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節:北上之路(四)

蘇奧米爾的國土面積很大。

光是一個歐羅拉地區,就已經足以和幾年前還是西瓦利耶附屬國的亞文內拉整體相比。而若是將整個國家進行粗略對比的話,它差不多相當於馬克西米連王國、西瓦利耶王國以及亞文內拉王國三者加起來的總量。

光這麼一看,蘇奧米爾像是一個十分發達乃至於可以自稱帝國的國家。但你若是對它瞭解得更多一點,你就會明白,雖然國土面積龐大,這個北地之國的人口卻並不算衆多。

原因自然與寒冷分不開關係。

儘管以西海岸人的印象而言,北方四島甚至是西瓦利耶的諾斯蘭地區就算得上是嚴寒,但位於莫比加斯內海出海口的北方四島其實只不過是和北歐羅拉處於同一緯度。

從北歐羅拉更加往上,隨着愈發靠近極地,人口也會愈發稀少。在進入到了從海岸線看見的海水已經是深沉藍黑色的北黎加羅海時,也就正式進入了蘇奧米爾王國被納入極地圈的三分之一國土之中。

這是人類所難以生存的環境,即便是對這寒冬知根知底的蘇奧米爾人也極少會真正在這裡定居生存。

連無處不在的鯊魚都在這裡絕跡,因爲它們難以抗衡這冰冷的水溫。這裡的海洋中存在的是長着厚厚脂肪的鯨魚和大型海生哺乳類,還有以它們爲食的巨型水龍類。而陸地上也是如此,關於兩三米高的雪人還有四五米高的巨人的消息數不勝數,便是最勇猛的大劍劍士也極少會深入北極。

三分之一的國土處於北極之中,三分之一的國土在靠近北極的地方,剩下的三分之一國土纔是相對適宜人類生存有春夏秋冬季節之分的土地。再加之以“千湖之國”的美名,足有十分之一的國土被大大小小的湖泊所覆蓋,其中最大也最爲有名的莫過於教會所在的海因茨沃姆隕星湖。

童話的國度這稱呼,是絲毫沒有過譽的。

若要說美,這雪景自然是美不勝收,但這份美麗卻也是建立在人類難以將自己的足跡衍伸進去的前提條件之下。

北方四島的人種和蘇奧米爾有極大相像,不論是身高還是面容都只有微小的區別,在不帶武器不開口說話的情況下蘇奧米爾人和丹拉索人站在一起你很難分清楚彼此,這是有理由的。

斯京薩迦的起源傳說記載,最初的丹拉索民族便是定居在歐羅拉北部更往北的地區。他們曾經也是大陸居民,而後在無法忍受北方的苦寒以及各種可怖生物的侵擾以後,舉族南下遷徙。

但蘇奧米族人已經佔據了相對豐饒的南方土地,在兩個相似但又有不同的民族爆發了無數次戰爭以後,精疲力竭的丹拉索人放棄了大陸,前往海上尋求生機。最後在歐羅拉西面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了面積巨大的北方四島,得以在另一處地區發展繁榮。

如今戰爭已成遙遠的往事,分成東西兩方隔着茫茫大海的兩個民族各自走上了不同的方向,最終演變出來有許多差異的語言和文化。重新有交流和溝通僅是最近幾個世紀以內的事情。但不論如何,蘇奧米爾的人口主要聚集在歐羅拉的事實,從這些細節當中也已經可以得知。

在夏末初秋來到蘇奧米爾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一時節雖然沒有雪景可看,但氣候也是相對怡人。

從波魯薩羅出發,途中經過的是牧民們的小村莊聚落。這裡沒有太多物資可供補給,所以出發前也必須自己做好準備。但腳程稍快的話,也不過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北歐羅拉地區最初的小鎮了。

