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會審

bookmark

林縛湊着油燈閱讀從青州快馬遞來的公函,眉頭微微蹙着,似鎖着深思,看到孫敬堂、孫文炳、孫文婉三人走進來,招呼他們坐下,說道:“都坐下來,這是會審昌邑案諸司議決的摘錄,你們看看……”將手裡的公函遞給孫敬堂。

孫敬堂在案子微側着身子坐下來,猶豫了一下,將公函折冊子接過來翻看;孫文炳與孫文婉站在一側,沒有坐下來。

林縛倒是不講究這些規矩,但是別人要講究長幼尊卑的規矩,他只能入鄉隨俗。

西河會聘有賬房先生,不過近些年有什麼信函往來以及賬目覈算,倒是讓孫文婉負責的多。孫敬堂與其兄孫敬軒識字都不多,好在昌邑案會審摘錄行文簡白得很,基本都是記錄會審者以及被審訊者的原話,他讀起來也不費力,花了不少時間將洋洋灑灑上萬字的摘錄通讀了一遍,又怕什麼地方有遺漏,關鍵處又細讀了一遍,才交給次子文炳看。

孫文婉不能失了規矩,便仗着眼睛好,側着身子看堂兄手裡的摘錄,看下來,背脊寒氣直冒。

即使有湯浩信、林夢得在青州爲西河會、爲孫家爭取利新生力量,會審結果對西河會、對孫家仍然相當不利,初議懲處也十分的嚴厲。

失察河情、擅殺會衆導致昌邑譁變之罪責,自然都栽到柳葉飛頭上,以及青州軍譁變之罪責也要柳葉飛擔下來。由於柳葉飛官位甚高,此案將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甚至要殿議後才能定案,不在這次昌邑譁變案會審範圍之內。

昌邑譁變最終定性爲幫會聚衆滋事,將謀逆等重罪抹掉,但是孫敬軒、孫文耀以及西河會大小頭目一百五十餘人甚至包括孫敬堂在內都需要爲御下不嚴、私藏兵械、聚衆滋事並致十七人死傷擔責,分別處以三年、五年、十年不等流刑,加罰杖三十、五十、八十不等的肉刑;其他會衆頭目一百五十餘人分別處以一到三年監刑,加罰杖十到三十不等的肉刑;本與昌邑譁變無關的孫文炳也受到牽連,有軍功在身,折功抵罪;孫文婉爲女流之輩,不額外加刑,判從父流徙;遣使會同江淮總督府衙門及江東郡按察使司衙門,即時解散西河會,所承擔之漕糧運務,由江寧諸河幫分承之,西河會名下漕船及會產及孫家家產,登籍造冊查抄入官……

要沒有江東左軍可以投靠,在通常意義上,遭受如此嚴厲的處罰,孫家與西河會便算是徹底的毀了,不過至少人都保住了。

可以想象,要沒有林縛以京畿糧荒爲要挾,擁兵進迫山東,昌邑譁變真給定性爲謀逆大罪,給當成首案犯押去青州的三百多人自然保不住項上頭顱,孫家怕是連宗族都難以保全……

孫文婉這才猶感到一陣陣的後怕,背脊冷汗直冒。

“昌邑譁變案不會再深究下去,但是之前孫家給柳葉飛所網羅的一些不利罪證也很難徹底的抹乾淨,會審也只能將一些生捏硬造按到孫家頭上莫須有的罪名洗掉——這些所謂的罪證且不去管,關鍵是會審之後的處置決議,對孫家有些過了,”林縛跟孫敬堂說道,“我明天去一趟青州,帶騎營走,你隨我去青州,我倒要跟徐見深進一面,怎麼也要替孫家再爭一爭!”

“……”孫敬堂沉吟片刻,說道,“謝大人替孫家着想,如此懲罰,孫家也非不能接受,關鍵能保住人就行。只是除了幾千張嘴徒給大人添麻煩外,西河會沒有其他能夠報效大人的,孫家實在慚愧啊……”

“說這些話做什麼,我到江寧時,也身無分文,”林縛說道,手指敲着桌案,思慮片刻,說道,“即使最終認了,我們也要到青州走一趟,將人先接出來再說,免得再給別人玩陰招;文炳雖不敘軍功,但身份無礙,你即刻回江寧,去找顧大人,將西河會守留江寧會衆及家屬都遷往河口暫時安置,有什麼難事,與林景中、趙虎商議處置,實行不行就去崇州求援!”

