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漢家朝議

進入正殿,百官各歸班列,他們沒有手拿朝笏,皆是兩手空空就來了。

朝笏是一種板子,並不全是玉板,其實就是用來記小抄用的工具。

上朝時並不一定需要帶朝笏,大朝會則是一定會帶上朝笏,有關於禮儀,也是出於需要。

那是因爲大朝會的事情比較多,太多人有衆多的議題要講,光是記那些事情就足夠兩眼昏花,需要帶上朝笏記上一些機要的事。

然後是,自個兒不帶着小炒很難顧全自己要講什麼,再則是大朝會的時候天子也會點名提問,總不能是被問了答不出來。

短暫的安靜之後,不少人是低聲與旁邊的人交談起來。

漢家朝議,歷來有一些人就會有座位,不是百官列隊站在正道之上杵着。

正殿最爲重要的位置當然是底處高臺,建有九階與五階的臺階合意就是“九五”之數,寓意至尊之臺(也稱寶座臺)。

在至尊臺之下,也就是上五階的平臺上,留下了一部分的空間,左右擺着兩張座椅。這兩張座椅是在一些場合提供給王后(皇后)以及太子。留下的空間則是隨時能夠加上一些圃團,自然是給衆皇子。

往下,臺階正中央會擺上一些燈具,留出兩側的走道。

每盞油燈都不會太大,它們的造型一樣爲白鶴展翅形狀,腦袋上頂的就是燈芯。

至尊臺正前方十米之內沒有座位,地板上有着繪畫在地板上的疆域圖,要是坐在寶座之上,有足夠的光線就能夠閱覽自己的帝國。

再往後面一些,地面就變成了龍飛鳳舞的圖案,重量級的大臣有事啓奏就是來到這個地方說予君王聽。

現在天子就是天子,可沒有天子是龍的概念,大臣踩在有龍的圖案上自然沒有什麼問題。

另外,當前鳳凰圖騰的地位遠高於龍圖騰,不過鳳凰從來就有輔佐君王的寓意,核心重臣能在儀式正殿踩着那樣的圖案也算是一種榮譽。

至尊臺的十米之外左右兩側才安排座位。

當前是以左爲尊,首座是太尉,不像其他官員坐的是圃團,是安排了一張有靠背和扶手的木質座椅,順位而下是驃騎將軍的座位,然後纔是四徵級別的將軍座位。

含中郎將級別以下不在第一梯次。

右邊的第一個自然是丞相的座位,與太尉一樣是有張靠背和扶手的木質座椅,順位是其他文職的九卿圃團座位。

除卻九卿之外的其餘人同樣不在第一梯次。

所謂的第一梯次是在靠近至尊臺的二十米範圍之內,依照禮制他們都是君王的左膀右臂,亦是國之重臣。

劉彥統治下的漢國與南北朝之後的朝代有所區別的是,軍方武將的地位被拔高,比如“徵”字級別的將軍,他們的待遇是與九卿相等。

要是看一看劉彥建立漢國之前的朝代,幾乎全是武將的地位高於文官,那麼劉彥這樣安排倒也算是延續古制。

說白了,武將的地位高於文官纔是大衆認可的理所當然,要是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將才是離經叛道。

