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

朱元璋聽後默然片刻,最後嘆息道:“真是神奇啊!咱一直認爲人死如燈滅,沒想到地府竟然如此神秘莫測。”

馬皇后亦是點頭:“大孫能從那裡回來,可真是咱朱家的福氣,不過那隨身攜帶的長命鎖,確實是出生之時劉日新所贈,想來是有些神妙的。”

劉日新,是個正經的奇人。

這個世界的袁珙沒有獲得未來天機信息,所以沒能成爲百相百準的著名相士,而劉日新就顯得很可疑了,雖然此人一手大六壬卦術確實有水平,但也不排除他在別處瞭解到其他陰陽炁海的可能性。

當年朱元璋起兵之時,劉日新就給他算卦,說“將軍當極富極貴”,朱元璋嫌他說套話,進一步追問之下劉日新被逼無奈,只能說“極富者富有四海,極貴者貴爲天子”。

這話日後自然是應驗了的,當然,也可能劉日新給各路諸侯都這麼說

總之,這個贈給朱雄英長命鎖的道士,是個很值得懷疑的人物。

至於皇太孫的問題,則被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暫時遺忘了,根據《皇明祖訓》的規定“皇太子嫡長子爲皇太孫,親王嫡長子封世子,皇太子、親王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冊、銀印”,但實際操作過程不是這麼回事,皇太孫跟皇孫不一樣,是直接對標皇太子,在沒有皇太子時,享有皇位第一順位繼承權的。

換句話說,實封朱雄英爲聖孫,就代表着,朱雄英從此以後,就擁有了代替上蒼鬼神闡釋一切、預測未來的權力,這種權力依附於皇權,同時又凌駕於皇權之上,是真正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教皇的解經權是一樣的,有點類似商朝的大祭司。

朱雄英對於這件事,並沒有展開解釋太多,畢竟這是他的底牌,掌控着兩界的物資,就意味着他將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絕不會被其他人所取代。

“父皇,您看英兒既然回來了,那之前關於封號的一些事情.”

“不錯,我與守門之人做了交易。”

朱雄英很期待,接下來他能給這個世界造成的變化。

對於朱雄英來說,認親只是一個開始,是他進入大明最高層的初始步驟,現在的朱雄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對於整個大明世界所能造成的巨大改變,而他需要的,就是將這個世界的歷史線,徹底引導到另一個方向。

或許只有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的大元國師八思巴纔有這種近似的權力,但當時元朝疆域廣闊,信仰也各不相同,所以哪怕是八思巴,也只是擁有對一部分人的神權饒是如此,八思巴在雪區那也是真佛臨世一般的存在。

否則的話難道在衣食無憂的現代世界做一個富翁不好嗎?何苦費時費力來到這個世界。

朱標話沒說完但朱元璋卻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而聖孫的封號,以前只是一個禮儀性的封號,由太常寺官員按照冊封鬼神的標準去辦的,雖然也很隆重,但並不是實封,如今人回來了,朱元璋也不打算撤銷,反而要實封,這就是昭告全天下的意思。 而且,聖孫跟皇太孫還不一樣,這個封號雖然不直接涉及到皇位繼承權,但是其中“神權”的意味實在是太濃重了。

否則的話,哪怕強行不顧朱標的感受,給予朱雄英皇太孫的地位,也是揠苗助長,會被那些工於心計的文臣所孩視,反而不利於朱雄英的成長。

諡號,這就不用說了,給人蓋棺定論的東西,人活着回來了肯定要撤銷掉,歷史上也不乏這種類似的事件,以爲某位失蹤的大將或者宗室戰死了,直接給人上諡號了,活着回來就得撤銷。

沉吟了片刻後,朱元璋說道:“諡號自然是要去的,英兒於國有大功,如今回來了依舊當得起王爵,不必降爲郡王,至於聖孫的封號,咱以爲不僅不能改變,而且要舉行儀式,讓文武百官和天下人,看着冊封。”

而詳細地解釋了他在地府的經歷、身體的變化後,朱雄英拿出了那個長命鎖給朱元璋和馬皇后看,直到見到他們篤信的神情,朱雄英心中才算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編的這段合乎邏輯的前因後果算是成功矇混過關了。

這是朱元璋對他的高度信任,同時也是接納他成爲大明最高層的一員的舉動朱雄英雖然貢獻極大,但從事實上講,在朱標還活着的時候,他並沒有足夠躋身大明最高層的資歷與能力的,這是朱元璋肯定了他作爲神權的代言人後,以神權的名義,將他擡到了大明的最高層。

起因結果對上就行了經過不重要。

爵號,朱雄英是虞王,但這東西是追贈的,普遍會在原有基礎上擡一格,就跟公爵會追贈王爵,侯爵會追贈公爵一樣,其實按照《皇明祖訓》,大明宗室封王爵只有兩等,皇帝之子封親王,皇帝之孫封郡王,郡王的子孫就不再封爵了,而是以唐宋故事授予官職,分別是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如今皇太子是朱標,朱元璋並不好在朱標健康活着的時候去冊封皇太孫,因爲兩個皇位繼承人,還是父子,這可能會直接導致宮闈悲劇的發生,這也是爲什麼朱雄英小的時候沒有被冊封皇太孫,而在現代世界的歷史上,朱允炆也是等到朱標逝世後才被冊封爲皇太孫。

反正按照朱元璋的想法,自己既然身體健康,還能活個小十年甚至十多年,這件事情目前來看完全不着急,朱雄英更需要的是事件的歷練,以及培養他的帝王之術和施政馭人的能力,逐漸在朝堂上樹立聲望。

擁有更多的權力並改變這個世界,纔是他的使命。

朱雄英點了點頭,他基本上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最後,還是朱標開口。

什麼是“神權”?

在華夏古代封建王朝,神權是凌駕於皇權之上的權力,雖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被皇權所利用,只是一尊木雕泥塑,一個提線木偶,看起來光鮮亮麗,背後的操縱人卻是皇權,但不可否認的是,神權這種自帶光環的權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了,強大到很少有皇帝,敢把神權交予某一個活着的人。

——教皇。

而朱元璋又挑了兩個能在幾人面前提到的問題,對於這些之前通話說過的事情,朱雄英自然是對答如流。

也就是說,按照正常流程,朱雄英的爵號應該是郡王,但老朱從各方面考慮後,既不想收回王爵也不想降等,所以朱雄英還是爵位裡最高級別的親王,也是皇孫裡唯一一個親王,與叔叔們平起平坐,其中的意味自然不用多說。

放到西方世界,神權的代言人有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稱呼。

而朱標這時候則問道:“這麼說來,雖然鐘山上的那處陰陽炁海不可用了,但秦嶺中的那處尚且可用?”

隨後幾人又是敘了一番家常不提,馬皇后拉着朱雄英的手,感念當年送藥救她性命的事情,朱雄英也是一番唏噓,他其實沒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竟然讓馬皇后躲過死劫,健康地活了下來。

不過還要等冊立聖孫的儀式結束之後。

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22章 《西涼伎》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0章 藍玉案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
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22章 《西涼伎》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0章 藍玉案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