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嵩高維嶽,峻極於天。‘;——

《詩經》

《史記#83;;封禪書》載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爲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這一句話,闡明瞭嵩山在五嶽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堯舜時代稱‘;外方‘;;夏禹時稱‘;嵩高‘;、‘;崇山‘;;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始定‘;嵩嶽山‘;爲中嶽,以後各代均稱嵩山爲中嶽。

中嶽嵩山東西長達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東爲太室山,西爲少室山,其主峰海拔52米,氣勢磅礴,猶如橫臥的巨人,古人說‘;嵩山如臥‘;,明朝的著名文學家袁宏道,則說嵩山像一條很清瘦的臥龍,道出了嵩山獨特的形體特徵。

太室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北,爲嵩山之東峰,海拔440米。據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啓於此,山下建有啓母廟,故稱之爲‘;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巖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83;;嵩高》‘;峻極於天‘;爲名,後因清高宗乾隆遊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御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衆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古人呂守曾有詩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遊人心境的愉悅與寧謐。

少室山,東距太室山約0千米。據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於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少室山山勢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爲壯觀。主峰御寨山,海拔52米,爲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聲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據《河南府志》載,金宣宗完顏列與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戰時,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頂屯兵,故稱‘;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櫃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即在此處駐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於黃河南岸。自古以來,它們引起了許多詩人的遐想,吸引了無數遊客的關注,於是歷代的墨客騷人、僧道隱士以及帝王將相,根據這些山峰的形態和麪貌。差不多給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麗的名稱,遂有七十二峰之說。在這些羣峰的環抱裡以至峰頂之上,逐步蓋起了無數的梵宇琳宮、道院僧房。於是乎古代的帝王們也在這裡建立行宮,學者們也在這裡建立書院,隱士們也在這裡沽名釣譽,尋找做官的捷徑,而今人們則在這裡尋幽覓古,飽覽大好風光。

嵩山位於中原,是中華民族最早發祥、活動的地區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奴隸制國家,號稱天下之中。相傳嵩山是中嶽神居住的地方,歷代不少帝王在此遊興封禪。漢武帝登山時,聽到山呼萬歲之聲,故今有萬歲峰;唐朝武則天封嵩後,改縣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爲宗教、文化薈萃之地,建有72畝。

嵩山主要景觀

中嶽廟

中嶽廟,位於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登封縣城東4千米,可乘車前往,十分方便。它背倚黃蓋峰,面對玉岸山,羣山環抱,佈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乃五嶽中保存較爲完好的一所廟宇。

中嶽廟給人的印象是大。規模大,廟宇大,神像大,氣魄大。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該廟現佔地面積0萬餘平方米,廟房400餘間,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羣。它們彷彿是一羣歷史老人,靜謐的肅立着,對遊人訴說中國輝煌的古代文明。中嶽廟歷經2000多年的滄海桑田,風吹雨打,多少代人不懈地修建,才得以完好地保存到現在。

中嶽廟舉創於秦代,原名太室祠,爲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歷史上的漢武帝,對於建設全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但因時代的侷限,到了晚年,熱衷於神仙方士之說,渴望自己能夠同傳說中的軒轅皇帝一樣,成爲神仙。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0年),漢武帝遊覽和禮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時發生了奇蹟隨從的官員在山上聽到好像有呼“萬歲”的聲音,其實,這是方士們爲博得漢武帝歡心,投其所好而設的一個騙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貪戀長壽的漢武帝聽後十分高興,於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樹木,以山下之百產封給神祠作爲供奉之用,使中嶽廟地位更加鞏固。同時,太室山也被封爲“嵩高山”,簡稱“嵩山”,正式與中國原有的四嶽並列,稱爲“中嶽”。