從這裡開始,算是真真正正的蘇奧米爾領土範圍之中。只是有些令人意外卻也算得上意料之中的是,這座名爲波里依寧的小鎮,仍舊充滿了拉曼人的痕跡。

這對亨利他們三人而言某種程度上倒是行了方便,因爲在一個常有商人旅客來來往往的小鎮之中,人們不會對他們這樣的外來者投來過多不必要的注意。

蘇奧米爾如今的這位女王陛下一門心思想與帕德羅西帝國修好的想法,肉眼所往目光可及之處,遍地都是證據。

王室的想法轉變成語言轉變成命令,去到了地方藉由權力與財富最終化爲了實物。

至高權力者的獨斷對於底下人民生活的影響,這便是最佳的例子。

小鎮入口處的路牌分別立了兩塊,第一塊是不那麼高大的石碑,看起來已歷經許多光陰。上面用石鑿加之以紅氧化鐵顏料塗抹寫着蘇奧米爾語的“波里依寧”。

而在它的旁邊,一塊更新也更耀眼,足有兩米多高顯然是當代造物的黑鐵招牌,則是用花體的拉曼語寫着“拉丘達-瓦爾迪-拉苟”——意爲“翠湖之鎮”。

鎮如其名,波里依寧稱之爲翠湖鎮確實並不爲過。站在入口視線從僅剩根基的城牆往內看去,你可以清晰看到在正午的陽光下波光粼粼的巨大湖泊。這正是所有北上的旅人會見到的第一幕,在越過了南歐羅拉地區的森林和平原以後,第一個迎接他們的便是這美麗的湖畔小鎮。

這是千湖之國的起始點,從這往上建立在湖畔的城市和小鎮數不勝數。

“帕拉帕拉!(停下停下)”操着一口蘇奧米爾式拉曼語的士兵攔住了三人。這裡顯然和波魯薩羅一樣都有武器管制的律法,只是士兵的穿着與僅僅二十公里外的小鎮區別甚大,儘管胸甲上面仍有相似之處,但搭配的罩衣,頭盔還有武器卻大不相同。

帕德羅西帝國的中部地區還有南境城邦聯盟的許多地方都流行白甲,也就是不穿罩袍的設計。但在天氣更加寒冷的蘇奧米爾王國自古以來在盔甲上面加裝罩衣保暖就是常有的行爲,所以這兒的流行趨勢也與西海岸更加類似。

士兵們的夏季罩衣是相對輕薄透氣的,腋下等許多地方還開了透氣孔,長期站崗的情況下有罩衣還能防止盔甲被曬得過熱——在三人觀察的時候,守軍的士兵拿着戰戟走了過來。

同爲知曉戰鬥之人,洛安少女輕而易舉地注意到了這些人的警惕——他們扛着長杆武器的方式是用手心託在戟的底部,而不是抓着杆子中部,這種做法是爲了隨時發揮出戰戟的最大攻擊距離,結成防禦陣型而作的——換而言之,不是通常的攜帶武器姿勢,而是戰備姿勢。

證明如此的還有另一點,這個蘇奧米爾守軍的戟兵停在了兩人前方大約兩米左右的距離,沒有繼續靠近。在他所站的這個方位和距離上,沒有拿着騎槍的賢者與洛安少女若是要進行攻擊,在拔劍衝鋒之前就會被他放下的戰戟命中。

這人不是弱手,也決計不是什麼酒囊飯袋的二流守軍,他的動作輕描淡寫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戒備之意,避免了對手察覺到忽然爆發,但細節卻是處處警惕,隨時處於可以切入到戰鬥陣勢之中。

如此渾然天成的做法只有相當訓練有素的人才能展現出來,而從他更加華麗的裝備上也能看得出來,喊他們停下並且上前來的這人應當是守門的這幾名士兵當中的小隊長——他張開了口,對着賢者問道:

“威伊-普化-蘇奧米?(說蘇奧米爾語嗎)”

小隊長這樣說着,這顯然又是他玩的一個陷阱。他問的是會不會說蘇奧米爾語,可是這句話卻是用蘇奧米爾語問的,如果亨利在這裡下意識地搖頭表示自己不會說,那麼他要麼是確實是只能聽懂而自己不會講,要麼就是分明懂得卻故意瞞騙。

沒有提起對手的警惕之心,彷彿聊家常一樣普通問出的一句話,這個時候人的反應往往是最自然最不假思索的,也是最可靠的。

不論賢者點頭或者搖頭,他都會多多少少被對方給注意上,所以這裡的最佳選擇就是像一旁我們的白髮少女一樣——

擺出一臉茫然失措,完全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模樣。

亨利望着小隊長,滿臉顯而易見的疑惑,就差腦袋上冒出來一個問號了。

“沒啥沒啥。”小隊長擺了擺手用拉曼語這麼說道,接着又打量了一下米拉和身後站着的咖萊瓦,最後鬆開了右手讓戰戟順着往下滑直到底部與地面接觸。

“上來檢查。”他抓着戟的杆身中部然後回過頭叫了兩聲,兩名守軍士兵應聲前來,不過他們的姿態相比起小隊長就要弱上許多,看起來完全是一幅未經訓練的鬆懈模樣。

掛牌傭兵的另一項特權,在成爲正式註冊的傭兵相當長時間以後亨利和米拉總算是有幸體會得到。

身爲橙牌等級的傭兵並且還佩戴有秘銀製的傭兵團徽章,在小隊長確認沒有什麼可疑之處以後守軍士兵也沒怎麼爲難他們,只是看了一下徽章什麼的簡單登記了一下就給他們放行。而同行的咖萊瓦這個普通人就沒有這麼好運了,他被搜身檢查了一番,甚至腰上的匕首都被拔出來看了一眼,然後檢查的那名士兵嘲笑地看了一眼年輕的搬運工,又把匕首還給了他。

