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

本來呂布在聽說要留一員大將鎮守邊關的時候,倒沒怎麼在意。可隨着賈詡說到這員留守的大將要經常的搞一些摩擦,呂布立馬就上心了。對呂布來說,有摩擦,即意味着有戰爭,有戰爭,即意味着有奴隸。也就意味着自己能夠隨時的花差,花差。緊接着,呂布又聽到賈詡說到煤礦,鐵礦,馬匹,呂布就再也忍不住了。這些東西在幽州可都是大筆來錢的項目呀。

呂布心急火燎的,不待賈詡說完,立即就討令道:“主公。末將不才。願意鎮守邊關。平定外患。爲主公分憂。”

劉明看到呂布主動請戰,心裡也比較滿意。畢竟現在自己手下的這幾員大將,除了自己的二弟之外,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也就是呂布了。

劉明剛惦着點頭同意,可趙雲和黃忠同時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道:“末將也願討令鎮守邊關!”

呂布一聽,立時就不幹了。這不是搶自己的買賣嗎?呂布沉聲問道:“二位將軍,這是何意?因何與本將軍爭機?”

黃忠和趙雲對視一眼,黃忠先開口說道:“抵禦外寇,蕩平胡虜。乃我輩軍人之天分。大義之所在。自然要奮勇當先,當仁不讓!”

趙雲在黃忠說完之後,也接言說道:“雲先祖亦保衛漢疆,雲從師學藝,竭立誓效先祖,揚我漢威。家師雲:大丈夫生於世間,當手持三尺青鋒,斬胡虜,揚漢威。不讓胡寇入我邊境半步!家師之言,言猶在耳!雲不敢忘!況,此皆雲生平之志。還望溫侯成全。”言罷,趙雲還給呂布施了一禮。

黃忠和趙雲的這一番話,同樣是發自肺腑,分外的真誠。尤其是這兩人說的時候,同樣是那麼的正義凜然。氣勢磅礴。呂布竟一時之間被這兩個人說的無話。

最後,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劉明。

劉明本來被黃忠和趙雲的言辭,說的是熱血沸騰。可此時三個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這個給誰不給誰,不給誰給誰的問題。立馬讓劉明的熱血冷靜了一下。這三個人都是自己的愛將,得力的助手。此時他們又都出乎一致的,分外熱切的想留下來鎮守邊關,抵禦外寇。這要是處理不好了,也容易使其他的二人寒心。

不過,和稀泥,調節糾紛,本來就劉明的長項。劉明稍爲動了一下腦筋,主意立馬就有了。這三個人都是自以爲大英雄,大丈夫的角色。只要自己能保持公開,公平,公正的態度處理此事,那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其他落選的二人,都不會對此心存怨恨的。而能實現這個目的的手段,那就是現場招標。

想到這裡,劉明不動聲色的說道:“諸位將軍不畏艱辛,勇於承當責任,爲國分憂,爲本公分憂。本公實爲欣喜。然,戰亂之時,內憂紛紛,這也是用人之際。本公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仰仗諸位將軍效力。且,邊境之地,依險而守。以諸位之才,留一人足矣。現本公問爾等,若爾等鎮守此地,當以何治理此地?並如何實現文和軍師的戰略目標?”

黃忠,呂布,趙雲那也是聰明人,一聽劉明這話,那也就明白了,這是主公在考教自己等人的謀略。誰的主意高,誰上。這樣也好。明來明去。輸者無怨。

黃忠首先說道:“主公。若末將鎮守邊關。當嚴明軍紀,公買公賣。賞罰分明,處事公正。讓外邦胡人,知我天朝之禮儀,風範。受我等之教化。誠心歸順我朝。”

劉明點了點頭沒說什麼。暗自評價黃忠果然是一個正直,正統的軍人。不過就這樣,就像實現賈詡的目的。那那差了點。劉明隨即以目示意趙雲。

趙雲也說道:“主公。若末將鎮守邊關。除黃將軍所說之外,還要時刻操練兵馬。揚我大漢之神威。威懾蠻胡。並對外邦各族,分別施以教化。逐步使外邦各族歸順我朝。”

劉明同樣沒說話,暗自評價趙雲果然有膽色。敢想敢幹。是個英雄,只是這樣容易激化矛盾,使這些胡人聯合起來。即使趙雲能鎮的住他們一時。可是他們只要一跑,還是拿他們沒轍。而且要使以後趙雲不在這了。也同意出問題。劉明又把目光看向了呂布。

呂布嘿嘿笑道:“主公。若是末將鎮守邊關。卻與他們二位不同。那士兵的軍紀,自有軍法處和政教處的規章條例治理。用不着末將操心。末將但須按軍師的計策,抓住機會搞一些小小的摩擦。擴大一些咱們的領地。那也就是廖。且末將保證,末將的所作所爲,絕對不會引起那些胡人反感的。而且還可以讓他們幫着咱們辦事。”

呂布這麼一說,黃忠和趙雲都有些不信。倒是劉明感興趣的問道:“奉先何出此言?”