北魏時,祠址經過了三次遷移後,定名爲中嶽廟,從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嶽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武則天來此封禪,稱嵩山爲“神嶽”,改嵩陽縣爲登封縣。武氏對中嶽廟的“情”有獨鍾,使它的聲望日益興盛,八方傳播。唐玄宗在當時的中嶽廟址重新增修廟宇,是中嶽廟的鼎盛時期,爲之奠定了堅固的基礎。宋太祖金妝神像,嶽神的冠戴衣着沿襲至今。以後又繪飾壁畫,遍植松柏,不斷爲之增添光彩。各代經過多次修建,清乾隆年間更大加修整,又設宜道會司,以掌管全縣的道教事務。乾隆十五年(公元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嶽廟致祭,當夜御製《謁岳廟》詩二首,其一爲“正正堂堂地,巍巍煥煥京。到來瞻氣象,果足慶平生。愜我長年願,陳茲祈歲情。忽聞鸞鶴韻,疑有列仙迎。”中嶽廟“得寵”於歷代帝王,由此可見一斑。廟內主要建築,從南向北,由低至高,順次爲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峻極坊、大殿、寢殿、御書樓,前後共重。最北以黃蓋亭爲終端,站在亭內可俯瞰中嶽廟全景,遠眺蒼翠羣山。中軸線兩側建有太尉宮、火神宮、祖師宮、神州宮、小樓宮等。殿宇、樓閣、廊廡等共400餘間,氣勢恢宏。廟內古柏參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許多文物瑰寶。

中嶽廟既是祭祀嶽神的場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宮觀。道教雖然興起於東漢時代,其來源卻是我國遠古時代的巫術,後來繼承了秦、漢以來的神仙方士之傳統,歷史淵源較長。中嶽廟是道教在嵩山地區的最早基地,原是爲了祀奉中嶽神而設的。道家尊中嶽廟爲“第六小洞天”,他們認爲這裡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晉的昇仙之處。王子晉又名王子喬,傳說是周靈王(公元前57~545年)的太子。他喜歡吹笙作鳳凰鳴聲,遊於伊水和洛水之間。那時嵩山有一個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幾十年後,有人在山中見到他,他說,告訴大家,七月七日,在緱氏山頭等我。那日,果然見他乘白鶴,盤旋數日後才離去。於是後人在緱氏山和嵩山的頂上都建立了神祠紀念他。嵩山峻極峰以東的白鶴觀,揹負三峰,左右皆絕壁,即爲紀念王子晉而建。

據《道學傳》說,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時,又有著名道士寇謙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創立“新天師道”。峻極門東側的《中嶽嵩高靈廟碑》就是當年刻立的,碑文記載寇謙之修中嶽廟和傳道的事蹟,是關於這位名道最早的記錄。此後,歷代還有不少知名道士在這裡主持過道場。峻極門東側還有《五嶽真形圖碑》,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徵五嶽的圖象,爲明代萬曆年間所刻立。據道教經典《雲笈七籤》說,五嶽真形圖是道士入山辟邪的護身符,一切妖鬼蟲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協會就設在中嶽廟,每年農曆三月和六月廟會熱鬧非凡,這一習俗至今不衰。

漢三闕

離中嶽廟不遠有太室闕,少室闕與啓母闕,並稱“中嶽漢三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闕是一種古代建築物,常置於帝王所居的宮門前面。它常是兩個一組,分立於行道兩旁。兩者之間並沒有建築物連接,當中闕然,所以叫闕。闕實質上是立在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小建築,每闕由正闕和副闕組成,各闕一般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組成。嵩山地區在漢代建築了五個石闕,其中一個在嵩山南面的箕山之上,叫許由廟闕,另一個在中嶽南麓,叫靈星壇闕,是圓形石闕,這倆個石闕現已不存。現存的中嶽漢三闕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築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雕極品,

