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

這時,有馬蹄聲,由遠及近。

隨後,外面響起了一片問安之聲:“見過張將軍。”

陳壽不用再看,已知來者是誰,正是錦衣衛的人。

“張將軍,可查清這些難民從何而來了?”陳壽在馬車內問。

“大人,屬下已然查明,這些難民,非是郡內居民,大多是從附近村鎮逃難至此的,因武陵郡連年災荒匪患,郡內許多地方都成了荒村,田地也是荒蕪起來,唯有這郡城內尚算安定,又時有大戶出來施粥救濟,於是難民便有不少拖兒帶女趕過來,聚集於此。”

聞此,陳壽不由回想起適才見聞,嘆:“幸好想的周全,在長沙、桂陽幾郡按戶籍來發放糧米,而在其餘內地幾郡則每日設立粥棚救濟。若是武陵郡也按戶籍救濟,便會出現麻煩了。”

這時,外面護衛請示:“使君,這邊的災民已是越聚越多,是否先離開此處?”

“恩,這次過來,除巡看粥棚外,還有其他兩件事要巡看……先在城中巡視一週,隨後趕赴龍陽縣城。”

“諾。”馬車隨即重新動起來。

武陵郡龍陽縣,是之前遭遇匪患、災荒最嚴重地區,幾乎已到路上滿是伏屍的地步,因爲不同於他地,這裡路途平坦,無數災民蜂擁而來。

陳壽此次在郡中巡視,除巡看救濟之事外,還有遏制瘟疫發生以及整頓郡內的任務。

“大人,過了前面石碑,便是龍陽縣地界了。”馬車行了一段路後,車外的人提醒的說着。

陳壽已有些疲倦之意,嘆一口氣,在馬車內吩咐:“讓車行得慢些。”

“是,大人。”行駛的馬車,隨即速度漸緩。

而從車簾向外望去,路兩旁仍是荒蕪一片,但已看不到死人屍體。

行出一段路後,便見路邊野地裡,有一羣人正在空地上焚燒着什麼。

“他們這是在做什麼?可是在焚燒死屍?”陳壽蹙眉道。

跟在一旁的一個騎兵忙回:“正是,大人,不過,他們焚燒的都是些無主死屍,統一葬在一片墳場,也算是讓那些人有個容身之處。”

“原來如此。”陳壽看了一會,命令馬車繼續行進。

整個龍陽縣,百廢待興,經過一番修整,縣城看起來已比之前強上許多。

本來堆積在街頭巷尾的垃圾,也有專人清理乾淨。

若是其他掌權者,便是命人清掃街道,也不過是爲了整潔好看而已,不過如今大漢,隨着醫學的研討,吏員們也大都知曉瘟疫的誕生來源,如此是爲了遏制瘟疫橫行。

“再過些時日,天氣便將熱起來,若是再晚些時候處理這些垃圾、死屍,瘟疫只怕也會再起;還是吾國昌盛,吾主聖明,早早便對此有所預備。”巡看過龍陽縣情形後,陳壽對於政事來說,有有了一點半點的領悟。

天下瘟疫很難斷絕,這荊南幾郡去年據說便有瘟疫蔓延,死人甚多,今年也到了瘟疫蔓延之期,若是不及早遏制萌芽,只怕又會使得再起災患,由太醫院提出的整頓之法,很是細緻,條條款款,俱表得明白。

看到眼前整潔景象,陳壽卻是有了幾絲明悟,恐怕以後很難產生瘟疫了,不想竟有如此有效之法。

當日,巡視過後,陳壽坐着馬車返回武陵郡城,在城中太守府邸歇息。

剛食過晚飯,正要休息,一隨侍在門外道:“使君,南郡來人了。”

“南郡?可是陛下使者?”聞此,陳壽不得不起身,略整下衣冠:“請他進來。”

片刻後,幾個內衛步入房間,上前行禮:“陳使君,聖上有旨,命你趕往江陵城,商討荊州事宜。”

