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回 驚天之秘

劉明一看這個水軍統領認頭了。微笑着說道:“你既已知錯,當可既往不咎。不過,你先把你自己的出身交代一下吧。”

這個水軍統領,恭敬的應了一聲。隨後,慢慢地把自己的出身來歷和意圖,全都交代了一番。

劉明一聽真是大吃一驚。敢情這倆人還真不是日本人,因爲現在這會兒,根本就還沒有日本這個名稱呢。而那個水軍統領,也還真的就是中原人的後裔。

這個大統領的祖先乃是當初先秦徐福東渡,所帶的三千童子之一。

那徐福當初爲了避禍,謊騙秦始皇,打着爲秦始皇尋求不死仙丹的名號,就出了海了。當時,徐福順着海風,漂流了一月有餘,遇上了一個大島。從此就住了下來。而徐福雖然自此居住海外,可他還是心懷故土的。當時,他就把自己最爲得意了兩個弟子,一個賜姓中,一個賜姓源。合起來,就叫中原。依此來寄託自己思念故土的感情。而徐福所在的那個島的名稱,也被徐福改爲了九州。

那個被賜姓源的弟子,就是這個水軍大統領的祖先。

本來要只是如此話,徐福帶着他的這些弟子,居住海外,倒也是人間美事。過上幾十年,等風頭過去了,在想法回來。也不無不可。

可惜,天下哪有那麼多的好事?

這九州島上除了徐福他們之外,還有許多的當地土著。當徐福剛遇到這些土著人時候,這些土著人還處在母系氏族的社會,部族首領乃是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整個部族的人口也就一兩萬人,比徐福他們多不了多少。可即使是這樣,那些土著人還是自以爲是地認爲自己兩萬來人要比徐福他們的一萬多人厲害得多,並向徐福他們發起了進攻。

結果,不言而喻,徐福能把秦始皇都騙得團團轉,那又豈是浪得虛名之人?而且徐福帶來的,除了護衛他的軍隊之外,就是他自己的門人弟子。這些當地的土著人,那哪還有個好果子吃?當然是一敗塗地。

當時的那個女部族首領,把自己獻給了徐福,以求取得徐福的諒解。

這徐福本是修道之人,有慈悲之心,看這些土著人都乞降了。也就不願再過於追究了。當下就饒了他們。而且徐福自己也沒收下這個女部族首領,而是把這個部族首領許給了自己的大徒弟中自在,作爲陰陽合籍雙xiu的伴侶。

可沒想到,這倒種下了禍根。

那個女部族首領本來就長得十分的狐媚,和中自在合籍雙xiu之後,又是曲意承歡,把中自在服侍的飄飄欲仙,說什麼都離不開她了。而且這個中自在還把自己所會的本領,全都教給了這個女部族首領。

那個女部族首領也夠能忍的,徐福活着的時候,一點的異動都沒有。讓徐福都以爲自己成功的教化了一個海外的蠻夷部落。可是!徐福剛一死,那個女部族首領立刻就逆運陰陽和合大法,把徐福的這個大弟子給害死了。同時她又發動早就蓄謀已久的兵變,一舉把頑抗的徐福弟子全都殺死了。而那大統領的祖先則屈服在這個女部族首領的統治下,活了下來。

而當這一切都搞定了。那個女部族首領利用從中自在的身上學到的本領和知識,立馬帶領族人,宣佈建國,自封爲:邪馬臺女王卑彌氏。

直到很久之後,徐福的那個源姓弟子在成功地融入邪馬臺上層社會之後,這才知道,那個邪馬臺女王的毒辣計策,並不是這個邪馬臺女王首創的。早在春秋戰國至秦初的時候,由於(西元前473年)越滅吳,(西元前333年)楚滅越,(西元前223年)秦滅楚,均造成吳越(江南)一帶的人口,大規模的遷徙。而這些擁有大型海船的吳越人由海路出逃,攜帶稻種及農耕技術就抵達了九州。而那時候,這些土著人就玩過這麼一手。併成功的獲得了稻種,以及農耕技術。而且最終也融合了那些吳越遺民。

