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回 噩耗

劉明聽了呂布所言,覺得也不無道理。又覺得董卓那面,不可能光派一個將領,就敢前來到自己的大軍這裡衝陣。那董卓肯定是在暗中埋伏了人馬。只是派這一個將領來吸引自己的注意了罷了。於是劉明點了點頭,對呂布說道:“好。那就由你先去迎戰來將。不過,敵軍不可能孤身前來。必有軍馬隱於暗處。你要多加小心提防。我隨後就率大軍前去接應於你。”

呂布恭聲說道:“謝過太尉大人。”隨後轉身,騎馬迎戰那個來將去了。

而劉明也跟着對那些文武大臣說道:“敵將驍勇,不如我等前去一觀如何?”

這些朝中的大臣,那有不同意的。全都附和地說道:“理應如此。我等願往。”

當下,劉明率郭嘉、黃忠、典韋等人,在滿朝的文武陪同下,來到了兩軍陣前。

此時那呂布正在和一員渾身上下穿着血紅鎧甲的將領,殺的一個難解難分。而這員將領的身後,也沒有跟隨着劉明想象中的大軍。就是孤身一人。

劉明奇怪的看着這員敵將,不知這員敵將因何如此大膽。可劉明仔細一看不要緊,就覺得這員敵將怎麼就這麼眼熟呢。

這時,那黃忠不愧爲是神射手。那眼力就是好,一下就看清了來人的相貌。趕緊跟劉明說道:“主公。快讓他們停手。是子龍。”

劉明一聽,這才恍然,怪不得自己看的眼熟呢?連忙傳令喝止呂布和子龍的交鋒。劉明手下的軍校連忙把劉明的命令,大聲地喊了過去。一時之間,巨大的聲音傳出:“呂將軍,趙將軍,太尉大人有令:快快停手。都是自己人。”

那呂布和子龍聽到呼喊,停止了交手。向劉明得本隊歸來。

呂布此時,十分的鬱悶。這太尉劉明手下的能人高手也太多了吧。不說那武藝有可能勝過自己一頭的三將軍張飛,就是那箭術壓過自己一頭的黃忠,觀其神態風範,其人的武藝也應不弱於自己。而且那太尉大人的二弟關羽,能收服那大將華雄,那也應該是武藝不弱。雖然關羽的本領如何,自己沒有親眼見過,不好評說。可那華雄的本領如何,自己可是非常清楚的,自己也不過就是能剛剛的勝他一籌罷了。如今又來了一個這麼厲害的高手,竟能和自己打個難解難分。雖說此人和自己動手的時候,自己是身負箭傷,還沒好利索。不是自己十足的狀態。可這個人也是一路征塵,連番激戰的疲憊狀態。如此厲害的高手,竟然也是太尉大人的手下。看來自己今後如不努力的話。恐怕難以在太尉大人的手下有個出頭之日了。

劉明待子龍來到切近,這纔看出來,子龍哪是換了盔甲的顏色,那分明是滿身的鮮血,生生地把一個銀盔,銀甲,素羅袍的英俊小將,染成了一個血紅盔甲的殺神。劉明以爲子龍身受重傷了,不悅的看了一眼魏續、侯成說道:“你二人因何與我的子龍將軍動手?還把他傷得這樣?”

那魏續連忙說道:“主公恕罪。剛纔這位將軍從那些董卓的亂軍之中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這幅模樣了。我二人看到他象殺神一樣的衝過來,怕他驚撞了主公,故此才攔截了他下來。我二人也不識得這位將軍,這位將軍也沒有通名報姓。所以纔有這些誤會。還請主公見諒。”

侯成在一旁也連忙幫腔道:“是呀,主公。我們也不認識這位將軍呀。”

子龍是一個仗義的人,聽得劉明有怪罪魏續、侯成的意思。也在一旁提二人說好話道:“多謝主公掛念。雲並沒有受到傷害。這身血跡都是適才在亂軍之中衝殺時,染上的。而且,雲剛纔也是因爲在亂軍之中殺得猛了,因此碰上這兩個不認識的將軍攔截,纔有此誤會的。幸虧這兩位將軍的本領高超,雲纔沒有作下遺恨終生之事。雲在這裡向幾位將軍賠罪了。”

子龍在說完之後,又趕快地來到劉明的近前,對劉明躬身說道:“主公。雲有緊急機密要事,要向主公稟報。”

劉明知道子龍要無大事,也不會特意從幽州趕到這裡。連忙跟陪同自己來的那些文武大臣說道:“諸公,適才全是一場誤會。此人也是我的家將,給我從幽州的家中帶點私事到此。倒是有勞各位大人受驚,辛苦了。各位大人請先去帳內安息。待我處理完了這些私事之後,再爲各位大人接風,賠罪。”

那些文武大臣那有不識趣的,全都紛紛的告辭,回營安息去了。同時暗自佩服太尉劉明的帳下,果然是猛將如雲。

劉明領着趙雲和郭嘉來到自己營帳之中,令典韋在帳外把守。立即詢問趙雲道:“子龍,是何要事?用你特意的前來稟報。”

