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回 恐怖

情人節快樂。沒有情人來看書的,那就從書中找點快樂吧。請支持我的新書。^0^

------

隨着隆隆的戰鼓聲,幽州的兵馬在前進,冀州的兵馬也在前進。可率先取得戰果的卻不是兩邊正在前進的兵丁。

只見黃忠兩箭連發,測定了一下風向和距離,隨即黃忠大吼一聲:“前舉四十,弓開滿月,三箭連射。”

就在黃忠喊完之後,駐留不動的弓箭手方陣之中,立刻此起彼伏的傳蕩着黃忠的命令,隨着弓箭手方陣之中各個尉官的號令。一萬名的弓箭手擡起弓箭,快速的連射三箭。

這些沖天而起的箭支,越過了幽州正在前進的兵丁,密集的覆蓋在了淳于瓊的大軍頭上。

可憐。好可憐。像袁紹等等的諸侯,他們軍中只有領兵的大將才有鐵製的頭盔可戴。一般的兵丁也就是有塊布頭包下腦袋罷了。穿得也不過是號衣。幽身皮甲的,那都是小頭目一級了。這就更別提頭盔了。而且,此時這些兵丁又全都是在快速的奔跑着,準備和對方進行廝殺。哪裡有人會注意到頭上?再加上淳于瓊倉促出兵,爲了保證士兵在低落的士氣下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排列的是密集隊形。於是乎,悲劇發生了。太可憐了。只是這三波的箭雨,立馬就使原本還算密集整齊的隊列變得疏鬆起來。非常多的士兵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呢,就被從天而落的箭雨釘在了地上。有的是被長箭貫穿了頭顱直接釘到了地上,有的是被長箭從肩部射穿釘在了地上,還有的就是被從天而落得長箭釘穿了腳板,釘在了地上。釘穿腳板的,應該算是幸運的了。最少他們在此時還活着。不過,同樣也就屬這些幸運者的慘叫聲最大,其他得那些慘死者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了。而那些倖免遇難的,或是隻是被流矢劃傷,以及被射中胳膊、大腿而沒被釘在地上的超級幸運兒也都被嚇傻了。對面的兵丁不也是在往這邊跑嘛,這些長箭是從哪來的?

當然了,這麼多的士兵也不是全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也有頭腦靈活的,親眼看見這些長箭飛過來了。可惜,這些兵丁在擁擠的隊列當中也無處躲閃。只是做了一個明白鬼罷了。

此時,淳于瓊的這些士兵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本能的產生了驚愕、困惑、恐懼、無措。

可這時,幽州的鐵騎卻沒有任何得耽擱,他們正好經過了慢跑預熱,現在快速的衝刺起來。這支在張遼帶領下的鐵騎軍,猶如一把尖刀相仿,非常輕鬆的就插進了淳于瓊這支已經變得疏鬆的隊列當中。

恐懼、沮喪等等的惡劣氣氛迅速的在淳于瓊的大軍當中蔓延開來。原本淳于瓊的這些士兵就被張遼的武藝所折服,更爲自己乃是不義之師所羞愧,此時又目睹了同伴瞬間喪生的慘況,這支本來還算是精銳部隊的軍隊,瞬間之內,決死戰鬥的信心就被瓦解了。就連淳于瓊等人也明白如今殘缺的隊形也確實禁不起鐵騎軍正面的衝撞了。於是乎,這些淳于瓊的兵丁在淳于瓊的帶領下,掉頭就跑。

淳于瓊大軍的敗局已成,已經無人可以再改寫戰爭的勝負了。看着這一切意料之中的變化,劉明巍然而笑。五支迎風飄揚的令旗只動了兩面,左右側翼的兵馬、以及預備應付突發事件的兵馬還沒動,對面的這支部隊就潰敗了。看來袁紹的兵馬訓練的時間還是短呀。

看起來差不多了。劉明盤算了一下,開口說道:“傳令,左翼按計劃包抄攔截。”

隨着劉明地命令。一支藍色的大旗舞動起來。主戰場三裡之遙的左翼,立即捲起瞭如煙的征塵。而劉明在說完這最後的一支命令後,轉身走下了指揮台。準備給出征的將領慶功。

賈詡、典韋也隨後走了下來。

要說劉明這座指揮台,那也是一個創舉。底座是二十多丈高的小土山,由劉明工程兵用挖壕溝的土壘起來的。上面又起了一座高十丈,長寬各二十丈的指揮台。居高臨下,那戰況是一覽無餘,而且又因爲是在大營裡壘起來的,比以前劉明在戰場上指揮,不僅清楚了許多,能更好的把握戰機,就連安全性也提高的更多了。再配上剛剛做出來的單孔望遠鏡,就連渤海城內一舉一動,那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唯一的可惜。就是這種望遠鏡現在還沒法量產。畢竟劉明對光學成像的原理也不懂。這個年代更沒人搞得清楚。