南郡,江陵城,漢皇臨時府邸。

楊伊此時正坐於桌案之後,在她面前,擺放着荊州幾郡的戶籍,一併往年的稅賦賬目,旁邊有着一衆庶吉士和戶部有司統計過後,各自遞上來的要則。

“還真是個爛攤子啊,這魚米之鄉,算來竟有半數以上田地荒蕪,無人耕種,其中更是大多爲肥沃良田……”隨後扔開一本卷冊,楊伊以手扶額,覺得任務艱鉅。

如今限制大漢兵鋒的,不是實力,而是糧,哪怕刻意的積蓄,陳糧新糧都買,如今攻下荊州之後,積蓄之糧也耗去大半。

幸虧如今有這益州這產糧之地,交州和關中平復的早,也有糧富裕,荊州這時候解決也算是好了,不然再過幾月,怕是連冬小麥也是來不及播種了。

到時,糧食的缺口更大。

其實荊州還好,像是本地的涼州、關中、幷州,就是幾十年前曹魏西征之時,西涼馬超曾卷席關中,曹魏派大軍圍剿,殺得數百里內,十室九空。

關中乃至西涼,都是百里蕭條,人煙斷絕,菁華之地,幾同廢土,甚至只有在城市附近,才能見到一些人煙和尚存的村落。

這也勉強算是好壞參半的事了,人口少,開發程度也低,水土流失自然也不嚴重,對於關中和涼州,楊伊自然是不準備再大開發了。

維持目前的人口水準就可以了,倒是荊州,卻是可以開發,這魚米之鄉,倒也應該讓它名副其實。

現在整個荊州,在冊的大概在三百五十萬人許,當然這些人口都指漢人,並且有着戶籍,算是在冊的基本的國家賦稅人口。

實際人口當然不止如此,並不包括戶主家中未成年子女以及大量附屬的關係的奴婢佃客之流;並且佃客多爲主家所隱匿虛報。

不過就算如此,也可以看出這些年戰亂的悲慘。

蜀地,加上漢中,入籍人口就已經有六百萬人許了,荊州之地,容納人口數還要遠超蜀地,如今只是蜀地人口數一半,這就出現了地多人少的情況,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荊州物產豐富,錦、絲、麻、蔗糖、酒、紙都豐富。

並且還有礦產之地,一旦恢復和平,立刻就能產出大量物資,別的不說,糧食自給綽綽有餘,並且還能運輸。

當今之世,對於一國來說,最有用不是金銀財物,不是土地房屋,而是糧食。

楊伊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在要自己努力恢復生產,這基業就有了保障,漢國之力定會迅速超過晉吳兩國合力,當然,還是要有人口。

“來人!”她擡起頭,衝着外面叫了一聲。

“聖上,有何吩咐?”聽到聲音,一名內侍從外面步入,面向着她,恭敬說着。

“傳令戶部有司,儘快調撥糧食入荊州各郡,把章程都呈上來。”吩咐下去,揉了揉太陽穴,楊伊自覺這幾日是休想睡的過早了。

入主荊州時日不多,本來計劃至少半年完成的任務,這才一月許,就已經完成,各部都沒做好準備,太多事情需要她親自去處理,若是想要休息,怕是要等各郡都開墾補耕之後,勉強安穩下去再說了。

“諾。”內侍退了下去。

楊伊又翻閱了一會賬目,隨即見賬冊放下,起身走至窗前,猛地推開木窗,一陣混雜青草氣息的清風,迎面拂來,胸悶的感覺,這方感覺好些。

有些懷念之前神通俱足之時了,這肉體凡胎,果然不適合太過辛勞。

因在荊州有着許多事處理,楊伊便入駐江陵,暫爲行在,暫住下來,這原本的大都督府曾是孫吳新主孫壾所建制,甚多違制之處,並且新建沒有多少時間,各處看起來還甚是嶄新,現在都便宜了楊伊。

暫時設爲書房的房間,建於水上,推開木窗,正對着一池清水,水上荷花盛開,離的近些,甚至探手便可觸碰到。

不過此時看起來景色怡人的所在,在之前,卻是府邸舊僕聞之色變的地域,其實說來,無非是後宅爭寵的婦人,手段無所不用,自然就有些許令人嘆息之事了。

“真是可憐人,到處都是。”楊伊卻是嘆息出聲,世道如此,或許也可說人道如此,哪怕法理再嚴格,這種事也不能避免。

話音剛落,有輕柔女聲在她後面說:“其實這宅新建,也不過是失足落水,倒無甚冤情,只不過是有人傳說,又有人推波助瀾,如此看來,對死去之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果兒,你來了?”聞聽此言,楊伊轉過身去,正好見着諸葛果,笑盈盈的,明媚至極,正望着她。

身爲行在,自然要有後宮,不過之前是戰時,後宮諸女都在長安,如今卻是諸葛果來了,這位諸葛家之女,和皇后分庭抗禮,想來皇后也奈何不得她。

按照如今新制,皇后位在親王之上,和太子一樣,都是輔君之位。

四正妃則位在超品(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和親王同爵,之下又有着九妃位正一品,和郡王同爵,九妃之下無定額。

