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沒完美的制度吧?

郡縣制從戰國時期就存在,到了始皇帝橫掃八荒六合一統天下後,是始皇帝爲了中央集團才廢除戰國很平常的封國、封君,全面使用郡縣制。

到了劉邦建立漢帝國,他雖然稱帝卻不是實力最強,哪怕是韓信當時的軍事實力都要比他強不少,更不用說還有彭越等等的一些諸侯王,也就繼續搞分封制。

劉邦晚期使用各種手段消滅那些異姓諸侯,連一直幫他的韓信最後都死在了婦人之手,可漢帝國並沒有廢除分封制,只是搞了異姓不爲王。

分封制得到遏制是到了劉徹時期,但他也沒有全面廢除分封制,只是用推恩令將各王爵和諸侯的封邑不斷分割。

到劉秀再建漢帝國,他倒是很理智沒有大肆分封衆臣,是搞了多少戶侯的制度,這些諸侯只有收益權而沒有管理權,不過對宗室劉姓卻繼續執行漢初的分封。事實也證明宗室分封的用處,多少次就是因爲劉姓的王爺實力不弱,等待皇帝沒有子嗣才能成爲替補,讓江山沒有換姓。(東漢封王的宗室都是皇位繼承人來着)

劉彥當然會對自己的子嗣進行封王,也會給予該有的封邑,考慮到的就是諸如漢帝國的延續問題,只不過本土不會選擇出地皮來分封就是。

對於異姓是不是要封王上面,劉彥也有過長久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是不能存在異姓王,並不全是擔憂有了異姓王會一家江山不穩。那些沒有異姓王的皇朝又有哪個是真的千秋萬載?還不是該滅亡的時候就滅亡了。

劉彥不打算分封異姓王的道理很簡單,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規則,開國之君對待國體的維護更是要慎之又慎,既然是叫漢國,某些制度上延續先漢的政策很有必要。

不分封異姓王,卻是可以對有功之臣進行封侯,現如今漢國就有十來位侯爵,只不過都是亭侯,最多也就是享有五百戶,少的只有一百戶。

漢國的那些亭侯是延續東漢的政策,沒有治理權只有收益權,不但是東漢這樣,後面的各個朝代基本上也是這樣,有些朝代則是給了封邑治理權,但是很少見。

在真的全面恢復漢家舊土之後,劉彥會在“基本盤”之外選擇地皮給予諸侯,到時候那些地盤將會給各諸侯治理權。不但是治理權,他還會給予定稅權、徵兵權、建軍權,只會限制立法權和外交權。

劉彥眼中的“基本盤”並不是西漢或東漢時期的漢家舊土,至少是天朝時期的版圖,甚至是一些地區也會被算到“基本盤”裡面,比如朝鮮半島、新西伯利亞、越南全部、倭列島全部、澳大利亞全部、中亞阿拉伯地區。

那些會被算在“基本盤”的地區,有些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有些則是資源無比豐富,有了那些地區就等於是掌握未來。

劉彥會去重視中南半島,是目光已經看向了後世的阿三地盤,他就是想將那裡作爲第一個用來瓜分的盛宴,不但是會讓各家族去撒歡,等待漢軍進入西域就該從西域南下,到時候佔下地盤就能分封諸侯。

漢國的地盤會越來越大,該怎麼來劃分行政區需得慎重再慎重,至於目前爲止華夏先輩使用過分封制和郡縣制,後面增加了州這個行政單位。

要是看華夏古代的行政區劃分,會發現都是廣而治之的現象,比如一個州牧管理着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州牧之下有郡守也是各自管着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個縣令就要管數萬人。

古時候的縣令之下還有縣丞,再來就是縣尉,其後有六曹,再加上游徼、有秩、嗇夫這些行政人員,縣級單位的公務員也就數十人,他們面對的卻是數萬人。

縣之下還有鄉,鄉設立三老。鄉之下有裡,設立里正。裡之下有亭,設立亭長。

可以說,古時候一名公務員需要面對的可能是數千人,在法制嚴苛和地方豪強現象不嚴重的時候,政令自然是能下達至底層,可事實也證明後面政權僅是到了縣一級,地方是被把持在鄉紳手中。