太室闕在中嶽廟門前約500米處,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8年)。正闕高3.92米,副闕高2.米,兩闕間相距.75米。闕由長方形大石塊壘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頂”。正闕四面雕刻着人物、車馬出行、馬技、劍舞以及龍、虎、象、玄武、蟾蜍、鬥雞、犬逐兔等圖像50多幅,形態生動,線條流暢。特別是車馬出行圖,描繪了當時貴族的遊樂情狀。這些富有動感的圖像,顯示出漢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副闕刻有題額和銘文,題額爲篆書,銘文爲八分隸書。銘文下面的30餘行字,字體有篆有隸,還有篆隸參半的書法,可能是由篆到隸的過渡字型。這些碑文爲研究我國書法的流變保存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少室闕在少室山下邢家鋪村西面,爲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稍晚於太室闕。正闕高3.9米,副闕高2.5米,兩者相距.75米,建構與太室闕大致相似。闕壁遍佈雕刻圖像,多達0餘幅,內容豐富多彩,有車馬出行、馬戲、蹴鞠、馴象、獵鹿、鬥雞、月宮等。最令人注目的是馬戲圖,兩匹駿馬,四蹄騰空,勢如飛馳。前一匹馬上,少女穿緊身衣褲,作弓形倒立;後一匹馬上,少女身體後傾,舒展長袖隨風飄舞。構思極爲巧妙,技藝非常精湛,把人和馬的神韻都表現出來了。蹴鞠、鬥雞等,也都刻畫得活靈活現。這些都是漢代雕刻藝術的傑作,也使人們看到漢代文化體育運動發展的狀態。

啓母闕在萬歲峰下,爲啓母廟前的神道闕。闕高約4米,頂部已部分毀損,兩闕間距離7米。銘文爲小篆體,是漢代書法難得的精品,歷來爲金石家所關注。文中記述了夏禹和他父親治水的事蹟,也很有歷史價值。闕身又刻有圖像0餘幅,內容除車馬出行、蹴鞠、馴象、鬥雞等之外,還有飲宴、幻術、百戲、大禹化熊、郭巨埋兒等。幻術圖中,有一袒胸露腹之人,雙手抱一長頸瓶,仰面吐火,別有一種情趣。這些圖像也是反映漢代文化的珍品。

法王寺

法王寺位於嵩山太室南麓玉柱峰下。它的悠久歷史,在嵩山諸寺院中,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傳入我國,大約在西漢末至東漢初。漢明帝時曾派蔡愔、秦景等出使印度尋求佛法。蔡愔赴印,遇見了高僧攝摩騰,求得了佛經和佛像,並偕同印僧一起歸漢。明帝十分高興,便於洛陽城西門外立精舍爲寺,因歸來時以白馬負經,故稱白馬寺。這是我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其時在永平十一年(公元8年)。建立白馬寺之後的第四年(永平十四年,公元7年),漢明帝又在嵩山玉柱峰下,建立了一座王寺。據說是爲印僧竺法蘭譯經而建。它不僅是嵩山第一座佛寺,而且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名寺之一。近兩千年來,這座古剎,幾經興衰,但仍然保存了不少文物古蹟。此寺恰好處在“嵩門”(兩座山峰對立如闕門)的正西面,每年仲秋節,這裡是人們欣賞月景的好地方。

法王寺現存建築,前爲硬山式山門三間。穿過山門,只見院內有千年白果樹數株,枝葉繁茂,樹徑數圍,遊人夏日至此,頓感涼爽清新。山門之後的大雄殿,爲面闊五間硬山式建築;殿前寬闊的月臺中部,原有石砌池塘一座,寬約丈許,名曰“紫金蓮池”。相傳生公(一說是禪宗二祖慧可)在此講經說法時,地涌金蓮,開中秋一月。大雄殿後,爲地藏殿,面闊七間硬山式建築。殿前月臺,即爲仲秋待月之臺。

由地藏殿東角門出去,沿山徑田壠北上,在不遠的臺地上,有四座巍然屹立的古塔。西南角的一座高塔,通稱“法王寺塔”,平面爲正方形,高40餘米。在建築史上,稱爲單層密檐式塔,外廊呈拋物線形,塔身以上爲十五層密檐,檐間有假門窗。通體用白灰敷皮一層。塔身南面闢園券門,門內爲空筒狀內室,佛臺上部有泥塑佛像一尊,下臺奉漢白玉佛一尊。從塔的特徵看,當爲初唐所建。其東一塔,式樣亦很古樸,塔身特高,是一座單層單檐式磚塔。平面方形,高約9米。南面開券門。塔頂寶剎與受花等皆用青石雕刻而成,工藝特精。覆鉢碩大,建造年代當不晚於前塔。其北又有兩座方形磚塔,塔身明顯變短,很可能是唐中晚期的建築。因爲四座塔之石銘均已不存,其絕對年代無從稽考。也有人認爲十五層磚塔,即隋文帝仁壽二年建的舍利塔。除此四塔外,在寺西山坡上,還保存一座元延祐三年(3年)建造的六角磚塔,名爲“月閹海公圓淨之塔”,高約8米,建築工藝相當精良。寺後西北角的耕地裡,另有一座清康熙二十四年(85年)建造的六角磚塔,名“彌壑澧公和尚塔”,彌壑爲禪宗五派中的臨濟宗第三十二世法祖。此塔在嵩山少有的清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此外,在寺附近,還有一些建築遺址和古碑、小塔等文物,它們都是古法王寺各院的遺蹟。

