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

聽完桑弘羊的話,劉進卻沉默了起來。

在他看來,這屬於公器私用。

年輕的大漢皇長孫,正義感十足,正想着該如何拒絕時,張越已經搶先說道:“桑都尉爲殿下舉才,真是公忠體國,正好新豐縣尚缺一個計吏,若均輸令丞不嫌棄,可以屈尊之……”

劉進擡頭,看着張越,出於對張越的信任和尊重,他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道:“張侍中所言正合孤意……”

桑弘羊聽了,臉上都笑出花來了。

桑鈞是他諸子之中,最成器的一個,也是最有希望在未來繼承他的衣鉢,繼續執掌大司農的人。

但……

桑弘羊同樣很明白,漢室爲官,很多時候,不是講能力,靠政績的。

那只是一個參考方案。

與皇室關係,特別是當政者的關係的遠近親疏,在很多時候直接決定了九卿人選。

尤其是大司農,執掌天下財權,敏感至極。

任何人當了天子,都只會在這個位置上放自己的親信。

而其他人再有才幹,也只能靠邊站。

道理很簡單——皇帝不可能讓握着錢袋子的人不聽話。

所以,他一直想將桑鈞塞到當朝太子據的身邊去,哪怕是當個打醬油的賓客。

然而,太子據卻一直排斥和牴觸他。

這讓他很尷尬。

現在,終於是大願得償。

雖然,桑鈞去的只是皇長孫身邊。

但,總有一天,皇長孫會變成皇太子。

最關鍵的是——太子據未來即使登基,恐怕也坐不了幾年天下。

太子今年都已經將近四十歲了。

漢家歷代天子,除當今與高帝外,誰活過五十了?

桑弘羊高興了,自然什麼事情都好說。

他立刻拜道:“未知殿下,看中了大司農衙門之中何人?”

劉進聽了,看向張越,道:“張侍中請說吧……”

桑弘羊聞言,終於對張越重視起來。

從接觸長孫到現在,長孫幾乎是事事都聽這個年輕侍中的。

甚至方纔,都是這個侍中說話,長孫才認可了自己的推薦。

換而言之……

“這又是一個晁錯嗎?”桑弘羊在心裡琢磨着。

當初,先帝時的重臣晁錯,就是從先帝潛邸之時,就一直侍奉左右,拾遺補缺,君臣關係極爲親密,甚至一度言聽計從。

要不是晁錯削藩太急,逼反了吳楚七國,他必定是能拜相的!

想到這裡,桑弘羊對於眼前那個年輕人的態度,就完全改觀了。

這必定是一個未來的潛力新星啊!

應該予以投資!

想到這裡,桑弘羊就轉身,對張越道:“侍中可有人選了?”

張越聞言,笑道:“下官久聞大司農衙門藏龍臥虎,人才濟濟,願請明公取關中農監各官名錄一觀……”

桑弘羊聞言,在心裡面爲張越的決定點了個贊。

漢室是一個農業爲主的國家,農業的興衰,決定了地方本身的興衰。

“去取農監的名冊來……”桑弘羊轉身,對一個官吏吩咐道。

“諾!”對方領命而去,不多時,就帶着幾個官吏,挑着幾個大箱子進來。

“關中諸農長、護粟校尉、保粟都尉及地方力田名冊皆在此!”桑弘羊笑着對張越道:“侍中儘管挑選!”

張越聽了,笑道:“多謝桑公!”

大漢帝國,是一個無比重視農業的社會。

從高帝開始,地方上就廣設了各種‘農長’,幾乎每一個亭裡都有一個。

這些人都是當地最會種田的種田能手。

由他們負責指導百姓耕作,傳播技術,並督促百姓按照時令進行生產生活。

到了太宗時,對於地方上的種田能手們,國家更是無比重視。

察舉制度之中,就有着‘力田’的選項。

只要你會種田,而且能多打糧食。

那麼就能有官做。

這個官就是農稷官。

是故,漢室擁有規模龐大的農稷官。

這些農稷官的地位雖然很低,絕大多數,都屬於斗食,也就是臨時工。

但只要做得好,升遷起來,速度還是很快的。

即使不得升遷,有着官方身份在身,也可以享有很多優待。

譬如減免徭役、田稅,免除一定的口賦。

張越眼前的這幾大箱子的竹簡,就是起碼兩三千的農稷官。

若是旁人,想要從數量如此之多的人裡去挑選人才,恐怕得花上三五年時間,才能選到合適的人選。

桑弘羊都已經做好了,幫張越去掉一些錯誤答案的準備。

但……

他還沒得及開口,張越就已經走到那些箱子前,對左右問道:“敢問岐山原的農稷官名冊是哪些?”

從史書記載,目標人物在早年一直活躍在關中西部的岐山原一帶。

兩個官吏聞言,看了看桑弘羊,得到後者的同意後,立刻從箱子裡翻出幾卷竹簡,遞給張越,拜道:“此乃岐山原諸農稷官名冊……”

張越接過來,道了聲謝,將打開竹簡,快速的閱覽起來。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鬱夷縣護粟都尉趙過……”他放下竹簡,對桑弘羊拜道:“還望都尉將此人割愛,並派員前往岐山原,將之帶來長安!”

桑弘羊聞言,微微皺了皺眉頭。

趙過?

這個名字,他連聽也沒有聽說過。

倒是農監陽新聽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看着張越。

這趙過是他麾下最能幹的農稷官。

只是,這人平素極爲不懂事,一不知道來長安孝敬孝敬自己,二不懂官場之道。

所以,陽新故意每年都將他的成績和功勞給壓下去。

理由也很簡單——年輕人應該多多磨礪磨礪,在基層多多鍛鍊。

然而,這個張侍中是怎麼知道的有此人?

就聽自己的上司桑弘羊笑道:“侍中既然有意此人,那吾便立刻讓人去傳召此人入長安好了!”

區區一個護粟都尉,也就是名頭好聽而已,實則不過是一個兩百石的小官。

張越卻是大喜,連忙拜道:“多謝桑公!”

有了趙過,新豐的農業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這可是歷史上最出名的農家大師。

他在歷史上,擔任搜粟都尉時,將代田法和牛耕技術,用十年時間普及到了整個關中,進而推廣到全天下。

毫不客氣的說,他在中國農業技術發展史上,佔據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誇張一點的話,他就是西漢袁隆平!

所謂的昭宣中興,其實就是建立在趙過的功業上。

他推廣的代田法和牛耕技術,令天下畝產翻倍,若無此基礎,哪來的什麼昭宣中興?

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八百八十四節 天下需要你的腎第六十九章 黃老已死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節 邀請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八百九十節 楊孫氏的野望(1)【萌主加更1/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三百八十九節 義之所在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九十章 暗流(1)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
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八百八十四節 天下需要你的腎第六十九章 黃老已死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節 邀請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八百九十節 楊孫氏的野望(1)【萌主加更1/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三百八十九節 義之所在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九十章 暗流(1)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