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

又是一年。

去歲至今年初楊伊一直巡視諸郡至南中,當然大多數都是隻略微看了一看,走馬觀花,也是帶着一支錦衣衛,誇耀了一番武力,讓統治的根基再堅固了幾分。

預計兩年三年內,蜀地不會再有什麼動盪,民力也可安歇一段時間。

也曾懲治了不法官吏,不過兩千石也就是五品以上的,沒有動一個,這等職位的,都是枝葉繁茂的,不能貿然下手除之。

而朝中,楊伊其實如今掌握,也不過十之一二,就是各軍,如今也只能算是勉強掌握過半,還是姜維、閻宇等人力挺的緣故。

不過,這也不錯了,基本上政令都不會有什麼阻礙了。

此時,楊伊已經過了大朝,正和召見之臣,分別商量一下政事,此時召見的是戶部侍郎李洹。

李洹已經遷新郡守,平遷爲四品的戶部侍郎,從地方到朝中,這算是高升了。

才建立一年的新郡,其實也一直只是有着都城的名義,這都城真正所在,還是楊伊所在之處。

如今自然是漢中郡了,不過在錦官城還有一些班子,一些雜事,就由那裡的官吏處理了。

李洹此時暗中思想着,他剛纔能小心的看過楊伊,只見楊伊氣度恢宏舉止安詳,心中暗想:“一年前陛下相召時,若是隻看外表,看上去只是有點才學的學子,現在城府氣度愈來愈深,果真是人主之相。”

當下就繼續報告:“陛下先前所賜下的方子,的確有用,施了這肥,這溫室裡的菜果都長的很快,臣已經召集農官,就逐漸傳遍各郡。”

楊伊聽了一笑,雖然她現在對許多事情還無能爲力,比如錦衣衛建設的一直不太順利,缺少人才,也缺少錢糧,季漢,如今比着,還是稍顯貧寒的。

雖然有工坊在賺錢,但是賺的錢,對於一國來說,卻是杯水車薪;也就是研究合適的,適合這個時代的一些小手段了。

不過有些事已經有情報了,如今錦衣衛安插到各郡,卻還是沒問題的,她也已經知道李洹的所作所爲,遂笑的說着:“這不是難事,吾稱之爲“金坷垃”,只是數目就是這些,不過我已經有了想法。

之前吾曾命各郡守縣令建有蓄糞坑,實際上各郡各縣也可以做之,但是這方先要保密,我派人會負責來保密此事。

雖然說不能保密多少年,但是能保密兩三年,就可改變天下局面,這田產若是再增出一倍,這是何等天兆?”

楊伊此時感慨了一句,修養這兩年,就是要攢糧,本來蜀地如今的規模,已然足夠養民所需了,但是若是養兵,糧草消耗的就更大了,也就入不敷出了。

就去年的攻勢,上下其實也就半年時間,但是卻已經把國中,劉禪積蓄的財富,幾乎花費一空,這還是抄了不少家,工坊也有了出產。

如今還是在朝着吳國和魏國買糧,兩國固然想要限制,只是爲了利益,這卻難以限制。

“現在麥子畝產不過一石半,多者二者,水稻不過二石半,多者三石,若是能麥產三石,水稻四石,這民心就如磁鐵一樣了,這郡裡內外,也和鐵桶一樣了。”

“先是召集工戶或以奴戶秘密製作,等制完了再分發下去,若是幾年後泄漏不可避免,就宣傳朕得了天方,是炎漢烈祖賜予我的,這樣就算泄漏,孤也得了天命。”

李洹聽了,不禁俯首說着:“是!”

楊伊又仔細看了看李洹的頂上雲氣,覺得他白氣已經濃郁之極,紅柱卻還是瘦弱,心中暗想:“這也是爲了你們,若你們作這等大事,待得萬民再次豐收時,必可趁此民心突破命格,那時你們此時的位置,就名副其實了,也不用孤耗費龍氣維持了。”

當然,這一點,楊伊卻不會說,開辦學堂、學府、國子監三級學政,寒門之士甚至窮苦之士,都有了上升途徑。

但是這個世界,人人都有命格,哪怕寒門之士,也有祖先蔭之,上升至五品也就是兩千石都沒多大的問題,再積蓄之後,還可更上一層。

而窮苦之士就不同了,沒有祖先蔭佑,七品也就是門檻了,也就是千石;非得上有龍氣維持,不然命格不夠,就會生出種種事來,只是龍氣有限,也只能維持一時,長久來看,還得官吏以民氣自行突破。

