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

香港的事情在林峰的監督下很快就處理完了,新義安徹底從香港社團名單裡除名,趙雅芝的香港分公司也算是在香港權貴階層打響了名頭。所有香港有身份的人都知道該公司的人惹不起,從此再也沒有小混混敢到公司片場搗亂收保護費了。

正當林峰處理自己的家事的時候,美國也開始了自己的軍事行動。美國人這幾年眼看着中國人、蘇聯人在世界各地炫耀自己的武力,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十分的眼饞。雖然過度的使用武力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美國人卻知道世人都是健忘的,如果一個國家長時間的不向外界露出自己的獠牙,那麼其他人慢慢都會把獅子當成綿羊。

這種情況隨着中國掌握了馬六甲之後變得更加嚴重。就連一向被美國人視爲自己後花園美洲也出現不穩現象。除了一向不受美國影響的古巴,最近格林納達也在積極向蘇聯和古巴靠攏。格林納達地方雖小,但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格林納達位於加勒比海東部的小安的列斯羣島南端,西瀕加勒比海,與巴拿馬運河遙遙相對,東臨大西洋,扼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東部門戶,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

格林納達獨立後,成爲英聯邦成員國,由統一工黨執政。以埃利克?蓋裡爲總理的統一工黨政府奉行親西方和親美的政策,引起了在野黨“新寶石運動”的不滿。

“新寶石運動”又稱“爭取福利、教育和解放的聯合進軍”運動,成立於1972年,由格林納達親前蘇聯和古巴的人士組成,主張“恢復一切民主和自由”,舉行“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實行“經濟革命化”,建立“人民參政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

該運動於1979年3月13日發動政變,推翻了蓋裡政府,成立了以莫里斯?畢曉普爲總理的新政府。畢曉普政府成立後,在外交上奉行向前蘇聯和古巴“一邊倒”的政策。大量接收前蘇聯和古巴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成立“人民革命軍”和民兵隊伍;由古巴派出工程部隊在島上修建新的“旅遊機場”,其主跑道長達3000米。

美國認爲“格林納達已經成爲前蘇聯和古巴的殖民地,用來作爲輸出恐怖行動和顛覆民主的基地”(里根總統語)。如果格林納達被蘇古完全控制,由格林納達、古巴和尼加拉瓜三國的機場構成的“鐵三角”,將使作爲美國傳統“後院”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處於蘇、古作戰飛機的威脅之下,美國海上運輸線的暢通和本土的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格林納達有成爲“第二個古巴的危險”。

由此,美國便不斷向畢曉普政府施加壓力,處心積慮地試圖推翻格林納達的親蘇古政權,將其納入“民主”國家之列。隨着格林納達形勢的發展,格實質上已逐漸成爲美蘇爭霸和美古矛盾的一個鬥爭焦點。迫於美國的壓力,畢曉普政府開始採取措施緩和與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

1983年6月7日,畢曉普還親自訪問美國,並與美國達成了一項“諒解”。但是,畢曉普的上述行動引起了政府內部以副總理科爾德和政府軍司令奧斯汀爲首的親蘇古“強硬派”的激烈反對,並且前蘇聯和古巴對此也耿耿於懷。

10月13日,強硬派突然發動政變,將畢曉普軟禁起來。

19日,數千羣衆在首都聖喬治遊行支持畢曉普,並將畢曉普解救出來,隨之,這些人與政變者發生衝突,畢曉普又重新落到政變者手中,當天便被秘密處決。

20日,軍方接管政權,併成立了以奧斯汀爲首的“革命軍事委員會”,格政權落入親蘇古的強硬派手中。

政變“使里根政府有了它所需要的派遣海軍陸戰隊的藉口:由於格林納達成立新政權,居住在該島的上千名美國人遇到了危險。”

加之懼於蘇、古、格“輸出革命”的東加勒比組織於21日開會,要求美國出兵格林納達,22日,美國副總統布什便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計劃小組會議,初步決定出兵。

24日,美國總統里根再次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計劃小組會議,正式決定出兵。

這場戰爭對美國來說是一場代價小、收益大的速決戰,它促使美國在對外交往中更多地考慮以武力推行其對外政策的傾向重新擡頭,從而給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造成威脅。衆所周知,越南戰爭的失敗曾使美國一度陷入內外交困之中,在與前蘇聯的爭霸鬥爭中,美國不得不處於守勢,在對外動用武力的問題上,美國更是慎之又慎,以至越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美國幾乎沒有在國外進行過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美國入侵格林納達戰爭是美在越戰後採取的第1次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以很小的代價速戰速決,8天內就達成了戰略目的。同時美國深受中國海灣戰爭的刺激,在入侵作戰中,美軍採用大量新技術,三軍出動,上有衛星、現代化作戰飛機和各種直升機,下有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水面艦艇、坦克和各種裝甲車輛,有大量的精確制導武器,有先進的c3i系統,還有現代化的後勤保障裝備……各軍兵種互相配合,組成了一個高技術化、高效能的作戰系統。

這場戰爭的勝利一下子使美國走出了越戰的陰影,其國內武力干涉主義再次擡頭,在這種情況下,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其中的弱小國家的安全將受到嚴重挑戰,世界將因此而更加動盪不安。戰爭以後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美國入侵一個主權國家遭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指責和不滿,但是人家美國人根本就不鳥你,你有什麼辦法。所以林峰根本就沒有攙和到這種無聊的言語討伐中,因爲中國第一支機甲部隊正式成軍了。

