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

“聖戰?”于吉等劉備說完,把眼睛瞪得好懸沒有掉出來。

于吉這老道,活了這麼大一把年歲,雖然因爲修道和研究道法,在政治敏感上,以及手腕上,很是不如劉備,可於吉畢竟還是一個高人,平常結交的也都是水鏡先生那樣的高人,當然明白劉備所說的這個聖戰,不是什麼好東西了,這分明就是劉備挑自己出面頂缸嘛。

于吉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一口拒絕道:“不行。不行。這怎麼可以?我本修道之人,怎麼能爲了弘揚道法,讓無辜的教民去送死呢?”

“老神仙,備這不也是沒辦法嘛。如今孫策聯合了袁術,再次的發兵來圍攻於備。如今我的塗中都丟了,單憑我的實力,備一個人是絕對沒有辦法兩線作戰的。而您的那位好友,如今也抽不出人手來此相助。備實在是獨木難支啊。而當備也滅忙之後,您的聖火教,那可就更難以生存了。如今,您聖火教在廬江地道場,已經全被孫策清乾淨了。那孫策已經與您的聖火教結成了死仇,就算您想化解,息事寧人,可那孫策也絕不會留下您聖火教這個隱患,而您那些忠誠教徒,也絕對不會允許殺害他們道友的劊子手,能夠太太平平。既然事情都已經到了這麼一個地步。您難道就認頭以後孫策把您的心血,全部剿滅。把所有忠於聖火教的教民趕盡殺絕!”劉備非常真誠地看着于吉說道。

于吉當時啞口無言。劉備說的這些都是實情。由不得於吉反駁。如今孫策已經把聖火教定爲邪教了,同時也殺了那麼多地聖火教教徒。等孫策統一了江東、江南之後,孫策肯定不能留着聖火教這麼一個隱患在事後生事。就算自己想要忍下,那孫策也不可能相信的。而且。如今的聖火教損失這麼大,若是沒點說法,也確實不好向那些信徒們交代。而除此之外,于吉如今的年紀也有些大了,于吉也實在是沒有那麼多的精力能夠拋棄眼前的基業,重新再來了。

劉備看得於吉有幾分猶豫,又開口說道:“老神仙,這聖戰可不是您的私心。也不是您要讓那些無辜的教徒去死。而是那孫策逼得啊。就憑孫策地那道命令。您教下的中堅分子,肯定是不會退教的。而沒有組織和抵抗的他們,除了被孫策殺害,那也是別無他途的。您這要是發起聖戰,那可是在拯救他們的性命。而那些立場不堅定的教徒,也會因此堅定了信心。這可是您弘揚道法的一個大好機會啊!”

一個人有弱點不要緊,可弱點若是被別人知道了,那可就麻煩了。于吉這麼大地一個世外高人。平生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弘揚道法,傳遞道統。而這一點又充分的被劉備知道了。于吉也就算計不過劉備了。

于吉猶豫地說道:“玄德公,即使咱們發起聖戰。可倉促行事,準備有所不足。面對孫策他們的大軍,教徒們又如何可以抵擋?”

劉備不動聲色地說道:“老神仙,昔日,張角號稱:大賢良師。振臂一揮,一呼百應,數百萬的信徒,爲其起而戰之。若不是其最後管束不利,其教衆淪爲盜匪,這天下恐已易主矣。如今。老神仙您的道法,更在張角之上,您的教徒也比他的更加忠誠。您還有什麼的擔心的?難道您對自己沒有信心嗎?”

想當初,劉備求教於于吉。于吉直指本心,款款而言。那是何等的瀟灑和風範。可如今,于吉被劉備抓住了弱點,主導了思路。這恐怕也就是所謂的:當事者迷。

于吉一想:連張角這樣的晚輩,都能有如此的號召力,自己當然更可以了。而至於指揮兵馬作戰,雖然自己並不擅長,可這不是還有劉備了嘛。劉備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雖然沒有什麼大地勝利,可也沒有什麼損失,這要不是劉備時運不濟,一直缺兵少將,劉備也不會次於孫策他們。先前,光是孫策一家和劉備打的時候,不是一直被劉備壓着打的嘛,這要自己發動了教徒從軍,劉備有了足夠多的兵馬,當然也就可以打敗孫策他們了。而且,實在不行,不是還有司馬徽了嘛。他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於是,于吉咬着牙說道:“好。貧道這回就跟老天搏上一搏。”