第二梯次的百官依然是有座位,差別就是離至尊臺遠了一些,也不再是分列於左右兩邊,是被安排成爲多層次橫列的方式。

建章宮的正殿非常大,大門處的走道不是直通至尊臺,是進門之後十米建有鳳凰來儀亭,一處景觀直接隔絕了室外看向至尊臺的視野。

鳳凰來儀取的是《史記·夏本紀》的寓意:祖考至,羣后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

入門處有鳳凰來儀亭,通道自然是需要向左右兩邊延伸。

大門向室內十五米之外卻是有向前伸展的水池,每隔五米建有拱月跨橋,到三十米深使水池中央更有浮空站臺。

到了三十米深處的距離纔是全實質的地面,地板用楠木板鋪成,它們看上去無比的光滑,暗黃色的木板甚至都能倒映物體。

沒有資格坐在第一梯次的百官,他們就是坐在水池的前方,要是室內安靜下來能夠聽到身後的水流聲,說明水池是流動的活水。

從大門處向內,總長度超過五百米,室內空間顯示爲長方形。

寬敞的正殿大堂左右兩側每隔八米就有一根粗大的承重柱,它們需要五人合抱才能互相接觸。

每一根承重柱都是銅包實木,外層的之所以是銅的結構自然是爲了方便雕刻,會是雕刻上珍奇走獸,或是雕刻上一些山水風景之畫。

至於承重柱弄上盤龍?那是沒有的事,不是沒那個技術,是沒那種風俗。

視線重新回到至尊臺。

至尊臺上面的寶座沒有太多的花俏,更不是由黃金來鑄造,它是一張主體雕刻着百鳥朝鳳的木質座椅。

座椅並不是太師椅的模樣,更不是什麼龍座,椅子渾身上下就沒半點與龍有關的圖案。

夏、商、周、秦這些朝代就沒有一個是以龍爲主信仰圖騰的,相反是鳥類的圖騰最多。從王室王旗的圖騰,乃至於家族圖騰,能考究出來。

至尊臺有龍的地方是在寶座的左右兩側,臺子的邊緣處護欄是蒼龍的模樣,它們呈現一種古銅色,滿是鱗片的身軀比較細長,四足的爪子也只有三個,整體顯示出張牙舞爪的形態。

現如今的龍與後世的龍並不一樣,蒙元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前兩足爲三爪,後兩足爲四爪(實例可參見唐、宋、元的瓷器紋飾),有明一代流行四爪龍,“我大清”則是五爪龍爲多。

正因爲只有三支爪子,所以是蒼龍。

另外,龍雖然都稱呼爲龍,可實際上圖騰是一直在演變的階段。

例如商和周時期就是夔龍期姿態,秦、漢、隋、唐的龍則是應龍姿態,黃龍的形態則是在唐宋,遼、金、元奠定了形象基礎。

以現階段的時間點來講,龍呈現張牙舞爪的姿態就對了。它被創造出來就是爲了震懾,反正秦漢時期是不帶任何吉祥的含義,有的就是兇惡、兇惡、再兇惡!

座位梯次的兩邊,按照禮儀規格還有安排。

第一梯次的座位側邊,能看到的是整齊的屏風。屏風的存在其實就是充當臨時的商議室,大臣在面對君王詢問的時候,拿不定主意之類的可以約上人進去討論。

朝會還能進“小黑屋”商議?這個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事情,不過這種事情到南宋之後就不存在了。

畢竟,南宋之前的君臣關係是一個樣子,蒙元之後的除了君之外都是奴隸。君問了答不出來……勿謂言之不預!

第二梯次的百官側邊,兩邊都是擺着一些樂器,不是隨隨便便的什麼樂器,是種類齊全的編鐘。

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春秋戰國時期的編鐘可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擁有,得是王室特別賜予才能擁有。

其實就算是周王室允許某個諸侯能夠擁有編鐘,以當時的生產力而言也不是隨便一個諸侯能夠搞出一套編鐘。這個是與工藝技術有關,例如製作編鐘需要用到大量的蠟,那個時候蠟是隻有用蜂蜜才能做得出來,國家疆域不夠大的諸侯連蠟都備不齊,怎麼製作編鐘?

到了秦漢之後,編鐘已經沒有春秋戰國那麼的高大上,可仍然是宮廷樂器,依然不是什麼級別的人都能擁有。

時隔數百年之後,編鐘依然是屬於宮廷樂器,非執掌名與器不可擁有。就是時間太久了,文明也被野蠻所摧毀,只有王室才掌握的鐘曲基本上已經失傳,要是不再創作鍾曲,編鐘就該從樂器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擺設。

一聲鐘鳴讓殿內交談的人停了下來,他們不管之前是在幹什麼,都是站立向寶座方向成鞠躬行禮的姿勢。

劉彥穿着天子冕服率先而出,左右兩側跟着提孔雀燈的宮女,一名身穿華麗重甲的武士和崔宗跟在其後。

孔雀燈自然就是孔雀模樣的燈,主結構是銅材料,燈上下分三層,下面兩層在喇叭形底座上分別套置兩個大燈碗,碗沿各對稱地插有四個小燈盞,最上一層塑成一昂首開屏的孔雀,孔雀背馱一燈盞。因爲通身有九個小燈盞可以同時點燃,所以又稱“九連燈”。

那名身着華麗重甲的武士也是有名頭,他就是這一次朝議的大殿將軍,專門負責次序以及安全。

大殿將軍不是官職,也不是真正的將軍,誰來擔當這個職位完全是天子說了算,一般是給一些年輕的小傢伙來露臉,不無天子表達要刻意培養的暗示。

冉閔看到大殿將軍面甲後面的眼眸,自家的兒子就算只看一雙眼睛也能看得出來,立刻就咧嘴無聲地笑了。

安靜到大殿之內能聽到水池的流水之聲,劉彥走到寶座坐下。

崔宗走到至尊臺的一側,醞釀了一下下,也是在等待百官回到各自的座位,高聲道:“天子與衆卿朝議!”

