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範鞅的詭辯

李然和孔丘一邊說着,一邊是在仲由的護送下來到了絳城。

一入城門,孔丘便開口道:

“若是現在直接去尋範鞅,只怕會打草驚蛇。眼下晉國正值國喪,不如直接去往靈臺宮弔唁先君,或能於大殿之上直接與範鞅當堂對質,並以此脅迫其主持魯國大局。如此,或還有一線生機?”

李然聞言,只覺此法甚好,便是不由得是點了點頭。

於是,李然和孔丘便一個是作以周王室太史的身份,另一個則是以魯侯使者的身份,來到了靈臺宮外,請求入宮弔唁。

“洛邑太史李然、魯國使者孔丘,前來弔唁。”

шωш •тTk дn •¢ ○

二人於宮外通報了名頭,不多時,便見有幾名宮正是立刻迎了出來,並將他二人是趕緊迎入宮中。

“喲!原來是洛邑太史子明大夫!自上次鄭邑一別,一晃已是多年未見!今日竟還勞子明大夫不辭辛勞來我晉國弔唁,實是有愧,實是有愧啊!”

進得大殿,在殿內主持的,不是別人,正是範鞅。

範鞅見是李然前來,不由是立刻上前躬身問候了一番。

李然聞言,心中不由暗歎:

“如今魯國國君已是出奔在外,而季氏代攝君權,這是成何體統?你範鞅即便是不問罪季氏,也不至於這般拉偏架,替他季氏說話吧?這吃相……也委實是難看了些,當真是臉都不要了。”

“呵呵,範中軍客氣了,說起來,李然還要感謝範中軍的救命之恩吶!”

當初鄭獻公被立,子產因受其了豐段打壓而一度陷入絕境。而豐段之亂剛剛平息後,範鞅就曾是以敬賀鄭國新君的名義,前去探了一番鄭國的虛實。還與子產是辯了一番有關於“鬼魂究竟能不能殺人”的議論。

這一下,李然好似是抓住了範鞅的語病,然而,範鞅卻又是微微嗤笑一聲,就好似他就專等着李然入坑一般。

“叔孫氏和孟氏都曾經跟季氏皆有過矛盾,但此時此刻,他們兩家也都站在了季氏這邊,如今庶民也擁護他,淮夷也都親附於他。魯侯在得到齊國的幫忙後,這麼多年了也都不曾成功!”

“但是……範中軍剛纔還在說,季氏依舊是給魯侯留了顏面的。而魯侯現如今就身處鄆邑,季孫意如派兵前去攻打,又何來的顏面?難道侍奉君主,就是讓其走投無路不成?”

範鞅一直在替季孫意如說話,此刻面對各種的責難,顯然也是早有準備。見自己又佔得上風,不禁是繼續趁勢言道:

“魯侯臨時發難,而季氏卻又僥倖得免。依鞅之見,這恐怕也是因爲季氏得了上天的眷顧吧?如若不然,季氏又豈能苟存至今?難不成,是魯侯的那些將士們都脫下了皮甲,並拿着箭筒在那裡玩耍?”

“只是,季氏如今在魯國僭越攝君,這可是世人所共知的!《詩》有云:‘不僭不賊,鮮不爲則’。如今季氏以卿大夫之身份,八佾舞於季氏之庭,此等逾矩之舉,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當時李然就在現場,彼時他一眼便看出範鞅此人絕非善類。不過,由於當時一切都還有子產大夫照料着,故而那一次,他們二人並沒有過多的交流。

(惡的蔓延滋長,就像燎原之火,如果不趁早撲滅,那很快就會不能再面對它,到時候你還能再撲滅它嗎?)

要說範鞅爲何會認得李然?

其實,李然和範鞅確是有過一面之緣。

這範鞅不虧是歷經宦海沉浮的老油條了,當真是當得這“厚顏無恥”四字。

“最終,就連魯國孟氏與叔孫氏亦是選擇助季氏而棄魯侯,魯侯自知理虧而出奔,他們季氏可沒有半分要趕走魯侯的意思啊!爲何如今你們反倒是都指責起季氏來了呢?”

範鞅聞言,顯然也是早有準備,只環顧了一番四周的晉國各卿,不由是訕然一笑:

“呵呵,魯國之事,老夫早有耳聞。只不過,此事實在太過複雜,又是衆說紛紜。老夫以爲,此事乃魯國之內政,我們晉國雖爲天下之伯主,卻也不便直接插手啊。”

孔丘倒也是習慣了這種遭遇,也不以爲意。只讓仲由是在殿外等候。

而就在李然起身之後,範鞅正準備還禮之時,李然這便是直接與他是開門見山:

“範中軍,晉國自文公稱霸以來,已逾百年,至今仍是方伯之國!現如今,魯國出得如此大的事情,晉國也該是履行起自己方伯的責任了吧?”

“季氏雖有不尊禮數之舉,然則魯侯當年,又可曾因爲此事而問罪於季氏?正所謂‘惡之易也,如火之燎於原,不可鄉邇,其猶可撲滅?’故而,臣之不臣,豈非君之責也?”

