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漢王朝,實際上是解決北夷邊患的最好時機。
越過這個階段,那麼以後北方邊患就會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夢魘,匈奴人之後有鮮卑人,後來還有突厥人,這些北夷一度能令強如漢、唐的大帝國瑟瑟發抖。
之後還有蒙古人,最終覆滅中原王朝,甚至讓後來的明王朝“九邊十三鎮”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最終崩潰。
而在後來的清王朝時期,卻未曾有北夷入寇中原的威脅。
楊伊曾仔細思略這其中緣由,雖然清王朝本來就是北夷入主中原,但是北方草原上,還是蒙古人勢大,但是卻並沒有蒙古人寇關南下的威脅。
歷代草原上霸主,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最爲強大的毫無疑問是蒙古人。
蒙古族在各個時期的史料裡,對其族羣和生活區域的名稱也不盡相同。
《史記》裡將其稱爲“東胡”(“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後來的《北史》裡則稱其爲“室韋”(“南者爲契丹,在北者號爲室韋”),又有《史集》裡又將其稱爲“韃靼”。
但不論如何,在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裡勒臺大會稱爲公推的大汗後,“蒙古”已經獲得了這一族羣所有成員的公認,而成爲了他們共有的名稱。
那也是蒙古歷史的轉折點,從此開始,蒙古從一個各部離散的草原遊牧部落,第一次開始向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轉變,並因此出現了唯一有權繼承大汗王統的黃金家族。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家族,可以有權自稱或被人公認爲“黃金家族”。
被成吉思汗凝集在一起的蒙古各部,很短的時間內便形成了一道席捲世界的洪流,所有馬匹能夠奔馳的土地,都在蒙古人的鐵蹄下瑟瑟發抖。
但好景不長,隨着蒙古帝國早期王系建的血腥爭奪和傾軋,在蒙哥汗時期,大蒙古帝國便開始隱隱分裂成了東部蒙古和西部蒙古兩個勢力範圍。
等到蒙哥死後,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鬩牆,幅員遼闊的蒙古帝國正式分裂爲五大汗國,這便是大家熟知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和元帝國(大汗汗國)。
而位於西部的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海都)和元帝國曾爆發了長期的戰爭,可以清楚的看出蒙古東西兩部分之間,在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面的巨大差異。
後來中原崛起,明王朝將蒙古人逐出中原後,蒙古人的政權其實並沒消失,只不過回到草原地帶後被稱爲“北元”。
就和如今的匈奴一樣,世宗武皇帝之時,針對匈奴取得全面勝利,但是仍舊未曾滅亡匈奴,哪怕後來,歷代漢家天子,北伐匈奴,也未曾真正的滅亡這個草原霸主。
至如今,不說遠遁西域之西的北匈奴殘部,就如今,仍舊還有南匈奴一支,總戶數也是百萬人之衆的大族羣。
屠百萬人,滅其族,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草原上如今不只是南匈奴,南匈奴已經不能成爲禍患了,反而是鮮卑人、烏桓人、羌人等等。
草原上的這些部族,就像是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一個霸主被滅亡,另一個霸主就又崛起。
這個時代的草原形勢,和千多年後明王朝北驅蒙古之後,也相差不大,被明王朝驅離中原之後,蒙古王朝對各地區蒙古勢力的控制更弱,整個蒙古族成爲了三大部分:
