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

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

不過好在,皇帝沒把事情做絕,只是說讓上了歲數的公侯解甲歸田,榮歸故里。

而韓國公李善長作爲功臣之首,這時候也非常識趣地舉杯站了起來,顯然他早就跟皇帝私下裡溝通過了。

其實對於李善長來說,他早就想隱退了。

在學生胡惟庸倒臺的時候,李善長就頗有些惶惶不可終日之感,如今有了功成身退的機會,自然是“一言爲定,雙喜臨門”。

李善長躬身行禮道:“承蒙陛下擡愛,臣不僅位列勳臣第一,更是男尚公主,親戚拜官,實乃人臣之極矣,當惜福臣謝過陛下!”

隨後,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水。

“大孫,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這就是把過去勳貴們擁有的私兵合法化的意思了,從元末亂世開始,各位將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私兵,跟以前的部曲差不多,只不過是叫做“奴軍”,而這次,朱元璋很大方,公爵給三個百戶的指標,侯爵給兩個百戶,伯爵給一個百戶,有點類似於藩王的三護衛制度,但是規模要小的多得多。

朱元璋親自宣佈道:“年老體衰,解甲歸田者,韓國公李善長、信國公湯和,各賜黃金三百兩,白銀二千兩、鈔三千錠,文綺三十匹。水平侯謝成、甫雄侯趙庸、崇山侯李新、懷遠侯曹興、鳳翔侯張龍、定遠侯王弼、安慶侯仇正、鶴慶侯張翼,賜黃金二百兩,白銀二千兩,鈔千錠,綺三十匹。”

被唸到名字的侯爵自然各個面色如土,不過既然其他人都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那麼哪怕有人心裡不願意放棄現在權柄也不敢說什麼,於是各個飲盡了杯中的酒水。

然而,就在這場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的宴會即將順利落幕之時,馬三保卻急匆匆地小步走了進來。 來到朱元璋身前,馬三保低頭說了些什麼,卻見朱元璋端着酒杯的手一頓,他本來興致很好,所以許久沒喝的酒今晚又多喝了幾杯,也算是送別這些老兄弟,然而此時卻是明顯沒心思繼續喝下去了。

在一片寂靜中,朱元璋再次舉起酒杯,向諸位公侯示意:“共飲此杯,願大明江山永固!”

而且相應甲冑軍械是否合法的問題也解決了,以後沒人能衝進自己家裡說家中私藏甲冑意圖謀反了。

衆臣倒也識趣,眼看皇帝沒了宴飲的興致,便也紛紛放下了酒杯,很快這場在謹身殿的宴會就結束了。

而韓國公李善長與信國公湯和如今已經功成身退,除了被派往雲南勘平當地土司叛亂的潁國公傅友德,以及在北方邊境駐守的宋國公馮勝,這四位國公就已經是大明最頂層的存在了。

聽到這個問題,朱雄英這次給了一個準確的答覆。

這些鐵冊軍以後都是合法吃皇糧但只聽勳貴調遣的,而此舉,無疑是讓勳貴們極大安心了,以後自己家的家丁家將們就不用地位尷尬地養在家裡了,畢竟誰家沒一羣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呢?

朱雄英第一個送過去的,是一本他淘到的古籍——《火攻挈要》。

“等這邊都準備好就來。”

他們知道,皇帝的決定已經無法改變,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所能去爭取在接下來的權力分配中不落入下風。

實際上朱雄英最近因爲經常跟那兩個古代獵戶交流,所以時常待在那棟別墅裡,對於蟲洞的開啓,反應的就很及時。

“爲陛下賀!願大明江山永固!”

顯然,在這個時空裡,朱雄英通過他的間接影響,改變了李善長的結局,勞累了大半輩子的李善長終於可以休息了。

朱元璋與他遙遙示意,同樣一飲而盡,算是君臣之間全始全終。

打了一棒子,自然接下來還有甜棗喂上。

諸位公侯沉默了剎那,最終紛紛舉杯迴應。

他們的等待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陰陽炁海那頭就傳來了聲音。

“來京城!”

而那些沒被點到名字的侯爵,普遍都是五十歲及以下的壯年,此時反而各有心思,其中以暗喜居多.畢竟權力就這麼多,賜金歸鄉了一批人,自己能分到的就可能會變多了。

聽聞此言,朱元璋隔着陰陽炁海也是欣喜不已,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是讓他盼到大孫能還陽這一天了,大孫要是再不回來這萬里江山,等標兒之後,他給誰繼承去?

“好,那等你那邊領地之類的都安排好。”

夏夜鐘山星輝燦爛,此時還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在這種好天氣,甚至能見到銀河皎皎倒懸的奇景。

“元末亂世,咱與羣雄並驅,於諸將中拔其出羣者爲師首,以統諸軍,當是時發號施令,所至摧堅撫順,是令既行,三軍莫敢逡巡間有違者,法必不貸自渡江以來,平定天下,今二十有餘年,咱念諸將年老,今其衣錦還鄉,給公侯伯勳貴按等敕以鐵冊,謂‘鐵冊軍’以護衛其家。俟其壽考,子孫承襲,則兵皆入衛,置其屯戍,所需靡費,皆國朝供給。”

因爲崇禎朝爲了對抗後金,大力引進西洋火炮技術,在北京設立鑄炮所,聘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監製紅衣大炮,而這本書的作者焦勖,就結合了湯若望的口述,以及在實踐中總結的火器製造和使用要領,進行了系統性的編撰。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被皇帝允許回家的,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涼國公藍玉這四位就被皇帝要求一同前往鐘山,而聽到目的地是鐘山,他們也明白了怎麼回事一定是陰陽炁海再次開啓了。

而有了韓國公李善長和信國公湯和的陸續表態,這件事情,也就容不得侯爵們再有什麼異議了。

朱雄英聽成了林地,倒也沒有多少詫異,而是問道:“爺爺,如果能夠回去,我要去哪找你?”

嘮完了家常,朱雄英沒急着提上次沒說完的那件事,而是準備把最近蒐集到的東西,給爺爺先送過去,因爲這次應該就是這個蟲洞在第二輪的最後一次開啓了,所以該送的先送一下.不過這也不意味着兩界之間的溝通就徹底斷絕了,因爲除了這個墳頭的蟲洞,還有剛剛開啓第二輪的別古崖蟲洞可以持續使用很久,而這個蟲洞以後說不準也能再次開啓。

不久之後,一行人就來到了鐘山聖孫壇,不過朱元璋卻並未讓這幾位國公靠近,而是命人找來了四把椅子坐在外面。

書裡詳細介紹火銃製造的工藝及種類,並對佛郎機炮等火器的製造作了說明,還涉及不少西方關於冶鑄、機械、化學、力學、數學等方面的知識,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古籍,他覺得應該會有些用處。

而這本古籍通過陰陽炁海之後,頓時引來了國公們的關注。

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22章 《西涼伎》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96章 保險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75章 鬼市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53章 主僕矛盾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31章 神器降臨!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96章 保險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
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22章 《西涼伎》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96章 保險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75章 鬼市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53章 主僕矛盾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31章 神器降臨!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96章 保險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