呂布信心十足地說道:“回主公。末將出身五原郡,對那些塞外的胡人,知之甚詳。他們平日裡由於缺少娛樂。所以每個人都是嗜酒如命,酷愛賭博。而他們的賭博之道,無外乎騎射,刁羊等等。只要末將到任之後,經常的以美酒宴請他們,他們當然會視我爲友。酒席宴上,自然要有歌舞娛樂。到時候,有末將設局,引他們豪賭。憑末將的跨下赤兔馬,掌中方天戟。以及背後的寶雕弓。管保讓那些蠻胡輸得乾乾淨淨。那些輸的人,要是痛快,咱們自然能夠輕易的獲得咱們想要得。要是他們不痛快的話,正好就給了咱們製造摩擦的藉口。到時候,咱們正好痛痛快快的收服他們。而那些胡人,又最重視賭約。我以賭約爲藉口,其他部落的首領,斷不會攔阻與我的。故此,他們更不會因爲感到威脅而聯合起來反抗咱們了。而且,只要末將稍微的許些利益給他們。他們自會有人幫咱們討債。而這樣一來,他們之間也會結下冤仇。那軍師的目的不也就輕而易舉的達到了嘛。”

黃忠和趙雲聽得是目瞪口呆。雖然他們對呂布採用的手段不以爲然。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呂布的這套辦法,最接近賈詡的戰略目的。

劉明一看這幾個人的神態,就知道任命呂布留守,那是絕對的沒問題了。可是劉明還有一事不解,於是向呂布問道:“奉先,你這計策,初使當然無事。可是那些部落首領吃過幾回虧後。豈會再上你的當?”

賈詡在一旁微笑不語。黃忠和趙雲對劉明的這個提問也很感興趣,暗自佩服主公的細心。

呂布則嘿嘿的笑道:“主公。末將入仕之前,久在坊間遊玩。那好賭之人。那有輕易收手的。贏了得,自然還想接着贏。輸了的,卻也還想翻本。他們除了傾家蕩產,又如何斷得了?而且,爲臣與他們對賭,當然也不會只贏不輸。偶爾爲臣也要適當的放放水,給他們一點點的甜頭。即使爲臣贏了,也還要給他們一個險勝的印象,給他們翻本的希望。只要他們的風氣養成了。爲臣再命屬下給他們介紹一些其他的賭法。保管讓他們沉迷下去。輕易的入了咱們的套中。”

服了。徹底的服了。整個大廳裡面,沒人再覺得自己比呂布更能實現賈詡的目的了。而呂布自己也很得意。自己以前就知道開賭場賺錢,可自己一直爲了形象,爲了能賺更多的錢,而從來沒幹過。可現在自己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幹了。

事情當然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定了下來。就由呂布在事後留下來鎮守邊關,同時還留下田疇協助呂布處理與塞外民族的關係。並急調在難樓兵變一役當中,對烏桓各族關係處理表現出色的閻柔來這裡爲使節官,聯絡各族之間的感情,並協助卑於茨繼續執行原先慕容興的方略計劃。而卑於茨在繼續主持計劃之前,還需進行一段的培訓。不過,此時的卑於茨則要由趙雲帶兩萬的突騎兵護送着,行走樂浪,帶方等地。宣佈公孫度政權已經垮臺了。遼東已經正式被幽州之主劉明接管了。勸他們老老實實的歸順投降。

時間穿梭,溜溜的,又是兩個月過去了。雖然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可是遼東依然還是很冷。

劉明這兩個月很忙碌。劉明從自己的幽州大本營,調來了大批的州縣官員,充實着遼東各地,同時也牢牢的把持住了遼東各地。

原先公孫度手上的那些地盤,現在都被劉明吸收的差不離了。可劉明收穫最大的,倒不是這些地盤。而是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三百人的人口,以及公孫度開闢的那幾個商路。

四十萬的大軍,劉明用不着,除了裡面特別精銳的。劉明挑了五萬充實部隊之外,其他的,劉明都讓他們屯田去了。三百萬的人口,劉明也不動,讓他們繼續在這裡休生養息,平穩發展。享受併入劉明管理之後帶來的實惠。而那幾條商路,劉明就絕對不會錯過了。用絲綢,布匹,美酒,從九州換取糧食。用糧食和美酒,壟斷夫餘等族的鐵礦和煤礦的出產。這真是一本萬利。幽州的經濟環境,立馬就又上升了一大步。