每個品級,都有着相應的氣數,皇后就享受着一份最頂尖的氣數,而諸葛果其次,也有超品的氣數。

若是普通人,就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人,這就是居移氣養移體了,一般來說,半年就有明顯的變化。

對修煉到能利用氣運的人來說,這就是每天的一份靈氣了,可轉化成法力。

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簡單,不過楊伊選擇的位置太好,雖然這世界有着冥土,但是大漢數百年的氣數積攢下,什麼鬼王鬼雄都比不上。

就比如項王,可算是鬼雄了,不過高祖就可和之分庭抗禮,幾代帝王入得冥土之後,就是項王,也得敗退。

開國君主,就可擁有百萬英靈,再加上國朝氣運,和鬼雄火拼的話,最多是兩敗都傷,而且隨着時間推移,氣運衰退,更是不行。

一般來說,旌旗十萬斬閻羅這事,實際上是不可操作,屬於一種想法罷了。

不過大漢數百年的氣數,卻是非同一般了,衰落還可再度崛起,一代代帝王積攢下,哪怕氣數衰落,也不是那些鬼王所能抗衡。

所以,祭祖祭天之後,大漢就有着英靈相助,讓各將得以突破藩籬。

像是魏國、吳國,就沒有這般好運了,根本得不着祖靈相助,反而冥土的祖靈還得吞噬氣數,來維持。

楊伊好奇問着:“冥土情況,是不是各依區域?”

如今看道宗的記載,冥土應該是物質層延伸的世界,可以說,各地各州各國各大陸,都有自己的區域。

因此各個區域都有自己宗教,自己的地府,自己的冥神。

唯一民族和信仰擴大,導致一方冥土的範圍也在擴大,可以說,陰司是與信仰和國家同步。

“陛下說的是,的確是這樣。”諸葛果聽了,驚訝的看了楊伊一眼,對於這個名義上的夫君,卻是看不懂了,靈覺中也是耀眼至極,道書記載的秦皇漢武都遠遠不能比擬。

“陛下承炎漢赤帝之氣,甚是尊貴,現在陛下已統大漢故地一半,隨着陛下施政所致,雜氣消,赤氣生,赤氣融匯,就橫壓陽世,就算是萬千魂魄所化之怨氣,也被鎮壓,至少對陽世影響不大了。”

楊伊聽諸葛果之言,有問着:“那赤氣不能融匯,又會如何?”

“那會使得局勢動盪,政權不穩。”諸葛果此時沉聲說着:“不過這多半是無德之君纔有,陛下英明神武,又是開國之君,根基深厚,卻是不會有這事。”

“以陛下氣數,鎮壓國勢,局勢穩定下來非是難事,只要百姓安居樂業,不再流離失所,赤氣自然融匯得快,反之會有所失缺。”諸葛果隨即又說着。

“這是民心所向了。”回到殿內,楊伊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一摞賬冊上:“從歷年田地產量和戶籍來看,這荊州境內的良田甚多,好生耕種,所產糧食足夠境內百姓需用,若非是戰爭,只安心耕種,已足以使百姓富足了。”

天下割據,是最酷烈的戰爭,數十年仍舊未曾停歇,實是令人駭然,看着賬冊上的數字,就令人驚駭。

第二十章 論劍(4)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八章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十六章 啓蒙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八十三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一百七十章 爲何第四十章 年會開幕第十九章 秘境(4)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章 交鋒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三章 溫青(1)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十三章 回山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六十九章 再敗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七十一章 大戰又起(一)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線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章 日出東方 唯我不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十二章 根基第十二章 暗夜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七十一章 安保部部長第五十章 交鋒第八章第七十章 名士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一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三十六章 黯然銷魂第十八章 論劍(1)第一章 封神榜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七十四章 爲州牧董卓籌謀 張牛角血戰呂布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
第二十章 論劍(4)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八章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十六章 啓蒙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八十三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一百七十章 爲何第四十章 年會開幕第十九章 秘境(4)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章 交鋒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三章 溫青(1)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十三章 回山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六十九章 再敗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七十一章 大戰又起(一)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線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章 日出東方 唯我不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十二章 根基第十二章 暗夜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七十一章 安保部部長第五十章 交鋒第八章第七十章 名士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一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三十六章 黯然銷魂第十八章 論劍(1)第一章 封神榜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七十四章 爲州牧董卓籌謀 張牛角血戰呂布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