觀星臺

登封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也是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它位於登封縣城東南5千米的告成鎮北周公廟內。告成,即歷史上所說的“夏都陽城”。它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後第一個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故鄉,山水環抱,風景宜人。

周公廟門前有一座乾隆十三年(公元748年)建立的照壁,上嵌“千古中傳”石額一方,大門面前刻制對聯“石表寓精心,氤氳南北變寒暑;星臺留古制,會合陰陽交雨風”,簡要地說明了測景臺和觀星臺“測影”和“觀星”的作用。周公營東都定鼎洛陽時,曾在這裡以土圭測日影。《周禮#83;;地官#83;;司徒》載“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政府派太史監南公說來陽城,仿土圭舊制,換以石座石表。石表上刻“周公測景臺”五字,帶有紀念週公之意。後人在石座背面題刻“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蘊陰陽無影中”對聯一副。現存的測影臺,下部乃方形石座,形如5#7;;的正方形錐體,高約2.5米,周長5.5米,名之曰“圭”;上部爲長方形石柱,高約2米,名之曰“表”。表上端覆蓋石雕,遠視似亭,頗爲壯觀。000多年來,它飽經風雨侵襲,巍然獨存。

觀星臺在測影臺後約20米處,建於元朝初年,由臺身和石圭兩部分組成,距今已有700多年,在古代文學和建築史中也有重要價值。這座觀星臺是元代傑出的科學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爲當時全國的觀測中心。其規模宏大,高9米多,下大上小,平面呈方形,爲磚石結構,臺北設有兩個對稱的踏道口,可登臺眺望。臺頂北部測量日影的量天尺(尺圭)長3米多。當時郭守敬利用這座觀星臺重新觀測了二十八星宿及其他一些恆星的位置,測定了黃赤交角,達到較高的精確度。郭守敬還和王恂、許衡等人利用這裡的天文觀測數據和全國其他觀測站的資料,經過計算,編制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這部曆法施行達30年。授時歷計算出一個迴歸年的長度,比地球圍繞太陽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只差2秒,而現在世界通用的陽曆是公元582年才制定的,它與授時歷相一致,但比我國授時歷要晚300年。

嵩山觀星臺爲全世界矚目。著名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對之作了高度的評價。國際天文家學會曾作出決議,把月球上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一顆小行星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觀星臺、授時歷和郭守敬,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少林寺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剎”之譽,是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年)。少林寺建築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閹、二祖庵及達摩洞等。

少林寺常住院建築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它座落在2米高的磚臺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整體配置高低相襯,十分氣派。門額上有清康熙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更添一道輝煌的風景。

一進山門,彌勒佛供於佛龕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開,人稱“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龕後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護院神。過了山門,便是甬道,兩旁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錘譜堂就在山門內碑林西側,裡面有泥塑和木雕羣像,演繹着少林武術的發生發展及其赫赫功績等。

天王殿,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它是一座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裡則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

穿過天王殿,其後有大雄寶殿。殿內供奉着佛教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的神像,屏牆後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之後,又有藏閣,這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殿前甬道有明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鐵鐘一隻,重約50千克。該閣的東南面是禪房,是僧人蔘禪打坐的地方,對面的西禪房,則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堂室。

過了法堂便來到方丈室,這是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於此,並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室內有980年日本所贈的銅質達摩像。東側置放的是彌勒佛銅像,牆上掛有“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達摩亭在方丈室後,是一座單檐廡殿式建築,相傳是二祖慧可,立候達摩,斷臂佛前之所。東配殿位於達摩亭西側,是983年重建,殿內有“南無阿彌陀佛”的石像和“達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又名毗盧閣,殿中供奉毗盧(即釋迦牟尼)的佛像,面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內現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的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都十分有名,值得一遊。