原本按計劃,劉明此時還是應該在遼東韜光養晦的。可是!天下的大局在劉明到遼東之後,變得太快了。劉明的戰略目的,基本已經達到了。一封封的加急戰報,迫使劉明放下遼東的事情,儘快的趕回幽州。

劉明也只好無奈的給呂布留下了十萬的大軍,並給呂布一年的期限,讓呂布儘量的多使一些鐵礦和煤礦收歸國有。不過,劉明也承諾呂布,凡是呂布收繳到國家的煤礦和鐵礦。呂布都享有兩成的純利潤。

而與此同時,劉明也把甘寧及其兩萬的水軍,也留在了遼東。任命甘寧爲大統領,原義忠爲副統領,在遼東擴軍十萬,打造可以航行於海上,往返於九州和遼東之間的海船。一是爲了海上的商船護航,二是爲了今後進攻九州作準備。

諸事處理已畢。劉明帶着剩餘的兵馬浩浩蕩蕩的就回去了。

到得幽州之時,那已經是三月中旬了。而楊軍詳細的一給劉明訴說這半年多的風雲變化。劉明也是吃驚不小。真應了那句話了,不是我不明白,世界變化快。

敢情劉明昭告天下,兵發遼東之後。第一個先動手的,不是人多勢衆,雄霸一方的董卓,也不是素有大志的曹操,劉備。而是一直以來就是老實吧唧的劉虞。

劉虞可能是受了劉明平定自己叛亂屬下的刺激。再也忍受不了自己的屬下袁紹竟然敢接二連三的唆使自己稱帝。這袁紹的謀反之心。那已經是昭然若揭了。這要是自己再不表態,清除後患,那算什麼漢室的忠臣。豈不是讓世人誤會自己別有用心了嘛。而且劉虞自持自己這一年多來自己也招了二十多萬的強兵。只要自己興堂堂正正之師,前去討伐袁紹,那袁紹的兵馬本來就是自己的屬下。那還不望風而降。

故此,劉虞不聽田豐,沮授二人的勸阻,一意孤行的就發兵攻打了袁紹。

也該着袁紹倒黴。這袁紹自以爲非常瞭解劉虞,認爲劉虞是個只會治理百姓的仁厚長者。絕不會動武。故此,袁紹的兵馬全都屯紮在與劉明範陽交界的那個方向,一心防範劉明的兵馬了,而對劉虞一點防範也沒有。

而劉虞手下的田豐,沮授等人的行軍謀略也非常得不錯。那耿武等人也非常的賣力,勇猛。而且劉虞又長年的修橋鋪路,故此他在自己地界行軍的速度也非常得快。老百姓也全都非常的愛戴劉虞。劉虞行軍的這一路上,竟然沒走漏任何的風聲。於是這倒黴的袁紹竟然被劉虞的閃電戰端了老窩。直接就被劉虞的兵馬圍困了自己的首府南皮。

可惜!本來此時袁紹在南皮的兵馬也不多。劉虞完全可以輕鬆的把袁紹一勺燴。可劉虞千不該,萬不該。 他偏偏在此時犯了一個錯誤。

第294回 西征(下)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196 擎天柱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48回 險勝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283回 暈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02回 蹭藥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117回 野望第399回 把柄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77回 衰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277回 衰第525回 火炮第479回 可憐人第510回 毒蛇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70回 禮節(上)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192回 錢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109回 麻煩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573回 大志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17回 張飛買酒第198回 一年後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110回 歸屬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48回 戰潼關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39回 習俗第118回 遊說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43回 紅十字會第290回 傭兵(下)第314回 官本位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523回 始末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46回 埋伏?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184回 兩難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63回 忙與閒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90回 鞭刑第14回 法墨傳人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604回 天下亂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91回 妙計破城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31回 攻第155回 立誓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99回 千葉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384回 連環策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
第294回 西征(下)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196 擎天柱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48回 險勝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283回 暈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102回 蹭藥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117回 野望第399回 把柄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77回 衰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277回 衰第525回 火炮第479回 可憐人第510回 毒蛇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70回 禮節(上)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192回 錢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109回 麻煩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573回 大志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17回 張飛買酒第198回 一年後第575回 曹操又笑了第110回 歸屬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48回 戰潼關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39回 習俗第118回 遊說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43回 紅十字會第290回 傭兵(下)第314回 官本位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523回 始末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46回 埋伏?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184回 兩難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63回 忙與閒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90回 鞭刑第14回 法墨傳人第424回 誰比誰傻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604回 天下亂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91回 妙計破城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531回 攻第155回 立誓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99回 千葉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384回 連環策第380回 君子貴慎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