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

君子們雖然着急,但,在劉據面前還是掩飾的很好的。

王宣長身拜道:“臣聞這張子重,敬獻陛下一本粗鄙不堪的文書,上面說什麼‘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爲,而暴力是沒有限制的’簡直罔顧人倫道德!”

“孟子說:君子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如今這張子重以妖言惑上,臣擔心長孫爲其所惑,誤入歧途,望家上明察之……”

劉據聽了略有猶豫,他是一個仁德寬厚的人。

就連宮裡面的宮女和宦官也捨不得責罰。

他受命監國時,就曾經一次性釋放和赦免了數千囚犯——哪怕明知道這樣做,會被他父皇痛罵,他也義無反顧。

如今,驟然聽到這樣的話,劉據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問道:“果真如此嗎?”

“回稟家上,正是如此……”一個近臣說道:“此事建章宮內外,人盡皆知……”

“或許是有人以訛傳訛了吧……”劉據說道:“孤知道,進兒的性格,若那張子重果真如此,進兒一定不會與之往來!”

對於自己的長子,劉據還是很瞭解的。

劉進從小就是在他膝下長大,接受的是最正統的儒家教育。

這個長子聰明而伶俐,連他父親也很喜歡。

更難得的是,此子從小就身秉正氣,他的老師、侍從都是交口稱讚。

劉據不相信,自己的兒子連這點基本判斷能力都沒有。

“家上若是不信,可以去建章宮打聽打聽,也可以招長孫與那張子重當面對質!”王宣拜道:“臣以性命擔保,此事絕對千真萬確!”

劉據看着王宣的神色,頓時猶豫起來。

王宣此人,素來正直,不會構陷和詆譭他人。

他既然如此保證,那這事情是真的?

劉據有些不懂了。

見着太子的神色,周圍人都知道,是時候加把火了。

一個白衣老者,上前拜道:“家上可知,因這張子重之故,連丞相之孫公孫柔,如今也被陛下投入了執金吾大獄之中,丞相父子都被陛下斥責……”

“公孫丞相,家上之親族,猶如左膀右臂,這張子重一來,卻使得丞相受責而太僕被斥,太僕長子公孫柔甚至被投入詔獄……”

“仲尼曰: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曲中矣!而這張子重一出仕,就令家上親族入獄,使丞相太僕被斥!”

“以老臣看來,恐怕當年桀紂身邊的奸佞,也不如此子陰險狡詐之萬一……”

劉據聽了,終於動容,對那老者拜道:“那依老師之見,孤當如何?”

這老者正是劉據的授業老師,穀梁學派的巨頭,瑕丘人江升。

世人號爲江公,在漢家文壇地位與已故的董仲舒是相差無幾的。

更重要的是,這位老者的出生顯赫!

他的授業恩師乃是鼎鼎大名的魯儒系精神領袖,建元新政的招牌——魯申公。

其治《穀梁》與《魯詩》造詣相當艱深,是目前天下公認的大儒。

可惜,受到當年狄山的牽連,這位大儒不得入仕。

又受到董仲舒的鎮壓——董仲舒在世時,曾三與江升辯論,每一次都大獲全勝!

所以在名聲和影響力方面遠遜當年建元新政的精神領袖申公。

但劉據對這位老師卻是無比尊崇的。

江升沉吟片刻,說道:“家上,依老臣之見,這南陵張子重自得陛下幸重以來,先是獻暴虐之言,以惑君父之心,又使丞相一家身陷困境,更讓陛下受命其輔佐長孫……以老臣觀之,此子步步爲營,可謂野心勃勃也!家上當當機立斷,召見長孫,命長孫除其輔佐之命……”

江升說完,其他儒生紛紛道:“臣等皆以爲江公所言正是,家上當當機立斷!”

但私底下,許多人都是蠢蠢欲動,心癢難耐了。

長孫劉進忽然被天子受命食邑新豐。

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意味着當今天子很可能在未來直接指定這位長孫爲隔代繼承人。

但受命輔佐之人,卻根本不是博望苑中的儒生。

只是一個南陵來的寒門士子……

衆人沒有一個能忍得下這口氣的。

尤其是穀梁諸生,他們辛辛苦苦的在長孫身上投資十幾年,一點一滴的將長孫向着他們希望的方向培養和薰陶。

眼看着這桃子就要熟了。

莫名的卻冒出一個南陵人張子重,不由分說,就要把這果實摘走?

這誰能接受?

穀梁學派可沒有做慈善家的打算。

劉據卻是猶豫不決,喃喃的道:“這可行嗎?若讓父皇知道,恐怕孤會被訓斥吧……”

對於自己老爹的脾氣,劉據算是深有體會的。

無論是誰,只要敢與他對着幹。

那就等死吧!

這些年他本就已經讓這位天子很不喜歡了,現在若是公開的忤逆他的意願,與他的想法相悖。

劉據很清楚,這事情只要傳到自己父親耳朵中。

恐怕馬上就是雷霆震怒!

說不定,還要連累母后,也遭到斥責。

但諸生的想法與劉據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王宣拜道:“家上,陛下只是一時爲奸佞蠱惑,他日必定會知曉這張子重的真面目,就如當年欒大、樂成之屬一般……而家上身爲陛下親長子,知其奸佞本性,卻不指正,臣擔心萬一未來陛下知曉,會遷怒家上啊……”

對王宣來說,他對於那個叫張毅的泥腿子的仇恨值,是超過穀梁諸生的。

因爲,正是這個人,給公羊學派送上了《二十八義》,使得公羊學派極有可能補全自己的短板!

而左傳與公羊學派的恩仇,就如同墨家和儒家,法家與雜家的仇恨一樣是永恆固定爲max的。

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

所以,王宣必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盡其所有與可能的詆譭和抹黑那個與公羊學派走的很近的侍中。

劉據聽了王宣的話,覺得也有道理。

但他的性格,讓他無法做出那樣剛直的迴應。

想了片刻後,劉據說道:“不如孤遣人去將那張子重詔來博望苑,孤親自看其爲人,問其心性,諸生皆可在旁旁聽,與之辯論……如何?”

衆人聽了,互相看了看,然後拜道:“家上聖明!”

雖然,這與大家心中訴求的理想,相去甚遠,但至少,也得到了一個機會不是嗎?

而且,在場諸生數十人。

哪一個不是地方名士,飽讀詩書之輩?

區區一個泥腿子,寒門出生的倖臣,如何是大家的對手?

恐怕三言兩語之間,就可令其啞口無言,唯唯諾諾。

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九十一章 暗流(2)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四百八十九節 疫情(2)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三百節 天樑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三節 吉祥物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三百節 天樑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
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九十一章 暗流(2)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四百八十九節 疫情(2)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三百節 天樑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三節 吉祥物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三百節 天樑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