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

天空的大雪裡,有一個模糊的白色的女孩子的輪廓,從天空微微俯身,像是長出白色羽翼的天使,輪廓看不清楚,卻有一雙清晰而明亮如同星辰的眼睛。兩個人在大雪裡,安靜地親吻。那一刻世界靜默無聲。這是從未出現卻永恆存在的風景。

——1999年立夏

第二天去頒獎典禮的現場,很多的參賽選手,很多的畫壇前輩,周圍很多的工作人員忙來忙去,忙着調音,忙着測試話筒,忙着佈置嘉賓的位置和姓名牌。小司三個人進去之後,找到最後一排座位坐下來,擡起頭看到自己前面就是顏末,不由得開始緊張。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以前自己一直喜歡的畫手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面前,看着他們的樣子,想起他們筆下的畫面,感覺像是被很多的色彩穿透,在內心重新凝固成畫面。有很多的人都在交頭接耳,有個男生在前面一直很得意。好像昨天晚上組委會就已經通知他,他是一等獎其中的一名了,自然得到周圍很多人的羨慕眼光。陸之昂不由得問小司,你接到電話了嗎?小司說,我又沒留下手機號,怎麼會接到電話。這後頒獎典禮就開始了,擴音設備不是很好,加之坐在最後一排,聲音斷續着傳進耳膜,很多句子紛亂複雜地散發在空氣裡。傅小司一直緊握着手,雖然臉上看不出任何緊張,拇指卻一直摳着掌心,而且很用力,整個掌心都有點發紅。微燙的熱度。那些撞時耳朵的句子有——這次大賽的水平非常的高,超過了第一屆。全國各地。各個年齡組的發揮都很超常。美術形式多種多樣。代表了中國年輕一代美術創作的最高水平,這也是組委會所期待達到的目標。直到聽到那一句“高三年級組第一名,傅小司”,小司才覺得世界在一瞬間,中破黑暗,光芒瞬間照耀了乾涸的大地,河牀汩汩地注滿河水。蘆葦沿岸發芽。成千上萬的飛鳥突然飛過血紅色的天空。——高三年級組第一名,傅小司。

小司,看着你從最後一排站起,在人們羨慕的目光裡朝着主席臺舉止得體地走去,看着你站在臺上光彩奪目的樣子,我突然有一點傷懷——你已經扔下依然幼稚而平凡的我們,獨自朝漫長的未來奔跑過去了,不知道爲什麼,我突然沒來由想起MARS,那個帶領着人們衝破悲劇的黑暗之神。你不要笑我這樣幼稚的想法,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在這樣本應該開心的時刻如此的感傷。我想,也許這兩年來我日漸成熟的外表下,終究是一顆幼稚的心靈吧。如同一個,永遠無法長大的停留在十六歲夏天的小男孩般幼稚而可笑。

——1998年陸之昂

第二部分 1998夏至·浮雲·鳳凰花(1)

那些由浮雲記錄下來的花事,

那些由花開裝點過的浮雲,

都在這一個無盡漫長的夏天成爲了荒原的旱季。

斑馬和羚羊遷徙過成羣的沙丘,

那些沉默的浮草在水面一年一度地拔節,

所有離開的生命都被那最後一季的鳳凰花打上鮮紅的標記。

十年後的茫茫的人海里彼此相認。

是誰說過的,那些離開的人,離開的事,

終有一天捲土重來,

走曾經走過的路,

唱曾經唱過的歌,

愛曾經愛過的人,

去再也提不起恨。

那些傳奇在世間遊走,身披晚霞像是

最驕傲的英雄。

那些帶領人們衝破悲劇的黑暗之神,

死在下一個雨季到來前乾涸的河牀上。

蘆葦然燒成灰燼,撒向蔚藍的蒼穹。

1998夏至浮雲鳳凰花。

不知不覺已經又是夏天。遇見離開已經半年了。很多時候青田都沒有刻意去回憶她,感覺她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在某一個黃昏,她依然會穿着牛仔褲騎着單車穿行那些香樟的陰影朝自己而來,帶着一身高大喬木的芬芳出現在家的門口。她依然是1997年的那個樣子,那張在自己記憶裡熟悉的單純而桀驁的臉,帶着時而大笑時而冷漠的神情。可是錯覺消失的時候,大街上的電子牌,或者電視每天的新聞聯播一遍一遍地提醒着他現在的日期,是1998年6月的某一日。