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豐富。寺內保存有珍貴的碑碣石刻,如武則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製詩書碑》等多樣文物。

少林寺西面不遠處,就是國內現存的最大塔林。這些古塔是歷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計230餘座,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古塔因建築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它們造型典雅,石雕藝術精美,塔銘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資料。

從塔林北行約000米,就到達初祖庵。它三面臨壑,背連五乳峰,景色幽雅秀麗,它是河南省現存最古老的、價值最高的一所木結構建築,是爲紀念達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內柱、牆下雕石以及神臺周圍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龕內供着達摩像。

從初祖閹出發,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達摩洞。洞內,有達摩和他的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萬曆年間建造的石牌坊。傳說達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於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狀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極富傳奇色彩的“達摩影石”。周恩來總理有一句詩“面壁十年圖破壁”,即來源於這一典故。

從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鉢盂峰,峰頂有一座佛殿,這就是二祖庵。相傳禪宗二祖慧可,向菩提達摩學佛,斷臂得到衣鉢真傳後,就在此養傷。殿前有四眼井,傳說是慧可所鑿。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異,名爲“卓錫井”,當地人也稱“苦、辣、酸、甜四眼井”。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原址爲嵩嶽寺,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無484年)。隋代改爲嵩陽觀。唐代武則天封嵩山時,曾以這裡爲行宮。唐玄宗則多次來此遊玩。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嵩陽觀聖德感應碑》,高達9米,寬2米餘,爲嵩山地區最大的石碑。五代後周時,始將這裡改爲書院,使之成爲培育人才的地方。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035年),定名爲嵩陽書院。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和司馬光、范仲淹等都在這裡講過學,使該院成爲嵩山地區儒教的活動中心。清康熙年間又重新修建。嵩陽書院興盛之時,各地學子慕名而來,書聲琅琅,絃歌不絕,在周圍的佛道寺觀之中,自然別有一番韻味。院內原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碑一座,刻有他所題的一首七律《嵩陽書院》。詩中說“虛誇妙藥求方士,何以菁莪育俊英。”嘲諷唐朝皇帝在這裡建立奉天宮,祈求長生不老,虛妄荒謬,不如後人將道觀改爲書院,培育青年。

嵩陽書院古樸雅緻,前後共五進,有博約齋、敬文齋、三益齋、先聖殿、先賢祠、三賢祠、道統祠、麗澤堂、藏書樓等,建築面積約萬平方米。

嵩嶽寺塔

嵩山腳下還有我國最早的高空建築——北魏嵩嶽寺塔,也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嵩嶽寺蒼山環抱,原是北魏宣武帝的離宮,後因推崇佛教改宮爲寺。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起了這座寶塔。隋唐之際,寺院定爲今名,屢經擴建,富麗堂皇。唐代以後逐漸衰落,只有嵩嶽塔一直保存至今。現在的山門、大雄寶殿、伽藍殿、白衣殿等,都是清代重建的。

嵩嶽寺塔的建築藝術和造型藝術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塔高約4米,周長外部分爲5層,由基臺、塔身、密檐和塔剎構成。基臺平面呈十二角形米,堅實厚重,造型古拙,爲全塔打下了穩固的基礎,輻射着一股深厚的氣勢。基臺上面的塔身爲上下兩部分下段壁體平坦、挺拔、質樸、自然,四壁闢有寬敞的券門;上段2根倚柱構成2面,除闢門的4面外,其餘8面各砌一座壁龕,突於塔壁之外,裝飾得奇妙精巧。塔身上5層密檐,檐與檐之間低矮的塔壁上點綴着門窗。諸檐疊磚的數目經過精心設計,使全塔外廓呈現出輕快的拋物線造型。密檐以上爲塔剎,由寶珠、相輪、俳蓮等組成整個寶塔形成剛勁而柔和、雄偉而秀麗的藝術特色。

