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全球備戰

中國頻頻調動其太空部隊的動作,顯然瞞不住一些有心國家的,比如美國。自從蘇聯解體之後,它一直以來都將中國視爲自己實現全球霸權的最大對手。美國從來都沒有放棄顛覆中國的打算,但是中國自身不曾犯下大的戰略失誤,使得美國的一些小動作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現在的美國無論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要比中國弱一個檔次,這點雖然讓一些高傲的白人難以接受,但是這卻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對於這次發生的外星人對峙事件,美國政府認爲這是中國人故意放出來的一個“誘餌”,否則的話這種東西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網絡上被大家大肆的傳閱。

關鍵問題是中國的目的何在?這纔是美國領導人關心的,這是中國人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以便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推入越來越激烈的太空競賽中;還是中國藉此掩飾自己下一步軍事行動的煙霧彈。

中美兩國都有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這也讓美國對中國的每一次重大行動都要仔細的研究,以期弄清中國真正的意圖。而不像以前總是被中國人牽着鼻子走。事實上自從建國之後,美國佬根本沒有將中國放在眼裡,不要看他平時一口一箇中國是大國,中美兩國應該和平相處。在美國某些權勢人物眼裡,以前的中國根本沒有資格充當中國的對手,只是美國處於全球戰略的考慮,不得不在70年代改善了中美關係。

可是就算是中美建交之後,美國也在一直利用中國,就算中國接連取得了中日、中越邊境戰爭的勝利,依然改變不了美國人蔑視中國人的想法。一直到中國打敗了蘇聯之後這種情況才稍稍改觀,真正讓美國人將中國當成最大的對手的時機就是太平洋戰役結束之後。

這場中美衝突讓美國人第一次領略到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第一次讓美國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竟然不是美國,而是一直被自己瞧不起的中國人。此後美國的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改變,將中國從潛在對手直接上升爲最大對手。

由於軍事、經濟、科技等全方位的落後於中國,使得美國在中美衝突之後,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想盡辦法從中國引進了一批中國已經淘汰而美國又最需要的技術。此後,美國就一直觀察中國的所有舉動。

中國曆來都不缺少謀略家,縱觀中國在冷戰時期的種種謀劃,讓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軍事戰略家都相顧汗顏。中國從弱到強,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自己的戰略部署,而後當國際局勢再變之後,中國毅然決然的放棄了伊斯蘭勢力。隨後中國華麗轉身,一個比亞盟更加緊密的組織—華盟成立了,這讓世界上大多數的觀察家掉了一地眼鏡。從此之後,全世界國家都不敢小瞧中國隨意的小動作。

這次中國釋放出外星人即將入侵地球的消息後,世界上大多數的軍事觀察家都認爲這是中國在爲自己的太空事業爭取外力。因爲自從中國網絡流傳出相關信息後,世界上一些資金開始莫名其妙的向中國轉移,同時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移民申請人數也大大增加。這顯然是“外星人入侵”帶來的後遺症,幾乎所有的地球人認爲一旦地外戰爭爆發,中國世界上唯一一個可能保存下來的國家。

美國一時也猜不透中國的意圖到底何在,但是爲了以防萬一,美國也加大了國內的安全等級,倒不是美國害怕中國對其發動突然襲擊,而是一種對危險的天然警覺。隨後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國防部長蓋茨等高官聚集在白宮共同商討中國最新動態。

中國在沉寂了五年之後,突然以這樣的方式回到公衆眼球,確實出乎大家的預料。蓋茨首先說:“經過我國的技術人才鑑定這段視頻是真得,並不是依靠技術手段人工製成的。當然了也不能排除中國利用了我們所不知的新技術”

“中國難道僅僅是想通過這一方式向地球其他國家示警?他們在外太空遇到了不可預知的危險,所以他們想要通過這一非正式的方式通知大家,但是,他們爲什麼不直接告訴我們?”希拉里有些疑惑的問。

“假如站在中國位置上的是美國,你覺得我們會把真相告訴中國人嗎?”蓋茨聽完希拉里話後直接反問到。

“呃,這倒也是,我們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就不難理解中國如此奇怪的舉動了。他們既希望咱們做好一定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又希望我們在遭遇重大損失。中國人真是打的好算盤。”希拉里一臉憤慨的說。

“中國不想讓大家做好萬全的準備,以免破壞掉他們坐收漁翁之心;同時他們又希望大家能在地外戰爭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以減少中國的壓力。所以他們就通過這種不倫不類的方式向外界透露相關信息”奧巴馬面色沉靜的說。

