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

顏良心裡這個冤呀。顏良心說:我多晚兒惦着沒事找事的上你這晃盪來着。這不都是你自己瞎問得嘛。

可是,顏良心裡雖然委屈,但是,可惜說這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頂頭上司——主公袁紹大人,顏良就是再委屈,他也只能就那樣受着。尤其是顏良一想起自己今天來此面見主公所要彙報問題的重要性,顏良更是忍下了這口悶氣,拋開一切,直奔主題,畢恭畢敬的向袁紹說道:“末將知錯。只是末將得到了拜弟文丑的消息,此事事關重大,末將不敢耽擱,特來此向主公彙報。”

袁紹一聽,也是一愣。文丑?文丑不是在討伐北海的時候,兵敗身死了嗎?怎麼又活了?可隨即,袁紹就是大喜,這是蒼天庇佑呀。上天知道自己即將討伐劉明,此時正是用人之際,立刻就把文丑給自己送回來了。看來自己還真有幾分天命呀。

想到這裡,袁紹立馬高興的問道:“我那文將軍現在哪裡?文將軍音訊全無,生死不明,已經一年有餘。真是想殺本將軍了。快!快!快!快叫文將軍進來見我。”

顏良一看袁紹此時是真情流露,顏良那也是心中感動。顏良激動地對袁紹說道:“謝過主公對舍拜弟的掛念。只是舍拜弟暫時還不能回來。無法向主公親自請安,爲主公盡力。”

“怎麼呢?文將軍爲什麼不能回來面見本將軍?”袁紹奇怪的問道。

顏良苦笑道:“主公。當初舍拜弟文丑在攻打北海的時候,身受重傷,託天之幸,被幽州的紅十字會所救,只是舍拜弟文丑也因此欠下了幽州紅十字會的鉅額診療費。舍弟傷好之後,身邊無錢,只得託人上咱們這裡拿錢來付醫藥費和食宿費,咱們只有把舍拜弟文丑的醫藥費和食宿費都付清了。舍拜弟才能回來。”

袁紹一聽,頓時放下心來。毫不在意的說道:“本將軍還當是什麼事呢。不就是醫藥費和食宿費嘛,這又能值的多少?本將軍替他出了。回頭你到我府上領錢就是了。”袁紹一邊說着,一邊還捉摸着:看來這顏良和文丑的交情也不過如此呀。枉費了顏良、文丑平日裡是如何如何的了。現在只不過是一點點的金錢問題,立馬就看出遠近親厚來了。這顏良竟然還上我這裡來伸手?他們的關係,這也可想而知了。不過,這樣也好,省得他們兩個全都親密無間的,不便自己駕馭了。

袁紹說完了,本來以爲這件事也就算完了。顏良拿錢領人,如此而已。自己這事絕對辦得乾淨漂亮。

可是,袁紹等了半天,就是不見顏良上前謝恩。袁紹仔細一看,只見顏良神情怪異,一張嘴半開半合的。好像要說些什麼,可又說不出來的樣子。

袁紹奇怪的問道:“顏將軍,你還有什麼事?”

顏良狠了一下心,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說道:“主公。恕末將無禮。舍拜弟文丑這回寄來的帳單,那上面的金額實在是巨大。而且他們還不要金珠,只要糧食。末將不敢隱瞞擅專。還請主公過目。”說完,顏良就把那封信件遞了上去。

旁邊自有近侍接了過來,轉交給袁紹。

袁紹展開這麼一看,開始挺高興,可後來差點沒把自己的鼻子氣歪了。

本來袁紹以爲就算是文丑碰上了再貪財的無良大夫,可那又能多花幾個錢?現在自己別的不敢說,可自己打敗劉虞,佔領冀州之後,這錢還不是有的是?那糧食就更不用說了。這顏良還至於這麼小心的把帳單給自己看看嗎?自己是那麼小氣的人嗎?

袁紹當時是抱着給顏良面子的想法,纔看這封信的。可等袁紹一看到這信封、信紙的時候,袁紹還是挺高興的,要知道袁紹可是一個有品位的人。袁紹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信封、信紙,都是用的幽州特產的上等好紙,就連寫字用的墨,那也是最上等的沉香松木所制,現在這紙上還散發淡淡的墨香。等袁紹再一看這字,袁紹更高興了,鐵畫銀鉤,蒼勁有力。好字呀!就衝這字,自己就算是再多掏點錢,那也值了。可等最後袁紹仔細這麼一看信裡面的內容,立馬大逆轉,剛纔的那點好心情,這算是全毀了。有道是:捧得越高,摔得越狠。現在,袁紹就是這麼一個心態。

袁紹‘啪嚓’一下子把這封信拍在了桌面上,破口大罵道:“無恥!強盜!太貪婪了。世上怎麼竟然還會有這種人?”罵到後來,袁紹就剩下哆嗦了。氣的連罵都罵不出來了。

袁紹大聲咆哮的時候,袁紹手下的這些大臣,那真是寒若冰蘸。不知道袁紹怎麼剛纔還好的,只是看了一封信之後,就氣成這樣了。等袁紹不罵了,這幾個大臣才齊聲的向袁紹勸慰道:“主公息怒。請主公珍重貴體。”

袁紹擺了擺手。這幾個大臣向旁邊退了一下。

審配上前問道:“敢問主公。這信上寫了些什麼,竟然把主公氣成了這樣?”

