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

張越將木板向兩側轉動,停留片刻,以方便天子、太子和長孫以及朝臣們看清楚自己羅列在這木板紙張上的數字。

作爲一個公務員,做類似的表格,這是張越的本職工作。

只是如今沒有電腦,需要以手工繪製,稍顯麻煩。

等衆人都看清楚後,張越才繼續開口,道:“而各郡國所報告的土地畝數如下……”

一連串的數字,再次從他嘴裡清晰的吐出來。

殿中的議論聲音,也漸漸的大了起來。

大部分朝臣,都是北方人。

就算偶有南方出生的臣子,其職業生涯,也基本是在北方。

所以,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本以爲關中的很多地方,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淪落爲一夫狹五口而治三十田,就已經是聳人聽聞了。

但,東南郡國的情況,真的是讓大傢伙都大吃一驚!

一些數學比較好的人,甚至一邊聽着張越報出來的田畝數字,然後以其戶數一除。

整個人都思密達了。

齊郡二十二萬戶,但土地總數,只有三十萬頃!

看似好像不錯。

但……

這是總耕地面積!

是包括了山地和桑田在內的總耕地面積。

而且其中還包含大量的其他用途的土地!

要知道,漢室土地,分爲三種:可墾、不可墾和羣不可墾三種。

可墾地是耕地,不可墾是保留地,羣不可墾是公共用地。

這是一種從商周時代,甚至更久遠的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

乃是基於古老而樸素的教訓——既必須爲災害和其他可能發生的不可控意外,留出餘地。

正如《商君書。淶民》之中指出的一般:地方百里者,山陵處什一,藪澤處什一,谿谷流水處什一,都邑、蹊道處什一,惡田處什二,良田處什四。以此食作夫五萬,其山陵,藪澤、谿谷,可以給其材;都邑、蹊道,足以處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也就是說,實際上,齊郡的這三十萬頃土地是虛數,說起來好聽而已。

實則起碼要扣掉三成的保留用地和起碼五萬頃以上的公共用地以及十幾萬畝的公田。

換而言之,齊郡二十二萬戶,將將僅得十萬頃耕地。

紙面上的二十二萬戶,來分這一百萬畝地。

人均僅得一畝!

更可怕的是,齊郡行小畝,一畝只得一百二十步!

等於說齊郡百萬人民,人均擁有半畝地!

對於長安的保守派和自詡‘爲民做主’甚至立志要‘開太平’的公羊學派博士官們來說,這簡直就是無法想象,不可理喻的事情!

每一個人都是呼吸急促,青筋暴露。

恨不得揪住那些上計吏的脖子,問問他們:爾等究竟是吃什麼長大的?

上計吏們瑟瑟發抖,入朝兩千石們戰戰兢兢。

一個個都只能匍匐再拜,大氣都不敢出!

但張越,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他繼續說道:“而各郡國上報的徭役情況,分別如下……”

一個個數字,就像催命符一樣。

聽得朝臣們,怒火中燒,特別是公羊學派的那幫激進派和理想主義者,更是怒目圓睜。

因爲,各郡國徭役負擔的情況,簡直是亮瞎了大家的二十四k氪金狗眼!

同樣以齊郡爲例,二十二萬戶百姓,從去年秋八月到今年秋八月的一個財政統計年裡,總計徵發了大約五萬個勞動力服役。

但同時,其更賦收入,達到了六萬萬……

換而言之,幾乎每一個戶口,都已經繳納了一次更賦。

更可怕的,還在後面——秦漢兩代,徭役分爲兩種。

一種叫邦徭,又稱內徭。

是地方自行徵發的,爲轄區境內的公共設施和官衙修葺、城市建設而徵發的徭役。

另外一種叫外徭,乃是國家徵發的,爲了某些大型國防、公共設施而徵發的徭役。

兩者的區別在於,內徭無償,而外徭在一些情況下有償。

此外,依照國家規定,每一個始傅臣民,每年服役的無償期是一個月。

超過部分‘以平賈輒嘗之’。

意思就是,假如超期服役,無論內徭外徭,皆要由所在地的‘擅權’,給出一個符合物價和社會實際的工錢。

數十年前,一代名臣北平文侯張蒼爲相時,爲了提高大漢帝國的基層官吏業務水平,爲了提升國家統治階級的數學能力,窮盡十餘年心血,在舊的《九章算術》基礎上,重新根據實際情況,編寫了諸夏第一部的綜合性數學理論書籍和官吏自我技能修養培訓指南。

這一版本的九章算術,最終流傳到後世。

其中有很多題目,都涉及到了有關徭役補償的情況。

而後世的研究者,在計算了其中的很多有關徭役的題目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幾乎所有題目的答案都最終指向,一個成年男子服役補償爲每日七點五錢左右。

而出土的各種漢簡以及漢書、史記的一些零星記載,都說明這一情況,在漢代是相當普遍的。

特別是當指向的工程爲河道、水利建設項目時,這一情況就尤爲突出。

《漢書。溝洫志》裡就有兩條關於河道建設,由時任天子親自批覆的詔命:著外徭六月。

什麼叫著外徭六月?