不過,好在現在劉明煉出來的那些玻璃堆積如山,而劉明手下的工匠又多的數不勝數,而且他們又有劉明帶來的那副眼鏡的實物,以及劉明似是而非的指導。在浪費了大量的玻璃之後,還是搞出來了幾個。只是成功率太低了。平均每一萬個成品,也就有一個成功的。

這也就是劉明的這些玻璃都是自己煉的。而劉明又在糜氏兄弟的建議下,爲了維持玻璃製品的神秘性和奇貨可居性,沒有進行傾銷。造成了大量的玻璃堆積,這才浪費的起。

但是,劉明在用過了之後,唯有一個字表示:值。此時適逢亂世,不管是有志之士,還普通的豪族,現在都是囤積米糧,招募莊丁以自保。所以這些奢侈的東西此時根本沒用,都是賣不出去的。就連老百姓都要鏡子沒用。那自己還賣鏡子幹什麼。可是,每當自己在走關係的時候,適當的用一面黃金寶鏡當作稀世奇珍送出去,走走關係,每每能起到震人心絃的作用。這樣就值了。尤其現在又做出瞭望遠鏡,雖然浪費的太多了。可軍事意義太重大了。所以,劉明堅決的支持糜竺提出來的:不賣!管制!保密!這個三個方針。

此戰,劉明軍隊大勝。不過,除了一些俘虜之外,劉明也沒落着什麼其它的實惠。畢竟淳于瓊是出城作戰,軍需物資什麼的都在城裡。戰場上掉的那些兵器,劉明也看不在眼裡,那些東西也就撿一些有用的鐵器進行回爐另造。其它的也就丟了算了。沒有什麼保留的價值。

淳于瓊沒抓着。袁紹手下淳于瓊這些當將官那可都是有馬匹的,他們又全是在後面督陣的,局勢不可挽回的時候,淳于瓊率先就跑了。劉明的左翼人馬根本沒堵着。而且渤海城守城的周昂也是一個狠主。淳于瓊等人一進城,立即就命令緊閉城門,收起吊橋。對於那些跟隨在淳于瓊身後跑回來,堵住城門的士兵,那就是一通的亂射。殺戮無數。不過,城門也因此順利的關上了。一點的機會也沒給劉明他們留。

好在劉明的目的也不在渤海、以及淳于瓊的身上。對如此情景也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周昂的作爲,讓那些流落在城外的冀州士兵在知道自己被無情的拋棄了之後,傷心之餘,徹底的放棄了抵抗。讓劉明部隊在接受俘虜的時候,輕鬆了不少。也便於劉明部隊今後的宣傳。更是讓劉明滿意。

劉明是滿意了,可淳于瓊卻嘀咕了。按理說,一戰擊潰了敵軍的主力。理應應該強攻猛打,趁着熱乎,趕快抓緊時間破城。可是劉明那邊卻一點動靜也沒有。這可讓淳于瓊毛咕了。

反常!太反常了。劫後餘生的淳于瓊看着眼前在渤海城外忙忙碌碌修築營盤的幽州兵丁,百思不得其解。雖然淳于瓊這回輸了,而且輸的還挺慘。可淳于瓊剛回來的時候並沒有當回事。兵家勝敗,那乃是平常的事。這回自己敗了,那是自己準備的不充分。只要自己還活着,那今後的勝負就難說。

故此,剛兵敗回城的淳于瓊只認爲幽州軍隊能拼善打,不愧是天下第一軍的名號。可淳于瓊對守城還是充滿信心的。畢竟守城和野戰不一樣。從城下往城上射箭,能比城上往城下射箭更遠、更方便嗎?你再厲害的騎兵能直接跳上城牆嗎?還不是得用步兵向上堆。到時候,那就看攻城和守城之間的手段如何了。以自己現在剩下的這五萬多人,配上這些年來貯備的守城器具,再加上渤海城自主公接管以來,就爲了防範幽州而連年加固、加厚的城牆。就算劉明有再多的軍隊,那沒個倆三月的,也別想攻破渤海城。可到那時,主公早就帶着大部隊支援來了。幽州的這點兵馬算什麼?