袁紹一揮手,近侍把這封信遞給了審配。

審配展開了一看,只見上面大致寫道:我幽州紅十字會乃是救死扶傷之人道組織,其宗旨是診治天下無辜傷於戰亂之人。今貴處文丑,不幸傷於北海。幸得我北海紅十字分會所救。原本本會對於傷於戰場之上的無力支付醫療診金之人,乃是免費救治。可貴處文丑感念本會的活命之恩,又被本會的宗旨所感動。故願意超額支付診金,以資助本會行善。經本會再三勸阻不允後。本會減半優惠文丑,雖文丑性命無價,而本會也只算其食宿費用而已。其清單如下。又因本會乃是一心行善之組織,故黃金等世俗之物,對本會無用。現本會將其金額按幽州市價,轉爲米糧數量,共計米糧三百萬石,用以今後本會救濟天下受傷之人。望信到付款,行善舉無數。也好使文丑早日安心的回到貴處,省得在本會這裡空耗米糧。

審配看罷,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寫信人好大的口氣呀,怪不得把主公氣得如此憤怒。

這信在屋裡的這幾個人手裡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袁紹的桌上。所有的人,無一例外,都被那三百萬石的巨大數字弄呆了。一個個全都暗暗的嘆到:怪不得主公如此發火了。這也太不像話了。獅子大開口,也沒有這樣的開法。

wωw ▲ttκá n ▲℃o

此時唯一輕鬆的就是顏良,顏良早就知道袁紹看完了信之後,肯定會是這個表情。所以,顏良一把信交出去,顏良也就輕鬆了。就等着看主公和衆位謀士是什麼態度了。

不過,顏良也不全是聽天由命的。雖然顏良猜測不出來其他的大臣們都會是怎麼想的。可等所有的人都看過了這封信後。顏良立馬就向袁紹說道:“主公。這封信上所羅列的糧食數目雖然巨大,可是末將已經查過咱們冀州的存糧數量,這個數目只不過才佔了咱們冀州存糧的半成左右,咱們支付起來,還是沒有什麼困難的。請主公念在末將與文丑爲主公出生入死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應允了吧。只要舍弟文丑回來之後,末將和文丑必當誓死以報主公。”

顏良和文丑可不太一樣,顏良雖然在武藝上稍微遜於文丑之外,可顏良卻是一個文武全才。河北道上的英雄好漢把顏良譽爲‘河北四庭柱’之首。那也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事情。當初顏良一接到這封信,顏良立即就明白了。這哪是什麼住宿費和醫藥費的賬單。分明就是一封綁架勒索的贖金通知單。只是自己那傻弟弟被人家騙了,當了槍使。而那個所謂的‘幽州紅十字會’要是說和幽州沒關係,又有誰會相信呀?只是這事事關自己兄弟的死活,顏良也只好裝傻。但是,顏良還是在來之前,就找過司糧官,問過此時冀州的存糧情況,這纔有備而來的。

袁紹此時正在氣頭上,一聽顏良又挑起了話頭,當時袁紹這火就向顏良發泄了出來。

袁紹怒喝道:“嘟!胡說!你以爲文丑是豬呀!三百萬石的軍糧,別說是文丑。就算他真的是一頭豬,那他吃一年,他也該撐死了。這種胡言亂語,荒誕不堪的東西,你也拿來給本將軍看,你是不是瘋了?你就確信這信是文丑寫來的嗎?本將軍可記得文丑是一個大字也不識的。他能寫出這麼好的字來?”