烈日。暴雨。高大沉默的香樟。

漫長的夏天再一次到來了。

青田在遇見走後依然在STAMOS打工。在很多空閒的時候,比如表演前的調音空隙,比如走在酒吧關門後獨自回家的夜路上,比如早上被日漸提前的日照晃得睜不開眼睛時,他都會想到遇見離開那天的情形。那一切像是清晰地拓印在石碑上的墨跡,然後由時間的刻刀雕鑿出凹痕,任風雪自由來去,也必定需要漫長的時光才能風化。

其實遇見走的那天青田一直都跟在他們四個人的身後,看遇見提着很沉的行李卻提不起勇氣;衝上去幫他,只剩下內心的懊惱和惆悵擴散在那個天光泯滅的黃昏裡。一直到火車消失在遠方,他依然靠在站臺的漆着綠色油漆的柱子上默默地凝望着火車消失的方向。周圍小商販來來往往地大聲吆喝,手推車上堆着亂七八糟的假冒劣質零食和飲料在人羣的罅隙裡擠來擠去,而在這喧囂中,青田是靜止的一個音符,是結束時的尾音,無法拖長,硬生生地斷成一個截面,成爲收場的倉皇。

青田摸着自己手上的戒指,心裡微微有些發酸。他沒有告訴遇見自己也有一隻,和遇見那只是一對,也是自己敲打出來的。在上次送遇見的同時自己也悄悄地做了一隻一樣款式的。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吧。

後來立夏他們從自己身邊經過的時候,青田也沒有叫他們,只是躲在柱子後面,看着立夏那張哭得一塌糊塗的臉喉嚨有些發緊。他一直盯着他們三個的身影走出站臺消失在通道口的深處,然後回過頭看到落日在瞬間朝着地平線沉下去。在那一刻隕落的,不僅僅是落日吧。

他想,是不是就像那些憋腳的小說和電視劇一樣,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呢?

遇見,有時候我擡起頭望向天空時,看到那些南飛的鳥羣,我就會想起你。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濃烈了,是淡淡地想念,帶着輕描淡寫的悲傷。像是凌晨一點在一家燈光通亮沒有顧客的超市裡買了一瓶礦泉水然後喝下去的感覺一樣。應該算是一種由孤單而滋生出的想念吧。有時候我想,你真的像你的媽媽一樣啊,堅強而頑固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從你離開我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也許這次離開之後,永遠不能相見了吧。所以這些巨大的絕望沖淡了分離的痛苦,因爲沒有希望,就不會再失望。所以那些思念,就像是逐年減弱的季風,我想終究有一年,季風就不會再來看望我這個北方孤單的傻瓜了吧。

這些日子以來,我就是這樣想着,安慰着自己的。

不然生命就會好漫長。漫長到讓人沒有活下的力量。

——1998年青田

高三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了。所有的人都恨不得一天有三十六小時看書做題。函數,化學議程式,間接引語,過去完成時,虛擬語氣,朝代年表,農業的重要性。所有的考點都在腦海裡亂成一鍋粥。被小火微微地燉着,咕嘟咕嘟冒泡。

很多女生都在私下裡哭過了。可是哭也沒辦法,一邊抹眼淚還得一邊在草稿紙上算着數學題。

經常出現的年級成績大榜是每個學生心裡的痛。哪個班在誰誰是突然出現在前十名的黑馬,哪個班的某某怎麼突然發揮失常掉出了前三十,者噲成爲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直都有的比較和計較,像是粘在身上的帶刺的種子,隔着衣服讓人發出難受的瘙癢和刺痛。

整個教室裡瀰漫着風油精和咖啡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伴着窗外枯燥的蟬鳴,讓夏日的午後變得更加令人昏昏欲睡。頭頂的風扇太過老舊,學校三番五次地說要換新的,可是依然沒有動靜。想睡覺。非常的想睡覺。非常非常的想睡覺。甚至是僅僅想起“我想睡覺”這個念頭心裡都會微微地發酸。經常從課桌上醒過來,臉上是胳膊壓出地睡痕,而身邊的同學依然還在演算着題目。