隨後,于吉讓劉備準備器械,自己則去發動聖火教的教民加入劉備的軍隊,抵禦孫策的入侵。與此同時,于吉還答應劉備,親自去見司馬徽,爲劉備請幾個幫手回來。

而就在劉備和于吉他們在江南緊鑼密鼓的發起聖戰之時,一隊浩浩蕩蕩的軍馬,也正在急急忙忙地往長安奔行。

“快!快!快!過了前面那道山坡,咱們就到了。這要是到晚,軍師責罵下來,當心本將軍要了你們的小命!”領軍的將領在不斷的呼喝着,催促着。

可就在這支部隊剛剛來到那個山坡,突然間,震耳的馬蹄聲響起,還沒等這支急忙忙趕路的部隊醒過味來,山坡之上,箭如雨發,這支正在急行軍的部隊當時就亂了。而就在這支部隊混亂的時刻,山坡之後也轉過來了大批的馬軍。一個盔甲鮮明,刀槍明亮。猶如一隻離弦的利箭一般,兇猛的衝入了這支混亂的部隊。本就有些混亂的部隊,一下子就呈現出了潰散的趨勢。整個襲擊的各個環節,那配合得,真是天衣無縫。

“我乃武關副將段成,敵將可敢與我決一死戰!”段成眼看控制不住局勢,爲了挽回敗局,聲嘶力竭的大喊着。

而當段成剛剛喊完,遠處一將飛來,掄刀就劈向了段成。段成急忙挺烈焰叉封擋。耳輪中就聽‘咔嚓、嘭’的一聲,段成連叉帶人。被來將砍作了兩半。跌落了塵埃。

“無名的鼠輩!”顏良揮去刀頭的鮮血,不屑一顧地說道。轉而催馬,又殺向了敵軍。

本就已經快要潰散的部隊,在段成喪生,沒人指揮的情況下,更是加快了潰散的速度。各個兵丁,以比來時更快的速度,更快的熱誠和信念。轉身向後跑去。

雖然有玩笑說,一個人的後面有狼追着,會充分的發揮他的潛力,可以跑的快速無比。可事實上,人的兩條腿,怎麼可能跑過馬去?何況,大軍掉頭,後面的部隊還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這擁擠到一起,又怎麼跑的起來?

隨着顏良手下的兵丁大聲呼喝幽州的傳統名言:“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放下武器。跪地者免死!”以及“賊首已死,繳械跪地者不殺!”死鬼段成帶來的這支人馬,紛紛地棄械投降。

顏良眼看大局已定,勒住了戰馬,心中稱讚:這圍城打援,果然是一個妙計。這五萬的敵軍,不怎麼費勁的就拿下了,真是輕鬆啊。

事後,顏良統計戰報,自己帶三萬人在這裡伏擊。自身地損失不過六百,而殺敵近六千,敵自相踐踏者。足有萬人。俘獲俘虜三萬多,只有不到千人跑入了叢山之中,無法追緝。這真是太輕鬆的立功。

顏良統計完畢,收隊迴轉幽州的長安大營,向劉明、關羽。交令請功。

劉明記顏良大功一件,隨後命人將此事喊與董卓長安的軍兵、百姓知曉。同時又命人將董卓武關的援兵已經被殲滅一事,寫在白紙之上,分黎明、傍晚兩個時辰,以無頭的弓箭射入城中,動搖長安守城兵丁,以及百姓的信心。

董卓得知此事之後,立刻命人叫李儒前來詢問。而李儒此時,卻在第一時間命令士兵全城搜索幽州射進來的那些宣傳單。李儒下了嚴令,如有百姓或官兵膽敢私藏幽州宣傳單,或是議論此時者,一律殺無赦!

李儒忙完了此事,這才隨着召喚者,前去晉見董卓。

董卓一看到李儒,立即驚慌地問道:“賢婿,咱們武關的援兵,被幽州所滅一事,你看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岳父大人,以小婿看來。這事恐怕是真的。按着小婿地命令。咱們武關的援兵,也就是這一兩天就到的事情。劉明他們在此時宣傳此事,應該假不了。”

“啊?咱們的援兵已經被他們消滅了。咱們外無援兵,這長安如何守的?”董卓驚恐地問道。

“無妨。武關那地方,乃是與曹操交界的地方,如今曹操敵我不明,我也不敢把武關的兵馬全部調光。故此,此次前來回援的援兵,只是武關兵馬的一半。只有五萬之衆。他們行走內地,被消息靈通的幽州偶然察覺,發現並擊潰,這也不足爲奇。不過,他們也不過是小婿用來引起劉明關注,分散劉明兵力的援兵而已。小婿先前還曾下令調武威的郭汜領全部的兵馬回援,那武威的兵馬有十萬之衆,郭汜本身又行武多年,經驗豐富,又是從幽州軍隊所不及的北面調回來,再加上咱們武威的部隊吸引住了幽州的注意力,郭汜一定可以萬無一失的帶着部隊回來支援的。何況,我那最後的手段,我也跟您說過了。這也就是這幾天的事了。到時候,劉明吃不了,兜着走,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李儒不慌不忙地說道。

