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

烏桓人的歷史若是沒有改變,本來還會在大漢作亂一場的,比如烏桓人的首領丘力居就會在幽州大肆搶掠,不過在幾個月前,楊伊以東胡人作爲練兵的對象,麾下關羽、張飛、趙雲、徐榮、淳于瓊等諸將輪番攻伐東胡,丘力居已經死了。

如今烏桓人中被擁立的則是丘力居的從子蹋頓,這位也是史上留名的人物,驍勇善戰,才略過人,史稱:“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

此時的蹋頓還很年輕,被擁立爲單于,他的話在烏桓人中其實作用也不大,不過迫於漢軍的威懾,還是有點作用的。

之前東胡人交好幽州刺史劉虞,方能有一絲喘息之機,不過楊伊升任衛將軍之後,總轄冀州、幽州兵事,劉虞感覺到幽州不安的氣氛,當先跑了,東胡人沒有了庇護,自然也就有難了。

此時,塞外的胡人還是被壓着打的,若是沒有楊伊插手,公孫瓚單憑一人,也威壓東胡,闖下“白馬將軍”的名號。

此時有長公主的支持,公孫瓚能做的更多,加上張郃、高覽等將也都不下於他,沒有成長起來的蹋頓,不是他們中任何一人的對手。

爲了避免內外糾紛影響到自己,同時也是和家族做一下割裂,公孫瓚就接下了攻略東胡的任務,公孫瓚和陳曦一樣,雖然都是出自大族,但是都不是家中嫡系,甚至年幼時的生活都比不上寒門。

潁川陳氏和遼西公孫氏,都是世代兩千石高官傳家的士族,雖然公孫氏遠居遼西,不過此時遼西較爲平靜,中原之亂導致不少人避難遼西,公孫氏的名聲並不小。

對於家族的感情,公孫瓚和陳曦都一樣,不依靠,也不想依靠,特別是自己有能力獲得想要的一切。

如今公孫瓚自己都成爲了兩千石,自然不在乎遼西公孫氏的資源了,爲了不讓內部的鬥爭牽扯到他,公孫瓚在楊伊的暗示下,直接開始了對東胡人的征伐。

楊伊也有做出分割旗下力量,給予那些冥頑不靈的士族豪強機會的意思,沒有深入瞭解如今長公主府中的體系,也根本不會知道如今楊伊掌控着多大的力量。

幾十萬近百萬的難民,對於旁人而言是大負擔,對於楊伊如今的體系而言,卻是實力,爲了保護世家出身的幾位將領,不想讓他們陷入兩難的境地,在長公主的默許下,公孫瓚帶着需要歷練的部分漢軍出塞準備拉開對東胡人攻勢的大幕了。

公孫瓚一共帶着總計八千騎兵和一萬新軍,騎兵也是新軍,不過是會騎馬的,另外一萬新軍現在還是步軍,他們的馬將會從東胡人手中奪得。

公孫瓚出塞後沒有急着向北進攻東胡人主力所在,烏桓單于蹋頓的地盤,而是先向西,衝着東胡人小部族的地界而去。

東胡人的主力是烏桓和鮮卑,其他的小部族則不足爲慮,都是曾經被匈奴人奴役的部族,匈奴人被漢軍擊敗,被迫遷徙,留下的地盤就被東胡各族佔了。

鮮卑本來也是分裂的,後來檀石槐率部統一鮮卑各部,檀石槐此人和那些大人物一樣,出生都是很不凡的!

檀石槐的父親名叫投鹿侯,起初在匈奴從軍三年,他的妻子在家中生了孩子,投鹿侯回來後,感到奇怪,想殺掉孩子。

不過投鹿侯的妻子有解釋:她說有一天她在大白天走路,聽到雷響,就擡頭朝天上看,剛好有冰雹掉進嘴裡,她就吞了下去,接着就懷了孕,十個月後生下孩子,算是異象,她的這個孩子必定有過人的地方,投鹿侯最好暫且撫養他長大。

投鹿侯也不算傻,當然不信了,就將孩子丟掉,不過也有些猶疑,沒有殺了,只是扔了,不過他的妻子私下告訴孃家人,要他們收養這孩子,取名爲檀石槐。

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族,鮮卑若是能有幾代的經營,未必不能擁有匈奴人那般的盛況,他本人能力很強,幾次擊敗了漢軍的進攻。

檀石槐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東漢,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余,向西進擊烏孫,完全佔據匈奴故土,甚至一度攻至倭國,東西達一萬四千餘里,南北達七千餘里。

