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

梁山泊,這名字對於趙曦來說太熟悉了。後世人,對於梁山泊的熟悉甚至要高於汴梁,可惜沒有想象的那種氣象。

泛黃的蘆葦和雜草,遠山和近水相互映照,宣示着這是一片水域。所謂八百里水泊梁山,趙曦無法確定是否有八百里,但確實是一眼望不到邊。

入眼的不是水面就是蘆葦和雜草,站在岸邊竟然有了面朝大海的感覺。

“官家,遊船可否入河?”

五丈河聯通梁山泊,趙曦一行是在接近梁山水泊時登岸的。聽了官家的闡述,富弼就有心進入水域中看一看······

趙曦也不清楚,這玩意兒他也不懂。

“回官家,遊船設計應該可以於淺水域航行。”回話的是船伕,是趙琴精心挑選的漕運衙門的好手。

後世內陸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趙曦是見識過的,當趙曦置身於梁山泊之中,他都懷疑這樑上水泊是不是要比那青海湖還要大。

真正的一望無際了。

“官家,按官家所言,若精心經營,此地必將成爲魚米之鄉!”

“官家,如今國朝已找到治理黃河水患之法,朝廷也將着手治河,未來黃河改道,或者再次發生決堤的機率會很小,也就是說,這將是一片安全的水域。”

“國朝軍力強盛,北遼不敢南顧,河北道安穩,京東已沒有外地襲擾之憂,梁山之地更是國朝後方之地。”

“以此地爲試驗場,將耕作與漁業一併發展,可爲國朝未來開發荊湖提供參考······老臣爲陛下賀!此又是一項千古功業之大計!”

富弼作爲首相,自然能考慮到梁山開發的後期效應。對於官家,這些年一件件事走過來,讓富弼真的有高山仰止的感覺。

彷彿國朝步步推進式的發展,就一直在官家的腦海裡一般,到了一定的階段,官家便能提出相應的發展綱要。

雖然國朝如今的外患尚未完全清除,誰都知道,這只是時間問題,即便是北遼也應該清楚,一旦國朝緩緩,消化一下西夏和大理的治政,必將會啓動收復燕雲的征伐。

而現在,官家已經開始爲開發荊湖做準備了,這就是高瞻遠矚。

“富相以爲,梁山泊這樣的集約化的漁業、農業商社的運營,是國營好還是私營合適?”

“老臣記得官家曾言,朝廷必須掌控關乎大宋國計民生的產業,比如軍備、比如礦產等,諸如糧食,國朝尚且可易貨於安南,在國朝內部倒也不必強調國營了。”

富弼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今日官家攜趙琴出行,肯定是有所指的。這時候官家問梁山泊姓公還是姓私,自然別有用意。

富弼是首相,可他也是人,也有三親六故,也有門生故吏,更有他富家和晏家的產業。而且,不僅僅是富弼,整個朝堂的臣工,有很多家族的收益,都仰仗皇產而存活。

而皇產的掌舵人,便是此趙琴。雖然趙琴並沒有變現出興致來,富弼也沒必要擋人道。

只要是公私合營,就是利益均沾的事。

“官家,除非待遇跟工坊城的工匠看齊,否則,國營此地很有可能會是下一個漕運。而國朝的諸多產業已經證明,公私合營是盈利的保證。”

有些概念富弼也說錯了。其實,在國朝所有產業中,哪怕是工坊城、東川礦城、河東石炭等等,涉及國計民生的產業,也不是單一的東家,都有些公私合營的痕跡,區別只不過是絕對主導權而已。

早期是內務府主導,在趙曦執政後,趙曦就將這也關乎大宋命運的產業份子,盡數交予朝廷了,也就變成了皇家和朝廷共同主導的局面。

這是趙曦想讓趙氏皇族久存的方法。至於是不是可以做到,真管不了太久。

“也罷。那朕有要麻煩內閣了,此行回去,內閣又添一事了······”

從本意上,趙曦確實有意讓公私合營來開發梁山泊,不爲什麼,就是想爲將來開發荊湖雲夢澤做個樣板。至於利潤,能養活好漕運遺留的閒人,提朝廷擔一些負擔,或者造福梁山一方的百姓,趙曦就滿意了。

很多皇家參與的產業,趙曦就告誡過趙琴,不能因爲利潤而忘記了作爲皇室的責任。

遊船在梁山泊航行,倒是真有了遊玩的感覺。跟航行在汴河、五丈河的感覺完全不同,就國朝現今的商貿興盛程度,只要屬於航線的河流,就不曾清閒過,那能像在這裡這般,泛舟在這碧波盪漾的大澤上,心境也有些寬廣了······

“此情此景,若泛舟垂釣,老臣倒是能有孤舟蓑笠翁的意境了。”

好歹是文士,當置身其中,富弼難免有了做釣翁的念頭······這場景太契合了,有遠山,有近舟,有蘆葦,有如此清澈的湖水······

“富相,妾身倒是準備些了釣具······”

官家出行,還是到這梁山泊,王中正想不到的,趙琴未必想不到。

不僅僅是有釣具,就連趙曦說過的烤具多有······

只是,當趙曦與富弼享受半日閒暇,扎開垂釣架勢時,才發現此處根本沒法體會垂釣的快樂······只要將魚餌入水,還來不及找到垂釣感覺,就已經有魚兒上鉤了。

“官家,雖無垂釣之樂,此處確實可稱爲魚米之鄉······”

“可惜掃了富相的雅興。”

“官家,還有什麼比國朝蒸蒸日上更讓老臣興致勃勃的事物?有此一地,便可讓大宋數萬百姓存活,乃至富庶,豈是垂釣之樂可比的?”

接連不斷的魚兒上鉤,富弼還真沒了興致,可同樣真切的感受到了這梁山泊的富庶,不說開墾灘塗之地耕作,就單單這水域裡如此充裕的魚蝦,販至周邊,乃至汴梁,或許在今年就可以讓朝廷甩掉漕運的那部分包袱。

內閣首相這般操心國事,不管是不是說給趙曦聽的,趙曦都應該有所表示。況且,富弼真沒有取悅趙曦的必要了。

所以,趙曦犒勞富弼的是,趙曦親自用烤具爲富弼烤了一條魚。不算生疏的手藝,記憶中的配料和做法,外焦裡嫩、香氣撲鼻的烤魚······

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三八七章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三九六章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六七六章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三五章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三四八章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
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三八七章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三九六章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六七六章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三五章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三四八章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