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

聞此山呼之聲,見着左右皆拜,此時炎龍也忽然奮起,朝着白龍黑龍一聲咆哮,楊伊心潮澎湃,自來此已有兩年了,雖然有後盾,但是行事一直是戰戰慄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自殺衛瓘起、後治綿竹、斬羌人、招賢才、連敗賈充、平羌人李氏、威服衆將,奪東三郡,北征涼州,這一連串功績和大勝,看似輝煌,實一波不平再起一波,時時處處總有人專門作對,卻是乏累,才獲得了現在的基業,着實不容易。

不過楊伊終究見過比着更盛大更威壯的場景,片刻後,心神就安定了,等山呼之後,宣詔衆卿平身。

笑的對左右問着:“朕這兵馬,諸卿以爲如何?”

卻是陶璜出列,說着:“陛下,下臣以爲,就憑列陣這兵,如今這天下怕無有對手,若是有此強兵十萬人,當驅使攻伐天下,無人能擋!”

後軍都督,老將廖化此時也說着:“末將服了!”

剛纔閱兵之際,廖化沮喪的發現,如今他後軍督率也有幾萬,其中大多隻是輔兵,不過也有精銳四千,這四千正兵,是廖化統率的極限,自己苦心訓練出來的,前後也是十中選一,精訓一年許,但是拉出來和這新訓之兵同樣人數對抗,也沒有完全戰勝的把握。

若是對上邊郡精銳步卒,自己就絕無勝算了,不想新訓之兵都讓自己有這感覺,不知不覺,炎漢竟然就有這般實力了,這難道纔是天命?

看着衆老將及一衆士族的神情,楊伊暗中含笑,這等老人,單是如今的功績還不能完全折服,總要展現出凌駕性的實力,才能徹底壓制。

下面衆將連聲附和,顯是有着同感,這時蠻王孟奮出了列,伏首連連叩頭,說着:“陛下練此強軍,必能席捲天下,我願爲先鋒。”

楊伊看了上去,知道徹底折服了蠻人,如今各地,南蠻衆多,各個部族還是孟氏爲先,孟氏卻沒羌人李氏的狼子野心,實力卻還要在李氏之上,只是也是一隱憂。

老將臣服,還沒有眼前此人匍匐折服來的喜悅,一時間不由仰天大笑,片刻,笑聲落下,說着:“諸卿說的太過了。”

指着下面的方陣說着:“現在這等兵將,看似強壯,武技也很是熟練,但是還沒有經過血肉磨練,沒有成爲真正的精兵。”

“陛下,這又何難,底子已經有了,打上兩仗就歷練出來了。”老將廖化此時又說着。

此時衆人紛紛點頭,自然也是知曉兵事的,陣列已經練成,其餘無非是兵甲的事了。

“說的不錯,不過今日卻還有要事,朕欲再改革軍制。”楊伊目光炯炯,將衆將一一掃過。

衆將頓時一時啞然,卻是知道陛下如今挾着聲威要改制,莫非要削減權利,不過此時卻也無人能反對,不由面面相覷。

“請陛下發令!”衆將也只能一起俯首,說着。

楊伊點了點頭,說着:“自古五人一伍,十人一火,這是祖制,也不必改動。”

“五火五十人,設一隊率,隊率必以有軍爵之人擔任,這也不必改動。”

“二隊是一屯,自屯將起,再設衛兵,屯將衛兵爲一伍。”

說到這裡,和以前的兵制,也沒有多少區別。

“五屯爲一曲,曲軍侯,配置文吏,輜重兵、親兵各一火。”

聽到這裡,各人面面相覷,這也修改也不大,相反還擴大些了統率的人數。

這一曲已經是開始獨立作戰的配置,大多時候的小戰役,都是由一曲作戰,自然有許多事處理,才如此配置。

“兩曲爲一部,由部司馬統率,配置隨軍文吏、輜重官、軍法官、衛兵各一隊。”

說到這裡,衆將大譁,本來以爲改制是爲了削兵權,幾個老將更是有着冒死反對的準備,不想是加兵權。

一部的兵權,幾乎擴大了一倍!

這時,張牧之以刀柄,重重擊在高臺上,喊着:“肅靜!”

衆將一時啞聲,又重新聽着。

“五部爲一營,由校尉統率;營之上爲偏將軍……!”

“這些軍制,既是爲了衆卿富貴,更是爲了征戰天下,也是嚴森軍級,分上下尊卑之意,以後衆將在國中非征戰出行,只可帶着親兵,私調兵馬者,由兵部、五軍都督府共處置!”說到這裡,楊伊的口氣,已經帶着凜然的殺意。

衆將此時自然都是俯首聽令,這統率之軍都幾乎是至少加了一倍。

雖然如今是先軍制度,但是,卻不可不顧國中民生。

“現在是臘月,這天時新兵訓練甚是辛苦,事倍功半,各歸營地後,要削減操演強度,讓士卒暫且休息,可教訓熟悉將營,以作準備!”