“什麼態度啊——”顯然是被當成兩人跟班的旅館家大兒子有些憤憤不平,但他也多少有些自知之明,嘟噥是直到遠離了士兵們的所在才發出來的。

因爲是三人結伴旅行的緣故咖萊瓦也習慣了用拉曼語交流,這次發出的嘟噥也是如此,讓白髮的洛安少女又是笑個不停。

在沒什麼波瀾的小插曲過後,一行人就直接進入到了小鎮之中。

老生常談的進程安排就不過多敘述,帶馬廄的小旅館是每一個這種建立在大道上的小鎮標配。只是這一次的他們走了半天,路邊有的旅店卻始終都是滿員的。

遠遠望去,馬廄當中擠滿的馬匹幾乎全都是又高又壯的類型。這些馬顯然是蘇奧米爾本地產的,平均身高超過兩米而體重也基本都在800千克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一噸,但它們卻並非優秀的戰馬。

東海岸最好的戰馬是帕德羅西產的,這也是蘇奧米爾人最著名的並非騎士而是更善步戰的大劍劍士理由之一。

克萊默爾本身是一種多用武器,在對付步兵方陣的時候它可以劈開長矛爲後續部隊創造突圍逃離或者擊潰對手的契機。而在遇上了騎士的時候,這種大劍又會成爲斬馬的武器,以遊走在刀鋒之上的危險性來博取生機,在躲過致命的騎槍之後斬殺戰馬,再解決騎士。

蘇奧米爾本地並沒有優秀的騎乘用馬,騎士用的馬並不是越高越重就越好。包括西海岸的同類在內大部分的騎士馬身高只不過1米7到1米8上下,體重最重也不過半噸左右,如此才能保證足夠的長時間奔襲以及衝鋒的能力。

而相比之下這些蘇奧米爾的重型馬,更多的作用則是作爲挽馬。

耕耘土地,運載貨物,力氣驚人的它們無法高速衝鋒,但是卻可以拉動更多的貨物以及更加沉重的工具。

——而從這一細節延伸出去的話,把旅館佔據得滿滿當當的都是些什麼人,也就很好猜了。

亨利用輕拉繮繩,讓身下的馬兒放緩腳步他好仔細觀察那些馬廄。

米拉注意到了這一點也拉動了繮繩,而咖萊瓦有些懵懂地亂晃着腦袋差點撞上了他倆,所幸聰明的小獨角獸反而利用繮繩拉住了他。

來時的路上三人是孤單的,同行的道路沒有任何馬車和騎手。可翠湖鎮的旅館卻展示了另一幅景象,那麼既然這些採用重型挽馬拉車載貨的商人們並不是北上來兜售貨品的,他們的目的也就僅剩兩個了。

一是這趟旅行是反方向的,由北往南運輸物資銷售。這是合理的判斷,也是大部分人腦海裡會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

蘇奧米爾除了出產羊毛以外還有相當不錯的礦產資源,需要精工鍛造的克萊默爾這種武器之所以會在此地誕生,也與優質礦產分不開關係。

但是他們的馬車上帶的東西卻不是這些。

如果是隸屬於同一個商會的商人,定期運輸大批量的同種商品,例如大量羊毛或是大量礦物等資源前往南方的帕德羅西進行銷售,顯然纔是正合理的行爲。相較之下個體的小商人才會選擇在車上載各種雜七雜八的小物件,將一輛馬車裝得滿滿當當,考慮的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雜貨商。

但小商人通常不會選擇這種重型挽馬來載貨,儘管它們力氣更大,但也吃得更多。不像商會有合作關係的批發賣貨,小雜貨商人在去到新地點時不會有人過來接應,換而言之無法保證東西確實能夠傾銷一空。

如此一來他們多數選的都是較小的馱馬、甚至是騾子和驢,這樣在東西沒辦法賣出去得前往下一站繼續兜售時,還能保證餵飽自己的牲畜。

重型挽馬拉動的大型馬車載貨量確實更大,但如果不能銷售一空的話光是維持就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所以只有經常有大宗交易的大型商會,纔會選擇挽馬。這一條件,再加之以與挽馬分開放置的馬車,看起來風格和細節十分類似,顯然是出自同一家木匠工坊之手。

