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

“饒命,饒命啊……我是文官,我爲大明立過功,你們不能殺我!”

那一隊錦衣衛也沒有料到,竟然又出現了一夥反賊,此時皆是抽出刀劍,就準備砍殺!

張縉彥立刻就大喊着求饒,不過這些錦衣衛早就得令,此時遇見反賊都可以立刻殺無赦的,再加上禁令早下,城中內城還好點,外城早就被嚴控,這個時候也是嚴格禁止出門的。

張縉彥眼看求饒不行,就想要擺出背景,聽到是文官,此時身邊那些人也七嘴八舌的開始說起自己的背景,那名錦衣衛千戶此時猶豫了一下,這些文人可不好處理。

“先捆了!”

一聲令下,先捆了再說,文官怎麼樣,也可能是反賊,但是直接殺了不行,自己很可能得罪不起,交給上面頭疼吧!

“啓稟殿下,有前任兵部尚書張縉彥等人,意圖不軌……”

楊伊此時聽到下面傳來的消息,此時也不細究直接一揮手,道:“統統押去午門,斬首示衆!”

傳令的來得快,走得也快,此時外城是任憑軍馬奔馳,就是內城,主要街道上也被清理乾淨了,供軍馬奔馳!

“殿下有令,一干反賊押往午門斬首示衆!”

一聽說要斬首,已經被綁住的被那些人都開始哀嚎起來了,饒命的喊聲,還有嚎啕大哭的聲音那是一陣賽過一陣,街坊鄰居此時爬在牆頭看熱鬧的也都嚇壞了,全都縮了回去!

午門就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前有端門、承天門、大明門,其後有皇極門,皇極門就是楊伊如今主要辦公的地點。

各門之內,兩側排列整齊的廊廡,這種以門廡圍成廣場、層層遞進的佈局形式是受華夏古建築“五門三朝”制度的影響,有利於突出皇宮建築威嚴肅穆的特點。

午門的東西北三面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廡殿頂;東西城臺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面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面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臺裡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

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臺之中,再向北拐,從城臺北面出去;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另外皇帝大婚時,皇后也可以進一次;此外還有就是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在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定。

皇帝祭祀壇廟出午門鳴鐘;皇帝祭祀太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大典時則鐘鼓齊鳴。

在這個時代,大明朝的皇帝多在午門外廣場杖打犯有過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罰的爲數頗多,因爲並不禁止圍觀,所以京城的百姓倒是可以看到這一幕,這也成了文官的一個邀名之途,因爲當場被打死的在以前還是沒有的。

這附近衙門也很多,大明門有一條長街,通往承天門,長街兩側都是衙門,東側是六部、宗人府、翰林院這些,右側是五軍都督府、錦衣衛、通政司什麼的,大明朝的京官多半都在這些個衙門中任職。

承天門這裡,又是一條寬闊的走道,兩側是社稷壇和太廟,走道的盡頭,就是傳說中的午門了。

所謂推出午門斬首,大約就是在這一塊,在這裡殺頭,在真實的歷史上,是沒有這種事情的,京城有專門的地方行刑,此時是在東四牌樓。

午門這邊,是不殺人的,但現在卻是個例外,自從楊伊開先例之後,當庭杖死首輔、次輔以及幾位九卿之後,沉重的打擊了文官的氣焰,也殺雞給猴看,讓勳貴集團沒能及時反應過來。

如今這是在午門第二次殺人了,張縉彥也算是九卿之一了,六部堂官,認得的人也不少。

錦衣衛押着張縉彥等反賊進入大明門的時候,這時候也已經不晚了,不過還是有官員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因爲像是轎伕這種職業已經被楊伊取締了;而大明門內的各個衙門也都有氣無力地在運行着,雖然都開了門,也陸續有官員書吏到達,但是實際上大多此時都沒什麼用了。

這場面,乍看幾乎和李自成兵臨京城前也沒有什麼不同!

大大小小的官員書吏,都顯得非常悠哉,有些人一邊走一邊在閒聊,討論的話題多半和正在進行的戰爭沒啥關係,有不少乾脆就是自家昨晚上的小事情。

城外打得怎麼樣,其實大明朝的這些京官廷臣沒幾個在乎的,要不是楊伊來了,其實大部分人,也和張縉彥差不多,對他們來說當不了大明的官兒,就去當大順的官兒,實在不行,大不了回家養老去。

當然了,忠臣自然也是有的,不過這種人其實大多都不在京城,這是一座大染缸,進來的人,要不了多久就被染成了一色。

也還有幾個大臣,現在已經到了乾清宮,去和崇禎妄圖想出一二辦法來,讓這天下回歸正軌。

而當錦衣衛押着包括前任兵部尚書張縉彥等十幾個官員涌入大明門招搖過市的時候,這時候,這附近的空氣一下子就凝固了!

