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

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

張居正說道:

“南朝劉宋一直到蕭樑,都一直飽受如今大明這種貨幣問題的困擾。”

“一方面是市場上需要大量的貨幣,因爲市場交易需要貨幣,貨幣的需求是迫切的。”

“一方面大明朝廷發行的貨幣遠不如東南的貨幣精巧,這也導致了大明發行的貨幣在幣值上越來越賤。”

“當時劉宋發行的‘鐵錢’,其實就和大明發行過的幾次銀元差不多,都是劣等的銀元。”

張居正說到這裡頓了一下,說起來這項政策從他在任的時候就開始做了,當年他就主持發行過銀元。

不過在那個時候,張居正這批錢還是緩解了市場的錢荒,還是有一定的正面意義的。

“但是劣幣發行多了,劣幣就會驅逐良幣,得到良幣的人就不會將良幣還出去,因爲良幣總能升值。”

“而劣幣則會不斷的貶值,以劣幣來結算的市場則會物價飛漲。”

“這種情況,就是持有良幣的大商人、權勢者佔優勢,他們可以囤積良幣。但是普通百姓需要吃喝拉撒,需要納稅交租,他們必須要將錢用出去,他們就是得到良幣也存不住,最後手上的錢都會換成劣幣,成爲濫發劣幣的受害者。”

“如今大明的情況與南朝相似,只不過現在的良幣是敵對方發行的貨幣,這樣的結果就更糟糕了。”

王世貞連忙記下來,他準備將這些寫在報告裡彙報給大都督。

其實明廷京師遇到的問題,蘇澤在《財政學》中已經討論的很清楚了。

張居正也不是很關心這個問題,他說道:“其實明廷幣值改革的問題,從高肅卿時代就埋下了種子,用貨幣政策解決財政問題,是每一個當權者都無法忍受的誘惑。”

他頓了一下說道:“我執政的時候也不例外。”

“能發錢解決問題,肯定要比從豪強權貴手裡抽稅簡單吧?這是淺顯易懂的道理,但是濫發貨幣導致物價飛漲,最後承擔的又是普通百姓。”

王世貞嘆息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張居正說道:“其實東南也有同樣的貨幣問題。”

“什麼?”

王世貞有些驚訝,他問道:“蘇汝霖可是財政大家,對財政學的理論都是他提出來的,而且東南銀元如此保值,東南物價穩定,又怎麼會有財政問題呢?”

張居正搖頭說道:“我說的財政問題,不完全是銀元的問題。”

“啊?”

“信貸。”

“這是什麼?”

張居正說道:

“銀行,票號,大沽已經開了好幾家郵政銀行了吧?”

原來是這個啊!王世貞連忙點頭。

如今郵政銀行已經開遍了各大城市,從原本港口的郵政業務拓展到幾乎整個東南。

原本銀行是驛站系統用來彌補虧損,爲商人交易而建立的結算系統。

但是很快驛站系統發現,銀行實在是太賺錢了!

大量資金沉澱在銀行的賬戶上,郵政銀行第一筆投資比較保守,購買的是鐵路公債。接下來的利潤讓所有人都驚訝,從這個時候開始,銀行從一個方便商人遠程結算的部門,開始變成了一家專門從事“錢”生意的機構。

一方面銀行會購買公債這一類的穩健金融產品來獲得固定收益。

另一方面,銀行也會將自己賬戶中的資金拿出來放貸投資,賺取利息收入。

現在天津自治區域內也有很多的銀行,不少商人都開始用銀行結算,百姓也會將錢存入銀行,而商人也會向銀行貸款。

張居正說道:

“我前幾日研究了,東南的物價這些年是在下降的。”

“物價下降不是好事嗎?”

張居正搖頭說道:“豐收對農業是好事,但是谷賤也傷農。物價膨脹是壞事,但是物價下跌也是壞事。”

“物價下跌,意味着市場上的銀元不足。雖然去年東南鑄幣很多,但是現在大明、朝鮮、倭國、南洋,乃至於西洋商人都在使用東南銀元來交易,蘇汝霖再怎麼鑄幣,市場上的貨幣都在緊缺。”

“貨幣緊缺,錢就更加值錢了,這種情況下,普通百姓和商人都傾向於儲蓄,錢不用就能升值,能不買就不買。”

“可是不消費,市場上的貨物就更多,物價就更低,這就是走入了另外一個問題。”

王世貞倒吸一口氣,他終於意識到了財政問題是多麼的複雜。

張居正說道:“當然,東南的物價通縮還沒有到嚴重的地步,但是已經影響到了經濟發展了。”

“這其中還引起了我前面說的另外一個問題。”

王世貞已經徹底被繞暈了:“什麼?”

“銀行信貸。”

張居正說道:“在存着錢就是賺錢的時候,市場上最能夠借出錢的機構是銀行。而能夠從銀行借到錢,就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優質資產。”

王世貞點頭,似乎是這個道理。

在物價下跌的時候,能夠持有現金購買的人都是受歡迎的。

張居正說道:“可是信貸這件事,就是你越有錢,越是容易借到錢,而越是窮人,就越難借到錢。”

這不是必然的嗎?借出錢的人總要考慮借錢人的償還能力。

張居正說道:“可是誰能借到錢呢?那些富商、豪強、有權有勢的人,國營的機構,這些能夠借到錢的人瘋狂擴展,而無法借到錢的人則只能出賣產業。”

“這結果不就和大明這樣,有權有勢的人拿着良幣大肆購買產業,沒權沒勢的人拿着劣幣艱難求生。”

王世貞終於明白了,自己這個政治能力還是老老實實的做文壇宗師好了。

他打定了主意,等到日後返回東南的時候,一定要去做個清淨的職位好好養老,政治實在是太複雜了,根本不是自己能夠玩得轉的。

張居正嘆息一聲說道:“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多,這是人性。”

“但是富者恆富,弱者恆貧,這是歷朝歷代都在積累的問題,一旦超過某個界限,那就是揭竿四起王朝更迭了。”

 

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58章 冤案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60章 掀桌子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28章 大赦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40章 緝私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17章 打老虎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79章 雨將軍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81章 講武堂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001章 穿越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139章 良配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66章 棄遼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65章 海參崴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91章 橡膠樹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53章 虎狐犬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38章 籌碼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
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58章 冤案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60章 掀桌子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28章 大赦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40章 緝私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17章 打老虎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79章 雨將軍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81章 講武堂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001章 穿越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139章 良配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66章 棄遼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65章 海參崴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91章 橡膠樹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53章 虎狐犬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38章 籌碼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