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

作爲皇帝,當今天子當然很瞭解他的臣民。

閉着眼睛,他都能說出各地士大夫貴族們的習性與特徵。

所以,只是聽着張越的意見,他就知道不可能。

因爲,姑且不能這個建議可不可行。

單單就是讓齊魯吳楚的士大夫貴族們,自願吐出他們嘴裡的肉,那就無異於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齊人寬緩,楚人輕慢,而魯人吝嗇……”天子緩緩的道:“卿恐怕不能令其等服也!”

張越聽着,嘴角微微抽搐。

毫無疑問,這位天子在開地圖炮。

但,這種地圖炮,還真不是偏見。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確實是齊魯吳楚之地的貴族士大夫們的普遍精神面貌。

所謂齊人寬緩,這其實說的好聽。

齊地自古富饒,自管仲以輕重之權,用魚鹽之利,輔佐恆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後齊國的經濟、社會和技術發展,都是位居諸夏之首。

齊都臨淄甚至已經是地球上唯一一個人口突破百萬的超級城市。

與之相比,長安城作爲帝都,人口不過將將二十來萬。

雒陽作爲三河之中樞,周之故都,天下通匯之地,人口也不過三十萬。

睢陽位於樑鄒必經之地,與南陽相鄰,爲南北交通中樞,人口也才十來萬。

而臨淄城一座城市,人口就幾乎百萬之衆!

一城之人口,頂的上別人一個郡!

當初還有齊王的時候,齊王每年僅僅是從臨淄城裡,就能從工商業和手工業之中獲得租稅五千金!

也是靠着齊國的富饒和發達,齊地的讀書人與知識分子位居全國之首!

在齊國,因爲經濟發達,文化昌盛。

所以,歷史上走出了無數不同流派的學派與思想。

僅僅是戰國時期,齊國就有齊法家、齊黃老、齊儒和齊墨。

哪怕是現在,齊地也是漢室最主要的商品產地。

齊地的刺繡與絲綢,暢銷天下。

齊國的婦女,撐起了齊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但也正因爲如此,齊地士大夫貴族的精神面貌很不堪。

太史公司馬遷和班固在著史的時候,就不止一次吐槽過齊人糟糕的學風和社會風氣。

按照史記的說法是‘齊人寬緩豁達,足智、好議論,怯於公斗,勇於持刺’。

幾乎是一竿子就把齊國人全部打死了。

但,這不能怪人們的偏見。

實在是齊國人,特別是齊國的士大夫貴族們,做過太多好事了。

自齊威王后,齊國對外屢戰屢敗,甚至差點被燕國亡國,靠着田單的火牛陣才續命成功。

秦滅六國的時候,其他五國都進行了英勇抵抗。

只有齊國是秦人幾乎沒有流血就吞併的國家。

漢季,因爲某些人所共知的緣故,長安對齊地的看法和宣傳,理所當然的帶了很多偏見。

反正,關中父老們,吐槽齊人的缺點和給齊人編排笑話,這是有着相當久的傳統的。

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宣傳下,齊國人在關中人腦海中的印象,早就已經變得刻板了。

說起齊人,所有人都會下意識的在自己腦海形成一個雖然穿着華麗,嘴上大道理一套接一套,但實則眼高手低,非常無能的儒生形象。

而少數曾來長安的齊國人,在長安的行爲,加深了人們對齊國人的印象。

所以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在長安,齊國人就像後世的河南人民、東北人民一樣,常常躺槍。

而魯人……

好吧,因爲魯地人保守排外,所以,長安和天下普羅大衆,對魯人的影響,一般都是來自那些行走天下的魯地商賈。

那麼魯地商賈在什麼事情上最擅長?

答案是精打細算,斤斤計較。

當初,魯地的邴氏,富甲天下,其起家就是靠着的邴家三代如一日的節省和勤儉。

所以,跟魯人做生意,經常要做好與之討價還價的準備。

至於楚國人?

好吧!

託莊子和韓非子的福,什麼亡羊補牢、守株待兔、掩耳盜鈴之類的寓言故事裡那個擔當丑角的主人公一般都是楚人。

所以,楚國人在如今的漢室,不是後世的‘惟楚有才’。

而是‘楚人都很固執’。

加上當初,楚莊王那一句‘我蠻夷也’,讓諸夏士大夫們耿耿於懷。

於是,楚人和齊人一樣,在漢季被黑的慘不忍睹。

當然,這也有楚人自身的緣故。

楚國靠近吳越,與南越相鄰。

楚地多山,氣候潮溼,產出有限。

所以,楚國的男人,最喜歡乾的就是在荒郊野外,做些無本買賣……

但張越很清楚,這些都只是一小部分人,一小撮人所爲。

只是長久的刻板印象而已。

旁的不說,齊國沒有英雄豪傑嗎?

那田橫的三百義士是亡靈不成?

魯地就沒有慷慨之士了嗎?

那顏異和魯申公難不成不是魯人?

還有楚人,英布、項羽,固一時之雄也,後世更是‘惟楚有才’‘無湘不成軍’。

所以說啊,這地圖炮和地域歧視,要不得。

按後世的說法是,應該將X國人民和X國政府區別對待。

齊魯吳楚,爛的是貴族地主和官僚。

齊魯吳楚的人民,是勤勞的,是勇敢的,也是智慧的。

這一點,張越確信無疑。

但,他相信沒有用,因爲無法說服天子和朝臣。

更沒有辦法,讓這青、徐、楊三州的官僚們同意和支持張越提出來的計劃。

“陛下之言,固然有道理……”張越恭身拜道:“只是,陛下,青州、徐州和揚州,情況不同,訴求也不同,局勢惡化程度也不盡相同!”

“且孔子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臣以爲,青州、揚州、徐州,大部分官員,本質上應該還是好的,還是忠於陛下的!”

就連納粹和日本法西斯里,都有着同情被侵略國家的人。

徐州、青州、揚州的官員難道就真的全部爛透了,洪洞縣裡沒好人了?

不可能!

肯定還有有良知和責任感的官員。

青州刺史雋不疑就是很好的例子!

找到這些人,爭取他們的支持和幫助,非常關鍵!

再說,一棒子全打死了,太過分,也沒有必要。

政治的原則,永遠都是爭取最大團結與支持,而不是相反,去破壞團結、挑起問題。

天子聽着,臉色也終於有了些緩和。

張越見了,趕忙拜道:“若陛下授權,臣願意去做這三州部大臣的工作,儘可能讓他們發出聲音,表明立場!”

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六百三十五節 新騎兵(2)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九十八章 卑鄙與高尚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七百一十二節 全民大練兵(2)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三百八十九節 義之所在
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六百三十五節 新騎兵(2)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九十八章 卑鄙與高尚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七百一十二節 全民大練兵(2)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三百八十九節 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