二十年了,隨着這些老一輩的名臣大君是紛紛作古,李然一時也不由悵然。

“那不就得了?魯侯既不曾問罪,亦不曾訓斥,卻反而是直接帶人攻打季氏。衆所周知,彼時季氏亦不過是爲苟全性命,曾自請至沂水請罪,或是自囚於費邑,又或是從五乘流亡,卻均爲魯侯所拒,這難道就是作爲國君的禮數了嗎?”

李然見範鞅的這一套說辭,和之前黃父會盟時所說的,不說毫無差別,只能說簡直是一模一樣。

面對範鞅的這一番詭辯,李然不由怒道:

李然也知道他的這一番說辭,確是也在義在理,想要駁斥也恐非易事。

畢竟等一下的談話,纔是他們必行重點中的重點。

這就如同是談判,如果這件事由後面範鞅提及,李然到時候則不免就會陷入被動。

“那鄆邑本來就是魯國孟氏的領土,如今被齊國強佔了去,他既要替孟氏奪回,不也是天經地義的嗎?”

故而對此他也是早有準備:

李然甚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既如此,那如今季孫意如似有意派兵攻打鄆邑,又該作何解釋?”

“範中軍此言差矣!季氏之爲魯政久矣,魯侯又何敢拿此事問罪於季氏?”

範鞅聞言,不禁是擺手道:

“子明大夫如此說,確是折煞老夫了。昔日子明大夫爲王子朝所困,我等未能及時前來解救,實是慚愧啊!”

範鞅見李然似是有些怯了場,便又是假惺惺的說道:

“世人既都不解其詳情,有不能理會者,也實屬正常。子明大夫,如今事已至此,以鞅之愚見,不如還是讓魯人自行解決吧,外人貿然介入,也大大的不妥啊!”

遙想當年,晉平公、羊舌肸、韓起、女叔齊,這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不由是在殿內是若隱若現。

對於孔丘,範鞅並不認識他,而且只聽說是魯侯這邊派來的,自然也不會重視於他。

其實,季孫意如想要攻打鄆邑一事,這之前早就已經告知了範鞅。

範鞅將他二人是帶入殿中,李然在前,孔丘在後,在晉頃公的靈前是一頓叩拜,以示敬意。

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然顯然對於範鞅的這一套說辭也是做足了準備:

而現在目的既已經達到,李然也是不由笑了一笑:

“話雖如此,但李然依舊是得銘記於心啊!”

雖然早已是知道了這個結果,但是現在親耳聽到他的這一番詭辯之辭,竟還能說得這般的“義正言辭”,李然也不由一時埡口。

“範中軍的這一番高論,恐怕……難以服衆啊……”

顯然,李然之所以當衆提及這件事,並主動示弱於他,其實就是爲了以此先行堵住範鞅的嘴,讓他後面不便再提及此事。

範鞅一聽,不由又是嗤笑一聲道:

隨後,李然便是起了身,環顧了一下四周,不由是回想起了當年晉平公尚在世時,他曾經詭辯靈臺宮時的那一番光景。

範鞅聞言,卻亦甚是輕描淡寫的說道:

“魯侯不計民生民計,只因看不慣季氏,便如此發難,反倒是讓季氏權利達到了巔峰,如今魯國的季氏已經有着和諸侯一樣的權勢。即便這樣,他依舊是給足了魯侯顏面,讓他在鄆邑得以保全。雖然季氏沒有親身侍奉國君,但試想魯侯現在和在國內的區別也並不大吧?所以,這種事又何必是讓我們晉國再插手呢?”

範鞅微笑道:

“呵呵,客套話便不需再說了。來,子明大夫,殿內請吧!”

“呵呵……季孫意如此番派其家臣前往鄆邑,其一來,乃是爲取回魯國之失地,這二來,只怕也是有意要迎回魯侯吧?子明大夫又何須是急於一時?依老夫之間,不如是靜觀其變即可啊!”

李然聽罷,不由是深深倒吸一口涼氣!

歹毒!當真是歹毒啊!

範鞅此言一出,其意義就在於,若季氏果真是有奉還魯侯之意,然而魯侯所在鄆邑這一方,卻依舊是負隅頑抗,那……季氏能不能直接說魯侯是被叛黨所劫持的呢?季氏有沒有可能反而成爲了“正義”的一方呢?