顏良心中有氣,顏良心說:主公啊。你還沒看明白嗎?這哪是什麼食宿費的清單,這可是一封地地道道的綁架勒索信。這個數目當然會有出入了。而且,就算這信上寫的數目再巨大,那也跟我兄弟文丑沒有什麼關係呀。你怎麼能拿他跟豬比。一萬頭豬也打不過我兄弟文丑呀。

可是,即使如此,顏良也只能向袁紹解釋道:“主公息怒,這信千真萬確是舍拜弟文丑寫的。雖然信上其它的字不是文丑的筆跡,可是,那簽名絕對是文丑的親筆所寫。那是末將教給文丑寫的。絕對錯不了。而且這件事分明是幽州那面搞得陰謀。只是舍拜弟文丑已經不幸落在他們的手上。爲了文丑的安全,還求主公成全。”

顏良一分析完,袁紹當時就猶豫了。對呀。這肯定是幽州的陰謀。可是幽州也不缺糧食呀。他們索要這麼多的糧食幹什麼?而且文丑那也是一員萬夫莫敵的猛將。這文丑落到幽州那裡,就算是文丑對自己赤膽忠心,誓死不降。可幽州那面也不應該把文丑放回來。讓自己如虎添翼呀。這幽州方面,到底是搞得什麼陰謀呢?

袁紹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向他的左右詢問道:“諸位愛卿,爾等可知文將軍一事,幽州方面是搞得什麼陰謀嗎?”

袁紹剛問完,他的謀士許攸就開言道:“主公。屬下以爲,幽州之謀,莫過於漫天要價,使主公拒不贖回文將軍,以使主公麾下的其他將領兔死狐悲,導致軍心動搖。故此,屬下認爲主公可按照對方所要的價格,贖回文將軍,則主公麾下必然無不感恩戴德,氣勢如虹。而咱們失去這點軍糧,也無傷筋骨。主公何樂而不爲呢?”

許攸說完,心中暗想:昨日幽州派人給自己送來二百兩的黃金,託自己玉成此事。真是短見。要是自己是對方的謀士,自己一定會抓住機會,讓主公這裡軍心不穩的,哪能貪圖這點糧食就把文丑放回來?還是自己有遠見,能看到主公要是不答應的潛在危機。如此,自己既幫主公化解了一個潛在的危機,這二百兩的黃金也到手了。這還真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想到這裡,許攸的嘴角,蕩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

袁紹早在洛陽爲官的時候,就和許攸的關係不錯。此時袁紹聞聽許攸此言,心中也認爲大有道理,袁紹當時就惦着點頭同意。

可是,還沒等袁紹開口,就聽有人說道:“且慢!屬下認爲子遠此言不妥。”

袁紹用目一看,說話的正是自己依爲膀臂的審配。對於審配的爲人,袁紹倒是一直挺佩服,也挺信任的。這審配可是自己手下難得的耿直人。此時袁紹聽見審配反對,連忙詢問道:“何事不妥?”

審配瞥了許攸一眼,滿眼的瞧不起。審配暗想:許子遠啊,許子遠。昨天我就得到門下報告,說你接見了一個不明身份之人的饋贈,相談甚歡。你貪財無義。你不就仗着和主公早年的關係不錯,又有點小聰明嘛。別人不敢說你,我審正南卻容不得你這種利己壞公的小人矇蔽主公。

審配想罷,一身正氣的對袁紹說道:“主公,三百萬石的軍糧,咱們是可以輕易的拿出來。可是,那是在往常。如今主公您可不要忘記了咱們正處在什麼樣的關鍵時刻。”

;

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441回 阻擊戰第458回 卑鄙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220回 中伏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149回 叫屈第155回 立誓第415回 恩威第250回 機會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472回 小麻煩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97回 完婚第65回 劉明遇刺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165回 兵權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260回 兇器第30回 草原之鷹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454回 拼命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544回 偷襲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75回 陣第279回 交警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102回 蹭藥第399回 把柄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43回 紅十字會第461回 奪權第386回 奇襲第520回 根第52回 劉明當官第278回 高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210回 對決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126回 天下勢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525回 火炮第25回 回扣第78回 ??vs張飛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162回 怕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6回 土包子第161回 結交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282回 縱橫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90回 傭兵(下)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142回 絕技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213回 無奈呀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0回 按勞分配第232回 沒門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571回 曹操使臣
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441回 阻擊戰第458回 卑鄙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220回 中伏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149回 叫屈第155回 立誓第415回 恩威第250回 機會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352回 地位不保第472回 小麻煩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97回 完婚第65回 劉明遇刺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165回 兵權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260回 兇器第30回 草原之鷹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454回 拼命第558回 諸葛亮算不到的第544回 偷襲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75回 陣第279回 交警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102回 蹭藥第399回 把柄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43回 紅十字會第461回 奪權第386回 奇襲第520回 根第52回 劉明當官第278回 高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210回 對決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126回 天下勢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525回 火炮第25回 回扣第78回 ??vs張飛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162回 怕第303回 馬超戰黃忠第6回 土包子第161回 結交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282回 縱橫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90回 傭兵(下)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142回 絕技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213回 無奈呀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0回 按勞分配第232回 沒門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571回 曹操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