可是,此時,淳于瓊看不懂。以幽州這方面的動靜,這分明是打算長久圍攻的意思,一點也沒有速戰速決的表示。這是什麼意思呢?消耗戰?不能呀。主公這邊五十多萬的兵馬。幽州那面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兩邊消耗,對誰也沒好處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淳于瓊搞不懂。周昂也搞不懂。朱靈那就更不用說了。人總是對於自己搞不懂的事情感到恐慌和恐懼。人嚇人,嚇死人。就是這麼回事。現在淳于瓊這些人就是這樣。

最後。淳于瓊和周昂一商議,搞不懂也就別想了。趕快給主公寫信求救兵要緊。這要是渤海城這道防線被攻破了,那後面主公發家的渤海郡可就再無屏障可守,這要是被幽州長驅直入了。自己這些人是吃罪不起的。

連夜,朱靈帶着淳于瓊的書信就直奔信都,向袁紹請求援兵去了。

渤海城的一舉一動,那都在幽州軍隊的監視之中。可也不知道是朱靈的武藝高超,還是幽州部隊在得到勝利之後,鬆懈了。朱靈經過一番拼殺,愣是衝了出去。

至此,淳于瓊纔多少放了一些心。認爲戰況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是,就在淳于瓊放心的同時,幽州劉明的帥帳裡在得到朱靈衝出重圍的消息後,那也是歡笑不斷。

劉明點頭對賈詡說道:“不錯。按計劃行事吧。”

賈詡接令,立刻就按着既定的方針安排了下去。

次日,天剛矇矇亮,睡下還沒有一個時辰的淳于瓊就被手下叫醒了。

淳于瓊慌慌張張的隨手下到城頭一看。周昂早就等在了那裡。不過,此時周昂並沒有留意淳于瓊的到來。而是糵呆呆的看着城外發愣。

淳于瓊也連忙向城外看去。這一看不要緊。淳于瓊也傻了。

只見一夜之間,幽州連營扎出了數百里,把渤海城徹底的包圍了。圍的一個鐵桶相仿,水泄不通。

老天爺呀!這得多少的兵馬呀。淳于瓊被幽州龐大的兵力徹底的鎮住了。而且,淳于瓊敢肯定,這些連營絕對不是虛張聲勢的空營。肯定是實實在在的兵馬。別不得不說,單是此時在幽州營地外面挖壕溝,然後用挖出來的土,堆土城的士兵就不下二十萬。也就說幽州這回最少也派了五十萬到七十萬的兵馬來攻打渤海城。

淳于瓊徹底的傻了。這幽州也太能裝了。別人都有五萬兵馬就說成十萬兵馬,有十萬就說成二十萬。爲的是嚇唬別人不敢妄動。可這幽州倒好,有這麼多的兵馬,竟然只說有五十萬。太可氣了!現在這裡的兵馬都不下五十萬。那再加上幽州其他地方防守的兵馬。這幽州兵到底得有多少兵馬呀?

淳于瓊算不下去了,頭疼!單只是眼前的這麼多兵馬,自己的這個渤海城就沒法守。對方拿人推,都能把渤海城推平了。你說這城可怎麼守?淳于瓊心煩之下,喝悶酒去了。實力懸殊,必輸無疑的戰爭還有個什麼打頭。

此時,淳于瓊也明白了,對方有如此多的兵力,只要這些兵馬都有自己兵敗當日所遇到的那支部隊一半的水平,自己的主公袁紹這回也就算完了。冀州肯定要換主了。人家不立即攻城。就是想和自己的主公袁紹在這裡決一死戰,分個勝負。現在自己守城,一點的意義都沒有了。現在自己只能等着自己得主公袁紹帶大軍來決戰了。這樣的戰場上,已經沒有自己表現的機會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218回 應對第91回 妙計破城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160回 紅眼第533回 肯薩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55回 開眼界第285回 議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95回 和親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277回 衰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257回 盤道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488回 突飛猛進的呂布第153回 亂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439回 受賄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4回 法墨傳人第573回 大志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121回 槍手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356回 敗退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52回 劉明當官第620回 張飛怒第198回 一年後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92回 西征(上)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533回 肯薩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148回 拜月第79回 猛漢典韋第291回 西行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479回 可憐人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620回 張飛怒第5回 初見流民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573回 大志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180回 涵養高第284回 笑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66回 雨夜豔遇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531回 攻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184回 兩難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23回 馬鐙,蘇雙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
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218回 應對第91回 妙計破城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160回 紅眼第533回 肯薩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55回 開眼界第285回 議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95回 和親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277回 衰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257回 盤道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488回 突飛猛進的呂布第153回 亂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439回 受賄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4回 法墨傳人第573回 大志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121回 槍手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356回 敗退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52回 劉明當官第620回 張飛怒第198回 一年後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92回 西征(上)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533回 肯薩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148回 拜月第79回 猛漢典韋第291回 西行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479回 可憐人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620回 張飛怒第5回 初見流民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573回 大志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180回 涵養高第284回 笑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66回 雨夜豔遇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531回 攻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554回 巫神黃月英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184回 兩難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23回 馬鐙,蘇雙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