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

大海之上波濤依舊,平蠻校尉部卻是經過數月的發展完全改頭換面。

原先的平蠻校尉部只是開闢出沿海的一片空地,雖有建造房舍卻並不太多,更多的是臨時性的軍帳。

此時此刻,軍港已經初顯規模,港內泊位停靠連成一排排的戰艦,外部臨海亦是船帆影疊,縱觀下來各型號船隻不會下餘兩百之數;陸地之上開闊出更廣袤的空間,深入內陸十數裡,原先的原始叢林變成了建築羣,各處寬廣的校場之上操練之聲不絕,各條道路之上軍士與水手的身影隨處可見。

這個地方空氣潮溼且降雨頻繁,漢軍是入鄉隨俗建造不少以竹子編排爲主體的房舍,通常是以大木支撐,於房子底座留出一個隔空層,一樓基本不住人,只在二樓以上進行安居。

“笈多糾集戰船,欲與大漢一較高下?”桓溫到平蠻校尉部已經兩個多月,他理所當然成爲這片區域的漢軍最高指揮官:“此,乃是樂見其成之事。”

房舍留下隔空層有相當多的用意,多降雨很多時候會形成水汪汪的一片,不想房內入水自然就不能像在中原那樣建屋。再來是這個地方的各種蟲子和蛇類着實太多,隔空層也是起到一種防護作用。

漢國新佔該地,短時間內無法按中原習慣建設,只能是將這個地方改造,至少是不再有那麼多的蟲子和蛇,中原建築纔會大肆建造。

人類是一種破壞性極強的生物,只要有足夠多的人羣居,必然會使當地的面貌出現改變,不止是在自然風貌上的改造,實際上各種人類認爲有害的生物也是被迫遷徙或是被滅殺。

桓溫沒來之前,是由李邁接替伏偉來進行指揮對笈多王朝的海上破襲戰。

李邁本是東晉小朝廷的水師高官之一,於汝陰之戰歸降漢國,後面參與了漢軍對小朝廷的滅國之戰,在壽春之戰和京口之戰立下功勳,任海軍郎將。

漢國海軍針對笈多王朝的海上破襲戰,是從伏偉率領艦隊到來開始。一開始只有十來艘戰船遊弋於阿三洋的孟加拉灣海域,等待李邁帶來第二支艦隊纔在整個阿三洋展開破襲戰。

破襲戰對笈多王朝造成的打擊自然不小,卻辦不到完全封鎖笈多王朝對外的海上貿易,只是隨着漢國戰船的一再增加,笈多王朝距離海上貿易完全中斷也不遠了。

爲了不使漢國海軍橫行無忌,也是要保證海上貿易航道,儘管笈多王朝真不願意進行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可是他們也沒有乾坐着,是調動本國海軍對漢國海軍展開反擊,雙方也多次展開海上交鋒。

笈多王朝不願意開戰,那是上層的一種思想,他們看不到戰爭會帶來什麼好處,本着進行溝通來停止戰爭的意願,卻也不是蠢到只捱打而不進行反擊的地步。

彙集到克塔克沿海的笈多海軍一直在增加,他們還組織了多次護航編隊護送商船,使海上交鋒的規模一再擴大,雙方參戰戰船最大的一次,規模已經超過百艘。

那一次百船會戰,漢國這邊的指揮官是伏偉,笈多王朝的指揮官是一個叫加瓦拉·庫納勒·傑定的高種姓貴族。

百船會戰只是打了一個下午,是以伏偉下令撤離作爲結尾。此役,漢國戰沉十六艘,笈多方面戰沉十七艘,雙方戰船無一不是受損狀態。會是伏偉選擇撤退,是因爲後面笈多有了新的援軍。

“我們已經知道笈多的海上戰船格局。”桓溫多少是有些興奮:“他們最大的戰船比我們的還大,總體而言卻是我們的戰船更有優勢。”

不是說假話,笈多王朝出現了一艘非常龐大的戰船,長度該是接近百米,寬度該有個四十來米,吃水深不明,不算船桅的水平面船體最高度少說有個八九米,這麼一艘船擺在海上就好像是一座大山。