這副打扮,怎麼也不像是好事,只是究竟是什麼回事,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力去猜一猜了,正擡着腿趕路的,正聊天的,正盤算着錢藏哪裡的或怎麼投降的各位大明朝的官員,此時都瞧見了眼前這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場面。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張縉彥不是下臺了嗎?抓他幹什麼?莫不是?有幾個消息靈通的,大概猜到了,畢竟張縉彥串聯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只是以往大家都各有心思,此時眼看張縉彥是不行了!

這顯然是暴露了,至於是被告密還是其他,這也無人知道,反正不大一會,這幾個衙門中的人,就全都在議論了。

就在大家胡思亂想的時候,已經有大嗓門的錦衣衛士開始宣詔了:“都聽好了,前兵部尚書張縉彥等人公然造反,充當流寇內應,被錦衣衛當場擒獲,還抄到降書賀表十幾份,兵器數十件,鐵證如山!

因此殿下頒下令旨,要將這些反賊押送到午門外斬首!”

什麼?

張縉彥當了反賊?動作好快啊!被捉了活該!

裡裡外外的官員們全都不再議論了,看着這些丘八押着這些個文官往午門而去,然後又在午門之外,擺開了殺人的刑場!

這是真要殺人啊!心裡的滋味都不好受,這大明朝的官是真的不好當了!

張縉彥到底是當過兵部尚書的,臨了臨了,倒是硬氣了一回,雖然已經面無人色了,但是比着那些同伴卻是要強上很多,跟着張縉彥一起迎降的那些人,大多都在嚎啕大哭,都在那裡討饒。

卻都沒想到,這已經是必死了,除非是出現奇蹟,李自成忽然躍馬而至,這可能嗎?不可能!

不少官員、書吏都遠遠的來觀看,幾個行刑的此時手持利刃,挺身站立,目露兇光,看的他們心頭髮慌。

然後過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來了一個臉色煞白的年輕人,此人年紀還小,但是一身衣袍展示了他的身份,皇太子朱慈烺。

“攝政殿下有令,命皇太子監刑!”

朱慈烺這是無妄之災,一個末代皇朝的太子,最悲哀的身份了,不過此時還是幸運的,畢竟看樣子,大明皇朝好像還能有續命的機會。

但是,朱慈烺卻不知道該高興還是哭,畢竟大明朝的皇帝都不能做主了,他這個太子又能怎樣,整天被楊伊指派着上城巡視,雖然練出來一些膽子了,但是殺人,卻還是沒有過的。

不過,人是一定要殺的!這就是楊伊給他的命令!

此時有一個反賊看到他,卻是有了一絲喜色,這個反賊就是少詹事項煜,項煜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朱慈烺,他可是朱慈烺的講官,此時妄圖用以往的些許恩情,想着朱慈烺是不是能保他一命?

一顆顆人頭落地,朱慈烺默然看着,心裡頭卻是感覺自己可能已經變了,只是……

崇禎此時也得到了信報,楊伊竟然在午門殺人,還讓朱慈烺去監刑,這讓崇禎心頭很難受,這天下,就這麼脫離朕的掌控了嗎?

外城的攻打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第一天只是試探攻勢,雖然也是全力以赴了,但是攻城器具不足,只有雲梯的情況下,城內雖然兵員素質不行,但是抵抗意志卻是很堅決的,李自成妄圖一陣攻下,這也是不可能的!

一直待到晚上,楊伊此時也沒有準備讓王鬥去衝陣,這有王鬥上一次損傷太大,還沒恢復的原因,也有此時楊伊抱着練兵的心思。

城頭上的兵將其實一直在輪換,闖軍換陣,城牆上也是隨之換陣,死傷自然是免不了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並不是一句虛言!

這也憾不動楊伊的鐵石心腸,死者自有撫卹,此時楊伊一手建立城防衛中,規則基本確立了,京師之內,孤寡不多,有撫卹,也算是一個安慰了。

第一日的戰鬥,並不算酷烈,傷亡總體上不多,也算是歷練出來了一批見過血的兵,接下來就是苦戰了,城中大大小小的事,楊伊其實也都知道,崇禎心裡不甘,楊伊其實也知道,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崇禎還有用處,大明朝立國這麼多年了,皇帝可是鼓舞士氣的良方,感覺出明日開始可能就是苦戰了,楊伊也就自然要安撫一下崇禎了。

天色昏暗,闖軍撤了,楊伊感覺了一下,這是真撤,夜戰想必也沒有,吩咐王鬥帶人堅守,楊伊回到了皇宮。

一批批的青壯在皇極門前紮營訓練,這是第二批了,接下來還有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

京城就是人多,想當年,鐵鉉都能守區區濟城三個月,這京城可不是濟城所能相比的,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員!