一開始的時候,劉彥以爲朝議就是早朝,然而那是有明一代和“我大清”的叫法。

當前是叫“朝議”,並沒有“早朝”的說法。

今天不是大朝議,算是一場小朝議,明顯的區分就是同樣來到長安述職各郡的郡守沒有被召喚上朝,倒是回到長安的將軍得到召喚前來參加。

“早朝”不叫“早朝”,自然也就沒有那一句“有事啓奏,無事退朝”的開場白,劉彥沒穿越前對這一句其實是覺得充滿槽點。

劉彥坐下,剛剛回到座位的百官卻是又整齊地站起來離開座位,站在正道的左右兩側,又是整齊地躬身齊呼:“參見天子!”

沒有跪拜,不是劉彥改了規矩,相反是他延續了規矩,秦漢的君臣並沒有動不動的跪拜,朝議的時候也是能坐。

口呼“參見天子”更沒有什麼錯,躬身行禮的確是參見,雙膝跪地不進行叩拜是拜見,又是雙膝跪地又是叩拜則是罪官纔會乾的事情。

劉彥這個時候應該開口:“衆卿平身。”

百官重新腰桿直立,卻是又拜了拜才各自回到位置。

崔宗等百官都坐好,洪亮聲道:“今日議事,改製爲主,分封爲小議。”

一開始就點明當天要商議什麼,同樣是來自秦漢時期的特色,代表今天要是沒誰想要搞什麼幺蛾子,那麼就別超過定下的議題。

朝議的確是會先定下議題,纔不是那種百官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模式,要不哪來的什麼次序。

其實要不是想玉石俱焚,朝議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某個官員突兀竄出來從袖子裡掏出奏本的事,或是在天子面前點名要硬剛誰。

崔宗說完向後退了一步,表示誰想表達什麼可以出場了。

紀昌當仁不讓地起身,沒有走離自己的位置,對着寶座的劉彥行了一禮,開口說道:“大漢疆土日益增大,舊制難再呼應。順從天子意志,將要更爲三省六部之制。”

又是一些老話重提的事情,紀昌將三省六部是怎麼回事,介紹主要官職名稱,一些職權講清楚說明白,說完行禮就又重新坐了下去。

劉彥的聲音是在紀昌坐下後才傳達大殿:“衆卿可有疑惑之處?”

改制的事情準備了四年,元朔十年的時候又一再預熱,關注的人早就研究熟透,就算是有些地方沒明白也不會傻到去問天子,皆是齊聲答曰:“無!”

不少人是偷偷看向紀昌,一旦制度真的改爲三省六部,就再也沒有總攬民政的丞相,紀昌雖然依然會是文職三巨頭之一的中書令,可怎麼樣都比不了丞相的權威和風光。

到了元朔十二年,本來所有人的職位都會出現變動,那是正常的職位調動,要是沒有改制那麼一回事,紀昌也會從丞相職位上卸任,至於是不再擔任官職的休息,還是調任它職,其實不太好說。

確認改制,紀昌卸任丞相一職的影響就被無限降低,對他來講其實是一件好事。

改制之後,顯得最突出的人是徐正,他本來也要從太尉一職卸任,沒了太尉這一官職卻是有了大將軍,知道內幕消息的人都知道他依然會是武將第一人,沒惡意的人是覺得運氣好,不免會有人覺得是走了狗屎運。

不過,徐正擔任太尉的時候,軍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就是再有意見的人也說不出個能抹黑的理由,只有認了。

