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

“王明府啊……”張越嘆了口氣,輕聲道:“足下怎麼到現在都還不明白呢?”

“春秋曰:人臣無將,將則誅!”

“書曰:臣不得作威,臣不得作福!”

“一切恩德,盡出於上!”

“足下怎麼可以來求我呢?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侍中官,侍奉陛下,輔佐長孫,就已經戰戰兢兢了,安敢再望朝野之事?”

王豫聽着,卻是更加惶恐和害怕了。

他趕忙拜道:“下官失言了,下官失言了……”

“只是……”王豫擡頭,看着張越,諂媚的道:“下官有心想要效忠陛下,爲社稷出力,然則,下官長居齊郡,與聖駕相距數千裡,無法如侍中一般日夜得天子雨落恩澤,教化提點,是故難免容易以自己粗鄙的見識,盲目的曲解陛下的聖命,致使陛下的仁德,難以真正澤被齊郡百姓,所以日夜戰戰兢兢,誠惶誠恐!”

“今日得蒙侍中公不棄,星夜來訪,屈尊降貴,暗中提點,下官感恩戴德,惶恐至極,還請侍中公教我忠君之事!”

“王明府能這樣想,實乃社稷之幸,齊郡百姓士民之幸也!”張越滿意的讚道。

這位王太守,真是官僚之中的佼佼者啊。

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如是而已。

難怪,他能一路以一介布衣,沒有任何背景和身世,就爬到現在這個地位。

真是了不起!

但,他的技能和天賦,卻好像全部點到了察言觀色和見風使舵之上。

這樣的官,其實,不可能對社會和民族有什麼正面貢獻。

作爲穿越者,張越心裡面真是有些恨鐵不成鋼啊!

沒辦法,在後世,縱然貪官污吏,也是搞經濟的一把好手!

哪像這個渣渣,貌似就會拍馬溜鬚和逢迎獻媚。

可悲的是……

貌似這個王豫還是關東郡國兩千石中的佼佼者。

不然,也輪不到他爬到齊郡太守的位置上了。

所以,也就是說,比他還渣的兩千石,起碼還有兩百多個!

簡直是悲劇啊!

張越第一次感到,身心有些疲憊。

面對這樣的濁世,想要靠一己之力扭轉,近乎是不可能的。

好在,這個時代,有足夠的年輕俊傑和滿懷希望與理想的熱血之士,可以與他並肩作戰。

他還不至於會淪落到清末的魏源、譚嗣同那樣的絕望之境。

也不必會如陳天華一樣,在絕望之中跳海。

如今,雖然天下黑暗,但星星之火,卻已經在燃燒。

歷史上,這把火,燒出了王莽改制這樣的千古大變革。

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至少吶喊出了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和希望改變的天下人的心聲。

想到這裡,張越就振作起精神,重新充滿了幹勁。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最可怕的永遠不是失敗和挫折。

最可怕的是麻木和愚昧。

而現在的諸夏民族,最不缺的就是壯懷激烈的年輕人與滿懷熱血的義士。

正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千越甲能吞吳!

所以,現在的磨難和現實的黑暗,只會是暫時的。

未來的中國,必將光明萬丈!

帶着這樣的情緒,張越不動聲色的對王豫道:“只是,王明府欲要效忠陛下,忠君報國的決心有多大呢?”

“下官早已經抱定必死之心,只要陛下需要,下官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王豫立刻就拍着胸膛,表起了決心。

“善!”張越輕聲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不妨與王明府說幾句真心話!”

“陛下對青州、徐州、揚州的百姓,非常關心!”

“常常對我言:愷悌君子,民之父母,爲官者,當以百姓福祉爲己任!”

“聖心仁德,寬厚至斯,天下幸甚!”王豫趕忙附和着道:“可恨下官不能明知聖心內志,幾毀陛下大業!”

“哎……”張越擺擺手道:“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王明府如今幡然醒悟,緊隨陛下,舉善政,行仁政,依然是可以造福齊郡黎庶的!”

“只是……”張越輕笑着,圖窮匕見:“如今,僅僅青州八郡兩國之地,就有無地百姓幾近兩百萬之衆!”

“僅僅在臨淄城中,就有無產人民數萬戶之衆!”

“陛下憂心忡忡,夜不能寐啊!”

“這……”王豫聽着,戰戰兢兢,只能趴在地上,連氣都不敢喘。

青州的八郡兩國的問題,作爲齊郡太守,他當然是心知肚明的。

實際上,青州的問題癥結,就在齊郡,就在臨淄城!

爲了滿足天下人民日益增長的刺繡綢緞需求,整個青州,全力以赴的生產着絲帛布匹和其他各種商品。

在很久以前,青州的士大夫官吏貴族就已經發現了。

比起單純的從土地獲得收益,很明顯,經商之利百倍於土地所出。

一畝地,播種種子一斗,至秋收至多不過能得糧食三石。

所得之利,不過三十倍。

這還沒有扣除耕作花費的勞動力和其他支出。

但若是種桑養蠶抽絲的話,其利潤就高的多了。

同樣的一畝地,若是種植桑樹,以十步一樹的密度來算,一畝地能種桑十二株(關東行小畝,以百二十步爲畝),這十二銖桑樹每株每年至少可以採摘四十斤桑葉(漢斤,相當於現在的十公斤左右),十二株桑樹可以得桑葉四百八十斤。

每四百斤桑葉能養蠶一箔,得蠶絲四斤。

每斤絲市價兩百錢,一畝桑田,一歲能產出價值四百餘錢的蠶絲。

這還只是蠶絲的價格。

但已經遠超了種粟的收入!