董卓一聽,那是高興的哈哈大笑。完全沒有注意到李儒所說的其命令郭汜帶着全部的兵馬返回,那武威的防守可該怎麼辦。此時的董卓光想着自身的安全,又怎麼會想到武威的百姓再沒有官兵保護下,會不會遭到外族的捋掠。雖然即使董卓的部隊駐守在那裡,對當地的百姓剝削和壓榨也是不怎麼的,可這意義總是不同的。再怎麼說,董卓作爲大漢的官員,那也是守土有責的。

而此時劉明他們真的會因爲消滅了董卓武關的援兵,就不再注意董卓其他的方的援兵了嗎?

這怎麼可能?

劉明他們的這個計劃,起源於黃月英的七年計劃,經過了郭嘉、賈詡等衆多謀臣的研究,完善。那可是考慮了相當多的事情,制定得非常完美了。圍住長安,就是爲了圍城打援,把董卓留守在其他堅城之內的兵丁,全都引到長安城外進行消滅。以減少攻克長安之後,接收董卓其他的方的困難。反正有董卓在長安,他們不可能不來救援的。而當董卓一沒有了,董卓其他的方的兵馬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整個涼州怎麼還可能有其他的人敢來頑抗?

故此,董卓幾處外地兵馬前來長安的要道上,那都有劉明的探馬日夜守着,靠着飛鷹傳遞消息,董卓的那些兵馬一動身,劉明就能立即得到情報,並作出正確的部署。除非李儒還有董卓不知道的秘密兵馬,並且還不是衝着長安來的,否則的話,那是沒有可能瞞過劉明的。畢竟幾萬大軍的行動,即使是再隱秘,也不可能像一兩個人走路一樣不被人察覺。數萬人走路,幾里路之外的人,不用看,也能聽到。

而劉明手下的文丑,也早就奉命領了十萬的軍馬,繞過長安,阻擊從武威趕來救援的郭汜去了。

只不過,文丑這傢伙,兇悍的很。劉明命令其阻擊,其本意乃是讓其挑一個好地方,就像顏良似的,給郭汜來一個冷不防,一舉擊潰郭汜的援兵。可文丑一個是沒聽出來。另一個是文丑也做不來挑地方,打埋伏的勾當。平白的辜負了劉明的美意。這也怪劉明跟身邊的郭嘉他們處久了,把所有人都當一點就透的聰明人了。

那文丑領兵出來之後,直接就挑了一個廣闊的場所,擺開了陣型,等候着郭汜的到來,要跟郭汜來一場明明白白的廝殺,正面擊潰郭汜的兵馬。

文丑這樣明目張膽的攔截,理所當然的會被郭汜發現了。一場不該發生的惡戰,上演了。

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523回 始末第168回 吃主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572回 慫恿第247回 對撞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20回 夜談第165回 兵權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408回 花海第461回 奪權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516回 賣票第523回 始末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46回 埋伏?第612回 悲壯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267回 天行健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230回 勤快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464回 麻雀戰第73回 你可知罪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153回 亂第34回 劉明說理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560回 誰去第97回 完婚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63回 邀約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53回 亂第454回 拼命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529回 神罵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553回 賭約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199回 七大寇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43回 紅十字會第430回 釜山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69回 高人第457回 殲滅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138回 破關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155回 立誓第47回 危局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503回 變,變,變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154回 燒荒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313回 驚喜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136回 小強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408回 花海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506回 巨響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384回 連環策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1回 空兵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84回 郭嘉的忠告
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523回 始末第168回 吃主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572回 慫恿第247回 對撞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20回 夜談第165回 兵權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408回 花海第461回 奪權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516回 賣票第523回 始末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46回 埋伏?第612回 悲壯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267回 天行健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230回 勤快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464回 麻雀戰第73回 你可知罪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153回 亂第34回 劉明說理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560回 誰去第97回 完婚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63回 邀約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53回 亂第454回 拼命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529回 神罵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553回 賭約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199回 七大寇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43回 紅十字會第430回 釜山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69回 高人第457回 殲滅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138回 破關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155回 立誓第47回 危局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503回 變,變,變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154回 燒荒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313回 驚喜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136回 小強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408回 花海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506回 巨響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384回 連環策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1回 空兵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84回 郭嘉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