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節 合圍

當範哈兒率領整整二十個師的兵力,從南京城東西城區仁一雙正面的下關三地登陸,並對南京作出包圍姿態的時候,城中的日軍頓時立玄警覺並很是產生了一種恐慌情緒。

包括正在雨花臺陣地對面的柳川平助和又趕到蘇州的鬆井石根,兩人也慌忙電話聯繫最新情況,對範哈兒的登陸部隊進行評估,認爲,範哈兒是想用這2o個卑的兵力,圍殲已經陷入南京城中的將近三個師團日軍部隊。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驚人但又合情合理的判斷。

如果這樣的保衛,是生在南京保衛戰之前,以鬆井石根和柳”平助的認識,那可能反而會是高興都還來不及,馬上會利用城中的三個,師團作爲誘餌進行反包圍,與外圍的三個師團一起合擊,把進攻的中**隊全部吃掉。

但是經歷了南京保衛戰,認識到了中**隊最新戰力的兩今日本高級將領,卻是同時感覺形勢不妙。

僅僅是雨花臺的那些部隊,就已經牢牢牽制了正面進攻的第六師團和一個旅團,而駐守蘇州和上海至南京後勤交通大動脈的兩個師團,之前就已經在幾次向南京增援中。調走了可以調的最大兵力,如今實際僅剩一個多師團,保護後勤交通線已經有幾分勉強了,哪裡還可能有多餘兵力再對南京進行反包圍夾擊。

兩位指揮官找遍了地圖上各個角落。現現在華東地區,最多隻能抽出四個旅團的兵力來,拿上對陷入南京城中的三個師團進行救援。其他可用的兵力,則起碼再需等五天以上時間,才能從山東或者臺灣等地調集過來。

在不知不覺中,鬆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兩位指揮官,都不約而同的,將本來是趁勝攻入南京城中的三個,師團,看成了陷入南京城中的力量了。

對於這樣的形勢,兩位指揮官一面把情況告知東京戰時大本營,一面也小心的查看地圖,研究可能性對策。

“司令官,要下令南京城中的部隊後撤麼?”參謀官向鬆井石根提醒。“如今南京城還有一面未被中**隊合圍,這個時候撤出,應該還來得及。”

參謀官的話,卻是立刻讓鬆井石根大怒。

“皇軍如果後撤,南京戰役就完全功虧一簣,前線再無能力組織攻勢。士兵也再無信心攻克南京,到時候我軍只有退回蘇嘉線,甚至最終退守上海一途。所以,皇軍絕不能後撤!”鬆井石根直接對於派遣軍參謀長吼了出來。

“可是大本營的意見,”

“讓大本營的意見見鬼去吧。那些軟弱的官僚,他們怎麼能夠理解。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打下來的城池。僅僅因爲他們的一道命令就放棄,那是怎麼樣一種感覺!該死的,再給大本營電報,給臺灣總督電報。給朝鮮總督電報,給山東部隊駐軍司令電報,讓他們無論如何。必須在三年內,將三個師團的部隊。給我送到上海來!快去!”

自從打下上海後,就一直顯得飛揚跋扈的鬆井石根,再次選擇了拒絕大本營關於讓南京城中日軍部隊尋機突圍,待國內援軍抵達後。再次對南京城動攻擊的建議。

這位派遣軍司令官,在和柳”平助商量,決定冒一下險,效仿中**隊利用南京城作爲誘餌保衛日軍攻城部隊那樣,他們也同樣以南京城中的部認爲誘餌,拖住中**隊。待鬆井從華北、朝鮮、臺灣等地緊急調過來的最後增援部隊抵達了,再對中**隊進行內外夾擊的反包圍。

讓鬆井石根感到慶幸的是,本來已經在準備徐州會展的華北派遣軍寺內毅大將,公開支持鬆井的做法,並且立刻從山東,抽出了兩個旅團的兵力,直接裝船給上海送去。其他臺灣、朝鮮和日本本土方面,雖然也作出了反妄,但是在時間上,卻是要落後華北方面一步。