楊伊的信心自然是有的,不過該做的準備,也不會就那麼放着了,帶着人直接闖進了乾清宮,實際上就是走進去的,不過在崇禎看來,這就是闖進來了!

“兒臣見過父皇。”

看着楊伊連禮節此時都不在乎了,崇禎心裡更是惱怒,卻也有了一絲懼怕。

“兒臣給父皇講幾個故事吧,首先說一下這大明的天下怎麼會變成這樣的。

這麼說吧,這天下好比是一艘小船,父皇、楊嗣昌、盧象升、李自成、吳三桂,你們五人一起乘坐一艘小船行在海上,船要漏水了,乘不了五個人了,此時萬分危機,必須有人犧牲。

先是父皇喊了一聲“爲了大明的社稷”,然後把楊嗣昌扔了出去,船暫時不漏水了,但過一會兒又開始漏水了,必須再有一個人犧牲。

父皇看向盧象升,盧象升自己喊了一聲“爲了天下萬民”,自己跳了出去。

可是船還在漏水,於是李自成喊了一聲“爲了天下百姓”,把父皇扔了下去。

但是船還在漏水。

這時候李自成和吳三桂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喊着“爲了天下”,把對方扔了出去。

這個故事父皇請自己品評。

我再說一個李自成的故事:

有一名長安的文人抱怨道“大王真是裝模作樣。”

結果馬上就被牛金星給抓捕了起來。

文人辯解說“我根本沒講是哪個大王啊,你怎麼可以隨便抓我呢?我其實是在講張獻忠!”

“你少騙人了!”牛金星咆哮道,“我在大王手底下幹了這麼久,誰最裝模作樣我會不知道嗎?”

這個故事也請父皇仔細品評,我再說第三個故事:

一老者在山海關閒溜,不慎落入河中,隨即高呼救命!

兩名關寧軍士兵聞之,視若不見,仍邊走邊談笑如舊。

老者急中生智,立即高呼“崇禎必死!關寧軍萬歲!”沒想到兩名士兵還是無動於衷。

老者想了想,高呼“打倒吳三桂!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兩名士兵聞之大驚,急忙跳入河中,將老者拖上岸來銬之。”

崇禎不傻,也很聰慧,自然是明白楊伊的意思,讓他不要指望李自成可能的花言巧語和吳三桂帶關寧軍來了,這兩個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狼子野心!

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十二章 慘案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九章 我要當教授(2)第三十三章 孫十萬第一百四十一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三)第四十七章 屠龍刀千里爭奪戰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八十六章 漢水血未休(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七章 楊公寶庫(4)第五十九章 唐紫晨第一章 葵花向陽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六十章 曇花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十章 震撼第八章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三十一章 變卦第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十三章 疏忽第七章 睜眼看世界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二十六章 援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一百零四章 王將軍冷血無情第八十六章 皇甫嵩捨棄襄陽第五十三章 五嶽盟主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十四章 鄴城第一百零六章 漫展(2)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一百五十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一)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十六章 秘境(2)第十九章 論劍(2)第二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十三章 救援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五十四章 茫茫宇宙人無數第一百六十五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三)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七十一章 殺上黑木崖(1)五十九章 成功第六十章 玩家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十章 立文道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二章 大膽第五章 進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八十二章 變幻
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十二章 慘案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九章 我要當教授(2)第三十三章 孫十萬第一百四十一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三)第四十七章 屠龍刀千里爭奪戰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八十六章 漢水血未休(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七章 楊公寶庫(4)第五十九章 唐紫晨第一章 葵花向陽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六十章 曇花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十章 震撼第八章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三十一章 變卦第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十三章 疏忽第七章 睜眼看世界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二十六章 援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一百零四章 王將軍冷血無情第八十六章 皇甫嵩捨棄襄陽第五十三章 五嶽盟主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十四章 鄴城第一百零六章 漫展(2)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一百五十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一)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十六章 秘境(2)第十九章 論劍(2)第二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十三章 救援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五十四章 茫茫宇宙人無數第一百六十五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三)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七十一章 殺上黑木崖(1)五十九章 成功第六十章 玩家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十章 立文道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二章 大膽第五章 進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八十二章 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