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西亞攻略(2)

林峰上任後一陣連番動作不僅在國內掀起很大的震動,就連敵人內部也受到很大震動。阿勒克斯公爵還爲此專門召開會議來商討此次事件帶來的影響,經過大半年的征戰的阿勒克斯公爵已經明白中國人並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如今中國將她最驍勇善戰的將軍調回地球主持戰局,可見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大戰重視程度,阿勒克斯看着幾個最得力的手下,說:“如今南洋戰局差不多已經穩定下來,暫時不會有什麼大的戰役爆發。但是隨着我們拿下中東大部分地區,西亞、中亞地區的局勢逐漸緊張起來。

我們和中國人在未來某個時間一定會在中亞和對方展開大戰,這場戰鬥的結果很可能影響到接下來我們在亞洲的進展。假如我們戰敗了,最後很可能讓我們在西線止步於阿富汗地區。因此爲了將來能夠實現三路圍攻中國的戰略,這次我們要給予對手足夠的重視。

根據我們的調查中國新任總參謀長林峰在當代中國曆次對外衝突中保持全勝的戰績,是中國當代的軍神,你們當中無論誰遇上他都不能有絲毫大意。特別是即將前往西亞地區的馬尚大將,你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聽了阿勒克斯的話,在座每一位獵戶帝國將軍都表露出一種誠惶誠恐的神色,特別是馬尚大將連忙說:“公爵閣下放心,您所說的話我一定謹記在心,明年的時候,我一定在北京親自迎接你的到來”

爲了遠征地球,阿勒克斯調集了自己大半的舊屬,和阿賈斯他們分兵之後,歸其指揮的大約還有45萬帝國士兵。其中歐洲總部大約留下了20萬兵力,阿里戈大將攻略澳洲帶走了10萬,如今爲了攻擊亞洲西部他給馬尚大將調集了15萬精銳的帝國士兵。

獵戶人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戰前動員,林峰自己也沒閒着,他先後視察了西亞、中國西部、南亞等地區的部隊,中國西部防線也在他的關照下緊張的實施當中。從巴基斯坦回國之後,林峰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他最關心的還是阿富汗地區,因爲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控制了這裡中國的西部邊疆基本上就無憂了。爲了搶佔有利的戰略地位、謀取中亞的地緣戰略利益及豐富的戰略資源、實現控制全球的戰略目標。

早在蘇聯解體之後,林峰就在背後指點着中國從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加緊對該地區的滲透,借打擊阿富汗恐怖勢力之機加緊營造有利於中國的軍事部署。

早期林峰曾明確宣稱,中國的戰略利益,集中在三條戰線上:一是歐洲戰線,與西歐鬥爭的焦點是東歐,最關鍵國家是南聯盟和俄羅斯。

二是遠東戰線,焦點分別在日本、中國、朝鮮半島。而最關鍵區域是韓國、菲律賓、日本。第二次半島衝突後使中國取代美國掌握了半島的主動權,日本被消滅之後,中國徹底掌握了東亞的主導權。

三是中西亞戰線,戰略焦點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21世紀,林峰爲中國設想的三個地球上潛在對手——伊*蘭世界、俄羅斯和美國,是它控制世界的障礙。

這樣,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就十分清晰了:這是伊*蘭世界、俄羅斯兩大戰場的結合部,因此也是中國全球戰略佈局中的一個制高點。

地外戰爭爆發,獵戶人在解決了歐洲白人之後,改變了以往在總是避開中國勢力範圍的局面,8月份以來獵戶人在西亞發出強烈的戰爭信號,加強了中亞政策的力度。而俄羅斯在中國的支持下也一改以往退縮的局面,爲防止中國進一步損害俄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做出不少努力。

可以預見,中俄之爭將不僅重新整合中亞地區的利益格局,而且對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也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另外,中亞和阿富汗對伊朗未來戰爭形勢也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將來有一天獵戶帝國在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話,中國一定不會袖手旁觀,而中亞地區國家的對其的支持力度對中國行動的成敗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中亞國家給予支持和合作,那就等於中國部隊在主場作戰,可以毫不顧忌給伊朗人全方位的支持。