瓦剌(西部蒙古,居於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及準噶爾盆地);這就相當於現在羌人。
韃靼(東部蒙古,居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一帶及貝加爾湖以南地區);這就相當於現在的鮮卑人。
兀良哈(朵顏三衛,居於西遼河、老哈河一帶);這就相當於現在的南匈奴。
其中,兀良哈是內服明王朝的蒙古部落,和如今的南匈奴一樣,大明太祖朱元璋本着“有才能者,一體擢用”的原則,於洪武二十二年,設置泰寧、朵顏、福餘三衛指揮使司,三衛隸屬寧王大寧都司,統歸寧王朱權管轄。
而魏武帝曹操拘留南匈奴末代單于呼廚泉單于,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打散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安置在北境一帶。
朱棣靖難之役時,藉助這支驍勇的蒙古騎兵,爲其南征建文帝,永樂稱帝后,朵顏三衛因從龍有功,“發給牛具、種、布帛、酒食良厚”。
若是沒有大漢王朝崛起,那麼幾十年後,晉王朝諸王作亂,也將藉助南匈奴勢力,從而讓匈奴人迴光返照……
蒙古人除了南附的兀良哈部,瓦剌和韃靼之間的關係實在談不上有多和睦。
而現在南匈奴和鮮卑、羌人、烏桓也都不怎麼樣。
隨着,西部蒙古勢力(瓦剌)逐漸做大,綽羅斯·也先在土木堡痛毆明英宗之餘,對黃金家族掌控的大汗之位,也開始有了想法。
要說也先也是夠狠的,《明實錄》載:“兵部奏,來降韃子言,虜酋也先與其主脫脫不花(黃金家族大汗)交戰,脫脫不花爲也先所敗,……,也先令己立爲王,凡故元頭目苗裔無不見殺。……,也先宰白馬九,黑牛五祭天,……。”
《皇明北虜考》同記:“也先攻敗普化,……,也先遂自立爲可汗,盡殺故頭目苗裔。殺白馬九,黑牛五祭天。”
所幸,明史所載“也先盡殺黃金家族成員”並不準確,他手指縫裡還漏了幾個,這就是三十年後復起的“中興之主”達延汗(孛兒只斤·巴圖孟克)。
達延汗時,爲了鞏固蒙古政權的統治,將諸子遍封各地,建左右兩翼六個萬戶。
左翼三萬戶爲察哈爾部萬戶、兀良哈部萬戶和喀爾喀部萬戶;右翼三萬戶爲鄂爾多斯部萬戶、土默特部萬戶和永謝布部(哈喇慎、阿蘇特)萬戶。
達延汗直接統轄左翼三萬戶,大汗駐帳於察哈爾部萬戶;右翼三個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濟農駐帳於鄂爾多斯部萬戶。
達延汗所劃分的六個萬戶,爲後世蒙古各部落形成的起源,他的兒子們分別成爲察哈爾部、土默特部、扎魯特—巴林部、克什克騰部、外喀爾喀七部的始祖。
理論上說,蒙古各部首領都是黃金家族的成員,但因爲汗帳所在地在察哈爾,其首領世代由達延汗長子長孫延續。故此,察哈爾蒙古部落隱隱爲公推的黃金王統所繫。
《蒙古源流》對達延汗分封蒙古六部評價是,“此達延汗將六萬衆全行收復,至蒙古國於太平”。
但老實說,達延汗統治的不過是東部蒙古,西部蒙古地區依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勢力範圍。唯一的區別是,西部蒙古部落在史料裡換了一個名字,從瓦剌變成了衛拉特。
清王朝時期,西部衛拉特由四部組成,分別是綽羅斯(亦稱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和碩特;四部聯盟以綽羅斯爲首,但互相之間並不是統屬關係。
其中,準噶爾在蒙語中意爲“左翼”,原是對衛拉特四部的統稱,後因綽羅斯部力量強大,常作爲衛拉特四部的代表出現。因此,準噶爾又成了綽羅斯部的名稱。
準噶爾部生活的區域先在今新疆塔城一帶,後來遷到伊犁;
土爾扈特部在塔城附近與準噶爾部相鄰,後來由於受準噶爾部的壓迫,西遷裡海以北伏爾加河下游;杜爾伯特部在北疆以阿勒泰爲中心;和碩特部原在烏魯木齊一帶,明末遷至河湟地區。
而東部蒙古的達延汗後裔們,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逐漸分離成漠南、漠北兩大部分,並不斷繼續分化成更多的碎片。