“嗯,我認爲這件事是真的,我們也應該像中國一樣開始做好戰備”蓋茨接着總統說。

奧巴馬聽了蓋茨的話之後,不斷的點頭表示贊同,隨後美國開始像中國一樣在全球範圍內調集兵力,部署在要害地方。

歐聯邦國家出於同樣的考慮,也開始加強了歐洲的防禦,所有部隊的都開始緊張的調動。德國、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紛紛加強自身的防禦,假如中國傳遞的消息是真得,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

爲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騷動,所有的軍事調動都是以軍事演習或者正常換防的名義進行的。但是,一些蛛絲馬跡還是不慎被外界抓住,世界上各個主要大國紛紛調動軍隊,使得全球的緊張氣氛達到頂點,每一個普通人都以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要爆發。

普通人最擔心了爆發戰爭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散,人類還沒有完全擺脫戰爭的傷痛,而現在新的戰爭又要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心目中永遠的痛,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爲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爲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所有有識之士認爲,如果地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那將是人類的末日。

華盟內部在中國的領導下開始了緊急疏散和戰爭儲備,中國也開始向華盟加盟國提供各種援助:包括糧食、軍火、醫藥產品等等。中國由於林峰的到來,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爲這場戰爭做準備,在佔領了火星之後,這種準備更加得心應手了。十幾年來,中國總部已經儲備了足夠50億人完全不事生產生活3年的戰略物資,而火星和月球殖民地依然可以爲地球總部提供更多的支持。

ωωω● тTkan● C ○ 人多就是好,火星殖民地啓動之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顯現出巨大的威力,在火星的糧食生產和軍工系統內,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羣。中國不僅要滿足自身的需求,還要爲華盟內部的盟國提供幫助。

爲了戰時滿足糧食的需要,中國在火星動員了超過1億人從事農業生產,囤積了大量糧食。這些都是爲了應付即將到來戰爭,同時火星的軍工廠也進行了擴充,現在中國的武器已經成了軍火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傢伙。

歐洲、非洲、美洲遍及世界各地的國家在得知戰爭即將到來的消息,紛紛加入到搶購中國武器的行列,這次連美國都不例外。她一下購買了超過5000架中國第一代機甲,其他國家不甘示弱,你300我200,沒費多少功夫中國就將自己淘汰的機甲賣了個精光。而且這一次,林峰代表中國跟他國商談軍購時明確表示:中國只收華元和礦產資源,其他的包括黃金等貴金屬中國一概不收。

中國這一舉動直接後果就是世界黃金價格紛紛下跌,雖然大家摸不清中國此舉到達有何目的,但是現在人家佔據着主動權,只能捏着鼻子按照中國人的要求去做。

林峰之所以要如此做,是因爲他知道就在離太陽系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行星,那上面全是黃金礦產,只要華盟打贏戰爭後再發展一下,完全可以獨自霸佔黃金星。原來歷史上就是美國獨自開發這個星球的,結果美國利用這裡的黃金狠狠的坑了中國一把。

林峰從來就是一個“愛記仇,睚眥必報”的小人,將來他一定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多年的經歷,使得林峰十分清楚將來最重要的不是什麼黃金等貴金屬而是礦產和人口。只要華夏民族有足夠的人口和龐大的礦產資源,就能武裝起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而就可以成就自己的霸業。

因此林峰纔會如此要求各國拿礦產換中國的武器裝備。

第137章 “三國”爭霸太空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章 夢醒月球第50章 臺灣迴歸第25章 日本賠償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60章 混亂局勢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30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5)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35章 亞州聯邦(2)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231章 “講和?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4章 小康計劃第211章 西亞攻略(2)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47章 戰後餘波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70章 反潛破敵
第137章 “三國”爭霸太空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124章 亞洲金融風暴(3)第184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3)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章 夢醒月球第50章 臺灣迴歸第25章 日本賠償第6章 臺灣新形象(上)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60章 混亂局勢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00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2)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232章 “連本帶利”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224章 決戰上海(1)第212章 大戰開啓第35章 廣交會(上)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30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5)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66章 反腐打黑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101章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135章 亞州聯邦(2)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第110章 索馬里風雲(2)二百三十九章 熱鬧真熱鬧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277章 夏威夷王國復國第64章 進軍波斯灣(2)第256章 最後一次進攻(1)第231章 “講和?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30章 重組臺灣艦隊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123章 亞洲金融風暴(2)第4章 小康計劃第211章 西亞攻略(2)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264章 簽字儀式(2)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47章 戰後餘波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41章 伊拉克戰爭(1)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7章 臺灣新形象(下)第190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3)第270章 反潛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