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回 議

“嘿嘿。吾笑這劉明雖會用兵,卻也平常。”曹操自信地笑道。

曹操當然不能把自己是被曹仁氣笑的實情說出來,那多丟人呀。而如今這樣說,不僅不會丟人,而且還可以貶低一下劉明,鼓舞一下自己手下的士氣。何樂而不爲呢?

曹操的這些手下,雖然大部分不知道曹操爲什麼會突然看不起他一貫重視的強敵劉明,可是他們依然受到了曹操那充滿自信的神態影響,感染了曹操那種輕鬆氣氛,多日來一直壓迫着神經的巨大壓力,瞬間丟掉了大半。

可是,曹操手下的那幾個核心人士卻不是這麼好糊弄的,程昱和戲志才互看了一眼,眼裡全都充滿了憂色。大戰將至,適當的藐視一下敵人,確實可以提高士氣,但是,過分的輕視對手,那可就不是什麼好兆頭了。主公應該不會那麼輕浮的,這確實不像主公往日的作風。可也難保那兩封書信有什麼蹊蹺的東西,使主公作出了錯誤的判斷,這可不可不防呀。

由於事關重大,程昱和戲志才皆不敢疏忽。二人神色間詢問了一下,決定進一步的向曹操確認一下,以免曹操犯下失誤。 Wωω ▲тt kǎn ▲C〇

戲志才直接向曹操問道:“丞相大人。這是何意?”

而程昱也在一旁提醒道:“丞相大人,劉明部隊已經接連攻破我官渡要隘,以及曹仁大寨。其兵馬勢不可擋。如今我等正在商議對策,丞相大人卻因何說那劉明也是平常?”

曹操捻髯說道:“那劉明雖然武勇,可奈何他的膽略卻是有所不足。爾等且看,這就是劉明向朝廷遞交的請罪書。吾爲漢相,漢即爲吾。這劉明向朝廷請罪,豈不就是向吾請罪。如今吾只是略施小計,引得幾路諸侯討伐劉明,各路諸侯的大軍尚未到位,這劉明就嚇得縮了回去,空有五十萬的精兵強將,卻不敢放手一搏。這不是膽略不足,卻又是什麼?若是吾處此困境,吾手握五十萬得精兵強將,前無險地可攔阻,吾定當揮師直下,一戰而定乾坤。只要滅掉了主事者,即可殺一儆百。那些還在調動兵馬的諸侯,斷不敢率先挑起事端,以遭無妄之災。然後,吾再修生養息,緩圖天下,天下唾手可得之。”

曹操說的是那麼的自信,那麼的充滿了激情,可曹操不知道的是,劉明哪裡還有五十萬的兵馬可以隨身攜帶。如今劉明的領土這麼多,哪哪都需要大兵鎮守。而且就是劉明在鼎盛時期和號稱百萬的董卓大會戰的時候,劉明也湊不出五十萬的兵馬來對抗董卓,何況是如今劉明雖然打敗了董卓,可同樣是損失不輕的,青黃不接之時。如今劉明帶過來的兵馬,不過就是管亥帶來的那些騎兵,以及張遼募集的新兵和原冀州的降兵組成的雜牌軍而已。只是,張遼在和張郃對持的時候,張郃隔着黃河,不知道張遼到底有多少兵馬,被張遼給蒙着了。而曹仁則是還沒來的確認劉明部隊到底有多少的軍馬,就被劉明給俘獲了。所以,曹操就在這些虛假的情報當中迷惑了。

這也是劉明軍隊總數量一貫保持神秘的好處。外人永遠也不知道劉明到底有多少的兵馬。如此一來,後果可想而知,要不怎麼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呢。錯誤的情報,不僅導致了曹操做出來錯誤的判斷,就連一貫從事實出發的程昱和戲志才也上當了,雖然他們並沒有因此小瞧劉明,可他們在得知劉明上書請罪的同時,也就不在乎曹操是否輕視劉明瞭。畢竟劉明都上書請罪了,只要自己這邊不主動攻擊,那自己這邊和劉明大軍即將展開的大戰,那也就不存在了。沒有戰爭,輕視不輕視眼前的劉明,那又有什麼大不了的?至於以後嘛?只要丞相挺過了這一刻,丞相有徐州、兗州這兩個根基之地提供糧草,發展實力,很快就能蓋過劉明,那時候輕視不輕視劉明又有什麼要緊的?畢竟強橫的實力,那纔是不變得硬道理。

“丞相大人果然奇才,一眼就看出了劉明的虛實,高呀。實在是高。”

“丞相大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使我等有力無處使。當今天下,論武略,當屬丞相大人第一。”

如是者,奉承之言四起。

程昱、戲志才他們雖然說不出口,卻也不好反對,可是一片歌功頌德的聲音當中,突然卻冒出了一絲不太和諧的聲音:“孟德,那劉明向來狡詐,這會不會是他的詭計呢?會不會是他用來麻痹咱們的計策呢?他那請罪書裡面就沒有什麼別的要求嗎?”