子龍低聲跟劉明說道:“主公。大事不好了。那遼東太守公孫度,夥同遼西太守公孫瓚,聯合夫於,高句麗等,兵發四十萬,圍困了咱們的薊縣城。而且那烏桓的難樓,也借勢發難,起兵十五萬要替死去的蘇雙報仇。正在攻打咱們的天馬城。”

劉明一聽,腦袋當時就嗡了一聲。雖說早在自己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料到那公孫度和公孫瓚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小動作,因此自己還特意留下了大部分的兵馬鎮守幽州,可這回公孫度他們的動作也太大了吧。他們那來得這麼多的兵馬?

而這時就看出了郭嘉得重要來了。郭嘉冷靜的低聲跟劉明說道:“主公。事已至此,擔憂無用。咱們且在聽子龍把所有的經過全都敘說出來,再詳細商議對策不遲。”

劉明恍然,連忙說道:“子龍快把事情的經過,細細的說來。”

趙雲應道:“是。”就把事情的經過向劉明詳細的敘說起來。

原來,自打劉明領兵走後才半個月,那遼東太守公孫度就和玄菟太守公孫琙起兵造反了。

那公孫度在劉明發展幽州的這幾年。那也是大力的擴充實力。而且,就在這幾年當中,由於那遼東地處偏遠,中間還隔着一個遼西太守公孫瓚,劉明的情報人員對遼東太守公孫度的舉動,並不是十分的清楚。只是偶爾聽到公孫度的戰報,故此劉明他們沒覺得公孫度怎麼的。可實際上,那公孫度憑着遼東,玄菟兩郡的實力,先是收服周邊的小個部落,隨後又打下了樂郎,帶方二郡,使馬韓等各族俯首稱臣。那公孫度僅此就實力大長,本身也擁有了不下二十五萬的兵力。

可公孫度並沒有以此爲滿足,接着又發兵攻打高句麗。

那高句麗此時正當新大王伯固在位。這伯固在位之時,曾經多次與漢軍交戰,並攻掠了漢邊高句麗等諸郡。而那個公孫度就以次爲藉口,將其擊服,使伯固爲其效力。

那新大王在被公孫度收服之後,立即派遣了大加優居、主簿然人協助公孫度,一同剿滅了富山賊寇。此後,那公孫度又嫁宗女給夫餘王,使之忠於自己。

此次公孫度起兵攻打劉明的那四十萬的大軍,就是本身的二十五萬的兵馬,再加上夫於得十萬兵馬,以及高句麗五萬兵馬。至於那公孫瓚倒是沒有什麼意外的變化,只有一萬的兵馬。而那烏桓的難樓也可能早就和公孫度暗中互通消息。在公孫度他們出兵的時候,也傾全族之力,打着要爲老朋友蘇雙討個公道的旗號,出兵十五萬攻打劉明的天馬城。

楊軍在得到了公孫度,難樓等人的大軍,全力出兵的消息之後,立即就命令臧霸率領五千黑甲軍恢復幽州兵馬的身份,並再領一萬的步兵前去支援天馬城。要臧霸依城而戰,拖住烏桓難樓的軍隊,等候自己平定了那公孫度之後,再共同出兵來剿滅難樓一族。而楊軍自己則率着拓跋鷹,趙雲等人,帶着兩萬的強騎兵,三萬的突騎兵,一萬的弓箭兵,以及一萬的重步兵共七萬人馬在公孫度大軍來的時候,出城迎擊公孫度的大軍。只留下了華佗率領輕步兵,及弓箭兵各一萬,鎮守薊縣城。

不成想,那公孫度和公孫瓚早就知道劉明軍隊鐵甲騎兵的利害,因此也秘密的訓練了五萬的長戟兵來對付劉明的鐵甲騎兵。雖然這些長戟兵破不開鐵甲騎兵的重甲,可這些長戟兵每十人組成一個槍陣,在重甲騎兵衝鋒的時候,完全可以把這些重甲騎兵從馬上捅下來。這再厲害得重甲騎兵,摔在了馬下,那也就完了,就算是前面的敵人不殺,那後面的隊友,也可能把這些掉下馬來的重甲騎兵踩死,

而且這些公孫度訓練的那些長戟兵,根本不怕捅不着劉明的重甲騎兵,就算他們沒捅着這些重甲騎兵,也可用長戟之上的戟翅,把這些重甲騎兵給鉤掛到馬下,而且這戟翅還可以傷到重甲騎兵的馬腿。可以說這長戟兵完全剋制住了重甲騎兵的優勢。

