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天下震動(一)

非是姜維愚忠,而是如今天下,三國互伐,魏國雖強,卻道義不存,有識之士皆不願事魏。

而魏國雖強,不能一統三國,如是深究原因,那麼也就是曹操的原因了,曹操得怪他自己的性格過於殘暴。

比如當年挽天傾的大漢丞相諸葛亮,若不是丞相在,可能大漢早已經亡了,而丞相卻是爲何非要反對曹操呢?

諸葛亮是哪裡人?徐州琅邪陽都人。

徐州在哪裡?曹魏境內。

那麼徐州人諸葛亮好好的爲什麼要跑到荊州去?

興平二年,諸葛亮和叔父離開徐州,當時諸葛亮好像只是跟叔父去外地上任而已,然而此事卻非是那麼簡單。

諸葛家族遭遇了一件千古少有的慘事:“本州傾覆,生類殄盡”,而這件讓諸葛家三兄弟分離,被迫背井離鄉流亡的事件是什麼呢?

這件事就是,當年曹操的父親曹嵩疑似被徐州牧陶謙的屬下殺害,曹操攻打徐謙,卻把屠刀伸向了徐州的無辜百姓。

接連兩年時間,曹操連徵徐州,攻屠徐州。

而在曹操第二次屠徐州時,基本可以確定經過了陽都縣。

如果那一年諸葛亮走的早,他會聽說自己家鄉被屠了,如果諸葛亮走的晚,他會親眼見證自己的家鄉被屠。

很難說要是沒有這次曹操主持的徐州大屠殺,諸葛亮會不會留在家鄉依靠家族和成年的長兄諸葛瑾生活,然後按正常程序出仕曹魏,而不是跟着叔父在亂世中顛沛流離。

當年的丞相,看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家鄉是那麼無力。

那麼此事也將會使他毫不猶豫的站在了曹操的對立面,最終他選擇了漢昭烈皇帝,君臣相合,卻非是爲了權利,而是都有着相同的道義。

後來,丞相即使是在北伐的過程中,他也依然對淪陷於敵國的百姓充滿善意,秋毫無犯,因爲他深知手無寸鐵的民衆,有多麼的弱小與無助,他也曾是他們中的一員。

當年曹操害得他十幾歲就當了難民寄人籬下,被迫和長兄繼母天各一方無法侍奉眼前的時候,他就不可能從事曹魏了?

諸葛亮還只是其一的受害者,而東吳在孫策身亡時穩住大局,力挽狂瀾的股肱重臣張昭,也是當年從徐州避曹操造成的災難來的江東。

雖然說王朝末年戰亂頻仍,天下儘快統一是不是好事?自然是好事。

但這個完成統一的人是曹操是不是好事?卻未必是好事。

就像是幾乎完全繼承自曹魏的司馬晉統一天下後,百姓不但沒有過上太平盛世,反而陷入了更加深重的苦難。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開啓了這片土地上這個民族持續幾百年的黑暗時代。

儘管這是很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曹魏的開國法理性不足和政體缺陷仍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如果季漢能統一天下,雖然可能也解決不了門閥士族的問題,但是季漢內部政治環境遠好於曹魏和司馬晉,因爲在季漢中,忠義仁愛依舊是普遍的道德準則,必然不會發生那麼多權力傾軋和血腥清洗事件,那麼後來的那一段爭權混戰很可能會變成某種更加平和的演變,百姓所受的苦難會少得多。

而姜維等人,若是投靠魏國,雖然能富貴一時,但是卻不合心中道義,當然,也是鄙視曹魏,而這天下,也就此形成了三國之勢。

只是苦了天下萬民,只是一時痛總比一世痛要強,一世痛總比百世痛要好。

隨着微微的風雪傾下,此時姜維的心也是冰冷,非是曹操和曹魏之將那屠萬民之時的冰冷,而是爲了救萬世之民,忍一世之痛的冰冷。

這時,忽然聽到一陣喧譁,這讓姜維忽然一驚,立刻起身,喝道:“不是宵禁了嗎?”

左近立着的親兵此時立刻上前,道:“將軍,吾這就去看看!”

恐怕是有亂民!

不過想着佈置在各處的彈壓之軍,就是有人作亂,也鬧不起什麼亂子來,只要緊閉城門,那麼也就無憂。

如今的季漢,雖然不是當年丞相治蜀時的大漢,但是曹魏也不是當年的曹魏了,這漢中郡,雖然不算是什麼太過堅固的堅城,但是也不是簡單就能攻下來的。

“給吾披甲,吾親自去看看!命府衛,點起燈火!”

