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回盛京,伊爾登人都不敢近布木布泰十丈距離。隔着老遠,還用帳子攔着,用侍女彼此傳話。滿清也好,草原也好,這些北地少民真的都是聞天花而色變。
聽聞了遼陽之戰的經過,再想到牛莊的戰事,布木布泰臉色劇變,但旋即就又露出了一抹喜意。
“天花這等惡疾,鄭芝龍何以竟能掌控,而不使之蔓延與己軍中?錯不是他已經得到了妙法,能抵禦天花?”
布木布泰看了一眼邊上的順治,手下不自覺的用力,緊緊地抓住小皇帝的手,她兒子可還沒被天花考驗過呢。後者臉上都忍不住抽了起,疼啊。但順治還是很懂得一些話的,強忍着沒叫喊出聲。
“我大清受挫只是一時,鄭賊便是能再拿下盛京也動不得我大清的根基。但若能從鄭芝龍手中得到抵禦天花的妙法,方纔永除後患,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多爾袞的大軍還在關內呢。鄭芝龍能打到盛京來憑的可不是已經擊敗了清軍主力,而是趁虛而入。這就跟克里木汗國趁着老毛子主力去打仗的機會,偷襲了莫斯科一樣。
伊爾登能說什麼呢,只能道一聲太后英明,然後就勸布木布泰趕緊收拾行李,好先鄭軍一步向北去。甭管再如何不觸動大局,布木布泰娘倆還是先走爲上策。
“這個不忙。如此事兒,總要招呼禮親王一聲的。”
代善可不止是宗室長輩,他還是兩紅旗真正的主人,中間派的代表。不管是爲了朝局的平衡,還是給自己兒子刷形象,布木布泰對代善可是關心又尊敬着呢。
而不提代善得到消息後迅速進宮來,就看遼陽城內,鄭芝龍想到自己進城以來看到的一幕幕,本地的漢人包衣似乎真有不少人把自己頭上的“主子”恨得咬牙切齒。倒是很多旗人家裡的漢人家奴一個個的還挺忠誠的。
想到這裡,他的目光就不由得向外撇了一下,那裡有兩大羣人正安靜的蹲在地上,一邊是漢人包衣,另一邊則是穿着更差的漢人家奴。
鄭芝龍剛穿越的時候,就都以爲關外的漢人就都成了韃子的包衣奴才呢。可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這包衣奴才都也是一種不易得的身份,很多被韃子擄去的漢民,都直接成爲了地位更加底下的家奴。
舉個例子來解釋,那漢人包衣就是年羹堯、曹寅這等家族的,別看被叫做奴僕,實則卻有獨立的人身自由,包衣阿哈的定位更像是霓虹國大名手下的旗本家臣、武士,當然地位多少是有些不如的。而漢人家奴則就是和珅邊上的劉全這等人了,就是漢地裡給主人家簽了死契的人,整個人身都是主人的。
漢人家奴又被稱爲阿哈尼堪,真是被主人虐殺了,都沒人理會一聲的。
可現在卻明明地位更高些的漢人包衣們揭竿而起,地位最低的漢人家奴們卻是本本分分,不少人還爲自己的主子流血犧牲。
這在鄭芝龍看來,不得不說是一種很神奇的畫面。
同時也似乎在應證着,人是很複雜的一種動物的真實性。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一些漢人包衣,彷彿隨着社會地位的拔高,人性也變得活絡了起來,知道如何選擇更符合自己利益的道路了。而漢人家奴們則還還處在一種嚴厲的規章制度之下,整個羣體依舊渾渾噩噩。
此時的遼陽城內,還有不少的漢人包衣正帶領着鄭軍將士在一點點搬空整個遼陽。
這裡可是黃臺吉拱衛盛京的軍兵重地,城內有許多的旗人家庭,縱然現在不少人都逃走了,但這些人家遺留下的財貨也能讓鄭軍上下好好歡喜一場了。
想必這些人家此刻多已經不在關外的男主人們,都不會想到自己的老家會遭受如此劫難。畢竟這裡是遼陽啊,昔日滿清統治的核心地區。
恐怕就是多爾袞也沒能想到鄭芝龍北上後會做下這般大的事兒。而如此事情要是傳回金陵了,也又不知道會激起多少達官顯貴和士大夫們的痛罵。
他們還在緊張的‘聯虜平寇’呢,鄭芝龍這不但一刀砍殺了韃子的大臣,還帶兵要來抄韃子的老巢,拆臺也不是這麼個拆法!
鄭芝龍則是扔小蘑菇啊。
不過,鄭芝龍的大軍還沒有抵到盛京呢,後者城內的滿清顯貴們已經一窩蜂的往北逃了。留下代善和剛狼狽逃回城中的濟爾哈朗主持大局。
畢竟遼陽都破了,盛京還能高枕無憂嗎?
