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

bookmark

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

既然沈一貫都這麼淡定,遲弘漠也稍稍放下心來,兩人乘着船,終於來到了高棉王國的王庭。

遲弘漠看着這座蕭條的小城市,就算是在東南亞地區,這樣的首都也是相當寒酸的。

之前沈一貫他們啓程之前的占城,不過是安南治下的一個地方割據勢力,還經常被安南打的滿地找牙。

這麼一個小國家,首都占城也有十萬人口,更不說安南的首都升龍府,那是一個人口高達三十萬人的大城。

這座名叫朗諾的小城,總人口恐怕連萬人都沒有,這放在中原就是一個下等縣的規模。

沈一貫說道:

“在一百年前高棉的首都吳哥,曾經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城市,據說整個城市有人口五十萬人,到處都是神廟和雕塑,是整個東南亞最繁榮的城市。”

遲弘漠疑惑的說道:“那爲什麼要遷到這個小地方?”

沈一貫說道:“在一百年前,吳哥城被暹羅軍隊入侵洗劫,高棉王室就難逃到這個地方,吳哥就被高棉人放棄,人口流失,恐怕很多高棉人都不知道,他們曾經有這樣一座繁榮的首都了。”

聽到這裡,遲弘漠也有些黯然,沒想到現在這麼破落的小國,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文明。

高棉的使者畢恭畢敬的帶領沈一貫和池弘謨進入一座木質的王宮,他們在這裡見到了當今高棉的女王。

遲弘漠有些詫異,高棉王國竟然是女王。

沈一貫對高棉的歷史非常瞭解,在東南亞這個地方,還保留了很多母系部族的傳統,女性的地位比較高,高棉王室中女性一直都有繼承權。

這也是高棉王室能夠從公元七世紀傳承至今的原因。

高棉女王非常的年輕,看起來似乎是才繼位不久的樣子,她走向王座,竟然對着沈一貫行禮說道:

“尊貴的上國使者,我的屬下對兩位無禮了。”

高棉女王開口竟然說了一口流利的漢語,這倒是讓池弘謨也有些意外。

沈一貫說道:“太陽的血脈,您邀請我們來到這裡,是爲了阻止我們前往暹羅吧?”

高棉女王驚訝的看着沈一貫說道:

“不愧是上國的使節,竟然對我們高棉的王族世系都這麼清楚,太陽的血脈,從吳哥城陷落之後,已經有一百年沒有人這樣稱呼我們了。”

沈一貫淡淡的說道:“太陰太陽王朝,世系不替,不過如今已經不再是依靠血脈就能彰顯高貴的時代了。”

高棉女王立刻說道:“尊貴的帕冉納,請原諒高棉的無禮,邀請兩位使者前來這裡,是想要請兩位使者告訴貴國尊貴的統治者,我們高棉願意成爲東南的藩屬國。”

“帕冉納”是梵文中博學者的稱呼,高棉的文化受到天竺文化的影響很深,吳哥城中最大的神廟分別是供奉溼婆的吳哥窟,以及供奉佛陀菩薩的巴戎寺。

沈一貫未置可否,只看到高棉女王從侍者手裡拿來三件東西,恭敬的遞給沈一貫說道:

“這是我們高棉的誠意。”

這下子沈一貫終於色變了,他問道:“這是高棉的三神器?”

高棉女王再次驚訝於沈一貫的博學,三神器是高棉王國從古代傳下來的三件物品,代表了王室的正統性。 如今暹羅國主的五神器,倭國國主的三神器,以及歐陸諸國王室的王冠權杖,都是類似的作用。

而高棉女王獻上三神器,這不僅僅是要做東南藩屬國那麼簡單了。

這等於是將高棉王位更迭的決定權都讓出去,這已經不是普通朝貢關係,而是完全的從屬國關係了。

沈一貫看着年輕的高棉女王,驚訝於對方的魄力。

高棉女王非常坦然的說道:

“如今的高棉,能夠存在的原因,就是周圍的局勢複雜,緬國、暹羅和安南三國爭霸,先王靠着左右逢源才能保住國家,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各國王庭做人質,高棉王位更迭早就已經不能自主了。”

“既然這樣,還不如請天朝上國做主,我們高棉願意臣服。”

遲弘漠也愣住了,他也去過不少國家,但是態度如同高棉一樣謙卑的國家不多,這位年輕的暹羅女王可以說是相當的坦誠了。

沈一貫說道:“難道高棉就不擔心和安南一樣嗎?”

高棉女王說道:“我覺得不會。”

“爲什麼?”

“高棉和安南截然不同,安南從很早開始就號稱小中華,一直都用漢家的制度,原本就是中原故地。安南妄自尊大,又屢屢挑釁天朝上國,現在能成爲中原外省,已經是讓諸國都羨慕的事情了。”

“我高棉區區彈丸之地,國土又都在密林之中,中原是看不上我們這點地方的。”

沈一貫仔細打量這位高棉女王,不愧是傳承的古老王國,雖然已經衰落,但是高棉女王的這份見識和膽識,遠遠超過東南亞的其他國主和貴族。

高棉女王能夠看出東南並沒有在東南亞擴張領土的野心,劫持前往暹羅的沈一貫,搶先要向東南獻上忠誠,就是要在東南千金買馬的時候,拿到最優厚的獎勵。

遲弘漠剛剛回國了一趟,很清楚如今東南大都督和內閣的意圖,出訪暹羅是爲了在東南亞樹立一個榜樣,本來選擇的國家是暹羅,但是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

實際上東南的內閣也有過爭論,暹羅是對朝貢東南最積極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在東南亞的崛起,也讓內閣對暹羅有些警惕。

暹羅距離東南太遠了,而內閣諸公都不願意在遠方出現一個強勢的政權。

近百年泰族在東南亞的崛起,已經具備了統一的基礎,如果放任暹羅繼續擴張,很可能威脅到安南的穩定。

要知道在安南內部也生活着很多泰族人,一旦泰族建立強大的王朝,對於安南內部的泰族人,也是相當巨大的誘惑,也許會導致安南的分離傾向。

但是東南亞的大國之中,緬國一向不安分,除了暹羅沒有其他的選擇。

如今沈一貫看到了另外一種選擇。

(本章完)

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11章 沖繩第83章 練銃兵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94章 爹的事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021章 開蒙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007章 軍籍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416章 政第431章 蒸汽機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29章 電磁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31章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72章 巧破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59章 船,倭奴第265章 歸有光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86章 大買賣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66章 睢陽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58章 藥,種子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28章 大赦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30章 鐵路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
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11章 沖繩第83章 練銃兵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94章 爹的事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021章 開蒙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007章 軍籍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416章 政第431章 蒸汽機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529章 電磁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31章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72章 巧破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59章 船,倭奴第265章 歸有光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86章 大買賣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66章 睢陽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58章 藥,種子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28章 大赦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30章 鐵路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