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

29日凌晨5點,中國導彈部隊和炮兵率先發動反擊,近萬門大炮齊鳴,大量炮彈傾卸到敵軍陣地上,炮擊持續了兩多小時,最後以一陣火箭炮的齊射作爲結束,隨後機甲和步兵開始發起攻擊。混混小

在炮擊中倖存的敵兵無力阻擋我軍的前進,中國部隊很快就突破了敵軍第一道防線,經過一天的戰鬥我軍各突擊集團平均向敵軍縱深推進了10~15公里。

在隨後幾天的戰鬥中,敵軍的防守異常地頑強,我軍的機甲部隊雖然繼續向前突破,但步兵卻被敵軍纏住,進展緩慢。

至5月31日中國第11集團軍攻佔鮑裡索夫卡切斷了敵人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機甲師的退路,等待他們的命運將是被殲滅。但被圍敵軍仍拼死抵抗,正是由於他們的頑強抵抗爲鐵勒將德軍主力從別爾哥羅德撤往哈爾科夫贏得了時間。

6月1日中國收復別爾哥羅德,2日佔領敵軍後方的後勤供應基地博戈杜霍夫,繳獲大量敵軍物資。

在2、3兩日,由於中國機甲部隊前進很快,而步兵忙於清除被包圍的敵軍,負責進攻的中國機甲部隊和步兵已開始脫節了。鐵勒元帥希望抓住中國這個弱點,他開始有計劃的撤退以贏得時間來集結兵力,等蘇軍進攻能量逐漸消耗後,實施反擊。

此時趙德倫將軍對形勢十分樂觀,他認爲敵軍已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命令前線機甲部隊繼續進攻,切斷哈爾科夫至波爾塔瓦的鐵路線,阻止敵軍逃脫。

5月6日敵軍已經集結完畢,並補充了充足的彈藥,鐵勒元帥開始反攻,而此時中國的機甲部隊仍處於追擊狀態,各部隊之間分散很廣,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後方,且經過多日激戰,彈藥和燃料都已嚴重不足,更重要的是我軍對敵軍的進攻未有察覺。我軍正在重犯敵人之前在戰役的錯誤。

6日晚中國第11集團軍的被德軍包圍,幸好由於中國第5近衛集團軍的及時趕到,避免了第11集團軍的全軍覆滅。混混小

戰鬥到6月8日,雙方都遭受了巨大損失,敵軍的反擊雖然給蘇軍以重創,但鐵勒元帥卻沒有力量進一步擴大戰果,而中國部隊數量上的優勢再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很快又恢復了進攻。

其後敵軍的反攻再也沒能給中國一方造成威脅。9日中國攻抵哈爾科夫西面的烏德河北岸,並於當日強渡烏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橋頭堡。攻打哈爾科夫的戰鬥異常激烈,強大的蘇第5近衛集團軍最後只剩下了5000架完好無損的機甲。

11日晚中國部隊終於攻入城內,敵軍開始全面撤出哈爾科夫,退向第聶伯河的防線,沿途他們破壞了所有公路、鐵路和橋樑,污染了水源、焚燒一切農作物,毀壞了建築物。中國於12日收復哈爾科夫。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中,中國部隊殲敵約20萬人,自身損失也達255,566人。

庫爾斯克會戰中,敵軍損失僕從軍兵力約50萬人,獵戶人主力部隊損失大約5萬人。而中國也爲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失兵力60多萬,但會戰的勝利使中國在東歐從此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這次會戰後中國又向德軍發動了連續攻勢,收復大量失地,在6月收復了基輔。

庫爾斯克會戰在地外戰爭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歷史影響絲毫不亞於二戰時期斯大林格勒戰役,在此後半個世紀後的時間裡,當歷史學家再次回顧硝煙散盡的庫爾斯克時就會發現其實庫爾斯克會戰幾乎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然而當時的雙方卻爲早就註定已有所屬的勝利進行了殊死的激烈搏殺,在庫爾斯克上演了一場最終以獵戶人的失敗而落幕的人類戰爭史最大規模的機甲大絞殺。

自從戰爭發起後,地外戰爭中的驚人消耗不僅讓獵戶帝國帝國的後勤供給日益吃緊,而且戰場作戰部隊的武器裝備也在不斷縮減。他們從獵戶帝國攜帶的後勤給養已經消耗的差不多,雖然可以利用地球上的資源進行一點補充。

但是隨後獵戶人就發現在地球上的軍工廠內生產的機甲數量和質量都比不上本土生產的。相較之下,中國在戰爭爆發前所生產的機甲完全可以做到大規模生產,而不用擔心質量上的問題。

隨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軍工部門由推出更多先進的武器裝備用於前線作戰。雖然直至2012年初獵戶人在歐洲的軍工生產處於一直增長的狀態,但是速度卻是緩慢的,數量更是有限的,與地球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軍工生產的速度和數量比起來,差距在日益擴大。

由此造成的惡果就是帝國軍工生產的數量雖然一直在上升,但是事實上卻越來越嚴重的無法填補戰場上日益巨大的損失,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匪夷所思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現象:獵戶人的軍工生產在一直增長,軍隊的武器裝備卻在一直下降。

而中國卻恰恰相反,它的軍工生產在日益恢復和攀升,部隊的武器裝備在不斷的加強和更新換代。在庫爾斯克會戰時,中國軍隊中機甲兵數量遠遠超過了敵人,其比例甚至一度達到10:1,遠遠超過敵軍爲發動進攻所竭盡全力東拼西湊的數目。