這是誰呀?好大的膽子。竟敢直呼曹操爲孟德?這也太膽大妄爲了吧?不過,曹操的一干手下雖然對這個聲音的主人都挺反感,可是也都挺習慣的。就連那曹操本人對此也都挺知足的。要知道沒別人的時候,這傢伙都是管曹操叫阿瞞的。像這樣在人前呼曹操,孟德,那就是給曹操面子了。

這個人的話音落地,那可讓程、戲志纔等激靈靈出了一身的冷汗。疏忽了,這要是劉明麻痹了自己,然後奇襲,以劉明那騎兵快速移動的速度,那自己可真是悔之晚矣。怪不得丞相會如此容忍此人,此人確實有幾分的本領。

這說話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咱們的許攸大人。這許攸仗着自己是曹操的好友,自己也立了一些功勞,並且還有張郃、高覽這兩個受到曹操重用的將領也都念在他的救命之恩而馬首是瞻。這許攸已經把自己當作是曹操手下的第一閥主了。而事實上,這許攸確實也有點曹操手下那些從袁紹那裡投降過來的派系首領的架勢。

而許攸敢這麼說,這也是許攸以和劉明打過多次交道的直覺斷定這劉明的請罪書,絕對!不會!這麼!簡單!

許攸這話給曹操提醒了,可曹操也不是一個白給的,曹操琢磨了一下,開口說道:“子遠說得不錯。劉明確實有麻痹咱們。千里奇襲的可能。但是,只要咱們派出軍隊,扼守住中牟,依城堅守,那劉明即使有大軍數十萬,那也難以急切之下攻克。而且,騎兵可以突襲,卻不利於攻城。劉明勢必還要等待大軍的跟上,如此一來,劉明那就更要拖延時日了。況且,劉明的請罪信中雖沒有提出別的什麼要求。可他卻通過子孝給吾的信件提出索借軍糧三十萬擔,這劉明既有索要財物之意,想來也不會搞什麼突襲了。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夏侯淵聽令!”

“在!”夏侯淵急忙站來出來。

“命你火速帶兵五萬趕赴中牟。不得延誤。若是那劉明兵馬到來,不許出擊,只許堅守。速速去吧。”曹操果斷的就派出了一支將令。

“遵令!”夏侯淵一點也不敢耽誤的就跑了。

許攸得意,怎麼樣?曹操的這些人裡面還就屬我行吧。一羣的酒囊飯袋,那有自己這樣冷靜機智。許攸隨即又對曹操說道:“孟德,既然那劉明索要糧草,不知你準備怎麼應對?”

還沒等曹操說話,曹操手下的許褚就火了。這許褚可是莊主出身,對糧食最是愛惜不過,三十萬石的糧食,那得多少糧倉呀。而且許褚的性子也有點憨,當下許褚怒吼道:“什麼怎麼辦?那劉明憑什麼找咱們要糧食?請主公給我一支人馬,我取劉明的首級獻給主公!”

說實在的,曹操愛惜的就是許褚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勁。可如今許褚的請戰卻叫曹操犯愁了。雖然曹操說過劉明用兵卻也平常,可那不過是曹操在知道用不着打仗的情況下,鼓舞士氣用的場面話。這要真是打去,那張郃、曹仁可都說了劉明這回可帶着五十萬的精兵強將來的。五十萬的兵馬,那可絕對不是擺設,雖然曹操以前也號稱過擁有五十萬的軍隊,可那是以前,經過劉備、陳宮的叛亂,這曹操可是完全的內耗呀。如今曹操的兵馬劃拉到一塊,那也就三十萬出點零,那還要算上張郃、高覽,以及曹操這徐州收編的部分部隊,那纔能有這個數。如今再拋去曹仁那隻望不上的五萬兵馬,曹操連三十萬都不足,這讓曹操怎麼有心情打呢?尤其是曹操對於劉明軍隊的戰鬥力,那也清楚得很,劉明的部隊,向來都是財大氣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且雖然許褚的本領不凡,力大絕倫,可劉明手下能打能拚得狠角那也太多了。曹操也捨不得派許褚這個猛將硬碰。故此,曹操只能安撫許褚道:“仲康勿急。此時還不是你出戰的時機,你乃吾的上將,豈可輕易出戰?”