“諾!”諸將應着,磕頭行禮。

這次閱兵,其實不少人都參觀,雖然不是正臺,但只是管中窺豹,僅從表面看到的炎漢實力,都讓各人暗暗心寒。

在場的人,都有一種感覺,這次展現的力量,是充滿着朝氣,帶着一股摧枯拉朽的氣勢,似乎無人可以阻擋,年長者,彷彿是看到當年丞相還在時。

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卻使不少人深深震撼。

這消息當然就立刻被有心人收集了去,有心人爲之震驚。

回到宮中,雖然這宮中物事大都被變賣處置,不過幾十年的修築,從外面來看,還是富麗堂皇的宮殿。

楊伊所居宮室中,錦衣衛校尉此時上前行禮,稟告:“啓稟陛下,我們的人在前幾個月就安插吳國,不過最成功的也只是一個小吏,並無大用。”

“這次成功救出了陶基,卻是有多方支援。”

“陶家的底蘊?”楊伊問着,這些日子來,陶家在吳國的人手,不斷和錦衣衛磨合,這些人自然等於被掌控,這大大加強了錦衣衛在吳國的力量。

“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吳國前後共有一十三家道觀聯手,策反吳國廷尉左平黃蒙,以職權調了包,直接帶着人從暗道出了城。”

“微臣其後派人暗中監查這些道門,實是觸目驚心,真是盤根錯節,滲透井市,無所不包,而且,還和翰林院的兩個供奉有着聯繫,我們追查到後來,卻是和百年前的黃巾道有關,應該是同一道統。”

說着,將所查到的資料,交給了楊伊。

楊伊拿過,耐心的讀了,這些道門應該是當年天師道和太平道的餘衆,之後合流入青城山隱居,這數十年,逐漸恢復,方纔行走天下。

楊伊坐得久了,想動下身子,但是看着這些資料,又坐回了身子,神色變得凝重,怔怔的凝視着遠一點的窗口,良久,嘆息一聲:“這天下真是臥龍藏虎!”

“這些事,由你和他們合作,別貿然行事了!”

說完這些,又向左右問着:“現在甲衣情況怎麼樣?”

冷兵器時代,盔甲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士兵畢竟都是凡體肉胎,自然免不了害怕,這穿了甲就可壯膽一分,不要小瞧這一分,在十萬人大戰之時,這一分就勝負關鍵所在。

“陛下,少府和工部聯合,自今年開始製造,又逐漸擴大規模,現在總計造出各樣盔甲計三萬餘套,現在加班加點,在年底之前就可再造出一萬套,至明年年中,預計十五萬套盔甲就可列裝各軍。”

“鍾會的情況呢?”楊伊問着。

“鍾氏和司馬氏還是未曾分裂,一直聯繫緊密,特別是最近一些日子,來往極頻繁,我們錦衣衛初建,實在無法刺探情報,只得了隻字片語——據說就是要讓道。”

“讓道征伐吾國?這又和臣服有什麼區別?”楊伊不由笑問着,對於鍾會卻是看不起了,本來以爲是有血性的,沒想到又和司馬氏勾連在一起了,當然,這可能和司馬氏並未真的對鍾氏下手的緣故。

這司馬昭也是行事不密,沒有殺伐果斷的魄力,下手到一半,卻後悔還撤了,司馬氏未來前景黯淡。

“傳陳壽進來吧!”楊伊此時吩咐一聲,端茶飲着,才過了盞茶時間,就見得陳壽進來了。

陳壽步履從容進來。

楊伊微笑,見他行禮,就溫聲說着:“卿,不必多禮,坐。”

一年半的官員和參政軍機生涯,使這人起了很大變化,原本是才子氣息,雖然風流卻失之於穩重。

現在,一身五品的官服,乾乾淨淨,眉宇平直,黑幽幽的眸子帶着精神,細抿着嘴脣,有着隨時都在凝神聆聽楊伊說話的儀態。

人才是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器宇,這往往就是先天命格,貧家子弟和富家子弟的區別就在此,若能克服,那就可以稱人才了。

第二就是穩重,當了官,受了體制給予的官氣養出來的威儀,說穿還是衆生之力,雖然不是直接統轄一地的父母官,但是身爲五品,又是翰林學士,身在中樞之地,龍氣滋養,遠勝於一縣之長了。

