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再說航海利

嶽羣繼續道:“既然我們腳下的大地可能是圓球,那就是有邊了,想來定是海水圍着陸地,陸地間隔海洋。陸路行走艱難,耗時耗物,但如乘船行走,則方便許多。如國朝初期,鄭和太監七下西洋一樣,戰艦千艘,一兩個月,即可把數萬人送達數千裡之外,如現在大明還有這樣的實力,只要有靠海的地方,何處不可行。”

堂下七個弟子,均連連點頭,遙想鄭公當年,戰艦千艘,遮空蔽海,連綿數十里,此等威勢,亙古未有,可惜了!

嶽羣臉上微微沉重,道:“國朝承平百年,官紳貴戚貪心不足,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失地之民日益增多,再有數十年,無地之民達到一定數量,恐有不忍之禍。”

“縱觀歷史,到了這種地步,只有兩個辦法解決,一是仗劍扶犁,開疆拓土,已養國民;二是流民四起,改朝換代,大肆殺戮,人爲地減少人口,重新規劃土地,安頓剩餘生民。”

“歷史證明,向北向南向西的陸路皆難以通行,但在今朝,航海技術已經可以支持我們華夏文明,通過海洋繼續擴張,現在的千料海船,能把漢民送到任何一個海岸,依託海岸向內陸發展,大海能把所有的漢民都聯繫起來,這就是我說的海洋文明。”座下七子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海洋文明。

楊健遲疑道:“可大海變化莫測,稍有不慎,就船翻人亡,只有無路可走之人,才願意出海,一上船就把命託付給了老天,不屬於自己的了。”

嶽羣道:“這就是大陸文明的想法。你想想看,現在南海東海,多少海船在行走,常年不絕,如果真有那麼危險,有去無回,還有誰會願意出海。”

楊健想想,奇怪問道:“是呀,海上的船隻很多,水手們都說危險,可一樣毫不遲疑就下海,爲什麼我們大家還是覺得出海是極大的危險呢?”

“航海危險是有的,還不小,但只要掌握了大海風雨變化、洋流變化的規律,摸清航道,我們就能規避這些危險,現在的海商,不就把海圖看的比命還重要嗎?這海圖及出海時機的選擇,就是爲了規避危險。”

“這些也是我們日常所能想到的,但還是覺得危險,卻是有人在此間推波助瀾,故意誇大其中危險,致使大部分人及朝廷視大海爲畏途,一心龜縮在大陸上。”嶽羣憎惡道。

薛長樂氣憤道:“是誰如此大膽,這不是禍國殃民了嗎?”劉長安也道:“是呀,把他找出來,一劍殺了他。”其他幾個也氣的兩眼通紅,殺氣騰騰。

嶽羣好笑壓壓手道:“好了,不要動氣,這不是一個兩個人所爲,是所有海商及他門背後的高官貴戚有意無意所爲,這些人倒不是要絕了大陸生民之路,只是狹隘自私地要保持現在這種走私狀態,把大海的財富抓在他門一小撮人手裡,根本不知道,他們現在拿到的只是小利,如放開海禁,漢民大規模走向海洋,所得之利百倍千倍不止,實在是鼠目寸光,損人損國以利己。”

“對我們來說,這些海商人多勢重,直接硬碰是爲下策,所以我們現在還是慢慢發展,積蓄實力,不斷建造海外基地,組織無地之民墾荒以作補給,一步一步向外拓展。”

楊健道:“我聽那些水手說,這海路上一路都有補給之地,說明那些地方都是有主之地,我們去了,不就是搶人家的土地嗎?”

嶽羣笑道:“文明的拓展就是如此,要不怎麼說仗劍扶犁呢!接受華夏文明教化的,也就成了華夏之民,自然和平共處,頑冥不化的,當行霸道。”

“何況,現在通行的海路,大體北至日本,南至爪哇,轉而向西至天竺波斯大食罷了。爪哇之南島嶼星羅棋佈,沒有仔細探索,爪哇之東,未嘗沒有更好之地,這些都等着我們華夏之民去開墾。據說已有佛郎機人到達爪哇了,這佛郎機距爪哇數萬裡,人家有這勇氣這航海技術越洋萬里而來,我們堂堂華夏之民還沒聽說去過佛郎機的,說明我們已經落後了,再不奮起直追,也許海中那些無主之地都被人佔去,我們華夏文明就只能龜縮在大陸,成爲一個吃土民族,看着人家在大洋之上耀武揚威了。”

七個弟子都覺得心裡沉重,劉長安道:“只是我們華山,人少財弱,也做不了如此大事,只有朝廷集全國之力,方可能辦成。”

嶽羣笑笑道:“我們華山雖小,但也有小的優勢,先帶個頭,讓人看到甜頭,趨利乃人之常情,總有人會跟進,慢慢再進行適當的宣傳,會有更多人效仿,人一多大勢一成,我們華山就是不推動,也有無數人蜂擁而至。”

七子都不是很明白,但掌門既然這樣說了,說明掌門心中已有謀算,自己等人只要聽令行事,把掌門吩咐做好就行。

林耀華問道:“掌門,我們華山第一步就是要掌控琉球嗎?這琉球是個什麼地方?”

