

在明知中計的情況下,北遼的騎兵已經失去了必勝的信心。這時候,若做出搏命死戰的舉動,或許結果會是另一種情形。

然而,百十里便可以回到本部防線的念想,導致北遼騎兵在第一時間做出的反應便是轉身逃跑······

而回家的路上,更是有比糧道上更多的大宋騎兵,更別提還配備着可以熟練使用火器的步騎兵。

在這一刻,北遼的這次作戰,就註定了敗局。

輔助番騎是靠人頭定功勞的,在這樣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沒有誰心軟······

“傷亡幾何?”

“回官家,步騎兵負責策應,零傷亡。番騎傷亡三千九百人,輔助番騎傷亡一萬一千餘騎!”

三比一的傷亡比?或許算是大勝吧,也算是首戰告捷。對於朝廷而言,輔助番騎本來就是炮灰的作用,他們也甘願如此。

“做好善後和撫卹吧······”

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七七四章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一三章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六六七章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三四八章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六五一章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七六四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八六章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五零八章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三八七章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
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七七四章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一三章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六六七章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三四八章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六五一章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七六四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八六章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五零八章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三八七章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