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澳洲之戰相當慘烈,華軍在這裡的傷亡人數接近日本戰場的二分之一,五千多名華軍士兵永遠留在這片富饒而又荒涼的土地上。

美軍第十五步兵軍戰鬥力孱弱,士兵和軍官的素質尤其低劣,戰鬥意志非常差。但這支部隊擁有數量龐大的重型火力,並利用堅固工事固守,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美軍“菜鳥”的本質。英軍兩個步兵師不如美軍闊綽,但戰鬥力相當不錯,最重要的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善於利用盟友的掩護,想盡辦法遠離戰鬥激烈的一線戰場。

給華軍造成最大傷亡的,是澳軍五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加三個騎兵旅組成的澳洲軍。他們比自己的英國主子強悍得多,澳洲大陸險惡的環境造就了彪悍的澳洲人,西方人面對東方人時高人一等的感官也使他們不會輕易屈服於華軍。在澳洲西南,聯軍先後失去多個城鎮,主力在與華軍的野戰中損失慘重,根本無法抵擋華軍的裝甲突擊。

正面戰鬥失敗後,聯軍開始改變戰術,他們利用熟悉當地地形和氣候的有利因素,將主力以連或營爲單位分散,在當地牧民和農場工人的幫助下,騎着馬匹,來往於華軍後勤運輸線之間,發動短促的攻擊後迅速撤離。

大量華軍卡車和物資被澳軍焚燒、搶奪,雖然華軍很快就加大了後勤線防禦力度,但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那些澳軍來去無蹤,追擊的華軍經常會在廣袤的澳洲草原戈壁上迷路,即使空軍出動偵察機也很難覆蓋所有地區。

當華軍配備摩托車、軍用越野車等機動部隊防守後勤線的時候,澳軍騷擾力度降低不少,但前線華軍又深深陷入城市巷戰之中。澳軍堅守華軍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個城池,當地居民主動轉化爲武裝平民,他們將與野獸和惡劣大自然搏鬥的經驗用在對付華軍上,利用正規軍提供的武器彈藥,出其不意的偷襲華軍士兵。

只是對於經歷過日本列島洗禮的華軍來說,澳洲遇到的麻煩不是難以解決的,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後勤補給。澳洲目前的開發程度很低,工業總產值很低,主要收入來源於礦業、畜牧業、漁業和糧食出口。大部分人口集中於東南沿海,其他地區地廣人稀,在華軍的進軍路線上,缺乏運輸效率高的鐵路,甚至沒有公路。

不過情況在華軍登陸東南沿海後發生改觀,從東南亞抽身後華軍擁有充足的運輸力量空餘,兩個海軍陸戰師和四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師的部隊被運送上岸,標誌着聯軍的抵抗進入倒計時。

如果澳洲失守,美國就將失去最後一塊抵擋華軍的掩體,有鑑於此,美國人制定了名爲“颱風”的反擊計劃。意在打通美洲至澳洲的運輸線路,奪回一部分東太平洋制海權,至少要向國民證明政府沒有一直被動挨打,增強國民繼續戰鬥的信心。

這個計劃出自華盛頓的授意,即使軍方極力反對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主動出擊,白宮還是下達了這個命令。國內國際局勢已經不允許美軍龜縮暴兵,東海岸德軍潛艇的活動範圍擴展到北美沿岸,每天都有船員和運輸船隻沉入大西洋的消息傳回國內。大戰進行到現在,美國人在華軍的進攻下失去了整個太平洋,因爲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導致從歐洲獲取財富的效率大大降低。與其華國、德國這些強硬的國家死拼到底,不如和談、置身事外,繼續從世界大戰中獲取財富。

這種輿論覆蓋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大有超過主戰派的架勢,在這種輿論氛圍下,白宮急需一場勝利,壓倒和談派,讓國民看到戰爭能夠帶來的紅利。

反擊的方向也經過深思熟慮,大西洋方向的德軍因爲北海海戰的失利,再次縮回港口,英軍和美軍的戰艦逐漸主導了大西洋。但陸地方向德軍實力未損,即使幾百萬大軍進入俄羅斯,西歐方向德軍依然佈置了一百多萬大軍,防止協約國登陸的大西洋壁壘正在成形,美國人不想在陸軍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與強大的德軍開戰。聯軍加強了在北非的軍事存在,目前仍舊以防守爲主,儘管俄羅斯的抵抗非常需要盟友的幫助,儘管尼古拉二世的求援信堆滿了白宮總統辦公室的案頭,英美兩國仍舊決定將反擊地點放在太平洋上。

海軍的強大是協約國做出如此決定的主要原因,他們也想在太平洋複製北海海戰的局面,甚至與華國海軍兩敗俱傷都是可以承受的結局。只要能夠迫使華國海軍暫時後撤,就能打通與澳洲的聯繫,甚至打通北太平洋航線,繼續向俄國輸送戰略物資。

“颱風”反擊計劃被列爲絕密,調查局沒有獲得該計劃的詳細信息,卻知道美國人正在針對華國調兵遣將,並可以確定戰鬥會發生在海上。在西海岸,美軍太平洋艦隊只有一艘航母和四艘戰列艦,如果想反擊的話這樣的兵力稍顯不足。所以美軍從大西洋艦隊抽調了一艘艦隊航母和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分艦隊前往太平洋,這支分艦隊的調動就是調查局獲得關鍵情報的節點,它在調動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漏洞可以被調查局掌握。