第540章 石羯的反應第809章 進擊的大漢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951章 非我族類第542章 無近慮,卻有遠憂第516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595章 是否有詐?第960章 良工不示人以樸第364章 必要的亮肌肉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834章 沒錢?回去信你妹第718章 進擊中的大儒第702章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256章 第二個選擇第476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328章 如意算盤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126章 大體態勢第494章 主戰場的轉折點第1050章 取亂之道?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780章 這是要逼死衆臣的節奏第465章 國情不相同第657章 無主寶庫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587章 金城之重要第550章 事可期待第831章 往君士坦丁堡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121章 快刀斬亂麻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第952章 寸莛擊鐘第239章 強弓勁弩第779章 新長安第572章 來啊,拼至最後一人!第643章 誅殺功臣?第707章 百萬大軍又算什麼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28章 幸福是什麼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129章 登陸後的尷尬第719章 快成展覽會了第146章 始料未及第699章 揭開波斯的另一層面紗第570章 一漢抵十胡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250章 爲漢家再起,殺!第616章 兵敗如山倒第55章 尋覓獵物第991章 南洋都護府第116章 廟島列島第897章 冉閔的花樣作死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389章 首先要務第729章 允不允?第350章 “鹿”只有一頭第509章 小朝廷之亡(二)第463章 沒有成爲焦點的自覺第611章 滅燕之戰(三)第161章 心結難釋第562章 咱們老百姓……第435章 一切走着瞧第956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我的族人第449章 誓死不降的意志第659章 竟然想嚇唬老子!?第956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1055章 來自皇帝的反擊第207章 最後嘗試(下)第948章 附加BUFF的威力第802章 野火燒不盡的下一句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488章 “漢軍敗了,追擊啊!”第588章 器械之利第61章 安敢戲耍第286章 丟人丟大發了第796章 慘烈如斯第181章 詭異局面第491章 強大既是真理第319章 隔河相望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第528章 改革的必要第329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953章 重生的儒家第1011章 舉世攻漢(二)第743章 漫漫征途第569章 第一次接觸第245章 事關漢部生死存亡第109章 陰魂不散第192章 論投胎正確的關鍵性第58章 紛紜雜沓第534章 難題不少第484章 細思極恐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
第540章 石羯的反應第809章 進擊的大漢第133章 初次交鋒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951章 非我族類第542章 無近慮,卻有遠憂第516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529章 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第595章 是否有詐?第960章 良工不示人以樸第364章 必要的亮肌肉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834章 沒錢?回去信你妹第718章 進擊中的大儒第702章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256章 第二個選擇第476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328章 如意算盤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126章 大體態勢第494章 主戰場的轉折點第1050章 取亂之道?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780章 這是要逼死衆臣的節奏第465章 國情不相同第657章 無主寶庫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587章 金城之重要第550章 事可期待第831章 往君士坦丁堡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121章 快刀斬亂麻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第952章 寸莛擊鐘第239章 強弓勁弩第779章 新長安第572章 來啊,拼至最後一人!第643章 誅殺功臣?第707章 百萬大軍又算什麼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28章 幸福是什麼第976章 怎麼能是沒用呢?第129章 登陸後的尷尬第719章 快成展覽會了第146章 始料未及第699章 揭開波斯的另一層面紗第570章 一漢抵十胡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250章 爲漢家再起,殺!第616章 兵敗如山倒第55章 尋覓獵物第991章 南洋都護府第116章 廟島列島第897章 冉閔的花樣作死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389章 首先要務第729章 允不允?第350章 “鹿”只有一頭第509章 小朝廷之亡(二)第463章 沒有成爲焦點的自覺第611章 滅燕之戰(三)第161章 心結難釋第562章 咱們老百姓……第435章 一切走着瞧第956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我的族人第449章 誓死不降的意志第659章 竟然想嚇唬老子!?第956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1055章 來自皇帝的反擊第207章 最後嘗試(下)第948章 附加BUFF的威力第802章 野火燒不盡的下一句第226章 想成爲人上人嗎?第488章 “漢軍敗了,追擊啊!”第588章 器械之利第61章 安敢戲耍第286章 丟人丟大發了第796章 慘烈如斯第181章 詭異局面第491章 強大既是真理第319章 隔河相望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第528章 改革的必要第329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953章 重生的儒家第1011章 舉世攻漢(二)第743章 漫漫征途第569章 第一次接觸第245章 事關漢部生死存亡第109章 陰魂不散第192章 論投胎正確的關鍵性第58章 紛紜雜沓第534章 難題不少第484章 細思極恐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