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

那麼,是設套來坑害自己?

這就更不可能了,以那位此時的身份地位,完全沒必要這麼做,甚至若是稍微妥協一下,自己就會甘願俯首了更不要說派人來做這等把戲了。

“你確定,這是偶然遇上的?”

“確定,大將軍也知道我爲人謹慎,這人風姿都非同一般,不像是做間的那種人!”耿鄙回想了一下,聲音堅決。

“恩!”何進還是相信耿鄙的判斷,耿鄙是什麼人,他很清楚,一般人也欺瞞不了他,加上耿鄙的敘說,這像是偶然的意外收穫。

何進想了一下,長公主在京師有府邸,還是當年大長秋趙忠所居,佔地廣闊,在京中也是前列的,怎麼會有那一處偏院,莫非是要行什麼秘密之事?

能讓那位派出精銳,行此秘密之事,這肯定非同小可,何進知道其中風險很大,畢竟那位如今正是天下側目之人,權勢令人眼熱,他也就是在京中,有些優勢罷了。

探查這等秘密,一個不慎,說不得自己也得栽進去,可是,要是就此放過,何進卻也不甘心。

“這件事耿先生辦的不錯,吾再思量一番。”收回思緒,何進此時有些無奈的說道,這等事,他想要派個人跟進,卻難以信任,還需要細細考察,此時只能暫時放棄了。

“大將軍,我覺得是不是可以由我進一步接觸一下,等回頭我再尋找時機,與那人見一面?”此時耿鄙忽然主動請纓,這就讓何進有些喜出望外了,做這等事,探尋機密,可是得罪人的,所以何進根本沒有考慮耿鄙,只是沒想到耿鄙願意主動的請纓,這就很不錯了。

他此時也不好表示,只是淡淡說着:“這事,耿先生就自己拿主意好了,可以和這人聯繫,不過想來那人也是北邊精銳,可不會輕易吐口,怕你沒什麼收穫了。”

“大將軍放心,這事我心中的有數,今日和此人一番交際,也算是認識了,再次遇上,絕對不會引起懷疑,我的本事,請大將軍放心。”

耿鄙很有自信,探尋人心,尋找這人的目的,他覺得不是難事,要知道,此時民智未開,天下蠢人太多,雖然那人風姿很不錯,但是耿鄙已經通過小小的話術,就探查出那人的身份來,心中對那人不免有些小視。

“就暫且這樣吧。”何進滿意的一揮手,然後就端茶送客了,此時,皇帝仍在,也未有廢后之舉,大漢朝看來還像是會依照以前的規矩行事,何進其實也不太憂慮。

劉宏的身體不是很好的,大漢朝的皇帝都說短命的,劉宏恐怕也就在這幾年了,到時候大潮還不是任他操縱,大漢皇朝也就以他爲尊了,這是大漢朝的規矩,新皇即位,就是外戚的天下,等新皇真正掌權,那麼就輪到宦官掌權了,這是一種輪迴。

士族,此時只是工具,雖然這些年,士族的力量越發大了,不過,何進覺得,大漢皇朝還是會這麼走下去的,等他真的執掌權勢,權傾天下之時,纔有可能一展抱負。

張讓府邸,張讓是劉宏心腹,和趙忠分爲內外,趙忠死之後,常侍之中,就以他爲尊,皇家內府都有他執掌,若說權勢,前秦的趙高差不多就和他類似了。

他的府邸,自然也是和普通常侍不同,有禁衛巡查,這榮耀可遠遠超過一般的列侯府邸了,禁衛是大漢禁軍,前秦時以衛尉掌皇宮諸門屯兵,中尉掌京師駐兵。

漢初,則延襲爲南、北二軍,以衛尉率南軍,守衛宮城;中尉統北軍,屯衛帝都。

武帝時,於南軍新設兩支天子侍衛禁兵,一曰“建章營騎”,二曰“期門騎”,後改稱“羽林”、“虎賁”,羽林、虎賁皆以中郎將爲長官。

“建章營騎”以其衛守建章宮,後更名“羽林騎”,取“爲國羽翼,如林之盛”之義,漢武帝又取陣亡將士子弟於羽林騎中扶養,別成一支曰“羽林孤兒”。

“期門騎”,取“皇帝微行,期諸殿門”之義,平帝時更名爲“虎賁騎”,取“若虎賁獸”,“賁”者奔也,如虎奔驅攫獸而噬,言其猛烈。

武帝元鼎六年時,於北軍新設八禁兵,各以校尉統領之,曰“中壘”、“屯兵”、“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

南、北二軍,因南軍常隨侍帝側,故較受重視,如今,南軍羽林、虎賁及北軍八校尉,皆延設之,尤以北軍中侯爲衛戍宮城之最高武官,而北軍就歸常侍統管。

“主上,事情就是這樣了。”大廳處,一位面容平平無奇之人,正和張讓說着所看見之事。

“你說你巧遇到了那何賊的心腹,發現那何賊與人似乎有約,你發覺那人身份可能非同一般,還有那處戒備森嚴的小院?”