身份基本可以確定爲大型商會的車隊,可這麼一來,他們載的貨物卻又十分奇怪了。

略過幾輛包廂馬車還有幾輛有篷布包裹的,那些敞篷的馬車上儘管用黑布蓋着但從縫隙卻仍舊可以看得出來是一些大小的箱子與生活物資。

千里迢迢運輸在本地就能買得到的生活物資這種虧本生意可不是商人會做的,而除此之外他們還派遣了專人手持長棍站着守衛,仔細一瞧的話在馬車的底下還有閃爍發光的配重球,顯然是把單手刀劍類武器固定在了下方。

在不違反小鎮法律的情況下做足了防備——不僅裝備上如此,態度也亦然,亨利的眼神和其中一名守衛相交的瞬間,對方惡狠狠地瞪了賢者一眼,並且晃了晃手中的長棍,顯然是在警告他這個傭兵別亂打他們那邊的注意。

賢者似是服軟一般地回過了頭,而學着他也進行了一番觀察的洛安少女,經由這些細節,也已經可以做出結論。

“明面上擺着是普通的商業運輸,實際上是舉家帶口的資產轉移?”米拉皺着她好看的小眉毛,用亞文內拉語小聲這樣說着。

“嗯,災害到來之前,老鼠總是最先不見蹤影的。”亨利點了點頭,語氣平靜然後眼光挪到了左邊。

大道的右側是密密麻麻的房屋,而左側相比之下就要稀少一些,從這兒可以直接看到小鎮得名的巨大翠湖。

碧綠色的湖泊在正午的陽光下閃閃發光,湖畔塗着白漆的小舟整齊地擺放在棧橋的旁邊,在微風泛起的漣漪下輕輕擺動。在這個時間點大部分人都去吃午餐了,所以僅僅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葉小舟飄蕩在湖面之上。倘若有一副好眼神,在這充足的光照下即便是這樣的距離,你也可以看清這流連忘返的浪漫主義者是一名拉曼貴族打扮的青年和一名黑髮女子,因爲距離的緣故聽不見他們的笑聲,但可以從動作看出來二人的喜悅。