美軍分艦隊要想進入太平洋只能繞道中美和南美、經麥哲倫海峽駛入太平洋,排水量高達幾萬噸的主力艦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這條運河在1910年初通航,美國人獲得了開鑿權和運河公司的所有權後,在華國巨大的壓迫下,加大了對這裡的開鑿速度。華國引領的科技進步也使運河的開鑿擁有更多更先進的工具,再加上充足的資金和人力,使運河終於在1910年通航。只是限制於運河區熱帶雨林氣候、複雜的地形,巴拿馬運河無法通航一萬五千噸以上的輪船,需要後續不斷建設。

不得不繞道的分艦隊需要在沿途許多港口停靠補給,這是調查局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得到美國海軍即將出動的消息後,華軍太平洋艦隊立刻着手準備迎擊。協助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東南沿海進行登陸作戰的四艘主力艦返回關島,進行幾天的修整和補給。回到本土修整的兩艘艦隊航母和兩艘主力艦立刻停止修整,官兵停止休假,趕往夏威夷。在北太平洋進行封鎖作戰的一艘艦隊航母和兩艘主力將也將趕往夏威夷,再加上珍珠港那裡的一艘航母和兩艘主力艦,太平洋艦隊主力聚集,只等美軍趕來。

問題的關鍵在於華軍不打算被動挨打,胡亂猜測美軍的進攻目標。他們有充足的兵力,可以採取更加主動的戰術。以東太平洋上的島嶼爲臨時基地,五十多艘遠洋潛艇進入南美西海岸,偵查美軍分艦隊的情報,獲取他們的前進信息。二十一艘輕型巡洋艦也加入搜尋的隊伍,不過在太平洋上找到這麼一隻艦隊並不是容易的事。華軍既不知道美軍分艦隊的航線,也不知道他們前進的具體時間和速度,在發現這支艦隊之前,華軍主力艦隊只好耐心等候。

在這段時間,聖迭戈美軍戰艦的異動引起了華軍的注意,有準確的情報表明,這裡的戰艦正在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可以出港作戰。三天後來自舊金山的一條絕密情報證實了華軍主力艦隊的猜測,美軍要將分艦隊和聖迭戈的艦隊匯合,之後尋找機會在東南太平洋活動,威脅華軍登陸澳洲的軍隊和海上航線,吸引華軍艦隊前來,並伺機決戰,最後掩護陸軍登陸聖誕島,打響反擊戰。

能獲得如此詳細的情報得益於調查局十年多來的苦心經營,美國是調查局佈置的重點之一,上千名高級基因人滲透進這個國家,分佈在各個行業。而這條情報,來自於美國海軍參謀處的一名後勤少校軍官,一名基因人間諜。

當美軍分艦隊從智利聖地亞哥港出發時,華軍主力艦隊已經駛入東南太平洋,這支由三艘艦隊航母、七艘主力艦和另外三十九艘戰艦組成的艦隊,目標就是美軍分艦隊,華軍要在美軍戰艦匯合之前將其消滅,將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

美國人同樣得到了華軍主力艦隊離開珍珠港的消息,他們在太平洋上有一百五十多艘遠洋潛艇活動,從夏威夷戰役之後,華軍和美軍之間的潛艇戰、反潛戰就一直沒有停歇,其激烈程度不亞於大西洋。蔚藍色的太平洋海底,有五十多艘美軍潛艇、七艘華軍潛艇和一百多艘運輸船的殘骸,可以證明這裡的慘烈。

向國內傳輸華軍艦隊離港的美軍潛艇很快就被追送的驅逐艦擊沉,犧牲變得價值非凡,航行在南美海岸的美軍分艦隊立刻警覺起來,再加上幸運女神的眷顧。這支分艦隊有驚無險的駛過加拉帕戈斯羣島,甚至在克利伯頓島以南五十多海里的時候都沒有被華軍發現。

可惜好運到此爲止,發現美軍分艦隊的不是華軍潛艇或者巡洋艦,而是一架華軍遠程高空偵察機。事情就是如此荒謬,被認爲效率最低的高空偵察機發現了敵人,數量最多、效率相對較高的潛艇和戰艦卻沒有發現。

ps:本書還有幾章就要結尾,作爲小白君的試水之作,也經歷了八個月的時間,結尾太粗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段時間感謝大家的陪伴,感謝大家的支持!受寵若驚!(未完待續。)

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玩笑般的遠航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九十六章 鐵路延伸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毛奇的裝甲哲學第二百八十章 日月之歌 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荊花開 四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奪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一章 振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劃分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吳家鎮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六十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備建國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四百六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章第八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七十九章 張開獠牙第四百七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戰役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奪回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三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變幻的身份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二十三章 招商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十八章 整修第一百九十七章 津門風波第五十四章 河源戰役 二第五十章 得逞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四十六章 饑民圍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半島戰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沙俄的求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毫不憐憫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三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九十章 日本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三章 河源戰役 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荊花開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逃荒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玩笑般的遠航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九十六章 鐵路延伸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毛奇的裝甲哲學第二百八十章 日月之歌 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荊花開 四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奪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一章 振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劃分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吳家鎮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六十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備建國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四百六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章第八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七十九章 張開獠牙第四百七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戰役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奪回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三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變幻的身份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二十三章 招商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十八章 整修第一百九十七章 津門風波第五十四章 河源戰役 二第五十章 得逞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四十六章 饑民圍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半島戰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沙俄的求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毫不憐憫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三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九十章 日本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七十二章 海鷂子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三章 河源戰役 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荊花開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逃荒第三百零四章 北京之議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