江寧往崇州不到五百里水路,揚帆順水,晝夜能至,快馬返回,也只需三天,比他們在鞭長莫及的山東反應要迅速得多。

此時傅青河、葛存雄、胡致庸、胡致誠等人在崇州西沙島主持,暗中有秦承祖等人相助。集雲武衛加西沙島鄉營就有六百餘精銳,實際上西沙島八千餘丁壯已經完成了輪訓,約千餘健勇撿選出來,直接作爲集雲武衛及鄉營之後備兵力,此前,林縛更將江東左軍一千四百餘傷病送往西沙島療養,經過一個多月的休養,大部分人都已經傷愈歸制——這時候,即使不算上長山島精銳,傅青河在西沙島也能組織三千戰力以備不測。

********

孫文炳當夜就離開昌邑,考慮到江寧人手缺乏,林縛直接派了兩百精騎受孫文炳節制,護送他回江寧安置西河會衆及家屬。西河會與孫家還是有可能轉移部分財產出來的,這個就要看西河會守留江寧的人員動作夠不夠快了,事實上在鎮壓青州軍譁變之後,林縛就讓孫文炳派人回江寧做這些事情,不過還沒有消息反饋回來。

孫家組建西河會承接漕務已有四代,會衆從三百餘人增加到兩千餘衆,雖說是掙苦力錢,又給盤剝得厲害,但也有不少的積累。

比如沿漕運河道,西河會都會添置一些宅院,以供遭運經過時會衆傷病能有個休養落腳的地方。西河會以江寧爲根腳,在江寧城南購地建了大片的宅子供會衆及家屬落腳入住。

西河會以水爲生,除了漕運,閒時也承擔其他運務,除了漕船之外,西河會名下也有不少私船,這些私船雖然都不甚大,恰恰是孫家爲加強西河會武備所添置,很容易改造成戰船,並且船體堅固。

比起田宅,這些私船倒是最好轉移的;不過江寧那邊已經做到那種程度,還不得而知。

林縛當夜就休息了兩個時辰,清晨就使周普率騎營餘部護送他與孫敬堂、孫文婉去青州,由趙青山率一營步卒往青州方向緩行,敖滄海、周同三營甲卒留駐塔耳堡山,將一千五百餘西河會衆留駐在塔耳堡山。

********

從塔耳堡山到寒亭再到青州,約兩百里路,林縛在四百餘騎護擁下,只走了一天一夜,於四月二日清晨抵達青州。

到青州時,城野起了霧,白濛濛的在街巷脊檐上流淌,城牆也若隱若現。

林夢得早一刻得到消息,出城來迎接林縛,林夢得與孫敬堂都不陌生,寒暄片刻,便將青州城裡這兩天最新的動態稟告給林縛聽:“昨夜宴席上,肖玄疇突然議起牢城之事,說是要隨昌邑案議決摺子一併上書朝廷,奏請在崇州江口擇地重開牢城,並將金川獄島一體併入牢城……”

“咦!”林縛倒了一口氣,肖玄疇一直都是他的頂頭上司,他對肖玄疇的印象也一直都停留在圓滑世俗等方面,顧悟塵爲重開牢城準備許久,肖玄疇不像那種會搶頂頭上司功勞的人啊!林縛驟然覺得棘手,問林夢得,“你如何看待此事?”林夢得知道這事情比他們早,也有足夠時間去思考背後的前因後果。

“在崇州江口擇地重開牢城,自然也是方便受你節制,乍看對我們是有利之事,”林夢得說道,“實則不然,我懷疑肖玄疇已經給嶽冷秋拉攏過去了……”

“是有些嚴重啊……”林縛皺眉細思道,他才聽到這消息,還來不及細思背後的前因後果。

“湯少保昨夜就找我說過這事,也以爲肖玄疇不可靠,”林夢得說道,“因爲你的緣故,又有顧大人在背後撐着,別人完全沒有插手獄島的可能,甚至連看透獄島的虛實也難。而在我們的部署之中,獄島與河口互爲依託,爲依存之脣齒——換作我是嶽冷秋,也不願意看到有這麼一座獄島處於江寧腹心之地,完全不受他所控制。偏偏無論是湯少保還是顧大人,都沒有藉口否決此事,重開牢城,受昌邑案牽涉之人才有正式的名義流徙崇州……”

“真是不動聲色啊……”林縛覺得嶽冷秋真是一個棘手的人物,昌邑譁變,他要是稍有猶豫,孫家及西河會便保不住,嶽冷秋失算就失算在錯算了他的反應,沒想到他這麼快又遞了一枚暗釘子過來。