不過,這個源姓弟子雖然表面上屈服了。可他並沒有忘記過自己是華夏人的子孫,也沒忘記自己對邪馬臺女王的仇恨。他臨終的時候,把這個秘密就告頌了自己的長子。並交待這個秘密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不管哪一代,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落葉歸根,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要復仇。

而這個源姓弟子的後代子孫,爲了保密,每一代人都是在臨終時候,才把這個秘密和心願交給下一代的繼承人,也就是當代的族長。而這一代的繼承人,就是這個大統領——源義中。

當源義中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就再也不能忍受自己受這個邪馬臺女王的統治了。

正好,這代的邪馬臺女王十分的羨慕鄰國的狗奴國因爲擁有‘漢委奴國王’印,從而可以對其他的各國收取歲供。而源義中看準了這一點,就唆使邪馬臺女王親自派使者向大漢朝貢。這樣就可以自己討取一個封號,也不用再看狗奴國的臉色了。同時也可以借用漢朝的名義收取歲供了。

邪馬臺的女王被源義中說動了心。就命源義中爲使節,帶了三十餘口爲供禮,前來朝拜漢朝。

源義中從九州出來之後,按照與三韓交易鐵器的路線,來到了遼東。當時,以遼東的廣闊,源義中差點就以爲這就是漢朝的全部了。等源義中見了公孫度之後,公孫度截留了歲供。代表朝廷收了。隨後又看源義中是一個人才,就收源義中爲水軍的統領。而源義中正不樂意回去呢,有了這個機會哪能不利用的呢。當時也就同意了。

後來,源義中在遼東待的時間久了,也知道這公孫度不是什麼漢朝的國王,不過就是漢朝皇帝手下的一個大臣罷了。可是,源義中一個是認爲自己已經在他的手下當差了,作爲一箇中原人,就應該講忠義。另一個也認爲這個公孫度的實力太強大了。光是他的海軍人數,都快和邪馬臺女王的全國人數差不多了。只要自己再在公孫度的手下幹幾年,取得了公孫度的信任,那自己就可以帶着兵回到邪馬臺,進行復仇的行動了。

源義中說的這些,旁邊的那個大島五十六有的清楚,有的也是頭一回知道。那也是聽得目瞪口呆。

而劉明聽完這些,心裡暗自捉摸:這些小島上的土著人還真夠毒的,竟然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美人計,而且還能翻臉就把給他們好處的恩人給害了。真不是個東西。那個徐福也就算了,可那些吳越遺民帶去的水稻和耕種技術,哪豈是一件小恩小惠?那水稻可不僅僅是一種植物,哪農耕也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水稻農耕作爲典型的生産經濟方式,讓這些土著人取代了以往的狩獵、捕撈、採拾爲主要形式的自然經濟,由此産生的結果不僅限於生産方式的革命,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這些土著人的文化性質。他們還真的不知道感恩呀。怪不得他們能夠遺毒千古呢。

劉明越想越怒,不由得拿眼瞄向了五十六。隨口向源義中問道:“你這個五十六也是那些土著人的後代,不是咱們華夏的子孫,可靠嗎?不如本公叫人把他殺了,然後再給你安排幾個護衛如何?”

源義中立馬又誠惶誠恐的向劉明解釋了一番。

劉明這才知道,這些土著人當中,普通人根本就沒有擁有姓氏的權利,只有貴族和王族才能擁有姓氏的權利。而這個五十六的祖先也同樣是沒有姓氏的,是在跟了源義中的祖先之後,源義中的祖先覺得他沒有姓氏不方便,又因爲他是大島上的土著人,這纔給他取了一個大島的姓氏。而從此,大島一族也就依附在源氏一族的庇護下,成爲家臣一族,流傳了下來。也就是說,如果源氏不存在了,大島一族的姓氏根源也就沒有了。他們也就不再有姓氏了。又會成爲低下的人羣。所以,大島一族對源氏一族是無比忠誠的。而這個五十六,更是大島一族的五十六代孫,從小就服侍源義中長大的。忠誠上面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而那個五十六也明白了過來,指天發誓,自己會終身侍奉源義中,永世不會背叛。自己生是源氏的家臣,死是源氏的家鬼。至於那些低下的,下賤的邪馬臺人和他一點的關係也沒有!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日能和自己的主人源義中一樣,成爲一個漢朝的子民。