李然聽罷,不由脊背一凉。

而此時,又聽範鞅是於大庭廣衆之下,慷慨言道:

“正所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魯侯如今所受之難,恐怕本身亦是不可避免的吧?季氏若能主動奉魯侯回國,這也算得是魯侯如今最好的結局了。既如此,那我等外人,又豈敢善作干預呢?所以,關於魯國之事,還請恕我晉國亦是無能爲力,請子明大夫見諒。”

(靡……終:國君開始承受天命之時也是有初心的,但很少能夠始終保持,並能有善終的)

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26章 失敗的登傭第464章 稷門之誓第102章 全靠演技第182章 駟帶來訪第369章 祭樂還是想起了一切第433章 魯侯稠的毒咒第125章 煮酒論英雄第291章 國君的自我修養第216章 兵聖孫武初獻策第700章 替罪之人第58章 祭樂的絕招第552章 子路入費邑第348章 第407 408章 四國大火的真相第244章 第279 280章 姍姍來遲的宋人第741章 愛女失蹤第717章 國夏撤軍第584章 成邑終究不太平第534章 第641 642章 拿下郈邑!隳三都的開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50章 被追了一路第272章 審問慶封第307章 魏舒的提議第401章 議和第60章 見惡不止,比惡十倍第361章 豐段急了第30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章 初識子產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354章 一樁好買賣第189章 第194 195章 遊說豐段第87章 半個祭家人第369章 祭樂還是想起了一切第747章 遭遇吳軍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210章 第228 229章 楚國的隱憂第658章 奸詐與仁德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647章 再出山第102章 全靠演技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399章 京邑保衛戰第346章 伍家的命運第735章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第377章 天選打工人第753章 是棋手?還是棋子?第479章 陽虎求賢而不得第400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42章 初識子產第367章 豐段兇案的告破第300章 陳國設縣第218章 戰力爆表的吳王諸樊第33章 外交的目的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676章 中行寅欲速戰速決第599章 呂齊的命運第450章 子家羈拒歸國第249章 王子棄疾是個壞胚第428章 一對難兄難弟第400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584章 成邑終究不太平第548章 三桓聯手第337章 第390 391章 觀兵之計第552章 子路入費邑第213章 被隱藏的對話第378章 王子朝之亂第618章 準備回洛邑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677章 周王室的抉擇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379章 難以抉擇第22章 真假難辨第144章 李然的身世不簡單第232章 王子棄疾的野心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險,求小得第240章 想閹了韓起?真是大佬第509章 第599 600章 鬥智!趙鞅和範鞅第16章 險些丟了小命第437章 第518 519章 邯鄲趙氏的立場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744章 奔越第258章 朱方城大戰第2章 無聊的議題第66章 臨陣換人第395章 洛邑百工譁變第567章 嘴炮的正義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128章 伍舉獻策第494章 孟孫何忌報夫人之幣第375章 第439 440章 宋國華向之亂第563章 後山的暗道第739章 後人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16章 險些丟了小命第567章 嘴炮的正義第320章 比陽關定計
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26章 失敗的登傭第464章 稷門之誓第102章 全靠演技第182章 駟帶來訪第369章 祭樂還是想起了一切第433章 魯侯稠的毒咒第125章 煮酒論英雄第291章 國君的自我修養第216章 兵聖孫武初獻策第700章 替罪之人第58章 祭樂的絕招第552章 子路入費邑第348章 第407 408章 四國大火的真相第244章 第279 280章 姍姍來遲的宋人第741章 愛女失蹤第717章 國夏撤軍第584章 成邑終究不太平第534章 第641 642章 拿下郈邑!隳三都的開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50章 被追了一路第272章 審問慶封第307章 魏舒的提議第401章 議和第60章 見惡不止,比惡十倍第361章 豐段急了第30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章 初識子產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354章 一樁好買賣第189章 第194 195章 遊說豐段第87章 半個祭家人第369章 祭樂還是想起了一切第747章 遭遇吳軍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210章 第228 229章 楚國的隱憂第658章 奸詐與仁德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647章 再出山第102章 全靠演技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399章 京邑保衛戰第346章 伍家的命運第735章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第377章 天選打工人第753章 是棋手?還是棋子?第479章 陽虎求賢而不得第400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42章 初識子產第367章 豐段兇案的告破第300章 陳國設縣第218章 戰力爆表的吳王諸樊第33章 外交的目的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676章 中行寅欲速戰速決第599章 呂齊的命運第450章 子家羈拒歸國第249章 王子棄疾是個壞胚第428章 一對難兄難弟第400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584章 成邑終究不太平第548章 三桓聯手第337章 第390 391章 觀兵之計第552章 子路入費邑第213章 被隱藏的對話第378章 王子朝之亂第618章 準備回洛邑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677章 周王室的抉擇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379章 難以抉擇第22章 真假難辨第144章 李然的身世不簡單第232章 王子棄疾的野心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險,求小得第240章 想閹了韓起?真是大佬第509章 第599 600章 鬥智!趙鞅和範鞅第16章 險些丟了小命第437章 第518 519章 邯鄲趙氏的立場第386章 遊說鞏簡第744章 奔越第258章 朱方城大戰第2章 無聊的議題第66章 臨陣換人第395章 洛邑百工譁變第567章 嘴炮的正義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128章 伍舉獻策第494章 孟孫何忌報夫人之幣第375章 第439 440章 宋國華向之亂第563章 後山的暗道第739章 後人第152章 魯國現狀第16章 險些丟了小命第567章 嘴炮的正義第320章 比陽關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