劉彥的記憶中,對地方管理最沒有權力的是有明一代,那並不是皇帝自己傻了,是被那些所謂的讀書人慢慢架空,等待要收回又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有明一代的縣一級規定收多少稅,然後是地方的鄉紳幫忙從百姓那裡收稅,官府制定是多少稅,通常到了鄉紳收稅的時候就要加上數倍的稅。

另外,有明一代在有功名之後可以享受不繳稅和服徭役的特權,鄉紳一邊對百姓加以重稅,一邊是威逼利誘百姓將自己的土地納入鄉紳名下。而能夠在有明一代當一名鄉紳,實際上都是有功名才行。

對了,朱元璋時期是要舉人才得以免稅,並且免稅也是有田畝限制,可不是成爲舉人就完全不用交稅。秀才都能免稅,是那一羣讀書人自己搞的潛規則,搞着搞着連免稅限額都被搞沒了。

劉彥一開始搞退伍兵源入鄉成爲公務員,是爲了收買軍心,後面涵蓋了對傷殘士兵的照顧,一搞下來卻發現有助於對鄉間的掌控,也就長期執行下來。

現如今的漢國,只要是有人羣居必然有退役的將士,他們充斥着基層各崗位,尤其是以遊徼的數量最多。受限於漢國沒有多少讀書人的關係,只要是有知識也很大機率會被任命爲某個縣的縣令。

連縣令都能當上,縣丞之類的官職更是不在話下,這個也是一些專職文官最爲鬱悶的一點。

不過,話又說回來,漢國也沒有規定文官不能轉武職,也只有那些對自己上戰場不抱信心的人才會鬱悶。畢竟現在就是一個文武不分家,只要夠本事想上馬爲將下馬爲相併不被限制的年代。

軍方退役人員到鄉間成爲基層,他們這些比普通百姓更有國家和民族觀念的人可以對民間施以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加強國家對鄉間的控制力,對於有些人不爽的是這批人限制了他們的伸手。

一直是巡視隊伍到了襄國,劉彥還在琢磨應該怎麼來確定行政區的劃分,他入住宮城立刻召集衆大臣。

“亭之上有裡,裡之上有鄉,鄉之上有縣,此爲郡縣制之基礎。”桑虞出身世家大族,本身就有很堅實的文化底子,身在高位肯定也沒少觀看典籍,對於郡縣制肯定不陌生,幾句話就將郡縣制的體制講了個大概,後面才說:“先漢比秦疆域更大,早期缺乏地方官員,難以辦到如秦將行政權利下到基層,後又置州一級。”

西漢早期是執行無爲而治,就是放任縣以下自行發展,不搞頻繁徵發徭役的事,用最大的程度做到讓百姓休養生息。漢孝文帝和漢孝景帝統治期間,漢帝國的確從爭霸時期的破敗,還有後面的清除諸侯以及呂氏之亂中恢復過來,人口也是在那一時期增漲最快。

一直是到劉徹開始收攏權力之前,漢帝國的鄉野基本就是各種遊俠撒野的歡樂園,在鄉間遊俠的話可是要比官方人員有用得多。對於劉徹這麼一個強硬的皇帝來說當然不允許,搞了幾次針對遊俠的“嚴打”,纔算是將鄉野的控制權重新歸攏到官方。

對了,“州”這一個行政單位就是在劉徹當政時期搞的,背景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他在元封五年(公元前一零六年)首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爲十三個監察區。監察區的名字就取名爲州,一州的最高長官叫刺史。除十三個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翊)、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弘農七個郡設立司隸校尉部。所謂的司隸校尉部是與州同級,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十三個州合稱十四部州。

“州”雖然是西漢時期搞出來,但西漢的州只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的行政區域。真正的行政區域還只是郡、縣兩級,郡太守直接與中央政權聯繫,不必通過州一級。

州是到了東漢末年才由監察區真正變爲行政區,成爲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爲十三個州。這個制度前後延續了四百年左右的時間。

蔡優拿疆域圖去找劉彥本身就是與衆同僚商議過的事情,之前是做了很多的史料查閱,更沒少進行溝通,不可能不知道州成爲真正的行政區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之下。

東漢末年之所以州變成真正的行政區,是經過黃巾之亂,中央的權威是下降到歷史的谷底。州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恰恰就是後面各諸侯並立的主因。

“臣以爲,可以將州的轄地縮小一些,劃分出更多的州。”桑虞的建議是建立在避免出現某個州實力過強的前提。他見劉彥依然專注聽着,就繼續說:“或可兩三個郡設一個州?”