劉明聽的他們的表白,十分的滿意,當下表明有機會一定會滿足他們的心願的。隨後,劉明又奇怪的問源義中,爲什麼他剛纔在五十六嘰哩哇啦喊的時候,不用同樣的語言回答,而是用半生不熟的中原話呢?

這回源義中的回答,同樣也令劉明十分的滿意。敢情這源義中在離開邪馬臺之後,以身爲一個華夏人的自豪,說什麼也不願意再說邪馬臺話了。只說華夏語言。可惜,書籍、文字等等的,他還可以從祖先的遺物當中學習,可語言對話就只能一天天地說了。他平時也就只能拿五十六練習。可五十六漢話還不如他呢,故此他也只能說個半顫子。可是,他不管說得再困難,他還是照樣堅持說漢話,因爲這是他祖先的語言,而且他堅信,總有一日,他的漢話會說得非常的流暢的。

劉明滿意,太滿意了,這個源義中還真的不忘本呀。比一些二鬼子強的太多了。

不過,劉明一聽說這個源義中會寫漢字,立馬也不想讓自己的耳朵遭罪了。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叫這個源義中先回去歇息,同時讓他在晚上把他離開九州時,那些邪馬臺等國的國力分佈寫出來。

等源義中走了之後,劉明又看看了甘寧送上來的戰報,戰果還不錯,兩萬的水軍,竟然俘虜了公孫度毛四萬來的水軍,只有部分頑抗的水軍,被甘寧的水軍給射殺了。而甘寧水軍的損失,不過纔是小船二百。及部分駕船的水手。那些水手在駕船撞過去之後,除了掉在敵軍甲板上的必死無疑之外,那些落入水中,除了正好落在有公孫度的水兵護船的周圍,也還要拚殺一番之外,其他的水兵都基本獲救了。那六千奉命撞船的水軍最後陣亡了三千六百多人。

劉明心裡捉摸:甘寧造的這些小船都快成了人體魚雷了。可是,這也是錯有錯招。要不然甘寧這回可要吃虧了。而且這也不能說甘寧的這種戰術不好。甘寧的水軍經驗那都是在江裡面作戰得來的,江裡面能成個二三十人的小船就不小了。而且還可以更加的靈活機動。這要是兩邊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十幾艘的小船,登陸一艘大船,也一樣能取得不凡的戰果。同時小船還可以靈活的護衛自己的大船。就跟現代的護衛艦似的。按理說這樣的戰術也不錯了。只可惜,這樣的戰術在近海還可以。這要是到了外海上,那些小船那經得起多大的風浪。肯定是不行的了。還是得造大船。這個源義中倒不錯,還有過航海的經驗,以後讓他和甘寧合作,肯定是就沒問題了。不過,在那之前,一定要把他的漢話教好了。

翌日,源義中給劉明上了一道表。

劉明一看,寫得還挺詳細,原來現在的海外諸島。大致上分爲了這幾個國家。

對馬國:方可四百餘裡,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對馬國以漁業爲主,但有食米的習慣,與九州的農民進行易貨貿易。

一大(支)國:方可三百餘,多竹木叢林,有三千許家,差有田地,耕田猶不足,亦南北市糴。即今壹岐島,農業比對馬國發達,漁業仍佔較大比重,需要通過交易獲取稻米。

末廬國:有四千餘戶,濱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見前人。好捕魚鰒,水無深淺,皆沈沒取之。(即今唐津灣的松浦半島,繩紋晚期的菜畑遺址發現水田遺構,說明是水稻農耕最早的傳播地之一,同時保留著漁民的習俗。)