當然,異士也自有途徑,比如武道之士,若是武道通神,那麼自可領將軍之位,從偏將軍到大將軍,都足可任之。

文士也自有異力護身,只是文士若是命格不足,自身異力卻也護不了自身,長久之下,就是三病兩痛、五勞七傷臨身。

不過,如今文道已然建立,文士可積蓄文氣,晉升文位,自可鎮壓命格;當然這也得自身才氣足夠,李洹施政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自身才氣卻是有限,所以需要民氣積蓄,才能突破命格限制。

楊伊此時說着:“那這事就議到這裡,你回去多準備,現在到五月還有三月,差不多就是施肥的時候,你多準備,到時候,有此豐收,必是人心所望,你這侍郎之位,方纔沒有人能說閒話。”

李洹起身行禮說着:“臣原是布衣,仰邀聖恩,不到一年,從布衣超遷到兩千石,連跨了十級,已經是過望,心裡甚是忐忑,唯恐不能勝任,負了陛下一片諄諄寄託之望。

這次豐收,是陛下的仙方,臣哪敢居功,唯有慄慄戰兢,爲陛下效死!”

楊伊聽了這番話,笑的說:“名不正言不順,我用你在農在民,這位置也該是你的,再說你從吾甚早,我不提拔你提拔誰?只是你入仕太短,恐有人非議,所以才只給了權代位置,現在既然有此時機,當然不吝提拔,你也不必推辭了,做好事就是最好。”

聽了這話,李洹哽咽謝恩:“陛下如此高厚之恩,不知該如何報答!臣以後只得誓死效力,殫精竭慮,以報答萬一。”

說了些話,李洹告辭出去。

此時是二月,話說二月,農曆二月,已經春風吹來,只是萬物復甦還不多,經過園子,見得了圃裡種的植物已經開始萌芽,路過時,就看見另一面,幾個人正行過來,仔細一看,卻是馬亭領着二人,一人還拿着一個盒子。

李洹見了,遠遠打躬,對方也還禮,二隊就分錯而去。

“陛下,臣等求見。”這時,馬亭到了門口,就稟告的說着。

“進來。”楊伊此時正在思考,聽這話一驚,才從思想中驚醒過來,說着。

等進了房間,馬亭身後的李玄休並李輔就上前磕頭:“臣等有罪!”

楊伊這時,見了此時的李玄休就看過去,一看之下,頓時一驚。

只見李玄休此時身形憔悴,而李輔則是滿臉惶恐。

這也不奇怪,兩人說起來年紀都不大,雖然李氏之前號稱百萬羌民之主,但是部落形制下,這也是數千羌民部落,雖爲共主,但是真正能號令的,十一都難有。

而去歲,李氏羌主已經被去位,楊伊又令梁州刺史法遂,護羌中郎將羅尚分割羌民各部,又募之爲兵,其中不法不遵號令者令衆部討之,改爲奴籍。

若是漢中仍舊爲前線,這數十萬山中羌民仍舊是動亂之源,但是如今,東邊的三郡既得,西邊的戰線也推至西涼,漢中轉危爲安,炎漢有興復之勢,各部羌人自然也就俯首了。

別說李氏如今已然被分割,就是還是羌民之主,此時炎漢盛威之下,也得俯首。

此時看着李氏的新家主,因爲李慕戰死,特恩被晉升爲關內侯的李玄休,此時他頂上還是有着微微金黃氣,其中擁着一絲紫氣,還有一股玄黃氣列在頂上,卻和那金黃氣二者並不融合。

可是還是有點異樣的,金黃氣是本命,玄黃氣則是李氏爲羌人主積攢的百萬羌民氣;他本身的氣本是紅中生出的金黃幢幡,不知道爲何,金黃氣突然之間減少了許多,現在只是一片紅色,只是中心微微金黃擁着那一絲紫氣。

本來以前看時,在他的眼中,李玄休整個金黃之氣聚而不散,現幢幡狀,絲絲吉氣自幢幡垂下,籠罩全身,並且內紅外金,一根淡紫氣的本命氣衝出,這是王者之氣。

而現在,只見原本的幢幡狀的金黃氣已經消散了大半,只剩了些架子,金黃氣也變成了薄薄的一層,大部分是紅色氣了。

這人的氣運,竟然散到了這種程度,楊伊心中大喜。

原本不殺此人,就是怕他有着氣數,一旦不慎,蛇咬入骨,或者給他遠避千里,龍入大海,現在眼前的這氣運,卻只是公侯命格,再也翻不起大浪。

不過如是給他機會,積蓄民氣,說不定還有再起之時,就如魏國的那司馬宣王,一朝復起,就是狼吞九州。

心中想着,卻聽着李玄休謝罪:“……罪臣已經斬了家中罪人,還請陛下降罪!”

