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隱隱與朝

時至初春,三場詩會召開之際,一首《過惶恐灘》以琵琶樓爲起點,經過劉四爺等潑皮暗中添油加醋的宣傳,在半個時辰內傳變內城,掀起了軒然大波。

小王爺趙楷聽到消息破口大罵,連忙跑到皇兄那裡賠罪解釋,然後以出門散心爲由當天遠離汴京以示誠心。萬一有人指使陳清秋這麼做事後說一切都是他安排的,他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文人士子不清楚朝廷的暗流涌動,聽聞寫出這種千古名篇的御史竟然被關進典魁司地牢,還被一羣閹人鷹犬逼的寫絕筆,頓時都來了火氣。

無需授意,許多讀書人便火急火燎的往回跑,找師長找家族,告知這件事情。

皇宮內。

天子趙詰收到這首詩,愣在當場久久不語,最後竟是熱淚盈眶:“陳愛卿,是朕虧待你了!誰把陳愛卿送去的典魁司,無法無天,還有沒有把朕這個天子放在眼裡?”

薛九全連忙跪在地上,哀聲請罰。

唯獨萬貴妃臉色陰沉,默然不語。

-------

不久後。

浩浩蕩蕩的學子隊伍便衝到了踊路街典魁司,背景強橫的幾位王公世子,直接就帶着傳令太監衝進大獄。

擡眼瞧去,只見昏暗地牢中,那無惡不作的曹太歲,正用麻繩給陳清秋陳大人綁了個‘龜甲縛’,面色凶神惡煞,旁邊還放着皮鞭、蠟燭,不知意欲何爲。

“曹賊,你大膽。”

瞧見這一幕,霎時間羣情激憤。

堂堂朝廷命官,又是赤膽忠心的大忠臣,被奸賊綁成這副模樣,在場諸多年輕文人如何不氣。

幾個妙玲才女,眼神恨不得要吃人。

聞訊焦急趕來的陳靖柳,雙眼充滿血絲,也不知幾天沒閤眼。

她瞧見父親正被人動用私刑,驚叫一聲,跑上去推開了曹華怒罵道:“你這狗賊,我爹已經官復原職,你竟敢對他動用私刑,你不得好死。”

陳清秋被五花大綁,嘴裡還塞着毛巾,在地上扭動哼哼,想要制止閨女卻說不出。

情急之下力氣很大,曹華被推開幾步,望了她一眼,卻也只是輕描淡寫‘切’了一聲。練習繩藝累的滿頭大汗,他坐到了牢房的木牀上,翹着二郎腿休息。

太囂張了!

當着聖旨的面,竟然敢如此放肆!

文人士子頓時來了火氣,有幾個膽大的擼起袖子就要動手。

幾十人圍上來,年輕氣盛倒是有些氣勢。

不過,動手?

常言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

曹華只想當好好先生,可不是出氣筒。

他雙眸一沉,輕拍手掌。

啪啪!

咚..咚..咚..

鎧甲沙沙,腳步聲如急雨。

兩百黑羽衛抽刀張弩,把書生門圍的嚴嚴實實。

地牢內,殺氣森然。

幾個女子頓時嚇得臉色煞白,纔想起這裡是典魁司,而面前的,是殺人不眨眼的京都太歲。聽說此事起因,便是曹賊強佔陳御史獨女不成,惱羞成怒才用這種手段逼迫女子就範。

念及此處,幾個女子花容失色,膽小的直接退開幾步,瑟瑟發抖。

陳靖柳也回過神,見他臉色陰沉,低下頭抱着父親,默然不語。

他站起身來,掃了面前幾十號人一眼,目如鷹隼,目光所及之處,無一人敢對視。

“我數三聲,從本公子眼前消失,沒走的,就不用走了。”

說話間,他伸出右手中指:

“一!”

嘈雜聲四起,方纔還義憤填膺的書生們霎時間作鳥獸散,只有兩個背景比較大的,幫忙擡起了陳清秋。

“二!”

伸出左手中指。

地牢之中,已經人去樓空。

他吐了口濁氣,心滿意足的勾起嘴角露出笑容。

無論如何,目的達到了。

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只覺渾身舒坦:“收工!”

“諾!”

地牢外,兩百黑甲收刀歸位,井然有序的散去。

“每天起牀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

曹大官人哼着小調,緩步離開了地牢...