著就是登記,意即當時的天子覺得這些民夫的工作非常有意義,特別加恩,命令官吏登記這些民夫,所有人都被標記上‘六月外徭’的標籤。

這真的是皇恩浩蕩!

因爲,這意味着,他們得到了皇帝親口賜予的,他們服役六個月外徭的恩德。

按照漢律,臣民每年的服役期是一個月,超期部分算是有償。

換而言之,這些民夫可以將這‘六月外徭’折算成現金,去地方官府領取。

也可以用這六個月來抵消自己未來將可能要服役的徭役或者兵役。

所以,秦漢的徭役系統,複雜而系統。

針對不同情況和不同階級,有着不同標準。

而齊郡,在這個問題上,犯下了致命錯誤:它在已經徵收了人民踐更錢的情況下,依然徵發了五萬民夫從事各種各樣的徭役。

卻沒有給這些人半個五銖錢的補償!

考慮到陳勝吳廣起義的緣由——因爲失期,害怕被論罪的民夫在大澤鄉揭竿而起。

八百杆竹竿,捅破了秦王朝的統治。

所有朝臣看着青徐揚地區的上計吏和兩千石,眼睛都在冒綠光了。

你們要作死,不要拉上我們啊!

當然,類似宗正劉屈氂這樣的從地方升上來的官員,卻都是低下頭。

他們知道,類似情況,不止是在青徐揚出現,北方各地也都存在。

只是,吃相沒有這麼難看。

將幾乎編戶齊民的百姓,都收一遍賤更錢,然後又徵發那些農民去服役。

這擺明了是要逼他們破產!

北方的官員們,甚至昂起頭來,頗爲驕傲。

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感。

和東南的同僚一比,許多人都爲自己的廉潔和良心深感自豪!

吾真是君子啊!

至少拿錢辦事,百姓交了錢,就輕易不去徵發他們了!

而此時的上計吏們,人人瑟瑟發抖,入京兩千石們,更是惶惶不可終日,恨不得找根繩子上吊得了。

特別是那些平日自以爲自己還算廉潔奉公和愛民的官員。

真的是羞的無地自容。

內心充滿了愧疚。

其實,他們也是直到現在,聽了張越的介紹,再看了那木板上標識的數據和圖表,才真正知道,自己治下的實際情況,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可恨自己過去還沾沾自喜,自鳴得意,以爲自己是當代管仲,爲人民主持了許多公道,做了很多好事。

而現在看來……

自己的所作所爲,不過是抱薪救火,揚湯止沸。

誠如韓非子所言:病在腠理,湯熨之所及,病在肌膚,針石之所及,在腸胃,火齊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可奈何也!

而他們治下的情況,雖然可能還沒有發展到骨髓,但起碼到了腸胃。

但他們卻在用着湯熨,撐死了不過是針石的療法。

這能治好病才叫見鬼了!

但……

情況已經如此嚴重了,他們所能做的,也不過是用湯熨療法,最多是用些針石刺激。

去哪裡找救命的火齊?

這些人都是皺起了眉頭。

他們所學和所知的知識和辦法,不過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而已。

而現在的情況,僅僅是聽着那些數字,大家就知道,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不可能解決問題。

因爲,人口基數擺在那裡。

土地規模也擺在那裡!

靠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救得了!

張越卻是講完了這三個主要數據後,伸出手來,指向在木板上畫的一個個圖案,道:“如陛下與諸位明公所見,臣將這青州、揚州、徐州二十二郡國的百姓戶數、田畝數以及負擔情況,分別做了一個統計,以圖爲示,進行標識……”

所有人都擡起頭,看着木板上的那些圖案。

人口、土地、賦稅、徭役以及硬性支出(口糧和衣服、祭祀支出),以紅色標註。

而其總收入,則以黑色標註。

結果,幾乎每一個郡國的圖表裡,紅色部分遠遠超出了藍色部分。

像是齊郡和濟南郡,藍色部分甚至僅有紅色部分的一半不到。

更關鍵的是,這些圖案裡,還有線條,用於標明那一塊支出是屬於哪一項。

這可就尷尬了。

第三百零七節 祖傳絕技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四十二章 皇長孫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三百九十四節 胡建的疑慮(2)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四十八章 氪金(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五百四十五節 基層冗官問題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八百六十二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3)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
第三百零七節 祖傳絕技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四十二章 皇長孫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三百九十四節 胡建的疑慮(2)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四十八章 氪金(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五百四十五節 基層冗官問題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八百六十二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3)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