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

頭皮上,淚水模糊了雙眼。

而沒有說出口的話是:我不討厭你,但是捨不得。你還會回來麼?還會記得這裡有個從小到大的玩伴,來看望我麼?

陸之昂的座位在機翼邊上,所以從起飛開始一直耳鳴。望向窗外,是起伏的白雲和浩瀚的藍天。閉上眼是一望無際的湖水。那些盛放在眼中的湖水,拔升上九千米的高空。

小司,從機窗往下看的時候,我在想,我真的就這麼告別我腳下的這個城市了麼?告別了那些我閉着眼睛也能找到的路,告別了我的那輛被我摔得一塌糊塗的單車,告別了陪我們一起長大的宙斯,告別了你。那一瞬間我恍惚地覺得我的腳下地震了,整個城市急遽地塌陷。我好害怕。我好害怕站在望不到地平線的地方孤單地看落日。

人生,是不是就像你十六歲生日的時候說的那樣,是一部看不懂卻被感極而泣哭得一塌糊塗的電影呢?在巨大的轟鳴聲裡,我突然莫名其妙地想起了我十八歲成人時你帶我唱的生日歌。我切開蛋糕的時候你正好唱完最後一句“祝你生日快樂。”那個時候你依然是呆呆的表情,眼神放空沒有焦點,可是卻有張在燭光下格外好看的臉。

你說,終於成人大人了,從此要越來越堅強。

這些,我都記得。

——1998年陸之昂

回到家,躺在牀上,在腦海中反覆播放的是陸之昂最後擡頭看天深吸進一口氣的神情,以及那一句“離開了小司,肯定會寂寞吧”。

傅小司踢掉鞋子,仰躺在牀上。天花板看起來像是蒼穹那麼遠。傅小司覺得屋頂上一直在掉落着灰塵,細小的白色的灰塵,落在臉上,眼睫毛上,身上,腳上,一點一點把自己掩埋起來。

三歲的時候和他一起進同一所幼兒園。自己連續三年拿了大紅花,學會了很多的漢字,能看連環畫。而他只是一個調皮搗蛋,經常被老師罰站的頑劣男孩,喜歡爭糖果,喜歡捏女生的臉。

七歲的時候和他一起念小學。自己連續六年都是班長。成績全校第一。那個時候以爲自己是個小大人,所以裝出一副大小的樣子語重心長地對整天迷戀彈珠和紙牌的他說,你再不認真學習,就不能跟我念同一個初中了,因爲我成績最好,我要念的學校你會考不進去。他聽得張大了嘴,然後哇地哭出聲,手中的玻璃彈珠撒了一地。

十三歲的時候和他一起考進淺川一中的初中部。他拼了命才考中,而且成績剛擦過錄取線。他開始跟着自己學畫畫,雖然依然不會在上課的時候抄筆記,可是會在放學後拿自己的筆記回空認真地重新整理一遍,參加了體育隊,進入了學校跳高隊。開始有很多的女生暗戀他,他還改不掉幼兒園養成的喜歡逗女孩子的習慣。

十六歲的時候,和他一起直升淺川一中高中部,學習成績與藝術類專業成績和自己不相上下。高二選擇了理科,和自己相反,從此開始連續成爲學校理科第一名。高三畢業選擇留學日本。

朝窗外望去,儘管淚水模糊了視線,依然可以看到,暑假再一次來臨時,整個世界氾濫出的綠色。那是無窮無盡的香樟,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點題。可是曾經看香樟的兩個人變成了一個人,那個人走了,剩下的那個人還在看着。

十九歲的夏天。畫上的那個安靜的句點。

手中中央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泛出金色的光澤,那些昏黃的落日光澤從手中的燙金字體上反射出去,帶着一圈一圈毛茸茸的光暈。

本來待在家裡等通知單的日子裡,自己還一直在考慮當初和傅小司填報同一所大學的行爲是不是理智。因爲畢竟小司是美術生,藝術類考生會容易很多,而自己美術加試肯定比小司弱,好在現在一切都不用擔心了。

打電話告訴小司的時候,聽到他開心的聲音。電話背景聲裡還有狗叫,立夏忍不住問,你家養狗麼?