--------

東城青蓮巷,住的都是小官小吏。

陳清秋被諸多士子擡着,送回了陳家小院。

五花大綁已經解開,但陳清秋似乎受到驚嚇,自始至終沒說一句話,身體微微顫抖。

兩進小院不大,只有幾個老僕人得知老爺官復原職,已經準保好火盆等物件爲老爺祛災除厄運。

陳清秋在女兒的攙扶下,晃晃悠悠的走回了小院,讓僕人關上了門。

諸多士子皆是茫然,好多過來拜訪的同僚也是奇怪,不過念在陳清秋到鬼門關走了一遭,也沒有打擾。

小院清幽,沒有多少擺設,只有一棵老杏樹枝葉茂密,伸出了牆頭。

陳清秋坐在杏樹下的石桌上,眼神呆滯望向前方,對僕人話語充耳不聞。

陳靖柳端着茶水,坐在父親旁邊輕聲勸慰:

“爹爹,平安就好,如今聖上發了話,曹華那惡人,定是不敢再動你。”

“靖柳!”

從踊路街到家裡未發一言的陳清秋,此時終於說出了第一句話:“明天我便告老還鄉。唉...糊塗半輩子,此時才明白什麼叫愚忠!”

“啊?”

陳靖柳面帶不解,不明白父親好不容易得聖上重視,爲何要急流勇退。

陳清秋沉默稍許,緩緩搖頭:“日後你爲亡母守孝在京中要萬事小心,也要提醒林沖,朝堂上的水,比爲父想象的要深...”

話語云中霧裡,陳靖柳聽不明白,只能淡淡嗯了一聲,又說道:“衝哥哥識時務,無需爹爹叮囑。”

話看起來是誇獎,卻包含譏諷之意。

陳清秋輕嘆,正要與女兒繼續說教,院門卻被推開了。

小院中,身着武官袍子的男子,進入院中在石桌前跪下:

“見過陳伯,這些天伯父身陷牢獄,我實在是有心無力...”

陳清秋知道自己犯了什麼大錯,根本不是四處打點關係便能解決的。不過,能不能解決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陳清秋嘆了口氣,擡起手唏噓道:“林沖,你一向穩重,但在京城爲官光穩重不夠。過幾天你抽個時間,去武安侯府拜訪曹公子...”

“爲什麼?”

話未說完,陳靖柳便站了起來,面色微惱:“那奸賊仗勢欺人,還想把我..把我...爹爹您怎能讓衝哥哥與其同流合污,莫非爹爹您也投身了閹黨?”

在陳靖柳心中,父親陳清秋絕對是好官,兩袖清風兢兢業業,只是不願結黨營私纔沒得朝廷重用。一輩子都抗過來了,豈能爲了後輩前途晚節不保。

“閉嘴!”陳清秋臉色微沉:“林沖,你先出去。”

“好!”林沖提着長槍,目光轉了轉,起身出了門。

陳清秋坐在石桌前,斟酌良久,才低聲說道:“爲父的詩才你難得不知。《過惶恐灘》?我在江西長大,這輩子都沒敢跨過惶恐灘,至於零丁洋,我連在哪兒都不知道。”

陳靖柳微微一怔,滿眼不可思議。

“爹爹你是說...”

“噓!”

陳清秋制止女兒,根本不敢讓此事傳出去,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

曹公一顆赤子之心,又有通天才學,忍千夫所指之罵名,依舊在暗中運作。

爲的是什麼?

還不是爲了大宋千秋基業,百姓的萬世太平!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站起身來,看着院裡的老杏樹,滿眼悲蒼與敬仰:“大隱隱與朝!只恨我陳清秋早生了四十年,不能拜入公子門下,挽我朝與大廈將傾。”

陳靖柳滿眼錯愕,站在原地,良久沒有說出一句話。

她誰都可以不信,卻不能不相信父親。

那兩首詩本就是曹華親口說出,如今這首《過惶恐灘》,救了她爹的性命。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句句斷腸,字字泣血!

這到底是多忍受了多大的委屈,才能寫出這樣震撼人心的詩句。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說的不正是曹華這個出生陋巷的孤兒,委身與閹人門下,忍受屈辱與謾罵,一步步走過來的路。

他,莫非真有一本孤本詩集?