漢國這邊最龐大的戰船,長度也就是七十六米,寬度十七米,吃水深七米,不算船桅水平面建築最高度六米,真比已經發現的笈多大艦小了不少。

笈多王朝超過三十米長度的戰船卻是不多,基本是長二十米左右、寬五六米左右的戰船,更小的就只能算作戰舟的類別。

根據漢國這邊的情報窺探,笈多王朝的艦隊正在編組之中,那艘鉅艦配屬八艘六十來米長的大艦,餘下就是三十米以下的戰船。

漢國這邊的戰船,制式弩船普遍在長三十米和寬八米,以此類仿照系統的戰船數量最多。往下就是一種以衝撞爲戰法的艨艟戰船,餘下其實也只能算戰舟。

艨艟戰船長度有十二米、寬四米,船首有專門的撞角,卻沒有裝備牀弩。它們其實是以往內河水軍的主力艦,往往是依靠人力船槳的動力來驅動,將敵船撞個大窟窿就該倒車撤離。

現在的海上戰船還不是以噸位來計算戰力,是按照戰船的大小,肯定也是要算上防禦力以及航速、承載力,來區分戰船是否足夠強大。

在戰船方面,桓溫已經得知的是,笈多王朝不乏可以稱爲海上巨獸的戰船,可絕大多數在船體大小上卻是劣於己方。

“他們自然也將牀弩裝備到戰船之上。”李邁多次親自處於前線,他在這一次入侵之戰將負責指揮海軍,絕對不能對敵軍一知半解:“以探知情況而言,裝備牀弩的敵船還不少。”

桓溫過來是要主持對笈多王朝的入侵之戰,雖然有着最高指揮官的職權,更多是將在展開登陸之後踏入敵國疆域,海上艦隊依然會是以李邁作爲指揮。

漢國的軍隊想要登陸笈多王朝沿海進行入侵,理所當然是要發生在獲得制海權之後,要不然陸軍上了岸卻沒有制海權,可不被斷掉後路了嗎?

跨海作戰真的不太簡單,尤其是遠赴本土數萬裡之外作戰,所登陸的土地就是敵國,一開始就是深陷敵境作戰,舉目四望別奢望能有友好之人,就是想退也只能撤向海岸線。那麼制海權肯定是要掌握在手裡,要不然不但要心裡惴惴不安,失去制海權也就等於將登陸部隊丟下陷入死地。

“以數量而言,笈多已經糾集將近六百大小戰船。”李邁帶頭走向懸掛牆壁的軍事輿圖,指着克塔克的位置:“敵軍戰船主要聚集此處,超一半船隻是民用改爲軍用。目前敵船的數量仍然還在增加之中。”

以現在而言,船隻上面的軍用和民用界限其實並不明顯,無外乎就是使用船隻的人是軍隊還是民間,一切只因爲還沒有進入到大炮時代,海上交戰除了遠程的冷兵器互射之外,就是進行碰撞後的接舷戰(也叫跳幫戰)。

事實上,就是到了火炮主宰勝負的時代,許多民間商船進行改裝,安裝上火炮也能成爲一艘戰船,就是民用商船的船體在建造之初就沒軍用戰船堅固,再來是船體結構也不是真正的軍用。真正展開互射之後,民用商船改裝的戰船從火炮數量和船體牢固上面肯定無法與真正的軍用戰船相比。

真正進入軍用和民用的大區分時代是到了大型艦炮上場之後,那是戰艦列裝大口徑艦炮,安裝防護裝甲的艦炮還通常要有牢固的基座,基座還得是能夠進行轉動。在這麼一個鉅艦大炮的時代中,軍用戰艦和民用船在一開始的船體結構上就不相容,別說是捱揍的防護力方面,關於火力點佈局、裝甲的加固、航速方面,改裝民用船的工期以及成本還不如加緊建造真正的戰艦。

一直是需要到航母出現,民用郵輪的改造纔再一次上場,只是民用郵輪改造的航母真上不得什麼檯面,反正大艦隊的對決不會有這些改造航母什麼事。民用郵輪改造的航母,它從艦載機容量、噸位、航速上面肯定比不上真正的航母,一整支戰鬥編隊沒可能在進入戰鬥狀態後,刻意做一些降速的行爲。因此民用郵輪改造航母,一般是被用在護航和一些破襲戰上面。

笈多王朝是一個海上貿易異常發達的國家,他們常年擁有一支數量在三百艘左右的海軍。源於笈多王朝海上貿易的興盛,他們民間擁有的船隻數量不會少到哪去。以正常的比例而言,笈多民用船的數量必然是海軍所屬戰艦總噸位的二十倍以上。

“也就是說,等待敵軍發動決戰時,他們的船隻不會少於千艘?”