張讓蹙眉,陷入到了沉思中,他能走到今天地位,在揣摩心思上,還是有些獨到之處,何進權勢非同一般,雖然看似被如今聲勢正隆的那位欺壓,但是張讓也明白,大漢朝自有國情,劉宏的身體如何,他很清楚,如今看似煉丹服藥,身體好似精壯了許多。

但是張讓卻知道,是藥三分毒,煉丹服藥若是能讓人長生的話,那前漢的武帝如何,還有前秦的始皇帝,這兩個權勢都是遠超劉宏了,可都是一人鎮壓天下的人物,但是仍舊不得長生,劉宏又怎麼可能?

不過,他知道,這不是勸解之時,也不能勸解,起碼他就明白,此時皇帝正是熱切之時,並不是輕舉妄動時,一動,說不得自己這還算得皇上信任的人,就要被皇上所排斥了。

宦官之權,全依賴於皇帝信重,就算張讓自負有幾分本事,自信自己不是百十人就能擒拿的,但是真的到了那時候,卻也不過是一尺白綾的事,因爲他有家族,宦官也是有家族的,也有自己在乎的事務,本事再大,天下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除非是能憑藉一己之力,鎮壓天下。

所以,張讓從不會像趙忠那樣,就連對劉宏都敢有悖逆,當然,趙忠自信有何後撐腰,覺得劉宏也活不了幾年了,馬上就是何氏的天下了,他提前下本錢,這也是生存之道。

一般來說,宦官掌權之後,等新皇登位,外戚掌權,那麼宦官就是被誅滅的命運,當然,下一代的宦官可以隨着得到皇權的信任,再報復回來,這是一種輪迴,不過其中,大勢雖然不可更改,小處卻可以,比如某個宦官不用死,比如十常侍中,趙忠若是把罪名能推到別人身上,又得以後的太后何蜜說情,自然會逃過一劫。

這一點,張讓知道,卻沒辦法做,因爲他執掌內衛,沒辦法也不敢學習趙忠,不然,他恐怕就會被處死,皇帝身邊,高手不少,還有大宗師王越護衛,他不會有生機的。

作爲一個掌兵之人最怕的是什麼,還不是不被掌權者信任?

一旦被懷疑,手裡的兵越多,自身本事又不能翻盤,最後的下場恐怕就越慘。

尤其是劉宏從繼位起,就在不斷收攏兵權,除被信任的人,剩下將領,都是被壓制的狀態,就連盧植等名將,也是幾經沉浮,若不是黃巾亂起,盧植這等人物,早就被逼死了,因爲盧植是士族之人,想皇甫嵩、朱儁等人,卻不一樣,和那些號稱經學傳家的士族不同,他們是武道傳家,最依附於皇權,和盧植這等大儒的基本盤不同,雖然統兵,但是卻不會像盧植一樣,得到猜忌。

所以,盧植打了敗仗,打了勝仗,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而皇甫嵩、朱儁卻不同,他們可不會和盧植一樣,被小人爲難。

就是張讓,也得給他們幾分面子,當然,他們也得按規矩來,比如,上繳供奉,,打了勝仗,就得奉上戰利品,不能像盧植一樣,看似性情高潔,其實是藐視皇權。

張讓雖有統軍的名義,但是卻不真正的執掌兵權,他的主要任務是賺錢,實際上他算是劉宏的財務主管,然後得劉宏的信任,可以涉及一些其他事。

“可不能亂了陣腳。”如此想着,張然讓那人先下去了,何進是不是忠心之人,張讓不管,不過他卻不想讓何進掌權,畢竟因爲身份的原因,他肯定是不會安全着陸的,等何進一掌權,他肯定會被弄死。

所以,張讓一直密切的注意着何進,不想被捲入這漩渦之中,卻不代表着不想與下一任皇帝打好關係,那麼何進和他代表的劉辯會是能取得最終勝利的那個人嗎?

雖然大勢是外戚掌權,但是這外戚一定得是何進嗎?