“而人類自古以來就都是遲鈍的,一直到大難臨頭才反應過來,但卻除了抱頭痛哭也沒有其他事情可做。”賢者半眯着眼睛,看着湖面上的兩人,又瞥了一眼商隊的所在。

平靜的翠湖底下,聚集在一起的魚羣形成了碩大的黑影一閃而過。

而上面的小情侶對此渾然不知。

只是繼續嬉笑。

第一百零五節:蔑視第一百三十節:狼與牧羊犬(一)給某些人第一百四十二節:短暫同行第八十八節:槍兵第六十節:艱難的道路(五)第八十五節:阿布塞拉第四十節:黑山第三十五節:相遇第七十七節:一夜雨第六十三節:國宴第三十二節:激鬥第一百四十一節:永夜的奇蹟第二節:風高浪兇(二)第一百一十節:公平與名譽第十九節:寂靜小村第三十四節:貪財的賢者(二)第一百四十九節:遙遠的歌聲(八)第七十九節: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七節:逃離阿布塞拉(四)第三十四:行走在巴奧森林(一)第一百二十五節:血腥味與火藥味(四)第二節:永春之地的乞討者(二)第二十三節:在暴雨中(一)第一百二十三節:血腥味與火藥味(二)近況通告:致我忠實的朋友第五十八節:漫長的坡道(五)第五十節:血第一百二十三節:血腥味與火藥味(二)第一百六十二節:北歐羅拉的初雪(一)第一百二十五節:前往塔爾瓦-蘇塔第三十三節:索拉丁高地(一)第四十二節:變化致我親愛的讀者老爺們第一百五十三節:惡鬥(一)第四十三節:不了了之的戰鬥第二十二節:信賴(一)第九十三節:短暫停留(三)第五十九節:漫長的坡道(六)第三十八節:怪物與騎士第五十一節:撥雲見日第三十一節:離開第一百零一節:戛然而止的談判第一百二十一節:不可折的刀第一節:永春之地的乞討者(一)第一百一十三節:碧海藍天第四十三節:嫋嫋青煙(一)第七十八節:暗無天日(六)第五十二節:智謀與信念第五十二節:教堂第一百三十八節:折翼第六十四節:死水微瀾第四十八節:嫋嫋青煙(六)第六十二節:臨時盟友 1第九十四節:西方第五十八節:漫長的坡道(五)第一百一十五節:小國風雲(一)第六十節:兩人的棋局(一)第一百三十三節:狼與牧羊犬(四)第六十九節:商人與賢者第一百二十八節:特別待遇第一百二十七節:任性妄爲的至高權力者第二十三節:不安寧的夜(四)第八十三節:雨和雪關於更新和羣號的說明第一百零八節:俘虜第二十五節:血光四起第一百六十一節:炎陽與蟬鳴(二)第四十五節:生存者們(六)第二十八節:騎士與少女第一百三十六節:野狗第一百節:無妄之災(三)第一百五十四節:理想的盡頭(一)第八十二節:曙光第五十二節:寒潮第一百零二節:天敵第一百零八節:俘虜「資料」:龍類大百科第六十二節:青知第六十六節:黑雪第八十六節:雪花之原第一百四十七節:遙遠的歌聲(六)第四十三節:生存者們(四)第三十二節:勝利的滋味第三十九節:狩獵的季節(三)第一百零八節:夜明之時(二)第二十九節:死鬥第四十三節:任務第五十四節:稍作整頓第三節:風高浪兇(三)第五節:長路漫漫(五)第十一節:門羅的魔術師(三)第三十三節:生命的出路(二)第七十九節:抉擇第一百七十三節:龍與蛇(七)第一百四十七節:魍魎之地(五)第五十三節:刀與劍第一百六十三節:北歐羅拉的初雪(二)第一百一十七節:討好
第一百零五節:蔑視第一百三十節:狼與牧羊犬(一)給某些人第一百四十二節:短暫同行第八十八節:槍兵第六十節:艱難的道路(五)第八十五節:阿布塞拉第四十節:黑山第三十五節:相遇第七十七節:一夜雨第六十三節:國宴第三十二節:激鬥第一百四十一節:永夜的奇蹟第二節:風高浪兇(二)第一百一十節:公平與名譽第十九節:寂靜小村第三十四節:貪財的賢者(二)第一百四十九節:遙遠的歌聲(八)第七十九節: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七節:逃離阿布塞拉(四)第三十四:行走在巴奧森林(一)第一百二十五節:血腥味與火藥味(四)第二節:永春之地的乞討者(二)第二十三節:在暴雨中(一)第一百二十三節:血腥味與火藥味(二)近況通告:致我忠實的朋友第五十八節:漫長的坡道(五)第五十節:血第一百二十三節:血腥味與火藥味(二)第一百六十二節:北歐羅拉的初雪(一)第一百二十五節:前往塔爾瓦-蘇塔第三十三節:索拉丁高地(一)第四十二節:變化致我親愛的讀者老爺們第一百五十三節:惡鬥(一)第四十三節:不了了之的戰鬥第二十二節:信賴(一)第九十三節:短暫停留(三)第五十九節:漫長的坡道(六)第三十八節:怪物與騎士第五十一節:撥雲見日第三十一節:離開第一百零一節:戛然而止的談判第一百二十一節:不可折的刀第一節:永春之地的乞討者(一)第一百一十三節:碧海藍天第四十三節:嫋嫋青煙(一)第七十八節:暗無天日(六)第五十二節:智謀與信念第五十二節:教堂第一百三十八節:折翼第六十四節:死水微瀾第四十八節:嫋嫋青煙(六)第六十二節:臨時盟友 1第九十四節:西方第五十八節:漫長的坡道(五)第一百一十五節:小國風雲(一)第六十節:兩人的棋局(一)第一百三十三節:狼與牧羊犬(四)第六十九節:商人與賢者第一百二十八節:特別待遇第一百二十七節:任性妄爲的至高權力者第二十三節:不安寧的夜(四)第八十三節:雨和雪關於更新和羣號的說明第一百零八節:俘虜第二十五節:血光四起第一百六十一節:炎陽與蟬鳴(二)第四十五節:生存者們(六)第二十八節:騎士與少女第一百三十六節:野狗第一百節:無妄之災(三)第一百五十四節:理想的盡頭(一)第八十二節:曙光第五十二節:寒潮第一百零二節:天敵第一百零八節:俘虜「資料」:龍類大百科第六十二節:青知第六十六節:黑雪第八十六節:雪花之原第一百四十七節:遙遠的歌聲(六)第四十三節:生存者們(四)第三十二節:勝利的滋味第三十九節:狩獵的季節(三)第一百零八節:夜明之時(二)第二十九節:死鬥第四十三節:任務第五十四節:稍作整頓第三節:風高浪兇(三)第五節:長路漫漫(五)第十一節:門羅的魔術師(三)第三十三節:生命的出路(二)第七十九節:抉擇第一百七十三節:龍與蛇(七)第一百四十七節:魍魎之地(五)第五十三節:刀與劍第一百六十三節:北歐羅拉的初雪(二)第一百一十七節: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