姜維此時神色一肅,卻是如此說着,如今已經是暗夜時分了,暗夜中,鬼魅最多,卻是得小心行事,先不敗,再慮其他。

還沒等姜維整理好戰甲,此時就有府衛近前來,說有緊急訊息送達。

“啓稟都督,有緊急軍情送達。”

“念。”

“魏軍集結十萬兵馬,魏晉王世子司馬炎領軍,襲南鄉郡,徵東將軍關彝據守五日後,後撤入房陵郡,以山河之險拒敵。”

“傳令:點兵馬三千,星夜出發,入上庸郡,以做防備。”

姜維聽完軍情,立刻就下了命令,魏國十萬兵馬,就是有虛言,也得至少五萬,而關彝手中,也就萬餘人而已,十倍之敵,就是節節抵抗,三郡此時也是危險,那麼至少要留下一個上庸郡。

三千兵,雖然少,但是卻也是姜維能拿出的極限了,還得防備西線戰事有變,還得防備魏國的關中軍團,這漢中郡是一定不能有事的。

“都督,還有……”

這時,那府衛卻未曾退下,手中還有另一封書信,姜維聞言,卻是神色稍變,然後才說着:“念……”

卻是有些緊張了,如今軍情,也就兩處了,一個東線,一個西線,東線的情勢不穩,也不知西線如何。

“朕已入賊天水郡,並據賊隴西郡,朕曾聞,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左軍都督姜維,與國有功,晉冀縣候,涼州刺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姜維忽然感覺一陣熱血涌上心頭,卻是大禮跪下,朝着西北方向,叩首說着。

府中上下此時也都跪下,呼喝萬歲。

“使者呢?”

叩首之後,姜維方纔起身,然後才問着。

“都督,使者還在城外,因星夜而來,身困疲乏,只送來陛下詔書……末將一併送來。”

“哼,下去,領十鞭!”

姜維說着,如何不知此人擅自做主,按說規矩,這傳信自然不需要他來,只是此人覺得這等訊息,卻是搶先來報,他本是府中衛士,監督門令而去的,如此卻是失職,要是換了以往,姜維就要斬了這等人。

苦難之時,卻是要嚴苛軍法,不然不足以治軍,但是此時,卻是可以稍微寬一些了。

“傳令:另派千騎至徵東將軍,將陛下詔書傳與徵東將軍,讓他稍待一二,敵自退爾!”

此時,若是魏國收到西線的消息,那麼也就只能退了,漢國已然騰出手來了,就像是漢中郡,至少還可再抽出兩千兵東援!

而等着陛下帶着御衛回來,也就是三五日的時間,魏國想要這般時間打下東三郡,卻是不可能了,到時,遣一上將,自然逼退魏人。

如此,這社稷如今纔算是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有望!

……

“賈充,吾看錯了你!”

陳倉,鍾會屯軍於此,此時他終於從逃至此的敗軍口中,得到了前線的訊息,得知三軍盡沒,自賈充以下等將盡皆戰死,此時卻是大喝一聲!

“叔父……”

鍾辿此時趕緊呼喚着,這等訊息卻不能在軍中傳開,不然此時三軍皆要亂,這是鍾辿這數月來,跟隨鍾會所學得的一些軍中常識,自然也是兵法。

當然,他此時也在納悶,他也知道了賈充的履歷,也算是名將了,本事比着叔父也不差,在關中數月,就讓叔父很是難受,從叔父手下拉出了不少的兵馬來。

雖然此前一戰敗北,但是事後鍾會曾分析給他說,那一戰責任不在賈充,一是漢軍以逸待勞,二是叔父掣肘所致,但是賈充在那等大敗之下,還能逃得性命,也是天選之人了。

可是這份幸運,並沒有一直延續到今日,這一番大敗,卻是讓鍾辿明白,漢國的那個玩家着實太過強大了!

大家同樣爲人,你怎麼會如此強大?都有着兩千年的見識,你怎麼就那麼秀?

做了皇帝,三宮六院不說,這些本來我以爲早晚我也能有,但是如今,好像是不能了。

按着叔父所分析的形勢,如今天下,三國對立,但是比着前些年,三國的國力都有所下降,特別是漢國,困居一隅之地,基本上不可能復興了。

這一點,鍾辿也是深以爲然的,他擁有着兩千年的學識,雖然對歷史只是粗通,但是也知道,歷代之後,以北征南的多,也有以南征北的大神,但是從蜀地徵天下得天下的卻是未曾有過。

華夏的地理格局就像一個不規則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則的圍棋盤上,關中、燕雲、東南和蜀地是其四角,幷州、青州、荊州和漢中則是其四邊,中原則爲其中央腹地。