參考書塞滿了課桌,還有很多的參考書和試卷堆在桌面上,並且越堆越多,剩下一塊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用來寫字。

每天都有無數的散發着油墨味道的試卷發下來,學校自己印的,劣質的紙張,不太清楚的字跡,卻是老師口中的高考良藥。

走廊也變得安靜,很少有學生會在走廊打鬧,時間都在看書或者做題上了。高一高二無法感覺到壓力突然變成了有質量的物體,重重地壓在肩膀上。陽光斜斜地穿過籃球場,帶着夏天獨有的如同被海水洗過的透徹,成束的光線從剛剛下過暴雨的厚雲層裡射出來。反射着白光的水泥地上,打球的人很少。

立夏拿着飯盒從食堂往教室走的時候,通常都會望着那個空曠的羽毛球場發呆。高一高二的時候,傅小司和陸之昂經常在這裡打羽毛球,汗水在年輕的身體上閃閃發亮。而瑞,都很少看到陸之昂了,除了在放學的時候看到他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等着小司,大部分的時間,大家都各自在學校裡拿着書低着頭匆忙地奔走。那個羽毛球場像是被人荒廢的空地,地上的白線已經被雨水沖刷得模糊不清,懸掛的網也早就陳舊了。好像高一高二的同學都不太喜歡打羽毛球的樣子。

立夏很多時候都覺得莫名其妙地傷心,壓力大想哭。看着那些高一高二的年輕的女孩子在球場邊上爲自己暗戀的男生加油,手上拿着還沒開啓的礦泉水等在鐵絲網外面,立夏的心裡都會像浸滿了水一樣充滿悲傷。

看着那些年輕的面容,看着他們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揮灑着年輕的活力,盡興地揮霍,用力地生活。她想,難道屬於自己的那個年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嗎?

每天晚上都有晚自習。兵荒馬亂的。立夏很多時候寫那些長長的歷史問答題寫到右手發軟。擡起頭看到頭頂日光燈發出白色的模糊的光。窗外的夜色裡,高大的香樟樹只剩朦朧的黑色的樹影,以及濃郁的香味。

傅小司依然拿着全年級文科第一名的成績,陸之昂依然是理科的全年級第一名。

而立夏,需要很努力很用功才能進入年級的前十。晚自習下課時間被推遲到了十點半。每天從教室獨自走回公寓的路上,立夏都會想起遇見。那些散落在這條路上的日子,兩個女孩子手拉手的細小友誼。彼此的笑容和頭髮的香味。用同一瓶洗髮水。喜歡同一道學校食堂的菜。買一樣的髮帶,穿同一個顏色的好看的裙子。用一樣的口頭禪,愛講只用兩個人才彼此聽得懂的笑話,然後在周圍人羣茫然的表情中開心地大笑。遇見,我好想念你。那些失去你的日子,全部都丟失了顏色。我像是個孤單的木偶,失去了和我形影不離的另一個木偶,從此不會表演不會動。被人遺棄在角落裡落滿灰塵,在孤單中絕望,在絕望中悲傷,然後繼續不停地,想念你。

——1998年立夏

第二部分 1998夏至·浮雲·鳳凰花(2)

上海的日子像是一場夢。對於傅小司而言,那是段快樂的記憶。可也只是夢而已。夢醒了依然要繼續自己的生活。

只是從上海回來,在學校眼裡,或者在同學眼裡,傅小司身上已經多了“津川美術大獎”的光環。傅小司並不覺得有什麼變化,倒是陸之昂和立夏每次走在傅小司身邊的時候都會因爲路人的議論和注視感到尷尬,這已經不是以前同學們因爲傅小司成績好或者美術好而紛紛注目了,現在的注視和議論,多少帶上了其他的色彩。

看啊,傅小司哎。

別這麼要看啊,他馬上就要畢業了啊,以後就沒得看了。

也對哦。沒

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
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5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6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2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0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7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11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9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43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28夏至未至【郭敬明】TXT_分節閱讀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