楊軍在沒有提防之下,幽州的重甲騎兵那是傷亡慘重,幸虧劉明的突騎兵,對這些長戟兵的殺傷力還算可以,救下了這些重甲騎兵部隊。

可沒想到,此時又出意外了。那公孫瓚雖然是隻有一萬的兵馬,可那公孫瓚這回卻是向劉明學習,走的精兵政策。下了大本錢,從辰韓那裡買了衆多的盔甲,這一萬的兵馬,也全都是重甲騎兵。那公孫瓚趁着楊軍指揮強騎兵和突騎兵作戰的時候,指揮這一萬的重甲騎兵就突襲了楊軍得本隊,而公孫度的大軍也跟着衝了上來。本來楊軍靠着此時手上的那一萬弓箭兵的匣弩,完全可以把公孫度的大軍射殺,阻擋下來,可是這些匣弩雖然射速快,可惜射程卻短了一些,而且力量也不足以射穿那公孫瓚重甲騎兵的鎧甲,而楊軍手上的一萬重甲步兵,也擋不住公孫瓚那一萬重甲騎兵的衝擊,楊軍得本陣一下子就被公孫瓚給擊潰了。

而隨後公孫度的大軍,那就更加不可抵擋了,那楊軍多虧了趙雲的舍死拚殺。才勉強收斂了殘兵敗將,退回了薊縣城。靠着馬鈞研製的連發牀弩,以及投石車,才把公孫度的大軍打退了,而公孫度的大軍也趁勢就把薊縣城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楊軍在清點了殘兵之後,發現那兩萬的鐵甲重騎,只剩下了八千不到。而那一萬的弓箭手,及一萬的重甲步兵更是傷亡殆盡。只有三萬突騎兵的傷亡不大。楊軍頓時就覺得對不起劉明的重託,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摔倒了。

多虧了華佗正在一旁,楊軍這才保下了一條老命。

本來,在這之後,那就應該以蒼鷹向洛陽方面的厚德傳遞消息,可那厚德在董卓把持朝政,劉明準備出征的時候,就接到劉明的命令,讓他撤回幽州來了。此時再以蒼鷹傳信,肯定是不會有人收到了。無奈之下,楊軍只得派趙雲殺出重圍,向劉明報信,求援。同時叫趙雲聯繫管寧,華歆等人,召集兵馬,準備營救薊縣城。

趙雲不負所托。從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之中,連斬三十多員的將領,小兵那更是殺了無數,愣是殺出了一條血路。衝出了重圍。

趙雲在聯繫了管寧,華歆等人之後。這才知道,那幽州的兵馬,向來是由劉明統一調派的,那管寧等人手下的兵馬只是一些普通的留守兵馬,而且各郡的兵馬聚攏到一起,也不過四萬餘衆,跟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一比起來,那真是杯水車薪了。管寧等人也是無法可想。只能等趙雲向劉明報信之後,再統一調派了。現在只能先讓楊軍陷在薊縣城堅守待援了。

萬幸的是,那臧霸以五千黑甲軍在天馬城外圍遊擊,而自己則領着一萬的步軍,會同原先天馬城的一萬守軍駐守天馬城。愣是把那烏桓難樓的十五萬大軍,擋在了天馬城外。使烏桓難樓的兵馬難以殺到幽州的腹地。趙雲在得到這些消息後,又馬不停蹄的向洛陽趕來。找劉明彙報。那趙雲到得洛陽切近,掃聽到了劉明軍隊所在的方位,趕快催馬趕來,路上又碰到了董卓潰散的亂軍,於是又是一路的殺來,纔有了剛纔這一幕。

第23回 馬鐙,蘇雙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537回 二喬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155回 立誓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17回 張飛買酒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355回 開眼界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85回 議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177回 誅文丑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160回 紅眼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477回 驚變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253回 劫駕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510回 毒蛇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166回 天神力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159回 神算第386回 奇襲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298 貿易隱患第430回 釜山第10回 按勞分配第27回 華佗第458回 卑鄙第294回 西征(下)第42回 誰是誰非第51回 風雲變色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8回 險勝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438回 行賄第78回 ??vs張飛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428回 孫吳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257回 盤道第206回 五十六第472回 小麻煩第572回 慫恿第165回 兵權第93回 出使烏桓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209回 自大狂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400回 敏感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406回 大事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350回 大手筆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
第23回 馬鐙,蘇雙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537回 二喬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155回 立誓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17回 張飛買酒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20回 古代追星族第355回 開眼界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85回 議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177回 誅文丑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160回 紅眼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477回 驚變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253回 劫駕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510回 毒蛇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166回 天神力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302回 黴運當頭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159回 神算第386回 奇襲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298 貿易隱患第430回 釜山第10回 按勞分配第27回 華佗第458回 卑鄙第294回 西征(下)第42回 誰是誰非第51回 風雲變色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8回 險勝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369回 趙雲的愛慕者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438回 行賄第78回 ??vs張飛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428回 孫吳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257回 盤道第206回 五十六第472回 小麻煩第572回 慫恿第165回 兵權第93回 出使烏桓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209回 自大狂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400回 敏感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406回 大事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350回 大手筆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