永壽二年,率軍攻打雲中郡,延熹元年,多次攻打漢緣邊九郡及騷擾遼東屬國,桓帝甚爲憂患,欲封他爲王,請求和親,檀石槐堅辭不受,加緊侵掠,建立三部,各置大人統領。

不過他死了,在把鮮卑人帶到了某種程度上的頂峰之時,死了,然後鮮卑就亂了,烏桓人趁勢崛起,不過烏桓人的單于丘力居可比不上檀石槐,此時烏桓人也只是名義上的統一,丘力居死後,蹋頓繼承,在繼承人上,烏桓倒是比鮮卑要強。

公孫瓚分出張郃帶着四千部隊,從上谷郡出發,沿着邊塞向西運動,然後向北,監視並牽制鮮卑人的兵力,進行歷練,同時也把他支的遠遠的,張氏是大族,牽扯太多,張郃本人能力也有,牽扯太深,還是打發遠遠的,等到一切事了,再召回。

高覽則是帶着四千騎兵,在濡水以東遊弋,一方面覬覦着濡水兩岸的烏桓部族,另一方面,也負責牽制部分鮮卑部族和烏桓部族,給公孫瓚率領的大部隊,儘量創造出有利的環境,同時,也準備接應公孫瓚擄掠的收穫。

高覽出身的家族不大,家族的大部甚至已經在黃巾之亂中覆滅,所以牽扯不深,用的也可以放心一點。

楊伊已經分出部分輔軍在漁陽郡接應,東胡人的牛、馬、羊可都是很重要的物資,無論是作爲肉食還是生產力工具,可都是很重要的資源。

秋天的草原一片金黃色,站在山坡高出,仰頭能看到遼遠的天空上飄蕩的朵朵白雲,低頭能看到在草原上游動的白雲黃雲,嗅着那久違的味道,公孫瓚帶着大隊騎兵,隱匿行跡,從烏桓各個小部族穿插而過,已經遊蕩了一個月了,手下雖然有了一些損失,不過也從新兵歷練成型了,算不上精兵,但是也可以一用了,他準備突襲一部烏桓人的大型部族。

草原上會有馴鷹人這種很珍貴的技術人員,不過中原對於馴養動物更爲成熟,幾個月前在捕獲了一名馴鷹人之後,就整理出來了一些方法。

相比馴鷹,馴鴿的人更多,經過挑選,有幾人轉爲馴鷹,算不上精通,但是比着草原人毫無章法的那種卻好太多了。

當然這種戰略性的技術士兵是很稀少的,哪怕以長公主府的底蘊,這一次攜帶的馴鷹人一共也就三人,所以,公孫瓚纔始終將部隊分成三個部分在草原上活動,爲的就是要充分的利用鷹的能力。

據和草原交易獲得的情報分析,烏桓人以勇爲尊,烏桓三部的首領算是勇武過人,烏桓人總體實力也是有的,按照情報的消息推算,烏桓人戰時徵召可得共四十萬的作戰部隊,整個部族人口一百三十萬。

佔據的地盤東到昌黎西部,北到濡水北岸數百里,南至右北平盧龍塞,西到上谷以北的草原,佔地面積巨大,相對,人口分佈非常的稀疏。

其實這也是遊牧民族的固有特點決定的,大批的牛羊,是不可能聚集在一起放牧的,儘管蹋頓想盡量將人口和部隊聚集起來,抵禦越來越厲害的漢軍,但是那是不可能的,他本人實力不足以壓服各部族,此時威望不足以讓各族敬重,自然說出去的話也沒多少人聽。

蹋頓一直在注意着漢軍的動向,特別是燕國,隨着燕國的兵馬強盛,劉虞黯然南歸,讓蹋頓意識到,塞外的戰略鬥爭,開始向着漢人傾斜了。

像劉虞那般的人物,漢人恐怕是沒有了,此時做主的是燕國的那位頗有威名的長公主殿下,蹋頓曾有求取之心,他眼裡,女人還只是物品,以爲漢人也一樣,卻不知道,他得罪的究竟是什麼人。

隨着劉虞不屑交談的書信,蹋頓雖然惱怒,卻也不在意,想要得到的,終究要用刀劍去取,不過劉虞黯然南歸,漢軍北上的消息,則讓他知道,決定生死的戰鬥就要開始了,除非他現在就壯士斷腕,大舉向北遷移,否則,就只能跟漢人死磕,用手裡的刀劍來決定雙方的命運。

蹋頓不甘心!他的大烏桓夢想眼看着一步步的接近,卻忽然殺出個不速之客,毫不留情的將他的美夢粉碎,他真的不甘心,無論如何,他都要爭一爭,哪怕撞的頭破血流,哪怕賭上整個烏桓族的未來。

漢人何其厲害,蹋頓是知道的,關羽的長刀,張飛的長矛,趙雲的長槍他都曾見識過,上一任的單于丘力居,就是被那名叫關羽的大將砍死的,還是在無數烏桓勇士的護衛中,被取了首級。

