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進京(上)

柴東亮在安慶政治管理學院的演講稿被《申報》全文刊載,各大報館紛紛轉載,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國內的知識界,展開了一場國家機器和國民素質,到底哪個纔是國家富強的基礎的大討論。論辯雙方口水和板磚橫飛,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且都拿出了真憑實據證明自己的觀點。

贊同柴東亮的一方自然是將俾斯麥治理德國當作案例,俾斯麥實行的全民免費教育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通過這些手段提升了國民素質,故此,西方一致認爲普法戰爭的勝負,在德國小學生的課堂可以決定了。

反對的一方則認爲,中國積貧積弱,應該集中一切資源優先展軍事力量和重工業,先禦敵於國門之外,廢除一切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然後才能談得上展國民素質。他們拿出了緊鄰日本作爲案例,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前,連大清都在日本有類似租界的“居留地”,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所有外國人,都享有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但是甲午戰爭,日本戰勝之後,“居留地”、“領事裁判權”等外國人的特權被一概廢除,等到日俄戰爭勝利之後,日本一躍成爲亞洲的霸主,太平洋上一支不可小視的重要力量。這一派認爲,中國人口和資源遠勝日本,只要學習日本強國爲本的國策,中國將會在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崛起。

不管最後論戰的雙方結果如何,起碼雙方達成了一個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教育和實業是強國之本,數、理、化、工科和職業教育,這些密切聯繫實業的學科教育,則是優先展的教育科目。重視教育,這一點日本和德國都做的非常好,兩個國家都是在國力極爲貧弱的時候,都完成了全民的免費教育。所以,不論是同意柴東亮國民優於國家的觀點,還是不同意他的觀點,都認爲優先展教育和實業是必須的。

雙方的差異,只是在是否在國家展中優先考慮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與否,支持柴東亮的一方認爲,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享受到國家展帶來的好處,則會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有利於國民性的培養,另外一方則認爲,先富國強兵再說,日本人不是連飯都吃不飽,戰場上不也挺玩命的嘛!

,雙方還是認可的柴東亮的觀點,從清末開始,所謂中國積貧積弱也是個僞命題,中國不是沒錢,而是錢花的不是地方。能打造出北洋水師不能算是沒錢,但是卻在開戰之前沒錢買炮彈。甲午戰敗之後迅的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洋槍、洋炮又武裝了十幾萬6軍,更不能算是積弱,但是庚子年的時候數萬人卻打不下小小的教堂和使館。滿清清廷滅亡的時候,正是政fǔ稅收和財政達到頂峰的時候,各省結餘少則數百萬兩多則千萬兩,但是中央政fǔ卻拿不出錢平叛。

鉅額的財富從老百姓的口袋裡搜刮了出來,然後被龐大而腐朽的政fǔ消耗殆盡。滿清政fǔ就像是個沒底的水桶,再多的水也填不滿。

當然,這也有客觀的原因,大清朝廷對民間管的太死,政fǔ就像八爪章魚,不單單把財政、軍事牢牢抓在手裡,連修建鐵路、辦工廠這樣的事情都要由政fǔ來搞,但是官辦企業就沒有一個能辦好的。號稱大清富的盛宣懷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凡是壟斷行業,他都能賺錢,只要有競爭的行業,不論競爭對手是洋人還是中國人,他從來都是一敗塗地。

安慶軍諮府,工作人員忙忙碌碌的收拾文件打理行裝,每個人都累的臭死,但是心裡卻都是樂開了花。柴都督馬上就要進京當大總統了,雖然只是個代理的,但是誰都知道,憑藉國會裡佔據大多數的國民黨,以及目前風頭正勁的民憲黨的鼎力支持,代理兩個字被取消,是時間問題罷了。

一場大討論,雖然誰也沒有說法誰,但是卻達成了兩個共識,第一,教育是不能動搖的國策,只有教育才能提升國民素質和創造財富的能力。第二,經濟和政治必須分家,政權歸政權,企業歸企業。通過報館的討論,以及被披露出的原始資料,柴東亮一直被人詬病的由民間企業購買武器的做法,也被認爲是非常英明的舉動。道理則是顯而易見的,因爲推廣了流水線和計件工資,現在的武器質量已經不亞於歐美的大型軍工企業,價格則比進口貨低了一多半。而清末的時候,那些官辦軍工企業生產的武器質次價高,連清軍都不願意使用。

這次的全國知識界的大討論,被冠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名稱。

“你說,這中南海是什麼樣?”

“金磚鋪地,金碧輝煌,金光閃閃唄!”

“那這金磚是啥樣?摳一塊能吃半輩子吧?”

“可不是,你想啊,咱這裡地上鋪的磚頭,一塊都三四斤重,那金子多沉啊,一塊咋不得三五十斤重?”

“你們別胡扯,金磚可不是金子做的!那也是磚頭,就是敲起來有金屬聲音,磕頭的時候聽着脆響罷了,不懂裝懂,進了京城還不被人笑話死?”

柴東亮要進京當大總統的事情成爲街頭巷尾最熱門的話題,儘管這三年來安慶軍諮府開足了宣傳工具,給民衆灌輸公民意識,老百姓也多少懂得了一些現代權力和義務之間的關係,但是他們下意識裡還是將這當作柴都督的恩賜。這民國那麼些個都督,咋就只有柴都督愛民如子呢?