所以,在當前背景下和從未來長遠戰略考慮,中國都必須將阿富汗掌握在自己手中。爲什麼對中亞軍事存在永久化如此重視呢?是中亞地區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在基本把握中東地區之後,覬覦中亞的石油資源,是林峰推動中國控制全球目標的選擇。

除此之外,另有原因是,在牽制俄羅斯、威懾伊朗的同時,可保障中國西部地區的安全。假如是美國或者俄羅斯控制了中亞阿富汗地區,那對中國來說不啻於一場災難。在林峰所知的歷史當中,美國在阿富汗的基地,距中國西部國土的飛行時間都大體在1個小時左右。烏茲別克斯坦鐵爾梅茲的空軍基地,離中國西部國土只有600公里左右的路程。

一旦美軍戰機將來可以從這裡起飛,只需半個小時左右,就可飛抵中國西部邊境附近空域;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瑪納斯國際機場基地,離中國國土飛行時間是幾十分鐘;如此密度的基地佈局、如此短的距離,顯而易見的對中國西部安全構成挑戰。

如今獵戶人陳兵百萬於西亞對伊朗虎視眈眈,阿富汗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林峰在訪問了巴基斯坦之後,隨即轉向阿富汗,據阿富汗當地媒體報道,中國總參謀長林峰上將27日晚抵達阿富汗進行訪問,訪問期間林峰將視察駐阿部隊並與當地官員會面。

現階段,駐阿美軍大約有10萬人。根據林峰的西亞防禦計劃,中國將在今年年底前再派遣大約1萬名後勤工程人員進駐駐阿富汗。至年底,中國將在阿富汗保持大約12萬人規模的武裝力量,以幫助阿方應付可能出現的危機。

阿富汗現在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中國身上,因此他們對於林峰的到訪給予了熱烈的歡迎,對於中國提出的各種要求都給與積極的配合。阿富汗國內到處都是狂熱的宗教分子,現在到了國破家亡的時候了,這些人顯得分外激動,爲了充分發揮這些人的作用。林峰提議由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將這些人武裝起來,做爲阿富汗國家的一支武裝力量來參與到抗擊獵戶人的行動當中。

這個建議得到阿富汗宗教人士的熱烈歡迎,他們認爲阿富汗人有義務也有能力自己拯救自己的國家。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有超過萬人的狂熱宗教分子到中國駐軍所在地進行登記和領取武器。

結束了阿富汗訪問之後,林峰將軍則來到了西亞的伊朗,根據行程安排,他在這裡將逗留三到五天的時間。他訪問伊朗的目的是給該國領導人加油打氣,如今隨着中東大多數國家陷落,伊朗的形勢愈發危機起來。

就連中東小強—以色列都難逃滅亡之痛,更必要中東其他國家了,在獵戶人的鐵蹄下只有伊朗暫時免收入侵之苦。而獵戶人之所以還沒有對伊朗動手,不是因爲顧忌該國的實力,而是怕引起中國的強烈反彈。

伊朗人心裡也很清楚,要想在這次危機中倖存下來,就必須緊靠中國這顆大樹。伊朗總統內賈德在和林峰的會談中透露出強烈的要求中國駐軍伊朗的願望,因爲現在伊朗國內已經出現了一些動亂的跡象,大批的民衆開始往東方逃竄,大部分進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爲了穩定國內局勢,伊朗政府覺得必須引進強援才行,中國就是對方看重最佳對象。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林峰答應了內賈德總統的請求,他承諾兩天內會有一支3000人的武裝進入伊朗首都。