楊伊取來一看,盒子打開,裡面果是一個頭顱,卻是李流的頭顱,說來也奇怪,打開時,這頭顱還似乎睜了下眼,一股黑氣就撲了上來。

只是撲到身上,就被一赤龍一閃,一口吞了下去。

這是瞬間的事,楊伊也沒有吃驚,聖天子自有百靈庇佑,在這個世界,卻非是虛言,笑的說着:“人非聖賢豈能無過,令弟也只是得小人蠱惑,做下錯事,爾等又何罪之有?你父乃吾之股肱,爲國死戰,爾等都爲忠良之後,這等小事不必多慮,快快起來吧!”

卻是之前,李慕戰死訊息傳來,在前線軍中的李癢卻是無謂,只是留了兩滴淚,就再沒有其他,畢竟李慕戰死,卻是氣數不足,也未曾有什麼詭計設計與他,李癢也是知道的。

何況他還得了李慕所屬的軍士,這就讓他大喜了,雖然沒有爵位,但是爵位可以憑藉戰功以後自取,區區關內侯,他並不認爲自己取不到。

也就是李流,還是年少,本在上庸,竟然不知聽誰言語,以爲這其中有陰謀,於是棄職,奔赴故居,欲要召民叛之,又派死士至關中鍾會處,欲要勾連之。

只是被數部羌民部主擒了,交予李輔,李輔如今也是一支數千人的羌民部族之首,又把這弟弟押送到了李玄休這裡,並上告求上恕之。

卻被李玄休斬了,和他一起送來李流頭顱。

楊伊此時心中卻很有些奇怪,李玄休的氣數就算斬了李流,也應該不至於變成這樣啊?

不過想想,真實位面的歷史中,李流在李氏家業興起時的作用,就明白了。

李流年少時也是好學,和幾個兄弟一樣,都是弓馬嫺熟。

天下再次反覆時,當時司馬氏已然代魏,天下雖然一統,不過只是平靜數年,各地依舊動盪,李流兄弟避難來到益州後,益州刺史趙廞對李流的才能很驚異。

趙廞讓李流的三哥李庠聚集部衆時,李流亦招集到數千名同鄉子弟。

其後,趙廞殺害李庠後,李流跟從李玄休安慰流民,在綿竹擊敗常俊,在成都討平趙廞,晉廷根據李流的功勞,授任他爲奮威將軍,封爵武陽侯。

其後,流民推舉李玄休擔任首領,李玄休秉承晉皇旨意行事,任命李流爲鎮東將軍,住在東營,號稱爲東督護。

李玄休常派李流統領精銳兵衆,和平西將軍、益州刺史羅尚對陣。

李玄休攻陷成都、小城,讓六郡流民分出家口進城,壯丁兵勇統管村寨。

李流對李玄休說:“兄長神勇英武,已經攻克小城,但是山林澤藪的物產沒有得到,軍糧器械不夠多,應當拘捕州郡中大姓人家的子弟作爲人質,送往廣漢,扣在兩個大營裡,選拔募集猛士精銳,嚴密防衛。”

並寫信給李玄休的司馬上官惇,深刻闡述接納投降者好比對敵作戰一樣的道理,但李玄休沒有采納。

其後,羅尚大敗李玄休,斬殺李玄休及其兄李輔、其部將李遠等,李玄休死後,蜀地人多半復叛,流民非常恐懼。

李流和李玄休之子李蕩、李雄收容殘餘部衆退保赤祖。

李流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守護東營;李蕩、李雄守護北營;當時荊州刺史宋岱統領水軍三萬,駐紮在墊江,前鋒孫阜攻破德陽,抓獲李玄休所安排的守將騫碩,德陽太守任臧等撤退到涪陵駐紮。

之後,羅尚派遣督護常深駐紮在毗橋,牙門左氾、黃訇、何衝分三路進攻北營。

李流親率李蕩、李雄攻打常深的營寨,將其攻克,常深的士兵徒衆星散潰逃。追到成都,羅尚閉門自衛,李蕩縱馬追擊,撞上倚矛受傷而死。

李流因爲李玄休、李蕩相繼死去,而宋岱、孫阜即將攻來,非常恐懼。

太守李含勸李流投降,李流採納這個建議,李驤、李雄接連勸諫,李流沒有聽取。

五月,李流派其子李世和李含之子李胡到孫阜的軍中作人質。

李胡的哥哥梓潼太守李離聽到這消息,急忙騎馬從梓潼趕回來,想勸阻卻沒有趕上。

退回來,與李雄商議襲擊孫阜的軍隊,李雄說:“爲眼前考慮,應當這樣,但李流、李含二翁不聽從,怎麼辦?”