若將蠶絲加工爲帛,依照金布律的規定,一匹標準的官帛應該長八尺,寬兩尺五寸,重量不得低於二十兩。

換而言之,一匹帛應當重一斤又四兩。

而這樣的一匹帛布,官府平賈標價三百五十錢。

而按照絲價,一匹帛所需的蠶絲原料,不過兩百五十錢。

差價一百錢!

而這只是官價,沒有哪個傻瓜會真的按照官府規定的平賈價格交易。

事實上,在臨淄城中,商人要買帛,不拿出四百錢以上,根本不要想買的。

而且,這還只是最初級的帛布價格。

綢緞和刺繡的價值,比帛布要貴兩到十倍!

最好的刺繡,不過巴掌大小,甚至能賣到一千錢!

簡直就是暴利!

在這樣的暴利面前,齊郡和整個青州,早就瘋掉了。

貴族士大夫官員,紛紛參與。

地痞遊俠無賴,爲其爪牙。

子錢商人充當幫兇。

所有人都不遺餘力的,迫使自耕農破產,然後逼迫他們進入城市,從事織造業,或者進入各自的莊園,參與桑麻業!

青州全境的桑麻業,鼎盛到,在現在已經佔據了天下超過七成的絲帛布匹供給。

剩下三成裡,有兩成是陳留郡佔據的高端產品。

而餘下一成,被其他勢力瓜分。

也是靠着這個,臨淄纔能有今天的人口規模。

一百萬人口,蝟集在臨淄城中。

要說不害怕?

那是騙人的!

但,財帛動人心啊!

在臨淄城裡,貴族官吏士大夫和商賈、遊俠地痞無賴、底層人民,形成了一個生態鏈。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只能自求多福。

本來,其實在三十年前,齊郡的貴族官員們,還沒有這麼沒底線。

那時,他們更熱衷於將農民搞破產,然後兼併他們的土地,讓他們充當奴婢或者佃農。

但,在暴勝之持節南下後,他們就發現,這樣做風險太大了。

所以,就不再強迫人民爲奴爲婢,而是將他們趕進臨淄城。

結果,大家很快就發現,這樣做的剝削效率,可比以前高多了!

大部分進入臨淄城的農民,最終都變成了大家的無償勞動力。

他們必須日日夜夜,辛勤的織造。

但所得的報酬,僅夠半飽。

絕大部分利潤,都被壟斷了絲帛的商人們所剝削。

而這些商人,又被食物鏈更高層的士大夫貴族官員所剝削。

更重要的,所有的織戶,都幾乎不可能翻身。

他們在臨淄城住的越久,欠下的債務就越多。

多到幾輩子都還不清!

這迫使這些人民,從生到死,都必須貴族官員服務。

他們的血汗,變成了上層士大夫貴族官員們的歌舞宴席,珍饈寶物。

還有什麼事情,比現在這樣的情況更舒服的嗎?

士大夫權貴們,甚至指頭都不需要動一下,躺着就能把錢掙了,還雙手不沾鮮血。

所有壞事、髒事,都是商人、遊俠地痞無賴做的。

每一個人都是君子。

所有人皆是樂善好施的善人。

年輕人甚至可以看着污水橫流,食不果腹的底層織戶們,嘆息着道:“民之苦,竟至於斯,漢德衰矣!”

對啊,人民這麼苦,肯定是當皇帝的不修德,肯定是長安城對外亂開戰造成的!

昏君啊!

你怎麼不睜開眼睛,看看這些可憐的人民?

體恤一下這些無辜之人?

停一停你的腳步,等等你的人民啊!

然而私底下,誰不是惶恐至極,戰戰兢兢?

臨淄的權貴士大夫們,誰都知道,自己已經坐在了火山口。

就等着哪一天,底層積蓄的怨恨和不滿砰的一聲爆炸,將所有人都送上天。

而現在,底層積蓄的怨恨與不滿,沒有爆炸。

但長安卻查知了這個情況!

這可比底層自己爆炸的情況還要恐怖萬分!

因爲,底層爆炸,雖然會炸死很多人。

但也有可能催生一個新的強權!

泥腿子造反,到最後肯定得找大人物來背書。

而長安知道了,卻肯定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爲了穩定齊郡和青州,而痛下殺手!

本章所引用的絲帛各級價格資料,源自居延漢簡

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七百一十四節 對烏孫的定位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七百九十五節 節操喪失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六百八十五節 同志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一百八十五章 匯合(2)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第一百八十二章 豪強、商賈(2)【感冒復發了】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九百節 異變(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五百三十八節 金日磾(2)
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七百一十四節 對烏孫的定位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七百九十五節 節操喪失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六百八十五節 同志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一百八十五章 匯合(2)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第一百八十二章 豪強、商賈(2)【感冒復發了】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九百節 異變(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五百三十八節 金日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