爲此,本來一直在蘇州指揮戰鬥的鬆井石根,終於在咬了咬牙後,親自率部挺進南京,原來**南京外圍陣地中,選擇了一處堡壘作爲臨時指揮所,親臨南京市指揮這次的日軍戰鬥。

原來保護派遣軍指揮部和鎮壓蘇嘉等地的兵力,就達一個。師團,現在雖然被前線抽去了一個旅團,但還是剩下兩個師團鎮守蘇嘉兩地。爲了儘可能的集中華東地區的兵力。鬆井石根僅在蘇州留下一個聯隊的日軍駐守,其餘將近兩個旅團的兵力,全都被他帶着,一起挺進南京。對於城中的日軍,作出內外合擊的陣勢。

鬆井石根在離開蘇州前二甚至也同樣效仿乃木希典,從蘇州城搶了一口上好的棺材,讓隨軍士兵擡着,表示此次出戰,他誓死與戰的決心。

在抵達南京城外圍陣地後,這位大將司令官,還親自與各師團和個旅團指揮官通電話,表示這一戰。將會誓死打下南京,絕不後退的決心。

所以明明範哈兒使用了圍三缺一,給日軍一條突圍通道的選擇,但鬆井石根的親自抵達督戰的情況下,城中各部指揮官還是令禁止南京城內的日軍部隊突出乎日軍的預料,中**隊渡過長江在南京城區外圍登陸後,也並沒有搶時間,馬上對日軍起猛烈進攻。而是擺開陣形,施行包圍態勢。並且在前線構築簡易的防禦工事,竟然是一副準備打持久戰的樣子。

鬆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是深感慶幸。

中**隊行動緩慢,就能夠給他們更多從後方調集援軍的時間,而一旦日本本土的大量增援部隊抵達。哪怕是些新編的師團,也足夠對中**隊形成全殲了。

兩人不約而同的命令南京城內的日軍和雨花臺對面的第卑團,立玄堅守陣地,不許擅自後撤,等待進一步命令。

範哈兒對於日軍沒有選擇及時逃跑,也是感覺不出所料。

他並不是準備拖延時間,而是在等他解已套武器到來。

如今川軍中特產的武器多管火箭炮,裝備的數量正在進一步增加。這種射程有限,彈道單一,裝填度奇慢,唯一優勢就是齊射威力大的新式武器,範哈兒並沒有減少裝備的計劃。相反,他還一面下令研究部門進一步對火箭炮進行改進,一面繼續下令大規模生產。

這種早期的火箭炮縱然有千般不是,但有一點,卻是範哈兒軍隊非常看重的,那就是他的技術難度不高,是西南集團中唯一不特別依賴高精尖車牀和高品質鋼鐵,就能製造出來的類火炮武器。那些口徑大射程遠的大口徑火炮,以目前四川的工業水平,想要製造研究難度還很大。只有這種火箭炮,雖然造出來以後也會受質量影響,並不耐用,但是確實是大批量、小作坊製造的。

所以在雨花臺保衛戰中,川軍火箭炮第一次揮威力後,範哈兒就下令四”加緊了這些老式火箭炮的製造。

這次爲了關門打狗計,他就足足調集了三百門火箭炮,火箭彈也是多達九十萬枚。

這些軍火武器的調集,同樣需要時間,尤其是笨重體積龐大的火箭炮,相對來說,可能是還是三百門常規火炮的調集更方便一些。

就在南京城傳出中**隊對日本軍隊的反包圍消息後,全國和全世界的目光,就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南京城身上。

任何人都會意識到,這絕對是一場在中日戰爭中,至關重要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戰。

在南京戰役之前,日軍攻擊的一帆風順,加上國民政府比較明顯的棄守南京政策,讓國際上對於日軍攻克南京的可能性,沒有一絲懷疑。

但是形勢展到現在,不管是英法美蘇等國也好,還是德意等國也好。都時南京的局勢,感到分外關注。

英法美最希望看到日本在中國把血流光,到時候就可以繼續從他們那兒買血了;而對於蘇聯來說,也同樣希望中日兩國都打殘了,他沒有了後患,也許那天還可以趁勢而入將這兩個國家吞掉;唯獨對於德意兩國來說,現在日本在南京的不能寸進,讓他們感到極爲惱火和掙扎。

要知道,兩國之前在亞洲選擇盟友的時候,前期可是一直比較傾向中國的,不管是德國還是意大利,都派了大量專家和援助過來,希望干涉和影響到中國的政治,從而將這個在亞洲擁有龐大國土和人口的國家。綁到他們的戰車上去。