如今炎漢統轄數百萬軍民,他們日日夜夜的氣息,產生着“龍氣”。

這是“人道龍氣”,與風水的地龍之氣,有着區別。

楊伊作爲國主,顯然受用着最大的份額,這日日夜夜的供養,使着楊伊本身的命格和氣運不斷潛移默化的改變,當然,楊伊身爲泰山帝君,有着位業鎮壓,自身氣數不會降到太低,也在吸取着龍氣,豐盛本身的位業。

這炎漢龍氣又按照品級,供養着上下官員,按照體制,每品都有定數。

中樞之官雖然不直接管着百姓,甚至許多百姓都不知道,但是他是合法的朝中官員,入了體制,照樣可以獲得所在品級的供養。

就像是陳壽,本身命格器宇就不凡,一受這氣,就如久渴遇到甘露,半年時間,形氣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叫凝重端莊。

第三就是人情練達,這和前面二者沒有直接關係,卻是經驗、閱歷、才能沉澱出的幹練,往往能折射出人的具體才能。

楊伊看着陳壽,已經有了幾分“器宇不凡、深沉練達”,不禁暗贊。

就連楊伊的見識,也覺得看了這種人才,一見就令人欣賞,到底是本身就能突出的大才,給點陽光就燦爛,相比之下,像是曲垣、李桓等人就遠遠不如了。

就像是李桓,不但享着品級給予的氣運,還由於直接爲父母官,因此有額外的百姓感恩,這日日夜夜積累起來資本也不少。

可是從龍功臣,潛移默化改變,到現在卻還沒有眼前此人以及其餘幾位翰林學士的氣宇軒昂,這就是命格差別了,看了此人,就想起了關彝以及大羅小羅將軍了,將也是如此。

文武之臣,天生的命格影響實在太大,後天積蓄十年可能纔會彌補。

“鍾會和曹魏朝中再最近一些日子,來往極頻繁,據說鍾會可能臣服,要給司馬氏讓道。”楊伊微笑說着,這固然不是什麼好消息,但是卻也在預備之中,並不是什麼大礙。

“十萬大軍入駐關中,這就是要求鍾會束手臣服,鍾會很難下這決心吧?”此時陳壽皺着眉問着。

“不錯,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這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楊伊當了上位者這樣久,自然是先詢問臣子的意見,再作決定,這麼做看似很簡單,卻很關鍵,兼聽者明,而且顯得君王英明。

想了一下,陳壽此時說着:“司馬氏若有天命,屢戰屢勝,內部平息,但是前年伐五國的事,若是算來,最終就壞於鍾會之手,司馬昭心裡豈沒有怨恨?”

楊伊心裡有着思量,卻傾身問着:“正因爲司馬昭着眼天下,會不會低頭彌補鍾會,和好如初呢?”

陳壽說着:“陛下說的是,以這二人的見識,都知道誰纔是大敵,只是若鍾會只是偏與一隅,吾國周圍未有組個,那麼司馬昭妥協之下,鍾會必會和其聯軍進逼。”

“可是現在的地形,鍾會夾在我們之間,司馬昭要攻打吾國,必通過關中,這是鍾會難以接受的事。”

“現在,魏比吾國要強,但這還是曹魏,而司馬昭也年老,已經不是可以託付的人,這就是鍾會猶豫不定的主因。”

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五章 綰綰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章 溫青(2)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三十三章 鐵膽神侯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三十四章 說龍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三十一章 金盆洗手(7)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八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四十章 年會開幕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四十二章 降龍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七十二章 殺上黑木崖(2)第十四章 五美(2)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七)第六章 開戰第五十二章 前路未斷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五十一章 東成西就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十四章 進攻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六十章 英豪盡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三十七章 天地之劍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三章 立志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十四章 化清寺第十三章 底牌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八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章 人階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一章 彈指驚雷第十章 回憶(2)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十五章 江湖事江湖了(4)第七十九章 從零開始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七十八章 妖道(二)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降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七章 王允第十九章 論劍(2)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八十二章 洛陽
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五章 綰綰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章 溫青(2)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三十三章 鐵膽神侯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三十四章 說龍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三十一章 金盆洗手(7)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八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四十章 年會開幕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四十二章 降龍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七十二章 殺上黑木崖(2)第十四章 五美(2)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七)第六章 開戰第五十二章 前路未斷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五十一章 東成西就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十四章 進攻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六十章 英豪盡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三十七章 天地之劍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三章 立志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十四章 化清寺第十三章 底牌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八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章 人階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一章 彈指驚雷第十章 回憶(2)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十五章 江湖事江湖了(4)第七十九章 從零開始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七十八章 妖道(二)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降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七章 王允第十九章 論劍(2)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八十二章 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