江淮軍出塞北那天的龍捲風也被神話了,茶館裡的客人吹的神乎其神:“話說那日,柴都督江邊閱兵,風伯雨師助威不信?不信抽你!老子親眼看見一條豬婆龍從天而降,在柴都督面前頻頻點頭,後來還是咱大都督降旨,親書‘免朝’二字丟入長江,一時間風停雨住!啥?碰巧,你怎麼不碰巧一次呢?自古道,五百年必有聖人出,咱柴都督那是真龍天子,聖天子出巡,魚龍來朝,這是難得一見的祥瑞你這小兔崽子就是在學堂裡唸書念傻了,滾回家讀書去,再胡說八道老子打的你屁股開花,還反了你了!”

柴東亮經常去吃夜宵的攤檔,小販們痛心疾:“你說,俺咋是個豬呢?柴都督都來多少趟了,俺咋就沒想起來請他老人家給俺提個幌子?有他老人家的墨寶放在那裡,就是金字招牌啊,俺現在還用在安慶街邊擺小攤?老子現在就把買賣開到北京城去,大總統啊!那就是皇上,御筆親書啊!”

“可不是咋的,俺不和你一樣?柴都督帶着夫人吃俺家的餛飩,俺家那個該死遭瘟的老頭子,每次看見夫人打賞的洋錢就忘了姓什麼了!這大總統吃咱一碗餛飩,那俺祖上墳頭都得冒青煙啊他老人家再要是給提個匾額,,祖墳的蒿子不得長三丈高啊,那俺家這買賣得興旺八輩子!乾隆爺當年給都一處提了個匾額,人家的買賣從大清興旺到了民國!”

“你們說,那袁世凱大總統咋就捨得讓位呢?那可是皇上的龍椅啊!”

“袁世凱?他算哪門子的真龍天子?北京西山的蛤蟆精轉世,他哪有那麼大的福分?袁世凱和孫文,那就是老天爺派來禍害大清的,把大清的江山禍害完了,自有聖明天子出來再造河山!袁世凱退位那叫識相,咱柴都督纔是真龍天子!”

“哎,你們說啊!柴都督當了大總統,會不會免了咱安慶百姓的賦稅啊?”

“你這沒良心的!都督來之前,咱安慶啥樣?現在啥樣?娃娃讀書不要要錢,衙門的差役不敢白吃白拿,逢年過節送米送油,年關還分點錢,這好處還少了?這兩年老百姓手裡有錢了,吃館子的人也多,這買啥時候都興旺!你還想啥呢?這人心不足蛇吞象,小心遭報應!”

“我就是這麼一說,你個死老婆子還急眼了!我是聽說書的說的,這新君臨朝,都會免家鄉的錢糧,這是規矩!“

“你還別說,我還真沒聽說咱都督是哪裡人?聽他的口音不是咱安徽人,倒是像京城的!”

“你懂個屁,人家說的是官話,只要當官的,不論家鄉在哪裡,都說官話!像你一樣,張口就是土話,外省的人哪裡聽的明白?我約莫着,都督就是咱安徽人別說,咱這地方就是就是風水寶地,出皇上啊!”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

“呸,你個烏鴉嘴!”

安慶乃至整個江淮軍控制區域內的軍民百姓歡呼雀躍,慶賀自己的頂頭上司即將成爲全中國的最高統治者,似乎這是一件堪比親生兒子考上狀元的大喜事,卻渾然忘記,那個曾經出過朱皇帝的鳳陽,最後變成十年倒有九年荒,家家唱着花鼓逃荒要飯。

中國人,太容易滿足了,只要統治者給他們一點點的好處,給他們一點點的安逸,他們就會十倍百倍的回報統治者。

可惜,統治者永遠看不懂這一點!

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50章 雜牌軍的戰鬥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32章 我們的青島(十一)第60章 浩劫第131章 衝突第71章 一個說法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146章 站着把錢賺了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221章 躺着也中槍第283章 備戰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07章 嘉禾金簡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323章 我們的青島(二)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261章 梁啓超與蔡鍔第132章 碰撞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241章 醜態百出第149章 風雨晦暝第130章 三大件第203章 天殺的小日本第163章 空襲(上)第236章 決裂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89章 南京亂(上)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83章 備戰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13章 秘方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291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18章 因禍得福第56章 孫文回國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98章 千鈞一髮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70章 弔唁(下)第45章 餓殍遍野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146章 站着把錢賺了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97章 自亂陣腳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197章 騎兵打步兵第44章 血色長江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72章 暗戰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29章 血光團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66章 開國大典第139章 南北雙雄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6章 兩個李鬼第213章 血火煉獄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14章 殺雞嚇猴第1章 一夢百年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
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50章 雜牌軍的戰鬥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32章 我們的青島(十一)第60章 浩劫第131章 衝突第71章 一個說法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146章 站着把錢賺了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221章 躺着也中槍第283章 備戰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07章 嘉禾金簡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323章 我們的青島(二)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298章 血火大沽口第261章 梁啓超與蔡鍔第132章 碰撞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241章 醜態百出第149章 風雨晦暝第130章 三大件第203章 天殺的小日本第163章 空襲(上)第236章 決裂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89章 南京亂(上)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83章 備戰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13章 秘方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291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18章 因禍得福第56章 孫文回國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98章 千鈞一髮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70章 弔唁(下)第45章 餓殍遍野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146章 站着把錢賺了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97章 自亂陣腳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197章 騎兵打步兵第44章 血色長江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72章 暗戰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29章 血光團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66章 開國大典第139章 南北雙雄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6章 兩個李鬼第213章 血火煉獄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14章 殺雞嚇猴第1章 一夢百年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