但是直到中日戰爭爆前,他們才臨時改變了主意,最終選擇了日本作爲他們的盟友。而現在,距離他們選擇日本作爲盟友不過一年多時間,日軍就在持續了半年多的侵華戰爭中,表現出後繼無力了。

對於中日兩國都深有了解的德意兩國來說,他們都看得很清楚,一旦日本在中國的某次大型會戰中失敗。將直接導致日本會陷入侵華戰爭的泥潭。以後別說在國戰中支援他們了。能不拖累他們,就已經很不錯了。

對此,兩國紛紛對南京的狀況,作出了適當反應。

德國再次派陶德曼出面,希望調停中日兩國和解,不過被老蔣果斷拒絕。隨後,這位德國大使,只能直飛河內,和還在河內,等日本打下南京後,好向該國商量善後處理事宜的汪精衛表達了和談的意願。希望由回國或者是採取別的手段。獲取中國對外媾和的權力。

飛到河內的汪精衛,其實是最憋屈的,本來他以爲,南京的戰爭在稍微平息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長時間僵持不下或者是最終被日軍攻克。那樣的話,他作爲在中國具有深刻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自然適合出來作爲中國的代表。來和日本商量媾和的事務了。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南京戰事的展,竟然會走出現日軍有被中**隊打退的跡象。一旦中日戰爭中。中日雙方的攻勢態勢轉變,日軍被中**隊打退了,那他再出來獨自和日本方面媾和,可能會遭到的下場。幾乎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現在德國的“朋友。”竟然出來明確邀請他攬權代表中國與日本媾和。頓時讓這

這時可不在是他之前向重慶的德國朋友表述媾和願望的時候,中日攻守態勢轉變,他怎麼還能眼睜睜看着自己往屎盆子裡跳。

這位汪前院長,很乾脆的在河內,以不適應氣候爲由,再次開始“生病。”不見外人了。

梵蒂網,拉丁語中意爲“先知之地”。早在西私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伯多祿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到了與至舊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伯多祿大殿,成爲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動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不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爲“不平獻土。,後來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體型態的“教宗國。”範圍廣及意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舊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意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聖座於意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爲意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後,更主導成立了意大利王國。身爲教宗國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爲“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勸年普法戰爭爆,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意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網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意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意大利王國的公職。

咽年2月。日,墨索里尼掌握意大利政權後與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聖座爲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於梵蒂網城,稱爲梵蒂網城國,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意大利政府間多年的困擾。

由此而帶來的影響,就是素來標榜正義的羅馬教廷,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對外政策上全面向以墨索里尼爲代表的法西斯力量傾斜。雖然秉承長久以來的政治傳統,沒有參與到和法西斯的聯盟當中,但在很多場合,去還是有明顯偏向法西斯集團的表現。

這一次日軍的侵華戰爭,教廷一部分正義人士,也曾站出來爲正義的中國說話,譴責日軍挑起戰爭,對無辜平民的襲擊。但是隨後教廷在公開場合,卻沒有絲毫譴責日軍的話。反而在中國空軍轟炸日本本土後。正式表了譴責聲明。

這樣的聲明,顯然走出自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授意,已經將第二波轟炸排上日程的範哈兒,立復通過駐意大利辦事處,對此事提出交涉。但墨索里尼,在這個時候,卻是選擇了完全站在日本這一邊,他甚至比希特勒還要乾脆,根本不提勸告中日和平的客套,而是直接要求中國屈服日本,成爲法西斯集團的僕從國。

如此答覆交到範哈兒和老蔣手中。立方引來兩人的勃然大怒。

範哈兒立玄下令撤回西南集團駐意大利辦事處和其他涉外機構,到是老蔣,考慮到國際觀瞻,還是保留了在意大利的使館,僅僅是再次抗議函而已。

對於南京城中,中日軍隊攻守態勢互易,意大利雖然也趕到關切,但是墨索里尼卻沒有希特勒那樣的眼光,對這方米的關注程度,也是遠遠不夠,僅僅是通過駐華大使,時時瞭解最新情況罷了,並沒有再進一步干涉。

不過他這樣的保守的態度,倒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然以此時意大利的身份和影響力,妄想來調停中日戰爭的話,不論是在中國這兒還是在日本那兒,都絕對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取其辱的局面罷了。