嶽羣遙想了一下寶島臺灣,那可是塊寶地,笑道:“現在國朝所說的琉球,是小琉球,小琉球之南,有一大島,南北長七百里,東西寬兩百餘里,幾乎有半個福建大小,就是我說的琉球。現在只有少量福建漁民越海過去開荒,成不了什麼氣候,島上生番衆多,以狩獵爲生,毫無文明可言,正需要我們華夏之民帶去文明氣息,幫助他們進行農耕,以免浪費這大好土地。”

“要知道,越是往南,越是溫暖多雨,土地肥沃,北方不過一年一熟,江南之地已可以一年兩熟,聽說占城更是一年三熟。想來這琉球開發得好,也最少能一年兩熟,至少能養活兩百萬人。”衆人一陣咋舌,兩百萬人呀,這都比陝西人口的一半還多。

嶽羣知道這數字有點嚇着這些弟子,笑道:“不可能只我們華山一家操作此事,到時還需拉上各種盟友,一起操作此事。”

孫正義道:“即使這樣,我們華山也需要移民幾萬,纔有示範作用,可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所需銀子恐怕達數十萬兩,也不是我們華山所能承擔的。”

嶽羣誇道:“正義考慮得很好,我們不能作虧本生意,否則不但我們自己被拖垮了,也會嚇住後面跟風的人,這樣就違揹我們的初衷了。所以,我們華山,要在這移民事務中,獲得利益,而且是極大的利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進來。”

郭三水張張口,又不敢說話,嶽羣見了,笑道:“三水怕我們華山盤剝移民吧?”

郭三水臉上紅了紅,道:“掌門,我不是這個意思。”

嶽羣道:“我知道,不過,這財富還真的要這些移民來幫忙賺。長樂,你家以前是沒有田地是吧?”

薛長樂激動道:“是的,掌門,要不是華山收留我,現在我家還不知道是否能吃飽飯,掌門對長樂一家恩典,長樂一家不知如何回報,爹爹只叮囑我要在山上好好做事,一切聽從掌門吩咐,以報答掌門再生之德。”

嶽羣擺擺手道:“只要用心做事就行,我是想問問你,假如你家依然還是原樣,有人告訴你爹,說只要你家開荒百畝水田,然後有五十畝歸你家,所需工具物資什麼的還免費提供給你,你說你爹願意帶着家人出海嗎?”

薛長樂笑道:“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怕都搶的打破頭了,但要讓我爹他們這種人相信是真的,不是騙子才行。”

嶽羣笑道:“這是當然,會有熟人相保,或者別的方法讓人相信,我們總不能強迫人家,否則失了身份信譽,事情就越做越難。”

林耀華問道:“我們華山弟子家屬也能遷到琉球嗎?”

嶽羣道:“當然可以,這麼多移民,需要大量的華山弟子去管理,太華堂會動員鼓勵這些弟子身先士卒,舉家遷過去,這樣才能讓下面所管轄的移民信服,減少管理的難度。而且,還要在移民中招收學童,並組織移民農閒時練習武功,以便更好對抗山上的生番。”

“人口一多,相應的作坊商鋪也就可以跟進了,造船冶鐵織布販鹽需要我們華山掌控,其他商鋪可鼓勵別人自由開設,只要按規繳納費用就行。”

孫功成驚訝道:“我們華山要收稅嗎?”

嶽羣搖搖頭道:“也不算是收稅,但相應的費用還是要收的,道路橋樑的修建,水利設施修建維護,清剿生番費用什麼的,都需要費用,這些都是爲當地移民服務的,需要他們自己承擔,要知升米恩鬥米仇,我們不能一味付出,以免移民滋生嬌狂之氣,只有讓他們一起付出,纔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纔會自覺維護那裡的一切事物。”

七人都點頭稱是,大家都讀過幾年書,這樣的道理還是明白的,也知道華山在這中間會獲得極大的利益,但是華山付出了這麼多,這些利益不是華山應該得到的嗎?