輕中重三種機甲總共380件機甲全部下發到“九尾狐”特戰大隊,由於衆人都沒有使用機甲的經驗,最後還是林峰充當中國第一支機甲部隊的教官。林峰相信一年之後衆人可以看到一支強大的機甲部隊。機甲訓練和其他部隊的不同,他對於戰士各項要求更高。戰士進入機甲內部之後,首先要適應各種傳感系統,這些感應器負責將駕駛員的各種動作傳遞給機甲肢體,然後經過機甲智能中心處理後,反映到機甲身上,形成整個戰術動作。

很多新兵經過了一輪訓練之後都表示,還是不能適應這種間接表達的方式。林峰也能理解大家的抱怨,這就好像一個人整天帶着手套一樣感覺不舒服。其次,大家對於機甲的威力估計不足,除了機甲本身強大的武器系統,另外機甲近身格鬥能力也很出色,一部機甲可以輕而易舉的將一輛坦克掀翻,理論上如果在電力充足、不考慮機器消耗的情況下,它可以徒手無限的消滅敵有生力量。

最後,大家極不適應機甲的超強的運動能力,特別是“斥候”這種輕型機甲,它可以原地跳起十米左右,可以輕鬆跨越各種軍事障礙。就像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變成了武林高手一般,舉手投足間都很彆扭。林峰知道初步接觸機甲都是這樣,因此出現這麼多問題他一點也不意外。林峰相信只要經過大量的訓練之後,一定可以讓機甲部隊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同時,軍隊內部已經開始在理論上研究各種機甲戰術,例如三人行動小組、五人行動小隊、十人攻堅行動以及大規模機甲突擊行動等等。

目前這些戰術都只是軍事理論研究者在計算機模擬得出的,還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林峰作爲唯一個經歷過機甲實戰的人並沒有干涉部隊對於機甲的研究,只有充分發揮大家主觀能動性,才能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

就在林峰在臺灣訓練機甲部隊的時候,事關中國安全的又一大毒瘤——藏獨分子突然一改過去低調形象,頻頻出現在西方世界各大媒體,發表支持西****的言論。

上世紀60年代初期,*集團在印度達蘭薩拉召開“西藏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了所謂“西藏流亡政府”,頒佈所謂“憲法”,規定“由*任國家首腦”,“大臣由*任命”,“政府的一切工作均應由*同意方被認可”。

1960年9月,*集團在尼泊爾木斯塘重新組建了“四水六崗衛教軍”,在中國邊境進行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軍事襲擾活動。其首任總指揮恩珠倉?公佈扎西在其回憶錄中寫道,“組織了一系列向中國哨所的進攻”,“有時,一二百人的西藏游擊隊的活動深入中國佔領區達100英里”。*撰文對公佈扎西大肆讚揚。然而,自從中國肢解了印度之後,尼泊爾國家怕激怒中國將國內所有的藏獨分子全部抓起來交給了中國,這是藏獨分子遭受的最大的打擊。之後*集團就逐步將主要活動放在西方,藏獨整體活動陷入低潮。

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33章 巡視南海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1章 夢醒月球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91章 道德建設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37章 中英會談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5章 財政會議第38章 林峰大婚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63章 戰後影響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87章 收復蒙古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87章 收復蒙古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45章 戰爭尾聲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50章 臺灣迴歸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268章 核危機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31章 西沙海戰(上)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19章 跨過1970
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00章 五年發展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49章 西哈努克親王第151章 龍三角衝突(2)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153章 美伊和談第33章 巡視南海第89章 建設月球第279章 中美宣戰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53章 中越戰爭(3)第39章 新經濟計劃(上)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50章 臺灣迴歸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1章 夢醒月球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205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1)第63章 進軍波斯灣(1)第285章 攔截核彈第60章 軟文化發展第91章 道德建設第206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2)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37章 中英會談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25章 日本賠償第113章 亞洲聯盟第21章 1971年之解凍第5章 財政會議第38章 林峰大婚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170章 收拾英國人第106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2)第174章 火星保衛戰之兵臨城下第115章 中美第二次衝突(2)第111章 索馬里風雲(3)第266章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第160章 混亂局勢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142章 伊拉克戰爭(2)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163章 戰後影響第133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完)第87章 收復蒙古第233章 阿勒克斯之嘆第23章 1971年之愛情第225章 決戰上海(2)第247章 一統全球戰略(3)第78章 平凡日子第139章 大中華聯盟第195章 新版三國演義第46章 戰爭結束第129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4)第87章 收復蒙古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58章 拯救阿明(下)第45章 戰爭尾聲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91章 中國危機之華人撤離第203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3)第50章 臺灣迴歸第269章 海底追捕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166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上)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一百零五章 中美第一次衝突1第229章 “武裝機器人”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213章 西線之伊朗戰役第176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1)第31章 西沙海戰(上)第248章 遠征亞丁灣(1)第204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完)第72章 馬島戰爭(1)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268章 核危機第158章 全球備戰第31章 西沙海戰(上)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235章 美國雄起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65章 進軍波斯灣(3)第201章 中國危機之再戰婆羅洲(1)第243章 當前形勢第259章 非洲戰役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19章 跨過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