林縛已經能完全掌握西沙島,江東左軍也將回駐西沙島、就餉崇州鄉,要不要在崇州江口重開牢城,對他都沒有實質性的好處。

流刑有流邊、充軍兩類,流海島也算是流邊的一種。林縛這次到青州來,就是打算直接將孫敬軒、孫文耀等人接到西沙島去,以免節外開枝,也沒有想着要找什麼藉口。

獄島之如江寧,就如同津衛島之如津海,將獄島控制在手裡,從獄島到西沙島到長山島再到津衛島,則是完整的一環,這時候硬是給嶽冷秋當頭砍掉一環,偏偏還有苦說不出。

孫敬堂昨天才與林縛交心相談,對集雲社諸多事細情還不甚瞭解,看到林縛蹙眉疾首,也知道獄島的重要性超過他之前的想象。

林縛蹙眉思索,片刻才說道:“即使獄島不能爲我獨有,也要使獄島與河口融爲一體,不能給嶽冷秋或其他人找藉口佔去……此外,江東在賈鵬詡去職後,就一直未設按察副使,嶽冷秋大概會將肖玄疇推上這個位置。”

“夜裡與湯少保談過,他也有這個擔心,”林夢得問道,“你是不是先去見湯少保?”

“唉,好吧,我們先去見湯公。”林縛說道。

顧悟塵與嶽冷秋在江寧相爭,已經處於劣勢,沒想到嶽冷秋還在按察使司內部拉攏了肖玄疇來牽制顧悟塵,這其實也表明了,湯、顧與張、嶽矛盾公開化之後,諸多人更看好張、嶽。要是肖玄疇在來青州之前已經倒向嶽冷秋了,那孫家及西河會轉移財產之事只怕也泡湯了,嶽冷秋肯定能搶在他們派人去江寧之前下手,查扣孫家及西河會的財產。

第89章 鏖戰第97章 大軍集結第54章 長淮新軍第75章 手段第55章 戰事稍息第124章 懸樑第48章 信傳浙南第26章 回江寧第10章 嫡爭(一)第19章 兵亂抵定第26章 回江寧第14章 鶴灘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31章 江島佈局第23章 強襲松浦第66章 大動作第95章 經難念第82章 血戰韓村渡楔子第136章 選擇第89章 鏖戰第78章 大勢已去第19章 惑敵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55章 易幟立軍第63章 寧王一系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65章 賑災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90章 封河之計第36章 對壘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89章 勸進(一)第5章 狗官第93章 老妖婆第111章 異動第12章 大功將成第30章 星星之火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33章 危局第51章 江西形勢第57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163章 擊潰第35章 鏖戰第52章 列裝第43章 如困籠中第16章 聯兵助伐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21章 斷糧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55章 閱事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0章 初戰第89章 潰敵第111章 異動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19章 各懷心思第38章 縱虎歸山第38章 濟南失守第6章 重兵東移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64章 殘城廢土第49章 逆而取之第75章 摧枯拉朽第66章 請戰第54章 四人洞房第28章 牽連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44章 哀兵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45章 行路難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7章 城門觀戰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55章 殘勝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53章 襲東陽第60章 梟心難測第21章 斷糧第61章 北伐序幕第42章 回崇州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30章 以緩待急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96章 後院滅火第70章 意外相逢第98章 意在鶴城第77章 前哨第60章 偏師奇襲第120章 降服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86章 戰爭陰雲第78章 少年子
第89章 鏖戰第97章 大軍集結第54章 長淮新軍第75章 手段第55章 戰事稍息第124章 懸樑第48章 信傳浙南第26章 回江寧第10章 嫡爭(一)第19章 兵亂抵定第26章 回江寧第14章 鶴灘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31章 江島佈局第23章 強襲松浦第66章 大動作第95章 經難念第82章 血戰韓村渡楔子第136章 選擇第89章 鏖戰第78章 大勢已去第19章 惑敵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55章 易幟立軍第63章 寧王一系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65章 賑災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90章 封河之計第36章 對壘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89章 勸進(一)第5章 狗官第93章 老妖婆第111章 異動第12章 大功將成第30章 星星之火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33章 危局第51章 江西形勢第57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163章 擊潰第35章 鏖戰第52章 列裝第43章 如困籠中第16章 聯兵助伐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21章 斷糧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55章 閱事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0章 初戰第89章 潰敵第111章 異動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19章 各懷心思第38章 縱虎歸山第38章 濟南失守第6章 重兵東移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64章 殘城廢土第49章 逆而取之第75章 摧枯拉朽第66章 請戰第54章 四人洞房第28章 牽連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44章 哀兵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45章 行路難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7章 城門觀戰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55章 殘勝第三十一章 論功待賞第53章 襲東陽第60章 梟心難測第21章 斷糧第61章 北伐序幕第42章 回崇州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30章 以緩待急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96章 後院滅火第70章 意外相逢第98章 意在鶴城第77章 前哨第60章 偏師奇襲第120章 降服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86章 戰爭陰雲第78章 少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