另外一個導致敵人失敗的原因就是兵源問題,隨着地外戰爭的進行德,兵源問題就開始越來越嚴重的困擾帝國。尤其是進入戰爭中期以後,敵軍在戰場上開始遭受日益巨大的損失卻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和支援。

這種情況迫使阿勒克斯在2012年初實行“帝國總動員令”,將僕從國中16歲至65歲的男子以及17到45歲的女子都被徵召入伍,窘迫之狀可以想見。

早在去年,阿勒克斯就迫於兵力不足,向僕從國家大規模徵集軍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被整師整師的徵募。甚至於希特勒本人親自出馬,到非洲要求阿賈斯提非洲僕從軍。該年,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斯洛伐克、西班牙這些國家的部隊所佔的比例達到東線全部兵力的1/10之多。而這些佔有着巨大比重的僕從國部隊,無論是素質、裝備、士氣還是戰術都不如獵戶軍人,甚至相差甚遠。

2012年初的“帝國總動員令”發出後,幾乎無論男女老少凡是拿得動武器的人員都被徵召入伍,部隊中兵員的年齡差距開始嚴重擴大老少摻雜,而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這種現象將隨着戰爭的繼續而日益嚴重,所以部隊整體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在急劇下降。

至於訓練,通常情況下陸軍新入伍的人員要經過4到6個月的訓練後才被派往作戰部隊。但是由於兵員短缺問題逐漸越來越嚴重的困擾獵戶人,帝國指揮部不得不對新入伍的人員只進行6至8周的訓練後就將其派往前線。

因此,這些人員無論身體狀況還是戰鬥技能都十分低下。而軍官的補充則更爲費勁,軍事院校的畢業生遠遠無法補足戰場指揮官的傷亡。至2012年春,獵戶人80的青年軍官甚至只受過3個月的短期培訓就被直接派上戰場。

空軍的補充比陸軍更爲艱難。由於飛行人員不足,在戰鬥中受重創的航空兵部隊根本無法得到替換,只能補充爲數極少的乘員組和飛機,而且許多乘員組還沒有戰鬥經驗。補充給航空兵隊伍的新飛行員,其訓練質量不符合新的防禦形式向飛行員提出的要求。

而與此相對的是中國官兵的戰鬥技能則大爲提高,到2011年秋季,中國新組建的軍一級編制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組成了很多新編制的機甲部隊,大量有經驗的老兵被充實到部隊基層,這大大增加了部隊的戰鬥力。

通過以上庫爾斯克會戰的戰前分析可以看出,獵戶人顯然不僅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和把握,而且甚至已經是冥冥之中註定了失敗的命運。戰役發動前阿勒克斯更曾有過一度的猶豫和憂慮,這說明獵戶帝國高層對此次作戰的可行性還是有一定懷疑的。

但是,“堡壘計劃”最終還是啓動了,之所以不可爲而爲之,說明獵戶人更多是從政治方面來考慮這一次會戰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連串的失敗,已經使得帝國士兵的士氣低落到極點,帝國迫切希望用一場勝利來刺激前線的將士。因此,庫爾斯克會戰與其說是一場軍事上的生死之搏,倒不如說是一場政治上的較量,而這場較量的勝敗取決於各自的實力,很明顯綜合實力佔優的中國取得最後的勝利,而獵戶人從此一步步走向失敗的深淵!

朋友新書:哈利波特與肖恩)

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章 夢醒月球第28章 中東戰爭第16章 戰後風波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78章 平凡日子第91章 道德建設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4章 揭幕戰(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162章 前哨戰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46章 戰爭結束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1章 夢醒月球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29章 “假冒風潮”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91章 道德建設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48章 登月計劃第5章 財政會議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12章 美國之行第96章 中蘇戰爭(5)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2章 初臨臺灣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68章 佈局非洲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
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45章 一統全球戰略(1)第1章 夢醒月球第28章 中東戰爭第16章 戰後風波第271章 漏網之魚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9章 釣*島風雲(中)第78章 平凡日子第91章 道德建設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177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2)第117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4)第73章 馬島戰爭(2)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77章 “國際警察”(3)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64章 揭幕戰(1)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148章 射日計劃(3)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62章 戰爭結束第128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3)第255章 得中東者得天下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162章 前哨戰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46章 戰爭結束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1章 夢醒月球第261章 中獵和談第29章 “假冒風潮”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121章 擴大影響第242章 血債血償第185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4)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91章 道德建設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189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2)第138章 中東變局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13章 印尼排華(上)第42章 戰爭準備第17章 臺*恐怖分子第258章 最後一次進攻(3)第97章 中蘇戰爭(6)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第199章 中國危機之初戰菲律賓(1)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聯盟第94章 中蘇戰爭(3)第48章 登月計劃第5章 財政會議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98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西班牙(2)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167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中)第12章 美國之行第96章 中蘇戰爭(5)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183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2)第182章 美洲風雲之紐約戰役(1)第210章 西亞攻略(1)第154章 中國火星第208章 林峰歸來(1)第2章 初臨臺灣第84章 清算“印尼”第236章 春季攻勢之南線狂飆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254章 控制中東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68章 佈局非洲第102章 南斯拉夫事件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217章 中國戰略出路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234章 “我是一個兵”第196章 中國危機之清算菲律賓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59章 收復南沙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