張讓覺得不是,雖然何蜜那女人心狠,加上有趙忠早早投靠,在宮中四處下手,有資格或者有能力生兒子的那些皇妃,都被何蜜早早的處死,甚至生了兒子,一起被處死的。

這一點,就是劉宏也沒有辦法,如今,宮中只有劉協一子存活,而劉協的母親,卻已經早早就被毒死了,但是劉協如今卻仍舊存活,因爲他有太后的庇佑。

而這就是張讓的倚仗,若是沒有劉協,只有劉辯一子,那麼哪怕何進再怎麼跋扈,做出再怎麼逾矩的事,張讓都沒有辦法的,但是有了劉協,這就好辦了,只要張讓操作得當,那麼何進也不是不會死的,到那時,若是一切妥當,皇子協登位,此時因爲皇子協生母已死,這宮中就得他這個宦官掌管了,此時只要小心一些,和外戚妥協一些,未必不能生存下來。

當然,計劃很好,不過眼下要想的事,何進到底有什麼秘密?爲何就能被自己人碰巧看到?

“碰巧?不,這種巧合,雖有可能,卻過於巧合了,也許的確是巧合,何進並不知道自己的本意,應該也不會知道我一直想要殺了他,不過就算是巧合,我也要穩住,看一看他到底想幹什麼。”

“何公,這事是碰巧遇到的可能性不大,依我看,我覺得這事可以查探一下,那耿鄙之名,我也曾有所耳聞,此時在酒肆之中,和人密談,京師之中,還有一處秘密宅院,這值得一探。”

和張讓交談的是十常侍之中的慄嵩,他是張讓的同盟之人,十常侍中,自然有不少是趙忠的同盟,畢竟不是每個都得死,他們又未曾有張讓這般得皇帝信重,也沒有張讓名聲在外,自然有活命的機會。

比如,郭勝,曾在十常侍中排名第三,是何後的同鄉,如今接任趙忠,擔任大長秋之位,只是此人不如趙忠心狠,不足爲慮;還有高望,這是皇子辯的近侍,此人野心不大,實力也不強,不過此人卻受張讓羨慕,因爲他是皇子辯的近侍,等皇子辯繼位,張讓被處死之後,他就是接任張讓之人。

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心知必死,張讓自然不願意甘心赴死,自然也會掙扎一二,說不得,就能掙得魚死網破,更何況,他也有一班同盟,大家齊心協力之下,說不得就能得償所願。

“何公,是不是加強和殿下那邊的聯繫,看看殿下那邊有什麼想法。”

慄嵩出了一個主意,是想讓張讓聯繫一下北邊,在他看來,能有一份臂助也是好的。

“糊塗!”張讓原本只坐在那裡沉思,聽到這裡,頓時冷冷呵斥。

慄嵩一愣,就聽到張讓說:“我是什麼身份,殿下是什麼身份?在這種時候攪合到一起,萬一被當今知道了,焉有好果子?”

他朝着皇宮看了一眼,面有驚色,要知道皇帝的皇位坐穩之後,權威日重,手段也很驚人,他們十常侍之間,可以也是沉浮不定的,就像是趙忠,被一掌擊斃,若說是那位殿下想要那麼做的,張讓不信,趙忠之死不能不讓他警惕畏懼。

那位殿下,如今能有那麼大聲望權勢,能得皇帝信重,本事自然是極大的,但是那麼大的本事,從哪裡來的?劉宏難道就一點也不知道嗎?張讓自然是不信的。

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十二章 封山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十三章 紛亂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四十六章 大比之後第十章 無法拒絕的100萬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三十章 薛衣人第五十一章 挑戰第五十章 步步殺機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八十一章 江湖大世界第十九章 論劍(3)第五十二章 降而免死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六章 阿九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二十八章 江湖豪傑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二章 寶藏(2)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四十五章 華山大比五十九章 成功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三十二章 青囊書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十七章 梁山好漢第一百三十九章 荊州攻略(1)第一百二十九 算計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十章 震撼第十六章 啓蒙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八十六章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十五章 閉關第三十六章 裘千仞(1)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關第二十五章 差點浪死第十五章 根基第六章 張九郎第八十九章 駕臨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九十七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上)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三章 掌門之爭第二十七章 江湖見聞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十章 桃花源(1)第十三章 破關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十六章 秘境(2)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十八章 紀律
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十二章 封山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十三章 紛亂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四十六章 大比之後第十章 無法拒絕的100萬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三十章 薛衣人第五十一章 挑戰第五十章 步步殺機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八十一章 江湖大世界第十九章 論劍(3)第五十二章 降而免死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六章 阿九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二十八章 江湖豪傑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二章 寶藏(2)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四十五章 華山大比五十九章 成功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三十二章 青囊書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十七章 梁山好漢第一百三十九章 荊州攻略(1)第一百二十九 算計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十章 震撼第十六章 啓蒙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八十六章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十五章 閉關第三十六章 裘千仞(1)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關第二十五章 差點浪死第十五章 根基第六章 張九郎第八十九章 駕臨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九十七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上)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三章 掌門之爭第二十七章 江湖見聞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十章 桃花源(1)第十三章 破關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十六章 秘境(2)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十八章 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