若不是劉虞幫了他們一把,並且調停,蹋頓保證他作爲單于,將會服從漢王朝的命令,約束烏桓,不再侵擾大漢邊境,並且願意上表內附,烏桓可能已經亡了。

蹋頓有臥薪嚐膽之志,也願意去做,蹋頓很清醒,他明白,在他的地盤裡,一些個小部族被馬賊滅了,而那些神出鬼沒的馬賊多數都是漢人乾的勾當,在濡水以西,更是有大隊的漢軍騎兵公然的出沒,在外圍策應那些鑽進漢境燒殺搶掠的馬賊。

連劉虞都沒辦法,蹋頓更是隻能當做看不見了,只要漢軍大隊不出,一兩百人的小隊算不得什麼,再說,漢軍也不是隻搶他們烏桓的,也還搶鮮卑,一視同仁。

對付這些小股的漢軍不是沒有辦法,若是放開手腳,這些小股的漢軍不是烏桓大隊的對手,只是,爲了顧及影響,烏桓人只能是無視,生怕惹出大隊的漢軍來,惹出那些個殺神來。

開始的時候,小股的漢軍也只是侵擾一下小部族,不過這些漢軍越打越強,從開始時只能侵擾,到甚至能剿滅一個小部族,沒用多長時間,而到現在,他們即使被大隊的烏桓人給咬住,也就是犧牲個的幾人,大部分卻揚長而去。

漢人有多少人口?烏桓人又有多少人口?蹋頓耗不起,他明白,想要徹底消滅掉在烏桓草原上出沒的漢軍,就必選先滅掉大隊漢軍,漢軍也是小部聚合的,當初丘力居也沒能用上全力。

那位叫做關羽的將軍,只是督率了兩千人的騎軍,當時丘力居帶了本部的一萬餘人馬,一漢當五胡,一萬餘人,只能算是勢均力敵,若是丘力居帶十萬人馬,想必能戰而勝之。

只是想起當初關羽的勇猛,蹋頓不是十分肯定,這一次率軍出擊的漢軍統帥名爲公孫瓚,蹋頓聽說過,是漢人中的勇士,不過他不怕,他不認爲公孫瓚有那位關羽的本事。

公孫瓚帶了一萬人,蹋頓決定帶十萬人進行圍獵,他不但是爲了勝利,也是爲了證明自己,有資格有能力帶領烏桓人走向更進一步。

夜幕降臨,濡水以北兩百里左右,一隊約莫有三四千餘人的部隊正在緩緩的行軍,因爲是黑夜,所以速度不可能快得起來,更何況,他們的部隊裡還有大量的奴隸。

“將軍,咱們趕得上匯合的時間麼?這兩千多的奴隸拖慢了腳步,是不是……”

被稱作將軍的人擡起頭,看了看星光,辨別了一下方向,然後說道:

“沒事,也不遠了,趕天亮之前能匯合就行,反正咱們的人物能完成就好,嗯你去後面問問,追着我們的烏桓大隊有沒有跟丟了。”

“將軍,我們真的能打得過嗎?”

那名將軍身邊的一人有些猶疑,這後邊是十萬烏桓,他們只有兩千,就是會和後也只有萬餘人,真的能打得過十萬烏桓嗎?

“放心,一漢當五胡,程都尉,你且放寬心,公孫將軍有把握的!另外,張將軍和高將軍也都到了近處,十萬烏桓!再多上一些又如何,只不過是給我們多一些奴隸罷了!”

那名程都尉自然是程鵬,他是這一支軍的副將,但是信心卻一直不足,卻不如這個時代的漢將,大漢王朝,一漢當五胡,卻不是虛言。

第十七章 衝突(2)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七十九章 笑傲江湖(3)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六章 阿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智能AI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一百六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錢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十二章 封山第十一章 山賊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十一章 夜話江湖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十五章 血戰第一百章 vr元年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十九章 秘境(4)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三章 袁氏女第十三章 疏忽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七)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二十七章 江湖見聞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三十九章 決戰中原(2)第五十四章 翟讓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五章 皇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三十章 開啓(2)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六十五章 攔截第一百六十五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三)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六十三章 李文優預謀青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二十章 偷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一百八十章 大勝第十四章 進攻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四十三章 小人物的未來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五章 隻言片語
第十七章 衝突(2)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七十九章 笑傲江湖(3)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六章 阿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智能AI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一百六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錢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十二章 封山第十一章 山賊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十一章 夜話江湖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十五章 血戰第一百章 vr元年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十九章 秘境(4)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三章 袁氏女第十三章 疏忽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七)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二十七章 江湖見聞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三十九章 決戰中原(2)第五十四章 翟讓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零五章 皇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三十章 開啓(2)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六十五章 攔截第一百六十五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三)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六十三章 李文優預謀青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二十章 偷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一百八十章 大勝第十四章 進攻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四十三章 小人物的未來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五章 隻言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