華夏民族傳統的疆域則在黃河中下游和大江中下游地帶,在禹貢九州圖裡,將天下分爲九個州,豫州居中,洛邑位居天元。

在幾大戰略要地中,蜀地這個金角則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圍的每個方向,都是重山峻嶺。

蜀地被稱爲天府之國,大江及其支流呈向心狀匯入沖積,形成肥沃的平原,宜於農業。

巴蜀之地的封閉地形,在戰亂時中原飢謹,而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益州的富裕甚至能和開發後的江南相埒,賦稅爲天下最。

蜀地據大江流域的上游,以北方進取南方,取得蜀地便可順流長驅,直下東南;以南方對抗北方,確保蜀地則可以屏護上游,確保江南形勢的完整。

種辿也很清楚,歷史上,幾次的南北對峙都以北方統一南方而終結,南方卻少有北伐成功過。

而蜀地,更是無一例,而以蜀地的沃野千里,爲什麼卻如此呢?

這些時日,鍾辿也分析過,並和叔父討論過。

蜀地險峻,而鍾辿細想,歷代據蜀者好像大多在政治上也是安於偏安割據,不思進取。

而且蜀地本土好像從未能形成強大的力量,歷代據蜀者均系外人。

蜀地險峻的地形,也不利於向外發展。

而自古出蜀兩條路,北面走漢中最終至關中,這一條路險要很多,漢丞相諸葛亮六次北伐也未能勝利。

而且即使佔領關中,奪天下還要經過函谷關向中原,經洛邑後東邊還有虎牢關,可以說這一路都是險阻,路線遙遠。

而走東邊則是沿長江而下,順流而下可以佔據水上優勢,但是僅有水軍也難以佔領城市進行擴展。

可以說,蜀地險絕,成也蜀道,敗也蜀道,亂世時期蜀地因爲山路險阻使可輕易成爲一方割據,但是封閉地形也將會導致蜀地難以北伐或者東進。

而在這個時代,蜀地的險絕卻像是未曾困住偏居一隅的漢國,頻繁北伐,讓佔據了天下大半的魏國都曾遭遇了數次危絕之局。

而時至今日,漢國再次北伐,竟然真的有所成了,而這將是困龍昇天、虎入山林。

按着這局勢,鍾會應該全力攻伐,以期奪回天水郡,這個關鍵的節點。

若不然,漢國佔據天水郡,那麼就可隔絕涼州,從容收拾涼州各郡。

但是,如今已經下雪了,凜冬將至,若是出征,天水郡城如何堅固,鍾會自然是清楚的,就是真的攻下,那他手上的兵馬,恐怕也要損失大半。

“派探馬,聯絡涼州各郡,讓此輩務必堅守,等來年春日,大軍必至!”

此時鐘會下了命令之後,卻是讓人再傳信洛邑,然後卻是點起兵馬回長安。

“叔父,可否一戰?”

鍾辿深知,此時若走,那麼涼州局面定然崩壞,他不信叔父不知,但是叔父如今,和司馬氏隱然決裂,手中兵馬卻是鍾氏安危的保證,怎麼可能拿去消耗!

“撤了吧,你二兄如今安危不知,吾家有此之難,如今卻得小心爲上!

吾本有意爲你娶賈氏女,如今卻不行了,賈氏倖進之族,如今也不知能不能扛過此局?”

鍾辿聞言,卻是沉默,如今,饒是他兩千年的見識,卻也不知該如何。

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六章 張九郎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六十九章 匈奴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五十一章 攔截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八十四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五十一章 誰勝誰敗第七章 王允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四十三章 泄露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滅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九章 人階第四十二章 殲滅第九章 日出東方 唯我不敗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九十五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中)第三十三章 水母陰姬第六十四章 妖女綰綰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二章 華山掌門第六十章 結盟(2)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紛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三十章 危機第三章 立志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五十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5)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神宗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十五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一章 封神榜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五十七章 壽宴(4)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十六章 衝突(1)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機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三十三章 鐵膽神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二章 賈充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
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六章 張九郎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六十九章 匈奴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五十一章 攔截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八十四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五十一章 誰勝誰敗第七章 王允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四十三章 肆無忌憚第四十三章 泄露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滅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九章 人階第四十二章 殲滅第九章 日出東方 唯我不敗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九十五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中)第三十三章 水母陰姬第六十四章 妖女綰綰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二章 華山掌門第六十章 結盟(2)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紛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三十章 危機第三章 立志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五十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5)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神宗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十五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一章 封神榜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五十七章 壽宴(4)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十六章 衝突(1)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機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三十三章 鐵膽神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二章 賈充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