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

bookmark

蘇澤一隻腳踩進了縣衙刑房,耳邊果然響起了系統的聲音:

【發現地點“縣衙”,可以學習技能“刑訟”,是否學習?】

“是!”

蘇澤連忙選擇是,然後迅速將腳收回來,離開刑房大門。

果然蹭到一個技能!竟然是“刑訟”的技能!

在《百景圖》這個遊戲裡,刑訟是個賺錢的隱藏技能。

刑訟,就是幫着人打官司的訟師,也就和現代社會的律師差不多。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對於蒙元的訟師非常的痛恨,曾經一度禁止過訟師這個職業。

在蒙元時期,因爲元朝曾經廢除過科舉,導致很多讀書人無業可做,於是他們要麼進入官府爲吏,要麼就成爲訟師去幫着百姓打官司。

而爲了賺到更多的錢,一些無良訟師甚至會故意挑唆矛盾,勸說百姓打官司從中漁利,導致“州縣不寧,世風日下”。

建立大明之後,朱元璋曾經禁止給親人以外的人代理打官司,至今《大明律》中依然有這麼一個條款,教唆訴訟者、給訟詞添油加醋、增加罪情者,與犯人連坐。

這條法令和朱元璋諸多“祖宗之法”一樣,隨着時代發展逐步瓦解。

在大明朝商品經濟發展出來之後,更多的專業訴訟出現,職業訟師這個職業也重新出現。

如今這個時期,大明朝廷對於訟師已經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縣城裡大大小小的案子都會請訟師,南平縣城內有一位許大狀,甚至有人將他請到千里之外的江西去打官司。

不過訟師需求這麼大,想要做訟師還是不容易的,所以在《百景圖》裡刑訟是隱藏技能。

首先要讀書識字,這幾乎就篩掉了所有的普通百姓。

其次當訟師要熟讀《大明律》,這大明律也不是誰都能讀到的。

儒家對於訟師是非常厭惡的,認爲他們是爲了一己之力挑撥百姓爭訟的小人。

這些人日夜研究律法中的漏洞,這才讓百姓動輒上衙門打官司,所以普通人如果沒有縣衙的關係,想要看到大明律都不容易,更別提學律了。

能夠做訟師的,要麼那是家傳的訟師世家,家中本身就有大明律可以研習的。

要麼就是考不上科舉的讀書人,能夠進出縣衙借讀大明律的。

蘇澤蹭到了“刑訟”的技能,一些寫狀紙的注意事項,常見的律法條文進入他的腦中。

這縣衙門就是一座寶庫啊!

一會兒功夫,蘇澤從工房中蹭到“營造”這個技能,從渠房學到了“水利”這個技能。

大豐收啊!

在普通百姓視爲龍潭虎穴的縣衙,竟然讓蘇澤一下子收穫了四個技能!

營造包含了建造房屋和各種設施的圖紙和技巧,這也都是屬於古代家族秘傳的絕學,普通人是很難學到真功夫的。

水利更是罕見的技能,農業社會水利工程是頭等大事,如果水利技能等級高了,隨便修個什麼工程,千古能臣的稱號是絕對跑不了的。

大明朝吸取了元朝亡於黃河水患的經驗教訓,非常重視水利建設,凡是能治河治漕的官員是,升遷速度都是飛快。

等到蘇澤收穫了四個技能,林顯揚終於追上了他,他急的滿頭大汗說道:

“阿澤兄弟,這裡可是縣衙,切莫亂跑啊!”

說完這些,就拉着蘇澤到了承發司前,正好遇到了看完了邸報的海瑞。

海瑞的臉色有些難看,見到蘇澤已經辦完了事,就帶着他離開了縣衙。

一路上海瑞都臉色鐵青,嚇得林顯揚惴惴不安,生怕是自己做了什麼得罪了這位官老爺。

蘇澤倒是心情放鬆,海瑞應該是在承發司看了邸報,看到了朝廷的什麼騷操作才氣城這個樣子的。

果然等到海瑞返回縣學,他立刻說道:“奸臣當道啊!上個月朝廷派出三十路監察御史,分赴各省清查軍官祖上違法事,要將違法軍官後世子孫全部革職!”