曹操的說話就是好聽,許褚聽到曹操誇獎,就剩下裂着嘴笑了。真是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曹丞相也。我這麼高的大將,那能隨隨便便的就出徵,那不是太給劉明他們擡點了嘛。許褚高興的連自己是爲什麼向曹操請戰的都忘了。

可是許褚還沒有高興多久,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說道:“真是個蠢材,劉明那五十萬的大軍,那豈是這麼好打發的。孟德不讓你出征,那是愛惜你,怕你喪命而已,你高興個什麼勁?況且,如果你冒然出兵,勢必會把劉明的兵馬滯留在這裡,到那時,劉明和咱們拼了個同歸於盡,其他的諸侯卻在咱們拼命的時候撿了便宜。那你豈不是把孟德推入了火坑之中?咱們如今之策,當然是滿足劉明的條件,讓劉明退回幽州,利用其他諸侯的兵馬,消磨劉明的實力。咱們在一旁,招兵買馬,聚草屯糧。積聚實力,等待時機,方爲上策。”

說話的這個人依然還是許攸,而許攸會出言打擊許褚,一個是因爲許褚這個人耿直,只知道效忠曹操,從來沒把許攸放在過心上,那就更別提尊重許攸了,故此,許攸抓個機會,打擊一下許褚出出氣。而許攸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許攸在袁紹那裡見過劉明的手段,這劉明經常都是以少勝多的主,許攸根本就不相信曹操反倒能以少勝多的勝了劉明的大軍。許攸從心裡不希望曹操的軍隊和劉明的軍隊硬碰,許攸相信,只要曹操有自己再輔佐幾年,曹操的實力一定能超過劉明,那時候,那纔是自己大展拳腳,輔佐曹操一統天下的好時機。

“你……”許褚怒視了許攸一眼,不說話了。這倒不是許褚怕了許攸。而是許褚聽許攸說的後果嚴重,雖然許褚不知道許攸說的到底對不對。可那怕是許攸的話裡面只有一點的東西是對的。因爲自己的怒火,耽誤了主公的大業,這都是許褚不能允許的。爲了主公曹操,許褚可以暫時忍下這口氣。反正許攸說的對錯,主公自然能分辨出來。若是許攸說的沒有道理,到時候,自己再找他算賬也不遲。就他那個小身板,他還能跑到哪去?

曹操對於許攸的這個觀點,那也是大從心裡面認同。而且曹操心裡面還惦着曹仁信裡面末尾的那句話呢。雖然曹操打心裡面不相信劉明是一個忠臣,可曹操通過劉明索要軍糧這一行爲卻認定劉明是一個貪財之人。而且,在曹操最初的印象中,劉明就是一個貪財的人,商人出身,賣酒,賣紙,賣磚頭,甚至那劉明爲了錢,連俘虜都賣作奴隸。這人只要有了弱點,那就好控制,只要自己能給他足夠的利益,自己當然能調動劉明瞭。

故此,曹操點了點頭說道:“好。就依子遠的主意。咱們給劉明三十萬石的軍糧,同時也赦免他的罪過。讓他退回幽州。”

“且慢!”程昱上前一步攔道。

“仲德,可是此事有何不妥?” 曹操看着程昱問道。曹操對於這個令他轉危爲安的大功臣,那是相當重視的。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393回 變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100回 柳暗花明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0回 草原之鷹第146回 噩耗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376回 兵制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53回 正名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279回 交警第311回 瘋狂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56回 義之所在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21回 象棋?兵法?第61回 玄德弟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50回 重整旗鼓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301回 倒黴第9回 虎嘯山莊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76回 張飛請客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180回 涵養高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143回 誤會第402回 鬼老精第47回 危局第278回 高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47回 碰壁第257回 盤道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155回 立誓第461回 奪權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525回 火炮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153回 亂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45回 屠殺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132回 庭變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516回 賣票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180回 涵養高第20回 夜談第259回 心計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10回 坑死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2回 賣酒遇惡霸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110回 歸屬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63回 天馬第288回 傭兵(上)第102回 蹭藥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171回 風生水起
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393回 變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100回 柳暗花明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0回 草原之鷹第146回 噩耗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376回 兵制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53回 正名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279回 交警第311回 瘋狂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56回 義之所在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21回 象棋?兵法?第61回 玄德弟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50回 重整旗鼓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301回 倒黴第9回 虎嘯山莊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76回 張飛請客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180回 涵養高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143回 誤會第402回 鬼老精第47回 危局第278回 高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47回 碰壁第257回 盤道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155回 立誓第461回 奪權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525回 火炮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153回 亂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345回 屠殺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132回 庭變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516回 賣票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180回 涵養高第20回 夜談第259回 心計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10回 坑死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2回 賣酒遇惡霸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110回 歸屬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63回 天馬第288回 傭兵(上)第102回 蹭藥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171回 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