陳靖柳身體微微顫抖,滿眼茫然,卻說不出一句話。

-----------

翌日。

還未等各方大儒登門拜訪,陳清秋便以身體不適爲由,上書告老還鄉。

天子趙詰再三挽留,最後親自送到了宮門外,與這位赤膽忠心的臣子告別。

一首《過惶恐灘》,加上被典魁司迫害的遭遇,讓京城無數文人歌姬唏噓,自發爲陳大人送行。

一匹老馬,三兩僕役。

第二百九十四章 黃雀第四百六十一章 嚴陣以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碗豆花第一百零一章 十寶堂第三章 我叫蘇軾第一百零七章 薄山湖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宴第四百二十五章 家書第九十九章 狗官第二百九十九章 下山第六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們被我包圍啦(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時光荏苒第二百一十五章 仁善無雙曹太白第四百零七章 你怎麼能這樣第一百四十一章 晨曦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波又起第三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九章 偷師(中)第三百九十章 一幫飯桶第五章 謝怡君第四章 娘子不聽話,多半是慣的第四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四百九十九章 炮灰第三百六十六章 星星之火(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賭怡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謂江湖第二十八章 虧出血第四百一十章 登徒子第一百零八章 夜深人靜第三百六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找打第四百五十章 末路孤鳴第一百三十五章 見字如面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殿之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漫長的旅途第五百四十二章 閒庭院裡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兒心思第八十二章 身若浮萍第二百四十七章 話嘮第五百二十五章 劍指京都第二百七十三章 竹葉青第十八章 凝雨師琴社第一百四十七章 花會(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鐵琵琶第三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是不是玩不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壽宴(二)第二十三章 這麼賤的要求第五百四十九章 我臉一直很白第二百三十章 唐家第十三章 一言之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賭怡情第三百零四章 輪迴第四百一十六章 軍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零八章 登門拜訪第四百五十章 末路孤鳴第一百零七章 薄山湖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會趙霏(真)第四百二十二章 刀鋒如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兒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家國天下第十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零六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七章 再訪茗樓第四百一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三十九章 明月相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兒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五百三十四章 你我如故第二百一十三章 抱團取暖第三百九十章 一幫飯桶第三百七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四百五十八章 兩個人的婚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年舊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壽宴(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五百二十七章 昔日幕幕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理的範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五百二十五章 劍指京都第五章 謝怡君第八十二章 身若浮萍第四百三十九章 蚌孕雙珠第二百三十三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和曹華講道理第二百零四章 寧死不屈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女人的可怕(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芳草入眼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死到臨頭第七十三章 團建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都督炮第二百零八章 夜會趙霏第二百一十三章 抱團取暖第四百五十一章 逆境孤勇
第二百九十四章 黃雀第四百六十一章 嚴陣以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碗豆花第一百零一章 十寶堂第三章 我叫蘇軾第一百零七章 薄山湖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宴第四百二十五章 家書第九十九章 狗官第二百九十九章 下山第六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們被我包圍啦(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時光荏苒第二百一十五章 仁善無雙曹太白第四百零七章 你怎麼能這樣第一百四十一章 晨曦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波又起第三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九章 偷師(中)第三百九十章 一幫飯桶第五章 謝怡君第四章 娘子不聽話,多半是慣的第四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四百九十九章 炮灰第三百六十六章 星星之火(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賭怡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謂江湖第二十八章 虧出血第四百一十章 登徒子第一百零八章 夜深人靜第三百六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找打第四百五十章 末路孤鳴第一百三十五章 見字如面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殿之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漫長的旅途第五百四十二章 閒庭院裡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兒心思第八十二章 身若浮萍第二百四十七章 話嘮第五百二十五章 劍指京都第二百七十三章 竹葉青第十八章 凝雨師琴社第一百四十七章 花會(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鐵琵琶第三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是不是玩不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壽宴(二)第二十三章 這麼賤的要求第五百四十九章 我臉一直很白第二百三十章 唐家第十三章 一言之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賭怡情第三百零四章 輪迴第四百一十六章 軍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零八章 登門拜訪第四百五十章 末路孤鳴第一百零七章 薄山湖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會趙霏(真)第四百二十二章 刀鋒如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兒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家國天下第十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零六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七章 再訪茗樓第四百一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三十九章 明月相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兒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五百三十四章 你我如故第二百一十三章 抱團取暖第三百九十章 一幫飯桶第三百七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四百五十八章 兩個人的婚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年舊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壽宴(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五百二十七章 昔日幕幕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理的範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五百二十五章 劍指京都第五章 謝怡君第八十二章 身若浮萍第四百三十九章 蚌孕雙珠第二百三十三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和曹華講道理第二百零四章 寧死不屈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女人的可怕(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芳草入眼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死到臨頭第七十三章 團建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都督炮第二百零八章 夜會趙霏第二百一十三章 抱團取暖第四百五十一章 逆境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