卻不知道鄭芝龍根本就沒拿下盛京的打算,畢竟他手下就那麼點人。就是這遼陽,要是韃子不自己先亂了軍心,一個個都恨不得扎出翅膀飛出城去,而城內大批的漢人也起來反抗,只在城內打巷戰,那死傷就不是鄭芝龍所能承受的。
可盛京不是遼陽,作爲滿清的統治核心,這裡人口可不算少。當然內裡也有不少的漢人包衣,漢人家奴,但韃子包衣也同樣不少。
包衣阿哈的來源很複雜,有滿洲、也有蒙古、同樣也有朝鮮人、漢人。其中,滿洲、蒙古人丁的比例可能要佔包衣數的一半左右。後世清宮劇裡經常唸叨的“滿洲大姓”,如富察氏、鈕祜祿氏、瓜爾佳氏、納喇氏等等,都有包衣籍的支系。
有這些人鎮壓着,城內的漢人包衣和漢奴絕對翻不了深的。
而且作爲韃子的軍政中心,作爲國都的存在,韃子就是再懼怕天花,怕也會堅守下去的。
再則,作爲昔日大明在關外的軍政核心之地,原先的瀋陽城那也不是一般的高大廣闊。鄭軍就是千辛萬苦的奪下一道城門,軍兵殺進去了,韃子們鐵了心要守,打起了內戰,鄭芝龍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大傷亡才能殺到韃子皇宮前。
而且科爾沁的援軍也已經來到了。吳克善親自引了五六千蒙兵進援盛京,還分出千把人讓兒子弼爾塔哈爾護送布木布泰、順治等人北巡鐵嶺去。
爲了在這個關鍵時刻顯露科爾沁的忠誠,吳克善這是把科爾沁的整個家底兒都帶來了。
現在的盛京城,有各種軍兵小萬人,再有武裝組織來的包衣家奴丁壯,也有小萬人,如此的力量讓鄭芝龍如何去生吃?
雖然天花的陰影始終籠罩着對面,吳克善爲首的一干科爾沁郡王臺吉,那是能不跟濟爾哈朗他們接觸就儘可能的不接觸,人到了盛京後還堅持在城外紮營。但五六千蒙古馬兵,縱然他們的戰鬥力根本不能同八旗馬甲相比,那對於鄭芝龍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再有就是鄭芝龍的背後也不安穩,鞍山城外有稟報說,已經看到了自半島北上的韃子的兵鋒。牛莊也有稟報說,遼河對岸出現了韃子的戰旗。
鄭芝龍準備在盛京放上一把火,人就帶兵回去。
戰爭沒有什麼好訴說的,還是打遼陽的那一套,當城頭上的火力被打掉後,鄭軍炮兵頂着長牌,在鐵人軍的保護下,帶着臼炮衝到了城頭下,對着城上就是一陣猛轟。
一顆顆開花彈爆炸來,叫韃子根本無法在城頭立足。
吳克善看到城內打出的求救信號,也果真出動兵馬衝殺過來。
現如今的大清國可是國勢如虹,大軍已經入關,勢如破竹的將燕京,將北直隸都拿下了。科爾沁內部的貴族們都說,這大清怕是又要成就當年女真入主中原的一幕了。然後就有人肖想着他們蒙古是不是也能重興?再現當年成吉思汗時候的威風和無敵?
吳克善從來不去想後者,大元帝國都亡了多少年了,大蒙古的榮光在槍炮面前已經徹底失去了重新振興的希望。
但是滿清卻是他,卻是他所引領的科爾沁蒙古所必須巴結到的。
所以,他在接到了妹妹使人傳來的求救信後,纔會盡起科爾沁的家底,向盛京奔來。
錦上添花永遠不如雪中送炭好,吳克善就要在這個關鍵時刻表現出自己對大清的赤膽忠誠。
他也相信滿清會記得這份情的。因爲他們是科爾沁蒙古,是布木布泰的孃家,是滿清在漠南蒙古中最貼心的人。
“告訴格日木臺吉,帶着他的隊伍立刻出擊。我不求他能把對面的漢人統統殺死,但我希望他能擊破漢人的防線,策應正面戰場。”
吳克善命令說道,他的目光看着數裡外呈一線長龍排列,庇護着鄭軍中軍的那支部隊。他不是沒見過漢人的火槍部隊,卻從沒見過這樣的隊伍。
那麼細的一條線,肯定一捅就破,面對着又是大羣的馬軍,這不是找死麼?
他轉頭命令自己手下的一個臺吉,叫他引着勇士們衝過去,出擊,迅速出擊——
“去回稟親王,我會領着蒙古勇士,用刀子來狠狠的教訓那些孱弱的漢人,告訴他們——這裡可不是他們應該待的地方。”格日木挺着大大的肚子高聲叫喊着。但他是一個靈活的胖子,至少在馬背是如此。
看着旋風一樣離開的格日木,吳克善轉動着手腕的一串佛珠。希望科爾沁的勇士能少些傷亡,畢竟鄭芝龍的隊伍是出了名的槍炮犀利。他雖然對格日木的勝利深信不疑,卻也一樣希望科爾沁能少死一些人。
天地良心,他絕對沒有借刀殺人的意思。
“噠噠噠……”馬蹄聲響。
一隊五六百數的馬隊從吳克善身旁不遠馳過。打頭的正是格日木。
疾馳的駿馬,雪亮的馬刀,這就是科爾沁的勇士。吳克善滿意的點着頭。
揮動着雪亮的馬刀,朝着不遠處的戰場方向一揮,格日木高聲的叫吼着,“勇敢的科爾沁勇士,隨我去踏滅眼前的漢人,大清皇帝的賞賜肯定會堆滿你們的帳篷的。”
一陣狼哭鬼嚎,一個個科爾沁牧民被這句話帶入了興奮中。士氣高漲着,個個喊叫起了萬歲來。
科爾沁牧民們揮舞着馬刀,催促着胯下的戰馬飛速的衝刺着。
而早就發現了蒙兵的動作的鄭芝龍,卻無動於衷,因爲他對側翼的軍兵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