中國新任總參謀長林峰上將自上任以來頻繁往來於西亞、中亞各國之間,值得強調的是,林峰此次之所以“親自”在“受到獵戶帝國重兵威脅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衝着“囂張跋扈的”獵戶人劃下“中國西亞戰略的底線”,其“核心意義”就在於以實際行動做出如下宣示:中國將不惜一切手段確保“中國至伊朗間的巴基斯坦通道”的“基本暢通”。

顯然,在確保該通道“基本暢通”的背後,是中國將不惜一切手段確保伊朗與外界的戰略聯繫不被“外部勢力”有效切斷,毫無疑問,中國頻繁動作的的背後,是中國以“實際行動”在“間接承諾”將爲“伊朗抗擊任何形式軍事打擊”提供戰略支援。

這可以大大提高該國抗擊外來入侵的信心,也可以更加團結中國其他的盟友,使他們更加的緊跟中國之後,林峰伊朗之行還未結束。其他例如: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南亞人民共和國、柬埔寨、泰國等國家紛紛聚集在北京,準備參加華盟召開最新軍事會議。

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29章 “假冒風潮”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264章 簽字儀式(2)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44章 琉球海戰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38章 林峰大婚第276章 民族同化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68章 佈局非洲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61章 遠征艦隊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100章 五年發展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35章 廣交會(上)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5章 財政會議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93章 中蘇戰爭(2)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44章 琉球海戰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9章 跨過1970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31章 “講和?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67章 太空計劃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
第47章 戰後餘波第10章 釣*島風雲(下)第32章 西沙海戰(下)第29章 “假冒風潮”第30章 “喪心病狂”第188章 中國危機之澳洲淪陷(1)第238章 癲狂的歐洲人第264章 簽字儀式(2)二百四十章 憋屈的歐洲人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78章 歐洲風雲之法國(完)第44章 琉球海戰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228章 “菲律賓復國鬧劇”第132章 中美第三次衝突(7)第79章 掌控馬六甲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38章 林峰大婚第276章 民族同化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43章 伊拉克戰爭(3)二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207章 中國危機之三戰南海(3)第223章 排白法案第86章 “亞特蘭蒂斯斯”第260章 合縱連橫第150章 龍三角衝突(1)第51章 中越戰爭(1)第221章 收拾北極熊(4)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68章 佈局非洲第168章 非洲風雲之南非淪陷(下)第56章 “昆明經濟合作組織”第41章 核動力航母第161章 遠征艦隊第209章 林峰歸來(2)第62章 阿富汗特種作戰第171章 英國倒戈第100章 五年發展一百零七章 衝突之後第26章 拜見岳父岳母第180章 歐洲風雲之德國分裂第237章 “人權高於主權”第15章 印尼排華(下)第52章 中越戰爭(2)第14章 印尼排華(中)第20章 1971年之中東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74章 閱兵與授勳第81章 “拯救”趙雅芝第35章 廣交會(上)第74章 新式武器第126章 第三次中美衝突(1)二百四十一章 歐洲恐怖分子第5章 財政會議第69章 收復藏南(1)第二十七 穩定發展第273章 戰後重建第222章 收拾俄國(完)第270章 反潛破敵第118章 又見亞特蘭蒂斯人第104章 月球生活第156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1)第93章 中蘇戰爭(2)一百零九章 索馬里風雲1一百零八章 向陽紅16號第44章 琉球海戰第159章 全球會議第120章 合作發展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95章 中蘇戰爭(4)第19章 跨過1970第24章 對日索賠第231章 “講和?第85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55章 西南邊境談判第67章 太空計劃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16章 四路圍攻第278章 制裁美國第252章 美國人的打算第280章 戰爭之太空戰第152章 費盧傑戰役第80章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第282章 加勒比海戰第76章 “國際警察”(2)第54章 中越戰爭(4)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226章 決戰上海(完)第40章 新經濟計劃(下)第187章 三巨頭會議第192章 中國危機之中東第149章 華盟反恐軍事演習第218章 收拾北極熊(1)第181章 歐洲風雲之西班牙投降第251章 歐洲人的怨念第135章 亞州聯邦(2)第265章 偷天換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