劉彥很滿意衆臣的態度,爲了避免地方實力過於膨脹,行政區肯定是不能太大,該是在合理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縮小。

事實上到南北朝時期州的範圍就一直減小,會這樣當然是中央憂慮州的範圍過大形成不穩,於宋(劉裕)和魏(北魏)南北對峙的時候,當時南北合計起來就增加到將近六十個州。到南北朝末期,州更是達到了誇張的三百多個,實際上這個時候的一州之地都沒有先漢的一郡之地大。

“要不,就廢除掉州?”徐正見所有人看過來,大大咧咧地說:“直接恢復到秦時的郡縣二級制,不就得了。”

那一刻,蔡優和桑虞直接用手捂住額頭,庾翼等人是面面相覷,劉彥則是依然面無表情。

別說,到了楊廣統治大隋時期,州還真的就被廢除,又恢復到秦帝國的郡縣二級制了。

“看我做什麼?”徐正理所當然地說:“先漢末期設立州,搞了個州牧各自擁兵自重,纔有了後面的諸侯割據和亂戰。殺來殺去最後中原成了胡虜的牧場,不廢棄留着再重現諸侯亂戰的局面啊!”

這一刻,就是有再多的話誰也說不出來,州的轄地太大,還真的是實打實的隱患。

劉彥倒是想到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軍政分離,但實際上依然是治標不治本。他甚至都知道無論行政區怎麼劃分,只要統治者搞得天怒人怨,怎麼劃分行政區都無法避免野心之輩增強自己的實力,體制就是最大限度防止出現那種情況罷了。

現在搞軍政分離?那是真的在搞文武分家,以後從文就只是從文,該從武就一頭陷在從武之上,再有和平的時間久了,勢必是武將的地位一再降低,免不了就是兩宋和有明一朝的那種局面,文官肆意爬到武將頭上拉屎撒尿,那可別怪武將不賣力,甚至是國戰爭先恐後投降敵國。

想要最大限度的中央集權,真真就不需要“州”這一個行政單位,真正意義上恢復秦帝國的郡縣二級制的確是一個好選擇,前提是有足夠多的行政人員。

看各朝各代,真的就是秦帝國對國家基層的掌控力最高,但也僅限於忠心於中央的行政人員足夠,後面滅掉六國,大批的六國人員爲官,他們一旦對中央沒什麼歸屬,哪怕是郡縣二級制也是玩不轉了。

所以了,劉彥該選擇的是什麼樣的行政區體系能夠最大程度減少風險,可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官員和百姓不和中樞離心離德。

【後面的朝代先後將州的範圍不斷縮小,甚至是出現廢除州這一級的事,這樣做肯定是有道理的】劉彥一邊看着徐正以一對多的互懟,一邊想着:【廢除州這一個行政級別既然有道理,那就廢除掉。】

真實而言,劉彥還是比較習慣現代的行政區劃分,但他知道每個時代都有適用於自己的制度,只能是用無數先人吃過的虧來當教訓,真不能生搬硬套,要不然他對現代軍制最習慣,怎麼就沒直接搬過來。

