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想的幫助下,田所惠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四宮小次郎的考覈。至於李想自己,就更不用說了。
在廚房外,田所惠氣喘吁吁地追上了先一步離開的李想,連氣都來不及換,就對李想深深地鞠了一躬:
“謝……謝謝你,Emiya君。”
李想滿不在乎地說了句:“不用客氣。”
這對他而言只是舉手之勞。況且四宮小次郎的反應也都還在他的計算之類。原本他還想着,如果四宮小次郎因爲失了面子一時之間失了智在評審的環節使絆子,他就要找堂島銀幫忙給出箇中肯的評價了。
不過四宮小次郎雖然性格有些惡劣,但還是有幾分職業操守的。評審過程也沒有做出有失偏頗的審查結果。也算是省了他幾分麻煩。
“不,剛剛那種情況,如果不是Emiya君的幫助,我肯定會被退學的。”田所惠堅持道。
“怎麼會。”李想搖搖頭,手上把玩着錄音筆,“有很多人就算有了好材料也做不出達到合格水平的料理。雖然我幫你找了材料,但最主要的。還是田所惠你個人的能力。”
“好好加油吧,你其實很有能力,只不過因爲不夠自信和容易緊張而沒有發揮出來而已。”
李想快步走開,只給田所惠留下一個背影。
這小小的插曲結束後,合宿集訓依然順利地進行着。憑藉着紮實的基本功和一點魔術的運用,李想無驚無險地順利通過了前三天的集訓。
而到了晚上,則抽空和繪里奈、緋紗子一起打牌,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在獲得繪里奈的同意後,他順便把幸平創真他們也叫了過來。
雖然表面上不爲所動,不過從表情和氛圍上來看,薙切繪里奈也相當享受和同齡人一起活動的感覺。
終於,到了關鍵的第四天夜晚。
之所以說這一晚很重要,是因爲當晚,堂島銀佈置了一個難度不低的課題。即以“蛋”爲主要食材,製作出一道能夠以自助餐形式提供的早餐料理,並在第二天早上賣出200份。
這也是整個集訓中,淘汰人數最多的環節。
“緋紗子,我已經想好要做的料理了。你們的進展如何?”
薙切繪里奈一臉躍躍欲試,熟悉她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她想要回房間繼續打撲克玩桌遊了。
“非常抱歉,繪里奈小姐,因爲沒什麼進展,我這裡恐怕還需要準備很長時間。”
緋紗子滿懷歉意的表示了自己沒有時間。當然,她肯定不會是個例,恐怕今晚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將通宵了。
繪里奈表示理解,雖然行事風格強硬,但她本質還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強求。
“Emiya你呢?”
“有些食材需要提前準備,要準備200份以上的食材,恐怕今天晚上也要通宵修仙了?”
“修仙?這是什麼意思?”繪里奈一頭霧水。
“沒什麼,習慣性的用上了家鄉的俚語,就是熬夜的意思,你不用介意,自己先回去早點睡覺吧。”
李想若無其事地圓上了自己漏出的口風。
“好吧,那我先走了,你們加油!”
繪里奈走了,而廚房中,像李想和緋紗子這樣仍然在不斷試作或準備的人也不在少數。
李想所準備的料理是“竹升面”,一道相當具有中國南方風情的料理,也是嶺南地區的常見早點。
竹升面的名稱來源,是由於製作麪條和麪的步驟中,需要用粗壯的毛竹,一端固定,人坐在另一端,不斷彈跳使毛竹反覆壓打在麪糰上,在壓打麪糰的過程中,長長的粗毛竹不斷上升下降,加上中國人取名偏好好彩頭,因而去“降”留“升”,麪條因此得名“竹升面”。
竹升面的特點在於麪條口感爽脆彈牙,堅韌有嚼頭,這種獨特口感的奧秘,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第一,製作麪條選用的麪粉本身,就是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高筋乃至特高筋麪粉。蛋白質含量越高,和麪過程中就能夠形成越多的蛋白質骨架,最終的麪條也就更筋道。
第二,和麪時不用水,而是使用鴨蛋,麪粉完全依靠鴨蛋中的水分形成麪糰,而鴨蛋中富含的蛋白質,同樣有助於麪條的口感變得更加筋道,而用鴨蛋和麪粉製作的麪條,嚼時爽脆彈牙,口中還會留有濃郁的蛋香味。更加豐富的麪條的口感和味覺層次。
第三,和麪時加入的少量鹼水。很多面食製作過程中都會加入鹼水,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即利用酸鹼中和反應中和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會使得麪糰的口感發酸發餿發澀,加入適量鹼水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除此之外,鹼還能使麪糰中的蛋白質骨架結構變得更加緊密,略微提升麪糰的口感。
作爲自助餐提供的早餐麪點,分量上不必太多,但200份仍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何況還需要花費數個小時的時間製作湯頭,等到明天早晨再開始準備材料顯然是來不及的。
在李想的料理臺上,左邊顏色較深,含蛋白質量在14%以上的特高筋麪粉堆成了小山;右邊顆顆品相上佳的鴨蛋則堆滿了一整桶。
首先,將麪粉的小山中間挖出一個“環形山”,隨後將鴨蛋打進去,鴨蛋數量與麪粉的比例則依靠經驗和手感的指導。
鴨蛋與特高筋麪粉和成的麪糰,硬度遠超通常麪糰,不過,在李想手臂和手掌強大的力量下,這種程度的硬度就不算什麼了。就算是一塊真正的石頭,在李想手裡也能被掰成碎塊,何況一塊麪團。
混合的過程中,根據麪糰的狀況調整了鹼水的用量。確保麪條的口感不會被過量的鹼所破壞。
李想巨大的力量和精妙的手法還賦予了他另一種層面上的便利,麪糰的韌性不需要經過毛竹壓打這一步就能夠使麪條達到比傳統制作方法更強的口感。比起機器製作則更加細緻均勻。
將和好的麪糰先放置在一旁,李想開始製作面的湯頭。
對於一碗湯麪而言,湯可謂是一碗麪的靈魂。麪條是主食,在人類的餐桌上,無論是中國人的米飯、饅頭、麪條,還是西方人的吐司麪包、意大利麪、通心粉,主食的味道永遠都是寡淡的。
一碗麪的味道,必然來自於碗中的湯汁。
如果讓李想選擇到底是“方便麪裡沒有調料包”還是“方便麪裡沒有面餅”,他一定會選擇有調料包的。
考慮到早餐顧客的需要,這碗麪的湯頭必然不能濃油赤醬味道過重。思慮再三,李想還是覺得,這次的湯頭的主題,最主要的還是突出一個“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