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廣告鵬城總部的主要工作一是蓋樓,二是投資粵省廣的工作。
蓋樓的事情,地皮已經拿到,白老的公司全權負責,吳良樂的個清閒。
投資粵省廣告公司的事情,比較棘手,吳良空有財力而對方根本就不接招。
而且粵省廣還沒上市,吳良想從二級市場入手也沒有辦法,不過也有好消息,但是這個消息對於吳良來說,實在是難度有點過大。
鵬城商業銀行持有粵省廣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而鵬城商業銀行,呵呵,那不是現在的吳良所能染指的。
至此,整個收購工作陷入停滯,這不是閻怡勝的團隊不努力,而實在是吳良有些癡心妄想。
正應了那句,“領導動動嘴底下跑斷腿!”
既然如此,吳良就把重心放在對戶外廣告牌車廂廣告的爭奪上,反正這些優質的廣告資源是必須捏在自己手心裡的,否則,你廣告公司做的再好,沒有渠道來推廣,那還是抓瞎。
吳良瞄準的是地鐵。
他可是知道天朝的地鐵會迎來何種的大發展,高鐵、地鐵、機場全部聯網,無縫切換,其中地鐵成爲連接的主要交通工具。
地鐵廣告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客流量大,從人們從進站口的那一時刻開始,廣告就伴隨着他的整個行程。
地鐵候車站內的月臺燈箱,地鐵通道內的通道海報和通道燈箱,還有乘客最集中幾條通道內的通道燈箱長廊。
車廂內廣告,只要人在車廂內,想不注視都難!
扶梯側牆海報,大型牆貼,另外還有地鐵站出入口或者售票點上方的特殊位廣告,每一個廣告位都有其獨特的廣告優勢。
如果能將地鐵廣告位全部捏在自己手裡,那吳良廣告公司的實力將成幾何數級的增長,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談一個廣告項目,還需要找擁有這些資源的廣告公司談合作,價格還虛高,這不是吳良所期望看到的。
在這個網絡營銷還沒有形成規模的時代,戶外廣告也是廣告公司最爲看重的一點。
吳良收購的平成廣告公司裡,就有一小部分這樣的資源,但是數量很少,也僅僅是一條線路的一部分。
在鵬城,這樣的資源被捏在幾大廣告公司手裡,吳良想要從他們的嘴裡虎口奪食,難度可想而知,那麼吳良只能迂迴的去幹了,那就是想辦法收購這些廣告公司,整合鵬城的地鐵廣告資源。
對吳良而言,戶外廣告要麼不做,要麼做大,做一點,很容易石沉大海,沒有效果。
最關鍵的是,吳良不是沒有乘坐過鵬城的地鐵,怎麼說呢?他對鵬城這樣一個一線城市,地鐵廣告的發展感覺詫異,實在是太不成熟太落後了。
就拿車廂門上來說,多麼關鍵的廣告位,關門之後那是鐵定會注意到的地方,居然沒有。
座位兩側的玻璃上也是空空蕩蕩。
誠然,爲了營造一個良好的乘車環境,不讓廣大乘客引起視覺污染,這無可厚非,但是,還是那句話,真的是太浪費了。
還有拉手廣告,哎,這都是錢錢啊,浪費真的是可恥的。
吳良這些天忙活的除了藤訊的事情,再一個就是地鐵廣告的事情,他決定大筆資金投入不是一天兩天了,無奈省廣的碰壁,讓他只能把目光投向別的地方,那麼地鐵廣告就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而擁有這些廣告資源的廣告公司就成了吳良重點攻克的對象,他手下的這些人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他把閻怡勝從羊城叫回來,和她一起開了個會,在會上定下了這樣的基調,“我要求不高,鵬城地鐵的廣告位,我要佔五成的份資源,記住,是所有線路!”
閻怡勝對吳良突然做出這樣的決策有點驚訝,疑惑的問他,“發生什麼事情了?”
吳良嘴巴有些發苦,“還不是因爲夏季!”
“夏季又怎麼了?”
“夏季野心勃勃的生產出了零零三的小雨傘,他認爲這樣的產品在鵬城銷路應該會好,他說我就在鵬城,準備在鵬城給你投放點地鐵廣告!”
“哦,看來夏季對你真的是不錯啊!”
吳良可是明白夏季這樣做的目的,投桃報李嘛,水性聚氨酯的原材料生產最終還是被吳良、夏季、王屋生教授三個人給吃下來了。
吳良出資最高,夏季原先就有十五個點的股份,加上吳良許諾的十個點的信息費,夏季佔百分之二十五,王屋生對股份是眼饞,但是他沒錢,他琢磨的是,今後用零零一的技術入股再換股份。
大平洋電腦網的林槐仁那十個點的股份,被夏季死纏硬磨的也弄了過來,如此一來,夏季則是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就成了吳良,而吳良爲此也付出了六千萬的價格。
吳良最開始想着就是掙個信息費,沒想到事情發展着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夏季沒錢,死活要讓吳良接手,反正吳良也看好這個行業,最終還是促成了此事。
將公司捏到手心之後的夏季,野心勃勃,他讓王屋生任公司的首席技術專家,原先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沒有辭職,一直在任,經過新產品的試製,他的工作能力也是得到了夏季的認可,在被夏季一陣洗腦之後,最後在股份的誘或下,成功的投誠。
而吳良又是個甩手掌櫃,他讓劉南風安排了一個會計入駐之後,定期審計,別的全權交給夏季去做。
水性聚氨酯公司整合完畢,夏季就開始着手準備零零三推廣的事情,他認爲在羊城已經形成影響力了,正常推廣就行,他的目標是鵬城和東莞這兩個年輕的城市。
他把需求給吳良一說,吳良就有點傻眼。
鵬城廣告公司真的是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架勢,正經業務沒接幾個,不是蓋樓就是搞資本運作,在廣告業務上除了給平成廣告幹掉之前接的那幾個業務,現在轉了一圈又回到收購之後的平成廣告公司了。
吳良只是給提供了幾個好的創意,僅此而已。
備受打擊之下,吳良想了幾天,他覺得以他目前在互聯網新型營銷的佈局基本上進入良性軌道,反倒是廣告公司有些停滯不前,沒有大的發展。
於是,藉着夏季的推廣需求,吳良這纔有了進軍地鐵廣告的想法,不爲別的,就沖人家夏季如此的上杆子給他送錢,這事兒也得好好操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