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達延汗7世孫)繼位時,漠北蒙古(外喀爾喀部)根本不承認其大汗的地位,漠南蒙古中的科爾沁、內喀爾喀、土默特、鄂爾多斯諸部各自爲政。
身爲大汗的林丹汗只能控制遼河流域的察哈爾部(分爲浩齊特、奈曼、克什克騰、烏珠穆沁、蘇尼特、敖漢、阿喇克卓特和主錫惕八個鄂托克),因爲察哈爾王統的餘威,算是勉強被大多數部落遙尊爲共主。
這就和現在的局勢基本一致了,匈奴人雖然曾經是草原共主,但是如今區區劉豹想要成爲匈奴單于,草原霸主,其他部族也不會給他面子的。
遙尊顯然滿足不了林丹汗的雄心,有志於天下的他,急欲恢復祖上的榮光,開始強力打壓、收攏各部勢力。
“南朝只一大明皇帝,北邊只我一人,何得處處成王?我當先處內,後處外”。
也算林丹汗倒黴,就在他的雄心不斷升騰之際,白山黑水之間崛起了一支勢不可擋的勢力,女真人的後金政權。
努爾哈赤的視線可從來沒侷限在東北一隅,在長期和蒙古人交往的過程中,他深刻洞悉了蒙古各部離散的現狀和傾向。
“蒙古之人,猶此云然,雲合則致雨,蒙古部落合則成兵,其散猶雲收雨止也;俟其散時,我當而躡取之。”
另外,搞定蒙古人也是南下攻明的必然舉措之一,至少,在名義上蒙古各部還是大明的盟友,雖然是花錢買來的盟友(“市賞”)。
對於沒多少兵力的後金來說,如果傾全力南下,萬一蒙古人在側後來個黑虎掏心,還真不太好辦。
這一點,各時期的女真領袖都有清醒的認識,就如皇太極所言:“取燕京如伐大樹,須先從兩旁斫削,則大樹自僕”。
因此,女真人挖蒙古人牆角的鐵鍬從來就沒停過,在努爾哈赤稱汗前,科爾沁、內喀爾喀等部便與後金達成了聯姻關係。
而林丹汗卻始終處理不好,察哈爾部和漠南蒙古各部的關係。但在這段時間裡,蒙古各部在明朝“市賞”的鼓勵下,還是和後金比劃過幾下,但結果都是蒙古大敗。
在後金強大的壓力下,漠南蒙古左翼紛紛投向了後金,走投無路的林丹汗,被迫率領數萬部衆離開遼河故地,西征漠南蒙古右翼。
在林丹汗西征的路上,蒙古右翼諸部都遭受到了攻擊;林丹汗痛擊土默特部,不但將其老巢歸化城佔領,還征服了鄂爾多斯部。
但佔據了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屬地的林丹汗日子並不好過,明史記載“其畜牧匱乏,加之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盛行”。
雖然察哈爾部實力受損,但這點實力揍明朝還是足夠了的。
明王朝崇禎皇帝登基;這位死社稷的皇帝上臺後,聽說明王朝居然需要花錢賣太平,當時就怒了,不但“盡革其賞”,還把林丹汗派去要錢的使臣給殺了。
察哈爾破邊而入,殺死明朝軍民數萬人,差點奪大同城;這時崇禎才發現,自己真玩不過蒙古人,無奈之下捏着鼻子恢復了“市賞”。
這時,東邊的皇太極覺得林丹汗早晚是個禍害,他召集蒙古各部會盟於西拉木倫河畔;蒙古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哈喇慎)、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首領都彙集在他的麾下,集兵10萬一起西征林丹汗。
林丹汗得到消息後,無奈南逃;皇太極分兵三路窮追41天,五月下旬進駐歸化城,在得知林丹汗已渡黃河而去後,才停住了腳步。
倉皇西逃的過程中,察哈爾部衆大量逃散,皇太極收攏的遺部便有數萬人之多。
林丹汗帶着部衆進入河西走廊,準備翻越祁連山進入青海,與盤踞在青海的卻圖汗匯合,向西南拓展。但在行至青海大草灘時,林丹汗因罹患天花去世。
他的去世,導致蒙古察哈爾部落戰略方向發生逆轉。
林丹汗的兒子不願在相對艱苦的青海地區開拓,轉而率部掉頭回到了河套地區。
皇太極得知察哈爾部迴歸河套,馬上派多爾袞再次發動西征。
這也是如今楊伊在長安非要先解決匈奴這個禍患的原因,不如此,在征伐中原之時,讓匈奴人坐大,再想剿撫,那非得花上十倍之力。
以史爲鑑,若是明之察之,自然可以從中有所領悟,所以楊伊才放棄進取中原的大好機會,先解決北夷,而解決北夷的舉措,也是要從歷史中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