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四川光復

步兵一師出現的傷亡曾使部分人希望由山地一旅擔任主攻,但這個聲音被壓下了下去。山地旅的戰鬥力確實強,戰鬥經驗豐富,會大大加快戰鬥進程。不過,不能所有的戰鬥都要依靠一支部隊,步兵一師這樣的鍛鍊機會是寶貴的,付出是值得的,攻打宜賓步兵一師的傷亡數字爲一百零三人,這樣的傷亡還動搖不了進攻的決心。

清楚了宜賓外圍的防禦後,棘手的問題出現了,按照清軍的抵抗意志,如果強行攻城,造成的平民傷亡肯定不少。根據情報,清軍在四川準備時間長,只在宜賓城內就儲存有一年所需的糧草,而且城內有水源,不擔心水源斷絕,這樣的城市用圍困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勸降失敗後,樂非的一營接到任務,他們將在炮兵砸開城牆後作爲第一支衝進宜賓的部隊。一營營長樂非擁有相對豐富的戰鬥經驗,尤其是攻城作戰,這是師部考慮由樂非的一營主攻的主要原因。

“開會,開會!”樂非發現自己當上營長後開會的次數變得非常頻繁,接到任務後樂非第一時間召集副營長董大山、各連長開會。根據他的經驗,攻城作戰需要有幾個必要條件,對城市內部的熟悉、攻城部隊的組織性、火力的持續性和攻擊的速度。

攤開宜賓城區圖,樂非說道:“情報表明,宜賓城內擁有綠營士兵五百名,新軍士兵兩百名,普通百姓兩萬多人。城內道路彎彎曲曲,沒有幾條完整筆直的大道,這是典型的四川城市,城內的複雜情況對我們來說非常不利。根據營部制定的計劃,一連負責砸開城牆後向兩翼突破,並控制城牆、佔據制高點;二連負責縣衙、軍火庫、府庫等要害部門,這些地方估計是清軍防守的重點;三連負責接應,哪一個方向被阻,就往哪個方向支援。”

“攻擊中,要攜帶足夠多的迫擊炮彈,這是攻破清軍街道壁壘的主要手段。如果遇到藏匿在民房中的清軍,而且拒不投降,可以首先投擲手榴彈,不用顧忌平民傷亡,但儘量不要無故向民房掃射攻擊、避免平民傷亡。另外要注意各小組配合行動,千萬不要陷入以少打多的境地。好了,都下去準備吧,二十分鐘後炮擊開始。”戰爭期間,一切從簡,樂非沒打算用民主的方式詢問手下的意見,軍隊是最不講民主的地方,那會傷害部隊的戰鬥力的。

“老董,說實話,我最不喜歡的戰鬥就是攻城戰了,從一開始上面就沒有對攻城時對平民的尺度作出明確的指示,烈度強吧,怕造成平民傷亡過重,烈度低一點吧,咱們就要承受損失,真操蛋!”這是樂非第一次向董大山抱怨心中的不滿。

董大山負責帶領主攻的二連進行突擊,現在正研究地圖,被樂非的抱怨打斷,擡起頭笑着說道:“小小的宜賓就出現這麼多的問題,咱們第六軍命不好,不知道第四軍那邊怎麼樣?”

第六軍的運氣確實不怎麼樣,相對來說,第四軍的運氣可以用逆天來形容,攻略貴州時就沒怎麼費力,攻略重慶同樣如此。岑春煊根本沒有在重慶地區佈置重兵,從地形上看,這裡是成都的東大門,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但對於岑春煊來說,重慶算是一座孤城,早晚得失守,如果派駐重兵,白白損失那麼多人。

所以,岑春煊將兵力收縮在了成都周圍,南部的宜賓、瀘州,東部的自貢、遂寧都是防禦重點,反而重鎮重慶只有幾千名老弱綠營,第四軍一到便乾脆利落的投降了事。這樣的結局非常出乎總參的預料,所有人都以爲在重慶將爆發一場惡戰。

從重慶往西可以用一馬平川來形容,清軍丟失重慶,一直到成都都將無險可守,這也是爲什麼總參會那麼預計的原因——誰也不會放棄重慶整個戰略重鎮,岑春煊除外,這些滿清官僚的腦子真是常人不能想象的。

宜賓對於成都的重要性不下於重慶,它的左右兩邊分別是大涼山和大婁山,出了兩江匯聚的宜賓,沿岷江北上就是成都城,這一帶是四川的核心地區,古蜀文明的發源地,所以,總參分別將宜賓和重慶作爲第一攻擊對象。

夾在兩江之間的宜賓擁有自然天險,易守難攻,原本岑春煊在這裡放置了三千名士兵,包括八百名新軍和兩千多名綠營,經過外圍防禦作戰,現已剩下不到八百人。不過,宜賓的清軍還有一個殺手鐗,那就是三十門大炮。

防守宜賓的清軍將領實在耐得住,就算士兵損失慘重、外圍陣地全部丟失都沒有動用這三十門大炮。炮兵陣地被放置在靠近兩江交匯處的制高點上,遠離振**,也不用擔心來自身後的攻擊,不過,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大炮與振**的火炮相距甚遠,與北洋六鎮使用的火炮也不在一個層次上,這裡甚至還有紅衣大炮,那是幾百年前的老古董了!