伊都國:有千餘戶,世有王,皆統屬女王國,郡使往來常所駐。(亦即古代築前之怡土郡,從三雲遺址出土大量銅劍、銅矛、漢鏡等,其中有8塊玻璃璧,有人推測是漢朝所賜的王標。)

奴國: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曾奉貢朝賀。現二萬餘戶,盛產青銅器。規模頗大。

邪馬壹(臺)國:從奴國向東,是擁有“千餘家”的不彌國,向南是“五萬餘戶”的投馬國,再往南便是女王所居的邪馬臺國,人口“可七萬餘戶”。

女王統轄的範圍內還有21國,足跡所及限於九州北部,其南尚有“不屬女王”,“男子爲王”的狗奴國;渡海向東,還有侏儒國、裸國、黑齒國等。

邪馬臺現任女王卑彌呼,家傳陰陽和合神功,能事鬼道,能惑衆,以宗教治國;平日了有男弟佐治國,日常政務業委任男性執掌。

男弟之下的中央一級官吏,均冠以“大”字。

“大倭”總管經濟貿易:“收租賦,有邸閣。國國有市,交易有無,使大倭監之。”

“大率”負責行政法律:“自女王國以北,特置一大率,檢察諸國,諸國畏憚之。常治伊都國,於國中有如刺史。王遣使詣京都、帶方郡、諸韓國,及郡使倭國,皆臨津搜露,傳達文書、賜遺之物、詣女王,不得差錯。”

“大夫”出使中國的大使:“自古以來,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女王通聘漢朝,所派大使均有“大夫”頭銜。

劉明看了之後,覺得這個源義中的字,寫得還不錯。可內容就不知道真假了。不過,劉明一想那個源義中也沒必要騙自己。因此也就隨手把這個表彰遞給了賈詡。

賈詡看了之後說道:“主公,這個表彰沒有問題。跟咱們史書上記載的差不多。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8),咱們大漢出兵滅衛氏(朝鮮),在其地置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後分樂浪南部爲帶方郡。咱們大漢主要就通過樂浪、帶方二郡,將勢力擴張到半島南部,繼而打開咱們漢倭之間的通道。而咱們在建武中元二年,確實也有倭奴國奉使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帝爺賜以印綬。是爲‘漢委奴國王’金印。只是,主公您要這表彰何用?咱們現在和那公孫度大戰在即,那蠻荒孤島有什麼好掛念的?”

第317回 機會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87回 初戰異族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89回 軍紀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401回 我錯了第14回 法墨傳人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65回 劉明遇刺第43回 紅十字會第27回 華佗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155回 立誓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516回 賣票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292回 西征(上)第69回 高人第356回 敗退第376回 兵制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519回 逼供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253回 劫駕第508回 信仰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140回 顏面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438回 行賄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31回 攻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402回 鬼老精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256回 謠言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58回 名揚天下第27回 華佗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345回 屠殺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401回 我錯了第523回 始末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154回 燒荒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376回 兵制第5回 初見流民第460回 妙想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52回 劉明當官
第317回 機會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87回 初戰異族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89回 軍紀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401回 我錯了第14回 法墨傳人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65回 劉明遇刺第43回 紅十字會第27回 華佗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155回 立誓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516回 賣票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292回 西征(上)第69回 高人第356回 敗退第376回 兵制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519回 逼供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253回 劫駕第508回 信仰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140回 顏面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438回 行賄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31回 攻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402回 鬼老精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622回 程昱逼宮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256回 謠言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58回 名揚天下第27回 華佗第92回 野心的萌動第345回 屠殺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401回 我錯了第523回 始末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154回 燒荒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376回 兵制第5回 初見流民第460回 妙想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182回 賈詡之策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52回 劉明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