哦,不是,是陸之昂的宙斯,借過來養幾天玩玩。聲音低下去,似乎是因爲想起了離開的陸之昂而稍微有些難過吧。不過小司馬上又換了高興的語氣說,祝賀你呀,真高興啊,可以和你一個大學。

黃昏時分,立夏站在學校大門口,高二的學生剛剛放學,蜂擁而出,而自己站在人流的中心就顯得有點礙事。於是不好意思地讓到一邊,最後乾脆就在學校主幹道邊的花壇上坐下來。

看了一會兒,人漸漸少了。立夏起身朝教室走去。高三七班的教室人去樓空,經過一個暑假,看上去多了很多滄桑感。

應該都蒙了一層灰塵了吧,這麼久都沒有人用過。立夏貼着窗戶朝裡看,只能依稀地分辨出桌椅的輪廓,和黑板上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下來的字跡。高考前最後一天上課的內容已經無從想起了。黑板擦安靜地放在黑板槽裡,還有一些用過的大小不同的粉筆頭陪伴着它。講臺上有一把三角尺,一個圓規。講臺下的桌椅擺放得不太整齊。

在這個夏天結束的時候,高二七班的學生應該就會搬進來吧,那麼自己和自己的同學曾經生活在這裡的痕跡就會全部消失麼?

立夏想起暑假裡聽說的學弟學妹們所做的瘋狂事情。傅小司放在桌子裡忘記帶走的草稿紙和用過的書,都被分搶一空,他隨手在桌面上畫下的花紋被那些小女生用透明的防氧化漆塗了一層,好保留更長久的時間。甚至教室後面貼出來的傅小司的標準試卷,也被全部撕了下來。立夏當時還在電話裡哈哈大笑,而現在,竟然有說不出的酸楚,慢慢地,慢慢地,從內心深處涌上來。

自己,竟然沒有任何一件,屬於傅小司的東西。

看了一會兒,覺得累了,於是離開教室。

真的一切就要結束了吧。立夏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回過頭去,這個曾經生活了整整三年的地方,在最後的黃昏裡顯得格外的傷感。曾經在這裡第一次遇到傅小司,弄髒他的衣服,第一次看見他大霧瀰漫的眼睛。

第一次被陸之昂取笑。第一次取笑他的長着小辮子的帽子。

這裡有傅小司和陸之昂很愛光顧的小賣部,裡面有傅小司最喜歡買的可樂和陸之昂最喜歡買的餅乾。

這裡有立夏喜歡的高大的香樟和香樟投下的帶着溼漉漉香味的樹陰。

這裡有傅小司和陸之昂一起打過球的羽毛球場。

這裡的籃球場在雨天裡也會有男生獨自練習投籃,雨水打溼了衣服緊緊地貼在年輕男生線條分明的背。

這裡有那個永遠爬滿藤蔓的畫室。老舊的木質結構,四處散落的石膏像。學生沒有收走的畫架,牆上貼的示範素描。

這裡有後山的一塊長滿柔軟青草的山坡,自己在那裡哭過。

這裡有男生女生合住的奇怪公寓。

這裡的鐵門遇見可以輕而易舉地翻過去。

這裡的鳳凰花在自己畢業的這個夏天終天燦爛地開了,燒紅了整個校園,最後凋落了一地。

這裡每年都有新的人睜着大眼睛走進來,如同三年前年輕而幼稚的自己一樣。而每一年都有人帶着各種無法言說的心情離開,在最後的回望裡,掉落下滾燙淚。

夕陽沉落。永遠地關上了那道門。那道隔開了青春和塵世的大門,在十九歲的夏天,轟然緊閉。

第二部分 2002夏至·沉水·浮世繪(1)