蘇澤愣了一下,回憶了自己的明史知識,似乎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段,兵部尚書聶豹依附嚴嵩,提出御史清軍案,不過史書中對這件事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太多的描述。

蘇澤對於大明朝堂的情況雖然不瞭解,但是朝廷派下御史清軍,那肯定不是什麼好消息。

大明朝的監察御史在前期還好,中後期開始就是人憎狗嫌,每次朝廷派下御史,就是一次御史收割撈錢的狂歡。

得益於朱元璋“精妙”的官員制度設計,都察院負責督查天下各地的監察御史纔是正七品的小官。

而大明朝特色的“低薪養廉”,又讓這些七品監察御史的日子非常艱難,清流的“清”字除了有清廉的意思,也有清貧的意思。

都察院有110名監察御史,這其中可不都是清流,就算是清流也是要吃飯的,每次巡查地方的時候,就是這些御史敲詐地方的時候。

御史到地方,就是代表朝廷巡視天下,見官就要大三級,就算是一省的布政使見到都要小心招待。

地方各級官服,如何招待御史都已經有成規,蘇澤Lv1的“行賄”技能自動啓動,他腦中跳出了一套縣官行賄御史的標準。

如今東南正在鬧倭寇,嘉靖皇帝竟然派下御史來敲詐軍隊,蘇澤真不知道這位道君皇帝腦子是怎麼想的。

海瑞繼續說道:“竟然要以罰銀充太倉庫,這幫酷吏爲了討好陛下,到了地方肯定會爭寵媚上,擾亂軍衛,東南亂矣!”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原來嘉靖皇帝想法很簡單,就是撈錢。

太倉庫是皇帝的私人金庫,近些年皇帝日益沉迷於修道,大修宮觀。

嘉靖三十二年京西大災,竟然鬧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可是朝廷依然沒錢救災,最後將災民驅趕到城外,飢餓的災民在京師城外開設“人市”,易子易妻而食,將京西都變成了人間地獄。

可同樣是嘉靖三十二年,嘉靖皇帝從太倉庫拿出十五萬兩銀子購買金寶珍珠,緊接着又給老朱家的王府成員漲了薪,連不知道傳了多少代的皇室旁支,只要姓朱都能領到一年七十石的“口糧”。

這場饑荒的結果是,災民餓死大半纔算是解決了問題,到底餓死了多少人,史書上沒有記載,邸報上也沒有統計,皇帝唯一做的就是登壇做法,用他“忠孝帝君”的“法力”超度亡魂。

蘇澤想起後世族譜中記載的“禍事”:

“五月十七,欽差御史焉巡諸衛,縣書吏徐士盛訐告七祖,御史暫革七祖百戶軍職。衛所出孝敬銀子五百兩,七祖乃復原職,衛漸疲敝。”

從時間推算,族譜上的禍事,應該就是這次御史清軍時候發生的。

蘇澤越想越是可能,長寧衛是軍衛,這次御史巡視地方就是爲了敲詐軍官,上個月朝堂的命令,這個月御史應該就能到福建了。

長寧衛是自己的基本盤,一定要想辦法避過這次的禍事!

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027章 鴛鴦陣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033章 曬鹽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60章 掀桌子第679章 雨將軍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35章 謹慎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430章 鐵路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072章 巧破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50章 授權第635章 軍功章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64章 駕崩第054章 抵捐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65章 歸有光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158章 冤案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97章 再破題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四卷總結第057章 邀請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
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027章 鴛鴦陣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033章 曬鹽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160章 掀桌子第679章 雨將軍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35章 謹慎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430章 鐵路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072章 巧破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50章 授權第635章 軍功章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464章 駕崩第054章 抵捐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65章 歸有光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158章 冤案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97章 再破題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四卷總結第057章 邀請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