“職以爲,會達到一千五百艘以上。”

中原王朝一直以來都不是什麼海上強國,其實對於海軍什麼的就是處於初步摸索階段。以往在計算戰船時,算的是內河可參戰船隻,少有的幾次長江大戰有史可查,最大規模的也就是赤壁之戰,三方陸軍就不說了,參戰船隻也沒有超過千艘。

能夠參與海戰的戰船,每一艘都要能夠經得起海浪的考驗,也就代表戰船就是小也不會小到哪去,桓溫已經在想象一千五百艘戰船鋪開的畫面,腦海中是船隻的重重疊影,想到的形容詞彙也就是“鋪天蓋地”這四個字。

漢國有派探子到笈多王朝進行情報收集,笈多王朝的海軍彙集是路上探子以及海軍船隻的總彙,必然是會存在數據不詳的情況,卻也能做最大的參考。

“關於笈多的陸上軍力,我們目前掌握的是他們不會少於四十萬。大體是分爲各種步軍,騎兵區分戰馬騎兵和戰象騎兵。另外,敵軍還在大量裝備戰車。”

笈多王朝的步軍還是有比較嚴格的等級,不着甲的步兵佔了絕對的多數,又以近戰輕步兵和弓箭手兩種,其中弓箭手絕對是一大特色。他們的着甲步兵是以剎帝利武士集結而成,配以各個剎帝利的精銳私人武裝,也就是所謂的貴族部隊。

說笈多王朝的弓兵有特色,是取決於當地環境因素給弓和箭帶去本地的鮮明特徵,他們的弓是一種長弓,由金屬或竹子所製成,箭是長的竹杆加上金屬頭,又以金屬長弓最爲強悍。阿三長弓和西方或中亞的複合弓不同,後者在潮溼的環境下容易翹曲,而阿三因爲氣候影響,阿三長弓被譽爲有長射程及強大穿透力的武器,也可以對抗騎馬的弓騎兵。

關於笈多王朝的弓箭手,漢軍這邊已經有充分的認知,那是雙方在海上交戰時沒少互射,漢軍對於笈多弓箭手的射程多少是有些訝異,也研究過笈多軍隊的箭矢構造。

漢軍這邊當然有弓箭手,分爲步弓手以及馬弓手。步弓手的制式弓其實就是硬弓,大多是一石左右的張力,射程最遠也就是一百五十米。馬弓手使用的當然是騎弓,分長弓以及角弓,長弓最遠射程達到兩百米,角弓最遠射程只有七十米。

漢軍對笈多弓箭手會訝異,是發現笈多弓箭手可以將箭射出三百米的距離,哪怕是在三百米之後還是有着很強的穿透力。

“常備陸上軍力四十萬,進入戰爭狀態必然更多。”

桓溫手中的陸上兵力只有兩個常備軍,算上附屬僕從兵的話,陸上總兵力也就七萬。他來之前還不太理解劉彥爲什麼會說無法一次性消滅笈多王朝,劉彥所要的是一次性將笈多王朝打疼了,使用強悍的武力來使笈多王朝屈服,從政治上獲得想要的敲詐。

要說之前桓溫多少抱着一次性將笈多王朝滅掉的想法,得知笈多王朝的現有實力,再估算其戰爭潛力,理智上明白一戰滅國是真的沒指望,接下來就該想着怎麼將笈多王朝打疼,能夠將笈多王朝打得越疼,軍事較量之後的政治談判也才能更好敲詐。

“首戰在於海上勝負。”桓溫眯起了眼睛,像是思索了一下下,後面纔看向李邁:“若大漢邀阿三進行會獵,郎將可有信心?”

李邁必須要問清楚:“以當前三百戰船,與敵方千艘戰船,進行會獵?”

桓溫做出啞然失笑的舉動,大氣地說:“戰船?大漢會缺戰船?!”

