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

一個時辰後,張越拿着天子節,在於己衍、梅福和上官桀的簇擁下,步入京兆尹官邸大門。

京兆尹官邸和張越上次來時,幾乎沒有變化。

依舊是那麼一個看上去風光無比的衙門。

官邸之外,停滿了各種馬車。

早已經接到消息的京兆伊各曹長官,也都在京兆丞方永的帶領下,列着隊在門口迎接。

一見到張越等人,他們立刻迎上前來,紛紛拜道:“下官等恭迎天使!”

張越掃了他們一眼,道:“不必多禮,事態緊急,立刻向我彙報各項工作……”

京兆丞方永好險沒被噎到。

“這張蚩尤,果然是張蚩尤啊……”他在心裡暗想着:“果真是蠻橫!”

但臉上卻不得不擠出笑容,拜道:“諾!”

京兆尹是兩千石,但京兆丞卻只有一千石。

而對方,恰好有對千石及以下官員,先斬後奏的權力。

惹毛了他,丟了腦袋,找誰哭去?

“天使還請入內……”方永笑着道:“相關文牘,下官等人皆已經準備好了……”

張越聽着,點點頭,道:“馬上拿到官衙正廳,我要立刻看到……”

他現在已經沒空和人客套、耍嘴皮子了。

他在天子面前可是立了軍令狀,三天就要控制住疫情!

而傳染病的傳染速度,卻是無法預料的。

他必須立刻掌握第一手資料!

至於,京兆尹上下的埋怨或者說不滿?

那就不關他的事情了!

更不提,他還存着立威和抽打京兆尹的心思。

最起碼,要讓京兆尹從此見到他,都不敢違背!

這樣等到明年,他就可以將自己這個新豐令的實際控制範圍,從新豐一個縣,輻射到除長安外的大部分京畿。

畢竟,新豐還是太小了,人口也單薄。

根本不足以支撐起他的野望。

在張越看來,在三年內,他就要將新豐模式,複製到整個京兆尹治下的二十八個縣。

並培養出相應的合格官員。

也只有這樣,他纔可以掌握一個強有力的利益集團。

不然,單靠一個新豐,話語權和影響力還是太小了。

而思路,他自然早就有了。

後世的那些大都會是怎麼擴張,新豐就會怎麼擴張。

於是,他徑直走入京兆伊官邸,來到官衙正廳,毫不客氣的坐到主位上。

讓所有人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他的態度——這個天子的欽命使者,全權除疫大使,沒有心思和他們開玩笑!

張越甚至特意將天子節,放在案上。

在這樣的壓力下,京兆伊的工作效率,想不提高都不可能。

只一刻鐘,所有資料,就被擡到了張越面前。

“天使,此乃所有染病病患的文牘、戶籍以及京兆伊上下的處置措施……”方永將幾個箱子,送到張越面前,稟報着。

他又指着其他箱子,介紹道:“而這些則是疫區閭里的其他文牘檔案……”

張越見着點點頭,立刻就開始看起來。

而這一看,立刻就讓所有在場的人,都是瞠目結舌,彷彿看到了怪物一般,無比的震驚。

在衆人眼中,張越幾乎是一目十行的掃着相關簡書。

速度更是快如閃電,通常,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張越就已經看完了一卷文牘,並開始閱讀下一卷。

這種速度,在他們看來,幾乎是一種人類不可能做到的速度!

但對張越而言,卻還是太慢了!

一卷簡書,不過百餘字,至多兩三百字。

放在後世,連一頁童話書的字數都不如。

這些箱子裡的簡書加起來,最多三五十萬字。

擱後世,也就是一個讀者,一兩個小時的閱讀量。

而他又通過了空間的強化,雖然不敢說過目不忘,但,在短時間內強行記住這麼點資料的能力還是有的。

只花了半個時辰,張越就看完了所有的簡牘。

他放下手裡的竹簡,心裡面已經差不多有了概念了。

這次長安爆發的疫情,應該是一種流行性感冒病毒。

患者大都表示,頭疼、發熱,關節乏力,並有鼻涕。

當然,具體是不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實地診斷。

張越想了想,扭頭對上官桀道:“上官兄,煩請兄長爲我去一趟少府,找東園令做一個物件來……”

張越說着,就找來一塊帛布,在其上畫了一個東西的三維結構圖,同時以文字寫明要求,並將之交給上官桀。

上官桀接過來一看,有些驚訝,因爲帛布上的東西,看上去奇奇怪怪的。

要求更是奇怪。

但他沒有多問,直接拿了帛書,就朝外走。

張越卻是看着上官桀遠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他讓上官桀去少府找東園令做的東西,在後世人盡皆知——聽診器。

當然,現在沒有橡膠,也沒有可以有效導音的振動膜,後世那種常見的聽診器,可能做不出來。

但退而求其次,做一個原始的聽診器,卻是沒有問題。

說起來這個事情,還是張越曾經聽機關裡的人說笑話才知道的。

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了,總之某次聚會,有人在酒桌上講了個笑話,說是現在的醫生們都恨死了當年發明聽診器的那個混蛋!

因爲在以前,醫生看病,都是可以貼着小姐姐的胸脯聽診的!

張越當時聽得很好奇,就用手機查了一下。

還真有這麼回事。

也看到了早期聽診器的樣子。

一個類似竹笛的圓筒形,底部呈喇叭狀的工具。

可能沒有後來的聽診器便捷和準確,但至少,解決了聽診的問題。

而聽診器一旦出現,並大行其道。

中醫的發展,就要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了。

既然,可以通過工具聽內臟的聲音來診斷病情,那麼人們會不會去想辦法,發明一些更好的工具來探知人體內部的奧秘?

甚至……

爲了瞭解人體構造,從而推動解剖學的發展呢?

即使別人想不到,張越也可以在背後推一把的嘛!

當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機會,讓黃老學派,找到生存之路,至少能讓他們延續下去!

若能如此,那就真的是善莫大焉!

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八百三十六節 覺悟(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六章 瑾瑜木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六百三十五節 新騎兵(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九百節 異變(1)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兩百九十七節 養生之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
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八百三十六節 覺悟(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六章 瑾瑜木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六百三十五節 新騎兵(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九百節 異變(1)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兩百九十七節 養生之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