李離說:“應該用武力強制住他們!”

李雄非常高興,於是和李離襲擊孫阜的軍隊,把孫阜打得慘敗,這時宗岱在墊江死去,荊州的軍隊於是退走。

李流非常羞慚,從此認爲李雄的才能奇異,軍中事務全部都交給李雄處理。

六月,李雄進攻並殺死汶山太守陳圖,佔取郫城;七月,李流遷到郫城駐紮,蜀地百姓都修築土堡據險自守,有的向南進入寧州,有的向東進入荊州。

城鎮鄉邑都走光,沒有人煙,李流的軍隊沒有擄掠到一點兒東西,兵士部衆飢餓疲憊,只有涪陵的一千多戶人家,依附於青城山隱士範長生,羅尚的參軍、涪陵人徐轝請求讓他擔任汶山太守,邀請聯合範長生,與羅尚連成掎角之勢共同討伐李流。

羅尚不同意,徐轝一生氣,請求出使到江的西岸,然後投降李流,李流讓徐轝擔任安西將軍。

徐轝勸說範長生,讓他給李流資助糧食,範長生接受他的勸說,李流的軍隊因此而重新振作起來。

李流一向看重李雄有長者的德行,常常說:“振興我們家族的,必定是此人。”告誠子侄們尊奉他。

李流病危,對衆部將說:“驍騎將軍李驤仁德精明,見識決斷往往不凡,本來足以成就大事。

但是前將軍李雄英俊勇武,大概是上天的選擇,可以一起接受前將軍的命令,讓他做蜀王。

不久李流去世,衆部將共同推立李雄爲首領,李雄稱帝后,追諡李流爲秦文王。

李氏家族創業中,可以說是奮五世之餘烈了,自先祖李虎起,傳至李慕,再傳至李玄休,又傳至李流,再傳至李雄,方成基業。

其中李流卻是關鍵所在,其人繼承其兄之志,又未曾貪戀權位,讓位於侄兒,不傳於子,方成李氏基業,無怪此人一死,李氏本命竟然大喪,實在是此等之才,一家一姓傳承百世可能纔有其一。

當然這也有地龍之氣眷顧的緣故,方纔讓一家一姓出數代如此之才,方能得天下,就像是當年秦奮六世之餘烈,方纔一統天下,卻是得雍涼兩州龍氣,再得蜀地龍氣,方纔有大秦現世。

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十六章 秘境(2)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五十一章 攔截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十二章 緣由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八十六章 售罄第八十一章 同福客棧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二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二十四章 論劍(8)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三十九章 決戰中原(2)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七十五章 呂將軍命犯桃花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八十三章第三章 溫青(1)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4)第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 再開徵程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二章 大膽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一章 戰爭前奏第一百二十五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一)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一百九十四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五)第十六章 秘境(2)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二十六章 晉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九十章 邁步星空(4)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八章 貂蟬第十九章 論劍(3)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三十章 比劍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二章 和親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三十一章 青龍絕命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4)第三十二章 天人(1)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錢第十三章 紛亂第九章 戰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焚宮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八十七章 漢水血未休(三)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八十七章 漢水血未休(三)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十八章 北上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五章 冶兒第九章 詩與劍第四十二章 毒殺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三十九章 青龍會(5)第十章 楊公寶庫(6)
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十六章 秘境(2)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五十一章 攔截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十二章 緣由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八十六章 售罄第八十一章 同福客棧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二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二十四章 論劍(8)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三十九章 決戰中原(2)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七十五章 呂將軍命犯桃花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八十三章第三章 溫青(1)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4)第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 再開徵程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二章 大膽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一章 戰爭前奏第一百二十五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一)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一百九十四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五)第十六章 秘境(2)第五十章 大事件第二十六章 晉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九十章 邁步星空(4)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八章 貂蟬第十九章 論劍(3)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三十章 比劍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二章 和親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三十一章 青龍絕命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4)第三十二章 天人(1)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錢第十三章 紛亂第九章 戰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焚宮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八十七章 漢水血未休(三)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八十七章 漢水血未休(三)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十八章 北上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五章 冶兒第九章 詩與劍第四十二章 毒殺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三十九章 青龍會(5)第十章 楊公寶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