李邁一想也是,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有哪一支艦隊的戰船少於千艘,他有顧慮的是後續戰船會在什麼時候抵達。

第201章 血腥攻防第780章 這是要逼死衆臣的節奏第137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下)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698章 該怎麼征服阿三第848章 是社會的錯第854章 沙與血之地第516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804章 情況有些嚴重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1022章 徵召(一)第194章 各方到位第545章 隔閡第107章 勿謂言之第986章 有志者事竟成嘛!第218章 要被殺絕了第977章 拋棄一個時代?第570章 一漢抵十胡第89章 男女那點事第337章 撤不撤?第25章 分享殺敵榮耀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732章 人的成功和失敗第162章 怯戰者,滾!第792章 還有這好事?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543章 不世之功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59章 爲了理想!第598章 同族相伐,勝之何喜?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712章 我們是漢人啊……第515章 也許真的該休養生息一下?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395章 更詳盡的前涼第838章 你們是在宣戰嗎?第366章 可庇護其子嗣第676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946章 大動作?第1077章 特殊的東部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738章 但憑聖裁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198章 真正的決戰來臨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431章 有必要冒險嗎?第984章 兩國友誼靠漢人第579章 時光荏苒第247章 冉閔要起兵第639章 讀書就是爲了當官啊!第526章 思想開始擴張制約第708章 首重關中第168章 席捲青州的開端第225章 未雨綢繆?第633章 這樣很好第1011章 舉世攻漢(二)第576章 滿心思不痛快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44章 紀昌的狠第254章 認不清現實的小朝廷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99章 炎黃廟第389章 首先要務第56章 掌握主動第932章 皆大歡喜第54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1053章 儲君?儲君!第848章 是社會的錯第157章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薇》第297章 談崩了?第981章 以後會知道的第224章 外人眼中的漢部戰爭潛力(下)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1047章 我可是劉慎!第337章 撤不撤?第162章 怯戰者,滾!第129章 登陸後的尷尬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74章 愚蠢的聰明人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951章 非我族類第526章 思想開始擴張制約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15章 許家叔侄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384章 各有所求第51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02章 野火燒不盡的下一句第666章 聞“漢”之名第410章 整體態勢第47章 萬世根基第821章 劉彥的偉績之一第808章 要不要把長城拆了?第110章 作鳥散獸第25章 分享殺敵榮耀第321章 什麼套路?
第201章 血腥攻防第780章 這是要逼死衆臣的節奏第137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下)第174章 有次序的搶劫第698章 該怎麼征服阿三第848章 是社會的錯第854章 沙與血之地第516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804章 情況有些嚴重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1022章 徵召(一)第194章 各方到位第545章 隔閡第107章 勿謂言之第986章 有志者事竟成嘛!第218章 要被殺絕了第977章 拋棄一個時代?第570章 一漢抵十胡第89章 男女那點事第337章 撤不撤?第25章 分享殺敵榮耀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732章 人的成功和失敗第162章 怯戰者,滾!第792章 還有這好事?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543章 不世之功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59章 爲了理想!第598章 同族相伐,勝之何喜?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712章 我們是漢人啊……第515章 也許真的該休養生息一下?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395章 更詳盡的前涼第838章 你們是在宣戰嗎?第366章 可庇護其子嗣第676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946章 大動作?第1077章 特殊的東部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738章 但憑聖裁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198章 真正的決戰來臨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431章 有必要冒險嗎?第984章 兩國友誼靠漢人第579章 時光荏苒第247章 冉閔要起兵第639章 讀書就是爲了當官啊!第526章 思想開始擴張制約第708章 首重關中第168章 席捲青州的開端第225章 未雨綢繆?第633章 這樣很好第1011章 舉世攻漢(二)第576章 滿心思不痛快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44章 紀昌的狠第254章 認不清現實的小朝廷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99章 炎黃廟第389章 首先要務第56章 掌握主動第932章 皆大歡喜第54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1053章 儲君?儲君!第848章 是社會的錯第157章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薇》第297章 談崩了?第981章 以後會知道的第224章 外人眼中的漢部戰爭潛力(下)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1047章 我可是劉慎!第337章 撤不撤?第162章 怯戰者,滾!第129章 登陸後的尷尬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74章 愚蠢的聰明人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951章 非我族類第526章 思想開始擴張制約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15章 許家叔侄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384章 各有所求第51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02章 野火燒不盡的下一句第666章 聞“漢”之名第410章 整體態勢第47章 萬世根基第821章 劉彥的偉績之一第808章 要不要把長城拆了?第110章 作鳥散獸第25章 分享殺敵榮耀第321章 什麼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