時光斷出的層面,被地殼褶皺成永恆。

那些詩人遺落在山間的長靴,浸滿了日暮時的露水。

來去的年華,露出未曾拓印的章節。

在晨光裡反覆出不捨,和充滿光影的前程。

躺下的軀體花開四季,身體髮膚,融化成山川河流。

你在多看前走過的路面,現在滿載憂傷的湖水,

你在多年前登過的高原,如今沉睡在地殼的深處。

那些光陰的故事,全被折進了書頁的某個章節。

流年未亡,夏日已盡。

種花的人變爲看花的人,看花的人變成葬花的人。

而那片荒原變成了綠洲,這也讓我無從欣喜。

只有你的悲傷或者幸福,才能讓空氣擴音出雨打琴鍵的聲響。

那些幽靜的秘密叢林,千萬年地覆蓋着層層落葉。

落葉下流光的珍珠。

是你多年前失明的雙目。

2002夏至沉水浮世繪

林協志是全中國做訪談節目做得最好的主持人兼製片人。他手上有三個節目,而且都是去上收視率前三名。這讓他在去年風光無限。

他拿着手中的嘉賓資料,口中低聲念着:傅小司,2001年和2002年連續兩年中國斯諾雅名人財富排行榜最年輕入選者,2001年和2002年出版界的神話,第二本畫集《天國》成爲2001年文藝類圖書排行榜第一名,第三本畫集《花機燃燒的國度》在2002年初一經出版就造成轟動,連續好幾個月一直佔據排行榜榜首。拿遍所有美術新人大獎。

手上的資料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林協志隱約記得自己三年前做過這個叫傅小司的孩子的訪談,當時是因爲一批插畫和漫畫家的出現,在中國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不過那個時候混在一羣畫家裡的他並沒有讓人覺得他有多麼的特別,事隔兩年,當初一起參加節目的幾個孩子已經漸漸被人淡忘了,而傅小司,這個當時在幾個人中最不起眼的男生,如今卻紅透全中國,如日中天的出版業績讓美術界資格比他老上十倍的畫家跌破眼鏡。現在,想要發他的通告變得很難,約了差不多兩個月才約到,而他的助手,那個叫立夏的女孩子也說他的通告差不多排到兩個月後去了。現在林協志已經覺得傅小司不能夠和別的嘉賓放在一起做一期一節目了,因爲他身上,有太多,讓人驚奇的地方。

可是,究竟是什麼呢?

轉到後臺去的時候,看到立夏正在幫傅小司修眉毛和做頭髮。男孩子還是應該帥氣一點,出現在別人面前的時候永遠都要光芒四射,這纔是年輕的男孩子應該有的朝氣,而不是像那些四五十歲的成年人一樣西裝革履,一副別人欠他錢的表情。這是立夏的想法。立夏每次幫傅小司化妝的時候心情都會格外寧靜,因爲看到自己心愛的人比別人好看很多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而傅小司每次也都溫柔地微笑着,讓她隨便地弄來弄去。

林協志靠在門邊上,看着一邊化妝一邊低聲和立夏說話的傅小司,心裡在想,這個男孩子,究竟具有什麼樣的魔力呢?一不小心就真的問出了口。傅小司聽到聲音,回過頭來簡單地笑了一下,是成熟的笑容,帶着客氣的尊重。

林協志想,還真是個靦腆內向的人暱,和三年前相比一點都沒有改變。可是到正式錄節目之後,林協志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麼可笑。

傅小司已經不是三年前那個對着鏡頭和記者的問題會躲閃,一副受傷的表情的傅小司了。看着面對鏡頭能說會道的傅小司,林協志心裡微微地泛起不同尋常的感覺。

三臺機器。兩臺固定,一臺下面鋪着運動軌道。

燈光太足,讓人覺得全身發熱。機器運轉時嗡嗡的聲音,有點像夏天午後睡覺時討厭的蚊子。這樣想着立夏就覺得身上似乎被蚊子叮出了包,背後也微微癢起來。應該是太熱出汗了吧。這樣想着馬上擡起頭去望小司,還好,他臉上似乎沒有什麼汗水,如果太多的話就需要補妝。臺上的小司穿着

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
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