亡靈半精靈m92隱仙派靜坐入門口訣鍾呂傳道集(上)章邯八卦龍形劍黑槍槍法五芒星知識形意雞形四把三大讚誦嵩山秦國的歷史教你學古箏的保養方法《列子》天瑞第一談古箏的基本功練習(針對初學者)禮儀天瀑劍天心派阿斯特拉a-80式9mm雙動手槍王翦之子:王賁古語稱呼韓寒中華兵器詳解(精裝版)中國歷史上的秦軍(上)南方朱雀秦朝書法——秦小篆明代的神秘大青花瓷缸天象描寫篇 午S-300P防空導彈系統秦代簡史武當山草藥虎步功天干地支與十二生肖古箏演奏的右手技法六合螳螂拳“旋風”火箭炮日本劍豪列傳(續)中國古代氣功要籍導讀(二)茶之道 (詳介)名家談古箏左手技法古箏的左手指法萬法歸宗駁殼槍中國神仙一覽半精靈機體資料Uc經典語錄(未完整版本)三世皇帝-嬴子嬰翠虛篇(全)中華傳世珍寶薈萃隋唐玉獅戰鬥-騎士步法訓練練琴十記古代天文曆法名詞解釋龍息快單刀古箏樂曲介紹《搵英雄淚》滿漢全席日本劍道資料(二)Benellim3Super90符籙秦朝的服飾龍虎宗耳聾術中醫文化白粉婆陳王廷李小龍中國古代官職(簡介:秦至明)十大名曲五芒星知識催眠術古箏獨奏曲漢宮秋月演奏提示苗刀槍法少林拳系黑槍槍法古箏的右手指法概述王翦之子:王賁墮天使路西法淺談少兒的古箏教學虎步功彈腿國產新式9毫米自衛手槍迦勒天使陳式太極拳武當八卦掌054級護衛艦日本刀的知識“火神”(Vulcan)m61航空機炮秦將王翦FUTURe專用嵌入型支援兵器黯法塔太平經(11—18)南派張紫陽《悟真篇》(全)陳王廷導引HKP7/P7K3式9mm手槍
亡靈半精靈m92隱仙派靜坐入門口訣鍾呂傳道集(上)章邯八卦龍形劍黑槍槍法五芒星知識形意雞形四把三大讚誦嵩山秦國的歷史教你學古箏的保養方法《列子》天瑞第一談古箏的基本功練習(針對初學者)禮儀天瀑劍天心派阿斯特拉a-80式9mm雙動手槍王翦之子:王賁古語稱呼韓寒中華兵器詳解(精裝版)中國歷史上的秦軍(上)南方朱雀秦朝書法——秦小篆明代的神秘大青花瓷缸天象描寫篇 午S-300P防空導彈系統秦代簡史武當山草藥虎步功天干地支與十二生肖古箏演奏的右手技法六合螳螂拳“旋風”火箭炮日本劍豪列傳(續)中國古代氣功要籍導讀(二)茶之道 (詳介)名家談古箏左手技法古箏的左手指法萬法歸宗駁殼槍中國神仙一覽半精靈機體資料Uc經典語錄(未完整版本)三世皇帝-嬴子嬰翠虛篇(全)中華傳世珍寶薈萃隋唐玉獅戰鬥-騎士步法訓練練琴十記古代天文曆法名詞解釋龍息快單刀古箏樂曲介紹《搵英雄淚》滿漢全席日本劍道資料(二)Benellim3Super90符籙秦朝的服飾龍虎宗耳聾術中醫文化白粉婆陳王廷李小龍中國古代官職(簡介:秦至明)十大名曲五芒星知識催眠術古箏獨奏曲漢宮秋月演奏提示苗刀槍法少林拳系黑槍槍法古箏的右手指法概述王翦之子:王賁墮天使路西法淺談少兒的古箏教學虎步功彈腿國產新式9毫米自衛手槍迦勒天使陳式太極拳武當八卦掌054級護衛艦日本刀的知識“火神”(Vulcan)m61航空機炮秦將王翦FUTURe專用嵌入型支援兵器黯法塔太平經(11—18)南派張紫陽《悟真篇》(全)陳王廷導引HKP7/P7K3式9mm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