沒辦法,大炮實在是太貴了,而且運輸不便,岑春煊沒有能力爲部隊裝備新式火炮,只能將庫存的老古董拿出來翻新一番,聊勝於無。

攻城開始,炮兵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城牆轟塌,一端三十多米長的缺口出現在樂非眼前,一聲令下,一營士兵一躍而起,衝鋒號急促而響亮。在自己沉重的呼吸聲和叮叮噹噹的碰撞聲中,董大山第一個穿過煙霧,進入了宜賓城,槍聲隨之響起。

城內的戰鬥非常激烈,清軍在城牆地區與振**展開了對攻,勇氣可嘉,但在彈雨和爆炸中被擊潰,丟下上百具屍體後向城內撤退,清軍寄予厚望的城牆爭奪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一連從城牆下兩翼繞過去,二連在董大山的帶領下向城內突擊,一挺輕機槍被董大山懷抱在手中,一手提着握把,彎曲雙腿以抵消後坐力,邊開槍邊前進,成爲了最可靠的移動火力。街壘後的清軍被壓制的擡不起頭,士兵們趁機突破,扔出手榴彈將清軍炸飛,一些士兵向兩側的民房搜索前進,因爲語言不通造成的誤會不可避免,一些平民手持菜刀大聲喊着川語,被士兵們誤解後開槍,造成了無奈的悲劇。

狙擊手爬上民房,居高臨下向躲在街壘後面的清軍射擊,狙擊手在巷戰中發揮的作用甚至要超過機槍,即使清軍發現了狙擊手、找到了狙擊手的確切位置,也會因爲正面遭受敵軍攻擊而無法向狙擊手反擊。

城內的戰鬥進行的很快,樂非事先的組織安排和恰當的指揮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營的新兵們經過陣地戰後心理變得穩重,在這場巷戰中竟表現得像一名老兵一般。其實這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新兵們大多是由鐵路工人組成,他們見識過死亡、經歷過死亡,心智早已成熟,只要度過了對戰場不適應的階段,戰鬥力就會飛快的增強。

從兩側環繞過去的一連發揮了重要作用,清軍的炮兵開始炮擊時嚇了董大山一跳!雖然炮擊斷斷續續,而且傷害也不大,和明顯是老舊火炮的射擊,但正面遭到炮擊,攻擊肯定要暫停。好在一連從側翼發動進攻,攻陷清軍炮兵陣地這最後一塊陣地。

11月25日,宜賓光復,至此,四川地區兩個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都被振**掌握在手中。從兩個方向往成都都不存在多大的阻礙,而且交通狀況比較良好,戰鬥終於進入到了振****最喜歡的節奏。

一直很壓抑的第四軍終於爆發,他們從重慶兵分兩路,一路向北攻佔廣安、南充、達州、巴中等地,另一路直接攻向成都。第六軍和山地旅在宜賓稍作休整,聽說第四軍的事後暗罵一聲****運,馬上整軍向成都進軍,兩軍都在爭奪第一個攻破成都的功勞,爲這次北伐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可惜,與第四軍比運氣第六軍完敗,第四軍第一師在向成都進軍的過程中,基本沒有遇到抵抗,資陽地區的守軍因爲將領的投降而崩潰,第四軍一師領先第六軍半天抵達成都。反觀第六軍,在自貢地區遭到激烈抵抗,不得不留下一部消滅這裡的敵人,然後又在眉山遇到三千名清軍的堅決抵抗,在離成都如此之近的情況下不得不停下腳步。

不過,兩個軍在平原地區的火力能夠發揮出最大水平,這是清軍無法比擬的。抵抗從一開始的非常激烈,到遭遇炮擊後的輕微,往往只需要幾百發炮彈而已。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四百七十六章 拒絕投降的幕後黑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二十五章 海運公司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六十七章 去向第三十五章 過年第九十六章 鐵路延伸第五十六章 河源戰役 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國主義第二十章 吳月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上前哨戰 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成功第三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四百一十五章 空中殲滅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府之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二百零八章 脣槍舌劍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三章 海豐縣城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坦克突擊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俄軍夏季攻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電波下的戰術探討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三百九十九章 坦克突擊第三百一十章 推進第六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二百三十章 炮擊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馬海戰 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山彎刀第七十一章 大魚洞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九十六章第四百四十章 將高傲踩在腳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六十四章 全省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回均勢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四百七十六章 拒絕投降的幕後黑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二十五章 海運公司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六十七章 去向第三十五章 過年第九十六章 鐵路延伸第五十六章 河源戰役 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國主義第二十章 吳月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上前哨戰 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成功第三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四百一十五章 空中殲滅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府之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二百零八章 脣槍舌劍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三章 海豐縣城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坦克突擊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俄軍夏季攻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電波下的戰術探討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三百九十九章 坦克突擊第三百一十章 推進第六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二百三十章 炮擊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馬海戰 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山彎刀第七十一章 大魚洞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九十六章第四百四十章 將高傲踩在腳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六十四章 全省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回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