後面衆臣的爭論有了結論,那就是取消掉州這一個行政級別,可又陷入該不該恢復秦帝國的郡縣二級制的爭論中去。

第161章 心結難釋第458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616章 兵敗如山倒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800章 朕的大軍何在第62章 態勢升級第807章 冉閔的怒火中燒第101章 就食令第357章 註定佔便宜的文化人第641章 可別往死裡作第107章 勿謂言之第211章 下階段戰略目標第116章 廟島列島第731章 非一時之功第1045章 或許可以理解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461章 才女通常膽大第315章 不要慫,就是懟!第381章 難道就沒明白人?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646章 老子不服第61章 安敢戲耍第906章 盛大活動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890章 老大怎麼當?第239章 強弓勁弩第762章 在西域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867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64章 胡漢最明顯的區別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109章 陰魂不散第873章 觀戰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909章 英國在哪!?第313章 專門給刷戰績的名將第461章 才女通常膽大第508章 小朝廷之亡(一)第9章 橫生枝節第840章 隨時會翻的友誼小船第1章 殺胡!殺胡!第917章 實事求是第1092章 碰撞!第27章 身在地獄,仰望天堂第78章 皆餌,願者上鉤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459章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290章 正式接觸第363章 寡人很失望第461章 才女通常膽大第1066章 我們是無敵的!第123章 登陸馬石津第278章 有一個集體就夠了第74章 愚蠢的聰明人第594章 事態驟變第757章 防範未然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第211章 下階段戰略目標第242章 無恥之尤第1061章 阿三還有救嗎?第93章 所謂豪強(下)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329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905章 扎心了,老鐵第1015章 舉世攻漢(六)第83章 非友即敵第373章 這是“藥丸”(中)第522章 誰人之國第1067章 劉銘的一天第79章 自掘墳墓?第1067章 劉銘的一天第613章 滅燕之戰(五)第242章 無恥之尤第575章 懵逼中的漢軍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934章 何至於此?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942章 一段故事第729章 允不允?第388章 慘慘慼戚第789章 你們的神靈不行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1047章 我可是劉慎!第85章 軍隊正規化第283章 早知如此,何必裝逼第289章 茫然無措第176章 春耕爲期第277章 搞不好要失控第202章 好像有什麼不對勁(上)第962章 羨慕嫉妒第285章 蔽海而來第575章 懵逼中的漢軍第894章 漢化補丁呢第663章 見面說“你好”?第773章 龜茲人的野望第576章 滿心思不痛快
第161章 心結難釋第458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616章 兵敗如山倒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800章 朕的大軍何在第62章 態勢升級第807章 冉閔的怒火中燒第101章 就食令第357章 註定佔便宜的文化人第641章 可別往死裡作第107章 勿謂言之第211章 下階段戰略目標第116章 廟島列島第731章 非一時之功第1045章 或許可以理解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461章 才女通常膽大第315章 不要慫,就是懟!第381章 難道就沒明白人?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646章 老子不服第61章 安敢戲耍第906章 盛大活動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890章 老大怎麼當?第239章 強弓勁弩第762章 在西域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867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321章 什麼套路?第64章 胡漢最明顯的區別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109章 陰魂不散第873章 觀戰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909章 英國在哪!?第313章 專門給刷戰績的名將第461章 才女通常膽大第508章 小朝廷之亡(一)第9章 橫生枝節第840章 隨時會翻的友誼小船第1章 殺胡!殺胡!第917章 實事求是第1092章 碰撞!第27章 身在地獄,仰望天堂第78章 皆餌,願者上鉤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459章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290章 正式接觸第363章 寡人很失望第461章 才女通常膽大第1066章 我們是無敵的!第123章 登陸馬石津第278章 有一個集體就夠了第74章 愚蠢的聰明人第594章 事態驟變第757章 防範未然第655章 令人開心不起來的信任第211章 下階段戰略目標第242章 無恥之尤第1061章 阿三還有救嗎?第93章 所謂豪強(下)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329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905章 扎心了,老鐵第1015章 舉世攻漢(六)第83章 非友即敵第373章 這是“藥丸”(中)第522章 誰人之國第1067章 劉銘的一天第79章 自掘墳墓?第1067章 劉銘的一天第613章 滅燕之戰(五)第242章 無恥之尤第575章 懵逼中的漢軍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934章 何至於此?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942章 一段故事第729章 允不允?第388章 慘慘慼戚第789章 你們的神靈不行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1047章 我可是劉慎!第85章 軍隊正規化第283章 早知如此,何必裝逼第289章 茫然無措第176章 春耕爲期第277章 搞不好要失控第202章 好像有什麼不對勁(上)第962章 羨慕嫉妒第285章 蔽海而來第575章 懵逼中的漢軍第894章 漢化補丁呢第663章 見面說“你好”?第773章 龜茲人的野望第576章 滿心思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