嶽羣笑道:“現在說這些還早,有個大概的方向就行,按計劃慢慢推進,會有這一天的。”七人崇敬地看着嶽羣,他們都是從山溝裡、小村子裡被收入華山,見識了華山高深的武功,參與了圍剿魔教,走過了陝西各府,這次更是橫穿中原,遠赴江南,在今晚之前,都自覺已經算是見過世面之人了,沒想到,掌門又給他們打開一扇聞所未聞的窗口,把整個世界展露在他們眼前。

現在才知道,以前與各幫派、與魔教的紛爭,在掌門的眼中,不過是小打小鬧,從未放在心裡。掌門的心中,是華夏文明的存續發展,是億兆生民的福祉民生。能跟隨在這樣的掌門身邊,是何等的福氣,何等幸運。跟着掌門把這件事做好,異日彪炳青史將不在話下,想到此,七人均神情激動,情緒高昂,恨不能仰天長嘯,舒發胸中豪情。

嶽羣見七人情緒激動,叫三水給衆人倒上茶水喝了,又交代幾句,務必暫時保密之類,就把七人趕回去睡覺,也不管他們今晚是否能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衆人用過早餐,開始趕路,爲免少林嵩山查覺,一路急奔三百多裡,越過洛陽,宿於澠池。第三日繼續冒風西行,到天色降臨時,已達華山,此時天色愈發陰沉,星月全無,天地間一片肅殺氣象,今冬的第一場大雪,眼看就要降臨。

第91章 掌門的深意第76章 有人擼虎鬚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81章 戰艦與火炮第113章 嵩山的打算第23章 深藏身與名第57章 功高受九劍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52章 侯府中演武第70章 輕鬆滅生番第29章 新弟子出山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46章 欲入南直隸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38章 殺向黑木崖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27章 林耀華回家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3章 華山有神功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48章 中條山訪舊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27章 林耀華回家第82章 航海百年計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22章 事了拂衣去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19章 太室山會盟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55章 再說航海利第56章 光大道門計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47章 拜訪風清揚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30章 黃雀捕螳螂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48章 中條山訪舊第12章 開山傳惡訊第105章 令狐闖江湖第96章 林易華回山第35章 伏擊渭河邊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38章 殺向黑木崖第41章 小山村細語第22章 事了拂衣去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104章 江湖在哪裡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12章 開山傳惡訊第82章 航海百年計第82章 航海百年計第94章 劍敗託塔手第60章 耀華傳經驗第111章 規矩和道義第11章 籌謀解封山第85章 豪情林平之第107章 合作做一筆第93章 硬鋼嵩山派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04章 江湖在哪裡第39章 正邪大混戰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42章 殺人金腰帶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21章 不敗的恐怖第31章 收服舟山盜第105章 令狐闖江湖第11章 籌謀解封山第52章 侯府中演武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47章 拜訪風清揚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64章 五嶽再聚首第103章 嵩山的決斷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64章 五嶽再聚首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13章 嵩山的打算第104章 江湖在哪裡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91章 掌門的深意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63章 特訓備惡戰
第91章 掌門的深意第76章 有人擼虎鬚第51章 掌門見侯爺第81章 戰艦與火炮第113章 嵩山的打算第23章 深藏身與名第57章 功高受九劍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52章 侯府中演武第70章 輕鬆滅生番第29章 新弟子出山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46章 欲入南直隸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38章 殺向黑木崖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27章 林耀華回家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3章 華山有神功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48章 中條山訪舊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27章 林耀華回家第82章 航海百年計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22章 事了拂衣去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19章 太室山會盟第58章 九劍修煉難第55章 再說航海利第56章 光大道門計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47章 拜訪風清揚第13章 兇人氣焰高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30章 黃雀捕螳螂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48章 中條山訪舊第12章 開山傳惡訊第105章 令狐闖江湖第96章 林易華回山第35章 伏擊渭河邊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38章 殺向黑木崖第41章 小山村細語第22章 事了拂衣去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104章 江湖在哪裡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12章 開山傳惡訊第82章 航海百年計第82章 航海百年計第94章 劍敗託塔手第60章 耀華傳經驗第111章 規矩和道義第11章 籌謀解封山第85章 豪情林平之第107章 合作做一筆第93章 硬鋼嵩山派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04章 江湖在哪裡第39章 正邪大混戰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42章 殺人金腰帶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4章 路救小胖子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121章 不敗的恐怖第31章 收服舟山盜第105章 令狐闖江湖第11章 籌謀解封山第52章 侯府中演武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47章 拜訪風清揚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64章 五嶽再聚首第103章 嵩山的決斷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64章 五嶽再聚首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13章 嵩山的打算第104章 江湖在哪裡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91章 掌門的深意第28章 華山是我家第63章 特訓備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