南京城外,雨花臺高地技心陣的中。

作爲雨花臺和中華門守軍的雷太鵬師和教導總隊的部分士兵,對於眼下的局勢轉變。絕對是體會最深的。

本來完全被日軍壓着打,被他們“人彈攻勢”打得慘痛不已的兩軍。此時對於日軍的心態,則是完全轉了過來。

如果不是珍惜自己所剩不多士兵性命的話,他們還真想對日軍動幾次反擊呢。

現在,雷太鵬已經收到範哈兒的電報,讓他只需堅守陣地,不得親自挑釁反擊,以免陣勢產生惡化。

就算日軍放棄了對雨花臺陣地攻擊,實施全面後撤乃至逃跑,都千萬不能率軍追擊。

這也是範哈兒愛惜自己嫡系師士兵的性命,不願意他們在爲了拖住日軍主力而付出了慘重傷亡後。再以百戰之兵的屍骨,來換取那一點相對南京城中是那三個師團來說只算小小的戰績。

四月的最後一天,範哈兒終於下令。最後兩個師,調往唯一空缺的那塊地方,登陸部隊正式對於南京城。進行四面合圍,封鎖了日軍通向蘇州方向的最後一條道路。

第154節 中央軍的實力第122節 嚴令第347節 最後的準備第265節 擊落第134節 雷達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21節 分配第86節 鐵路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187節 第七軍離第183節 兩線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334節 盟國在歐洲的逆轉第314節 一退再退的盟軍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138節 初見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218節 退出佳境來了第25節 誤會第161節 飛往柏林第246節 勞軍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277節 局部勝利第169節 說服第43節 訓斥第87節 輪船第272節 徵召飛行員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192節 飛行隊參第230節 再次激戰第309節 盟軍共同艦隊序傻大兵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183節 兩線第254節 毛先生第27節 買股票第20節 購買大炮第85節 賑災善後第97節 劉湘出川第75節 謀遂寧第201節 批准執行第49節 提醒第57節 公然行賄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第33節 找大學第210節 工事防禦第282節 香月撤職第312節 協戰香港第204節 反登陸作戰第89節 商會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288節 視察序傻大兵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68節 飛行隊第39節 成立公司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367節 還都之議第375節 越來越多的物資第364節 讓印度赤化吧第347節 最後的準備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361節 撇開蘇聯第199節 優勢不再第122節 嚴令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66節 俘獲杉山元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36節 要人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2節 代理人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11節 名聲大振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142節 豔照門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332節 磨皮第243節 鬆井的暗棋第184節 爲了戰亂中的第84節 遂寧和談第302節 歷史的轉變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88節 盧作孚第320節 驕傲的代價第59節 敢敲詐第352節 商議第200節 去炸日本行不第32節 代理人第28節 購軍火第36節 要人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49節 江防
第154節 中央軍的實力第122節 嚴令第347節 最後的準備第265節 擊落第134節 雷達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21節 分配第86節 鐵路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187節 第七軍離第183節 兩線第166節 爲了金牌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334節 盟國在歐洲的逆轉第314節 一退再退的盟軍第222節 統籌準備第138節 初見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218節 退出佳境來了第25節 誤會第161節 飛往柏林第246節 勞軍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277節 局部勝利第169節 說服第43節 訓斥第87節 輪船第272節 徵召飛行員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192節 飛行隊參第230節 再次激戰第309節 盟軍共同艦隊序傻大兵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183節 兩線第254節 毛先生第27節 買股票第20節 購買大炮第85節 賑災善後第97節 劉湘出川第75節 謀遂寧第201節 批准執行第49節 提醒第57節 公然行賄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第33節 找大學第210節 工事防禦第282節 香月撤職第312節 協戰香港第204節 反登陸作戰第89節 商會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288節 視察序傻大兵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68節 飛行隊第39節 成立公司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367節 還都之議第375節 越來越多的物資第364節 讓印度赤化吧第347節 最後的準備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361節 撇開蘇聯第199節 優勢不再第122節 嚴令第255節 重慶會議第266節 俘獲杉山元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36節 要人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2節 代理人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11節 名聲大振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142節 豔照門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332節 磨皮第243節 鬆井的暗棋第184節 爲了戰亂中的第84節 遂寧和談第302節 歷史的轉變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88節 盧作孚第320節 驕傲的代價第59節 敢敲詐第352節 商議第200節 去炸日本行不第32節 代理人第28節 購軍火第36節 要人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97節 劉湘出川第249節 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